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比試四藝(求月票啊,求追讀,新書期很重要!跪謝!)
因是晚輩間的玩鬧,那些官員公卿和名仕大儒們便只作壁上觀,由著學子們去胡鬧。衛逸陽身為此次宴會的主人家,倒是十分盡心。
他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下人僕從,不多時便收拾出一處清幽的院子。只見那院子中,桌案擺放得整整齊齊,其上還一一陳列著比試要用的物件,琴身泛著古樸光澤,棋子溫潤似玉,文房四寶樣樣俱全,瞧著就有了比試的氛圍。
眾學子一番推舉,選出了三人來擔任此次比試的考核。這三人皆是年輕有為且才名遠揚,其中兩人是舉人,更有一位,年僅弱冠便已高中進士,眾人皆服。
這第一項比試的乃是琴。這琴,便是古琴,亦稱瑤琴、玉琴,其音清幽,有高山之巍峨,有流水之潺潺,自古便為文人墨客所鍾愛。文人彈琴,一則可修身養性,於那琴弦撥動間尋得心靜;二則可借琴音抒發情思,或喜或憂,皆可付之於琴。
古往今來,擅琴者眾多。伯牙撫琴,子期聞之,便知其志在高山、意在流水,二人遂成知音,傳為千古佳話;嵇康臨刑,索琴而彈《廣陵散》,其音慷慨激昂,成為絕響,令人嘆惋。
林瑾呢,其實對琴並無多少興致。雖說衛若銘也曾教過他,但他一心撲在科舉功名上,只將那琴當作消遣,並未用心鑽研。此次比試,他本就沒指望在琴藝上能勝人一籌,於是便隨意應付,打算彈首初學琴曲完事。
只見他施施然走到琴前,安然坐下,開始彈奏。那琴聲一出,真真是讓人眉頭一蹙。就似那鋸木頭的聲音,尖銳刺耳,毫無韻律可言,時斷時續,本該悠揚婉轉的曲調被他彈得支離破碎。
時而那音符像是在互相拉扯、爭吵,亂成一團;時而又像那沒頭的蒼蠅,毫無方向地亂竄。
可你再瞧林瑾,他卻面不改色,神色悠然。只見他微微閉著雙眼,身子隨著那「獨特」的節奏輕輕晃動,仿佛完全沉浸其中,好似他正在彈奏的是世間最美妙的仙樂。
那副模樣,讓周圍的學子們都看呆了,心中稱奇不已。有的學子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似乎不敢相信有人能如此「陶醉」於這般難聽的琴聲;有的則在一旁竊竊私語,對林瑾這奇特的表現摸不著頭腦,不知他是真有境界,還是故作姿態。
而林瑾,依舊我行我素,旁若無人地繼續他那「驚世駭俗」的彈奏,直到最後一個音符落下,他才緩緩睜開雙眼,那神色間竟還有一絲意猶未盡。
這一下,可讓周圍的人炸開了鍋。有人竊喜,暗自低語:「我就說這林瑾不過是徒有虛名,連琴都彈得如此差勁。」
也有人滿臉詫異,不禁議論:「瞧這林瑾,生得這般模樣,才情又高,原以為琴藝也定是不凡,怎的彈得如同剛入門的孩童一般?」林瑾卻仿若未聞,彈完琴後便閉目養神,準備下一輪棋藝比試。
林瑾一直堅信:只要自己不在乎臉面,別人就不能給自己沒臉!
