第五十二章:安遠伯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安遠伯府之中,安遠伯的嫡子林羽,滿心歡喜地拿著黛玉所下的帖子,匆匆來找安遠伯。

  「父親!那林瑾給我下帖子了!」

  正在案前揮毫潑墨、奮筆疾書的安遠伯,聞得此語,手中之筆竟一時凝滯,全然忘記了下筆。

  旋即猛地抬頭,急切問道:「可是真的?」

  林羽忙不迭應道:「自然是真的。」言罷,便將帖子遞與安遠伯瞧看。

  安遠伯接過帖子,細細覽閱之後,喜形於色,站起身來,慨然道:「從這些年所得消息以及那林如海的反應來推斷,這個林瑾極有可能便是你小姑的親生孩兒了!」

  言罷,安遠伯不禁陷入對往昔的追憶之中。

  憶起自己那小妹,當年因安遠伯府手握重兵,遭太上皇猜忌,竟有意將小妹納入宮中。

  小妹拼死不願,卻又難以違抗聖意。

  彼時先太子提議小妹可入東宮為側妃。那時太上皇已屆暮年,五十高齡,相較之下,能成為先太子側妃,於小妹而言,自是更為妥當。

  況且太上皇本意不過是欲平衡朝局,並非真心欲納安遠伯府之女,故而先太子一提議,太上皇便應允了。

  彼時先太子地位穩固,無論是先太子納小妹,還是太上皇納小妹,在當時眾人眼中,差別似乎並不甚大。

  就這樣,小妹踏入東宮,成為先太子側妃。

  雖說二人之間並無深厚情意,卻也能做到相敬如賓。

  小妹自入東宮後,心中雖抑鬱不歡,然日子勉強還能過得下去。

  後來得知自己有了身孕,方有了些許盼頭,滿心期許著孩兒的降世。

  怎料想,那看似穩如泰山的先太子,竟被奸人惡意構陷謀反,終致全府自焚的慘禍。

  而自家小妹本有機會逃脫此劫,然為了給先太子留存這唯一的血脈,竟毅然捨身赴死。

  安遠伯想到此處,拳頭緊握,指節泛白。

  這些年,雖說太上皇復了安遠伯府的軍權,然皇帝卻處處加以打壓。

  他無奈之下,只得令自己唯一的嫡子棄武從文,以求打消皇帝的戒心。

  同時,又派人四處探尋當初小妹所生孩兒的下落。

  當初小妹有孕之事,安遠伯府早已知曉。

  故而先太子出事之際,他便即刻派人前往皇家別院,只是晚了一步,彼時整個別院之人皆感染時疫,且被人從內里封了起來。

  待他們欲強行闖入之時,皇帝的人已然趕到,他們唯有黯然退去。

  最終得知小妹亦因染時疫而亡,卻不見嬰孩蹤影。

  當時他便篤定,小妹定是為了孩子,決然犧牲了自己。

  林羽在一旁,眼眶亦已泛紅,望著激動不已的父親,不敢言語。

  良久,待安遠伯心緒漸平,方對林羽道:「明日把西平王家的世子,也一併帶去吧!」

  林羽一怔,面露猶疑之色,道:「父親!這西平王府是否過于敏感了些?」

  西平王府乃是先太子的妻族啊!當年宮變之時,西平王正領軍於北境戍邊,事後為了讓西平王交出軍權,太上皇與皇帝費盡心思,方使西平王乖乖回京。

  雖說西平王爵位得以保全,然沒了軍權,這些年來,在以四王八公為代表的勛貴之中,當屬受皇上打壓最為嚴重者。

  安遠伯緩緩坐回椅中,擺了擺手,道:「無妨。」

  「那林瑾在衛家壽宴上展露才名,如今整個上京城皆有所耳聞,已小有名氣。你們二人素日裡又最愛舞文弄墨,但凡有詩會文會,從不缺席。」

  「此次便打著以文會友、仰慕其才華的旗號前去即可,多尋幾人同往,也好作個掩護。」

  林羽聽了,覺此計甚妥,遂應道:「好。」

  安遠伯又道:「如今皇上派了督鹽欽差不日便要抵達揚州。你見了林瑾,且問問他,林如海可有應對之策?」

  「這鹽稅已然被眾多勢力虎視眈眈,誰都妄圖分一杯羹,而那些已然分得利益之人,自是萬萬不肯吐出。」

  「現今國庫虧空,南方受災,北方整軍備戰,皇上又欲修建一座行宮,處處皆需錢財,然各處皆缺錢用。」

  「皇上與朝臣們已將能生錢的法子想盡,稅負於一年之內已然加了三次,斷不能再加。」


  「故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皆聚焦於今年這筆鹽稅之上。」

  與此同時,北靜王府內。

  北靜王水溶,端坐在書房之中,正與人密談。

  但見那水溶生得面如冠玉,眉若墨畫,目似星辰,鼻挺唇薄,一襲華服在身,更顯氣質超凡脫俗,尊貴雍容之中又透著幾分冷峻。

  只見一中年男子,滿臉恭敬之色,對水溶道:「卑職不日便要隨那督鹽欽差前往揚州了,不知王爺有何吩咐?」

  水溶神色淡淡,輕聲道:「告知揚州的那些人,胃口莫要太大,若是太過貪婪,本王亦難以保全。」

  那中年男子聞言,緊張地抬手擦拭那並不存在的汗珠,小心翼翼地說道:「王爺您是知道的,咱們在鹽道上雖得了不少錢財,然大部分並未落入兄弟們手中。」

  「鹽業這一行,用人眾多,需養活之人亦多,有時他們亦是無奈之舉……」

  言畢,又偷覷水溶臉色,繼續道:「再說,咱們所得雖多,卻不及太上皇與皇上之人。咱們不過是在他們之後,分得些許殘羹罷了。」

  水溶冷哼一聲,冷冷道:「這些話不必在本王面前多言。」

  「你需知曉,今年與往昔不同,如今朝廷缺錢,此次鹽稅,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讓他們若想保命,便老實安分些。」

  那中年男子還欲再言,卻被水溶揮手截斷,只得喏喏退下。

  次日,天色破曉,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實乃一個大好晴天。

  林瑾與黛玉一早已將諸事收拾停當,只在梨香院中等候客人上門。

  未幾,先是衛家姑娘翩然而至,隨後蔣慧蘭與林姿結伴而來。

  姑娘們由黛玉相迎,笑語盈盈地去往梨香園後院。

  而相攜前來的林羽、西寧王世子馬凌川以及數位在上京城頗具才學的學子,則由林瑾陪同,步入前廳。

  眾人相見,或寒暄問好,或相互打量,廳中一時熱鬧非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