說起圍棋,林瑾倒是喜歡,也曾跟著衛若銘苦學,可不知為何,就是難以精通。這些年,也就和衛老太爺對弈時還能勉強支撐,有時衛老太爺使出渾身解數,他也難以招架。
很快,第二項比試開始。蘇琰自一開始就留意著林瑾,聽完他那蹩腳的琴曲後,心中暗喜,篤定林瑾就是個徒有其表之人,那詩句定是旁人所作來為他揚名的。
蘇琰自己琴藝雖不算頂尖,但也請過名師傳授,此次被眾人評了個中上之等,自覺還不錯。
而說到圍棋,蘇琰可是自負得很。他伯父乃京中赫赫有名的圍棋國手,他自小得其伯父悉心教導,棋藝精湛。
於是,蘇琰便高聲道:「林瑾,聽聞你才情過人,我倒要與你在圍棋上切磋切磋。」眾人一聽,皆看向林瑾。
林瑾心中暗忖,他早從衛逸陽處知曉蘇琰伯父的厲害,這蘇琰的棋藝定是不容小覷。自己這兩下子,要是和他比圍棋,那肯定是輸得一塌糊塗。
自己倒沒什麼,可不能給衛府丟臉。得想個法子,既不顯得自己膽小怕事,又能避開這必輸之局。可人家都挑戰了,不應戰又顯得怯懦。
突然,他靈機一動,想起後世網文中常見的五子棋,雖有些俗套,卻正可解此時之困。
林瑾腦子一轉,臉上露出幾分謙遜的笑容,朝著蘇琰說道:「蘇公子,您伯父可是名震四方的圍棋國手!在這京城裡,誰不知道令伯父的大名?那棋藝堪稱出神入化,是多少棋手敬仰的對象。您自幼在令伯父身邊受教,那必定是得了真傳的,這棋藝定是高妙無比。」
他接著說道:「我的棋藝平平,下棋也只是閒暇時的消遣,水平實在是一般。和公子您比,那可真是自不量力。再說了,您有伯父那樣的名師指導,我可沒有這等福氣,下不過您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啊,這圍棋我是不敢和公子比試的。」
林瑾這話說得巧妙,看似在誇讚蘇琰和他的伯父,實則暗暗點出蘇琰棋藝好是因為伯父的教導,為自己避開比試找了個合適的理由。
周圍的學子們聽了,有的點頭,覺得林瑾說得在理;有的則暗自揣摩林瑾話中的深意,覺得這場面變得有趣起來。
蘇琰聽了,雖覺得這話有些彆扭,但一時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只能聽著林瑾繼續往下說。
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林瑾緊接著又道:「不過,我這兒有一種圍棋的新玩法,是我小妹閒暇時打發時間用的,喚作五子棋。蘇公子可有興趣一試?」
蘇琰一聽,心想不過是個新玩法,能有多難,當下便應道:「好,那就試試。」
林瑾便向眾位學子講解五子棋的規則:「這五子棋,便是雙方執黑白子,在棋盤上交替落子,誰先將五子連成一線,無論是橫、豎、斜向,便為勝。」
說著,還與身邊一位學子示範了一兩局。眾人一看,都覺得簡單,當下便有人找了好友,在一旁試著玩起來。
蘇琰見了,更是信心滿滿,覺得自己贏定了。剛開始對弈時,蘇琰滿臉漫不經心,落子飛快,還時不時地與旁人說笑,似是根本沒把這五子棋放在眼裡。可兩三盤下來,他竟都輸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又下了一兩盤,他開始有些著急,眉頭緊皺,落子也不再那麼隨意。然而,局勢並未因他的重視而改變,他依舊是輸。到最後,蘇琰連輸十盤,雙眼通紅,滿臉的不可置信,他實在無法相信,自己竟會敗得如此之慘。
他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下人僕從,不多時便收拾出一處清幽的院子。只見那院子中,桌案擺放得整整齊齊,其上還一一陳列著比試要用的物件,琴身泛著古樸光澤,棋子溫潤似玉,文房四寶樣樣俱全,瞧著就有了比試的氛圍。
眾學子一番推舉,選出了三人來擔任此次比試的考核。這三人皆是年輕有為且才名遠揚,其中兩人是舉人,更有一位,年僅弱冠便已高中進士,眾人皆服。
這第一項比試的乃是琴。這琴,便是古琴,亦稱瑤琴、玉琴,其音清幽,有高山之巍峨,有流水之潺潺,自古便為文人墨客所鍾愛。文人彈琴,一則可修身養性,於那琴弦撥動間尋得心靜;二則可借琴音抒發情思,或喜或憂,皆可付之於琴。
古往今來,擅琴者眾多。伯牙撫琴,子期聞之,便知其志在高山、意在流水,二人遂成知音,傳為千古佳話;嵇康臨刑,索琴而彈《廣陵散》,其音慷慨激昂,成為絕響,令人嘆惋。
林瑾呢,其實對琴並無多少興致。雖說衛若銘也曾教過他,但他一心撲在科舉功名上,只將那琴當作消遣,並未用心鑽研。此次比試,他本就沒指望在琴藝上能勝人一籌,於是便隨意應付,打算彈首初學琴曲完事。
只見他施施然走到琴前,安然坐下,開始彈奏。那琴聲一出,真真是讓人眉頭一蹙。就似那鋸木頭的聲音,尖銳刺耳,毫無韻律可言,時斷時續,本該悠揚婉轉的曲調被他彈得支離破碎。
時而那音符像是在互相拉扯、爭吵,亂成一團;時而又像那沒頭的蒼蠅,毫無方向地亂竄。
可你再瞧林瑾,他卻面不改色,神色悠然。只見他微微閉著雙眼,身子隨著那「獨特」的節奏輕輕晃動,仿佛完全沉浸其中,好似他正在彈奏的是世間最美妙的仙樂。
那副模樣,讓周圍的學子們都看呆了,心中稱奇不已。有的學子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似乎不敢相信有人能如此「陶醉」於這般難聽的琴聲;有的則在一旁竊竊私語,對林瑾這奇特的表現摸不著頭腦,不知他是真有境界,還是故作姿態。
而林瑾,依舊我行我素,旁若無人地繼續他那「驚世駭俗」的彈奏,直到最後一個音符落下,他才緩緩睜開雙眼,那神色間竟還有一絲意猶未盡。
這一下,可讓周圍的人炸開了鍋。有人竊喜,暗自低語:「我就說這林瑾不過是徒有虛名,連琴都彈得如此差勁。」
也有人滿臉詫異,不禁議論:「瞧這林瑾,生得這般模樣,才情又高,原以為琴藝也定是不凡,怎的彈得如同剛入門的孩童一般?」林瑾卻仿若未聞,彈完琴後便閉目養神,準備下一輪棋藝比試。
林瑾一直堅信:只要自己不在乎臉面,別人就不能給自己沒臉!
說起圍棋,林瑾倒是喜歡,也曾跟著衛若銘苦學,可不知為何,就是難以精通。這些年,也就和衛老太爺對弈時還能勉強支撐,有時衛老太爺使出渾身解數,他也難以招架。
很快,第二項比試開始。蘇琰自一開始就留意著林瑾,聽完他那蹩腳的琴曲後,心中暗喜,篤定林瑾就是個徒有其表之人,那詩句定是旁人所作來為他揚名的。
蘇琰自己琴藝雖不算頂尖,但也請過名師傳授,此次被眾人評了個中上之等,自覺還不錯。
而說到圍棋,蘇琰可是自負得很。他伯父乃京中赫赫有名的圍棋國手,他自小得其伯父悉心教導,棋藝精湛。
於是,蘇琰便高聲道:「林瑾,聽聞你才情過人,我倒要與你在圍棋上切磋切磋。」眾人一聽,皆看向林瑾。
林瑾心中暗忖,他早從衛逸陽處知曉蘇琰伯父的厲害,這蘇琰的棋藝定是不容小覷。自己這兩下子,要是和他比圍棋,那肯定是輸得一塌糊塗。
自己倒沒什麼,可不能給衛府丟臉。得想個法子,既不顯得自己膽小怕事,又能避開這必輸之局。可人家都挑戰了,不應戰又顯得怯懦。
突然,他靈機一動,想起後世網文中常見的五子棋,雖有些俗套,卻正可解此時之困。
林瑾腦子一轉,臉上露出幾分謙遜的笑容,朝著蘇琰說道:「蘇公子,您伯父可是名震四方的圍棋國手!在這京城裡,誰不知道令伯父的大名?那棋藝堪稱出神入化,是多少棋手敬仰的對象。您自幼在令伯父身邊受教,那必定是得了真傳的,這棋藝定是高妙無比。」
他接著說道:「我的棋藝平平,下棋也只是閒暇時的消遣,水平實在是一般。和公子您比,那可真是自不量力。再說了,您有伯父那樣的名師指導,我可沒有這等福氣,下不過您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啊,這圍棋我是不敢和公子比試的。」
林瑾這話說得巧妙,看似在誇讚蘇琰和他的伯父,實則暗暗點出蘇琰棋藝好是因為伯父的教導,為自己避開比試找了個合適的理由。
周圍的學子們聽了,有的點頭,覺得林瑾說得在理;有的則暗自揣摩林瑾話中的深意,覺得這場面變得有趣起來。
蘇琰聽了,雖覺得這話有些彆扭,但一時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只能聽著林瑾繼續往下說。
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林瑾緊接著又道:「不過,我這兒有一種圍棋的新玩法,是我小妹閒暇時打發時間用的,喚作五子棋。蘇公子可有興趣一試?」
蘇琰一聽,心想不過是個新玩法,能有多難,當下便應道:「好,那就試試。」
林瑾便向眾位學子講解五子棋的規則:「這五子棋,便是雙方執黑白子,在棋盤上交替落子,誰先將五子連成一線,無論是橫、豎、斜向,便為勝。」
說著,還與身邊一位學子示範了一兩局。眾人一看,都覺得簡單,當下便有人找了好友,在一旁試著玩起來。
蘇琰見了,更是信心滿滿,覺得自己贏定了。剛開始對弈時,蘇琰滿臉漫不經心,落子飛快,還時不時地與旁人說笑,似是根本沒把這五子棋放在眼裡。可兩三盤下來,他竟都輸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又下了一兩盤,他開始有些著急,眉頭緊皺,落子也不再那麼隨意。然而,局勢並未因他的重視而改變,他依舊是輸。到最後,蘇琰連輸十盤,雙眼通紅,滿臉的不可置信,他實在無法相信,自己竟會敗得如此之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