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治世之才
永昌城外,戰火的餘燼尚未完全熄滅,韓徹與閆慶合兵一處。
閆慶身披戰甲,眼神感激的看向韓徹。
「韓將軍,此次能解永昌之圍,多虧你用兵如神,閆某感激不盡。」
韓徹拱手回禮:「太守堅守城池,擋住孟通北上之路,才是功不可沒。」
隨後,兩人率領著勝利之師緩緩進入永昌城。
城中百姓聽聞圍困數月的敵軍被擊敗,紛紛湧上街頭,歡呼雀躍。
韓徹騎在戰馬上,看著百姓們的熱情,心情也好了起來,終歸還是有百姓心向朝廷的,
他最怕的就是百姓都對朝廷失望,若真是這樣就算擊敗乃至擊殺孟通也都於事無補,民心一失這塊土地終究是保不住的。
進入城中,韓徹與閆慶立即著手安排戰後事宜。
一方面,安撫百姓,發放糧食和物資,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另一方面,整頓軍隊,加強城防,以防敵軍再次來襲。
在城主府中,韓徹與閆慶圍坐在桌前,共同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韓徹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說道:「雖然此次我們擊敗了祝由,但孟通等人仍在對岸虎視眈眈。」
閆慶點頭表示贊同:「將軍所言極是,我會要求將士們加強戒備。」
一番交談後韓徹謝絕了的閆慶大擺宴席的提議。
兩人簡單的用過完善後韓徹便回到了驛館。
第二天一早,韓徹便派人將李三必接到永昌城。
韓徹在驛館中來回踱步,神色凝重地等待著李三必的到來。
不多時,李三必匆匆趕來,拱手行禮道:「將軍,不知急召所為何事?」
韓徹停下腳步,微微皺眉道:「如今雖解永昌之圍,但南境民心未定,孟通虎視眈眈,當務之急是治理南境百姓,收復民心,你且說說你的看法。」
李三必沉思片刻,道:「將軍,民心所向,方為長治久安之策,南境百姓歷經戰亂,生活困苦,當以仁政安撫。」
韓徹微微點頭,道:「具體如何實施呢?」
「卑職認為,首先需清點南境百姓戶籍,了解人口數量、分布等情況,以便更好地實施治理之策;再者,要查清南境現有土地及荒地數量,鼓勵百姓開墾荒地。」
韓徹眼睛一亮,李三必果然才智過人,至少這一點要比自己想的要更加深遠。
李三必沒有注意到韓徹的眼神,而是繼續道:「將軍離京之前曾向聖上建議,免除南境百姓三年賦稅,不知是否當真?」
韓徹點頭道:「自然當真!」
李三必點點頭,道:「如此我們可張貼告示,告知南境百姓免除三年賦稅,開墾荒地者,只要到官府登記造冊,三年之內免除賦稅,三年之後耕地便可為百姓所有,屆時只需正常繳納稅款即可,如此一來,百姓定能積極響應。」
韓徹頷首道:「此法可行,如此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吧,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百姓感受到真正的實惠,以求儘快挽回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李三必道:「將軍放心,我會安排人手監督此事,另外,可派遣官員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及時給予幫助。」
韓徹道:「甚好,如今我為征南將軍,手中有生殺予奪之大權,若是有地方官阻撓或者貪贓枉法,儘管來告訴我,我皆可以通敵賣國之罪將之就地正法。」
李三必向韓徹行了一個大禮道:「將軍,有你這句話,將是南境百姓之福,我李三必定當肝腦塗地,不負將軍重託。」
韓徹一把摟李三必的肩膀,笑道:「你我相識於微末,何必如此客氣,你再這樣我可就要生氣了。」
李三必點頭稱是,心中一陣感動。
兩人又商議了一些具體的實施細節。
隨後,韓徹專門派出一隊人馬交由李三必,一來是保護李三必的安全,二來則是聽其調遣。
告示一經張貼,南境百姓紛紛奔走相告。
許多百姓看到了希望,紛紛前往官府登記造冊,準備開墾荒地。
李三必又派遣人員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解決實際困難。
一時間,南境百姓對朝廷的態度逐漸轉變,民心開始向著朝廷。
......
南王孟通有一夫人,乃祝由親妹,名曰祝好。
聽聞兄長被擒,立時便找到孟通要求其立即出兵和韓徹決一死戰,救回兄長。
孟通以此時事關重大,自己已經部署完成只等韓徹來攻,便可將韓徹一網打盡。
祝好本就是女中豪傑,文可治國興邦,武可披掛上陣,見孟通如此說,只好忍耐下來。
然而,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依舊不見韓徹大軍有任何行動,這才意識到不對勁。
孟通大帳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一名探子神色匆匆地奔入帳中,單膝跪地,聲音略顯急促地稟報:「大王,韓徹在永昌城施行仁政,清點南境百姓戶籍,登記造冊極為細緻,如今,永昌城各處都張貼了告示,上面寫明免除南境百姓三年賦稅,鼓勵開墾荒地,百姓們得知後紛紛奔走相告。」
孟通聞言,臉色驟變,震驚得瞪大了眼睛,手中把玩著的玉扳指也不自覺地停了下來。
安邦司徒道:「此子果然不可小覷,這一招直攻民心,若任其發展,我南境之地恐人心盡失。」
巫八月皺著眉頭,捋著鬍鬚,滿臉憂慮之色。
「大王,韓徹此舉甚是厲害,那告示一經張貼,百姓們就如潮水般湧向官府登記造冊,這勢頭不可阻擋,恐對我們大大不利。」
蚩黎也點頭附和,他微微眯起眼睛,沉聲道:「如今百姓本就對戰爭疲憊不堪,韓徹這一舉措,怕是會讓更多百姓心向朝廷。」
孟通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
祝好卻微微搖頭,蛾眉緊蹙,眼神中透露出果敢與智慧。
孟通看向祝好,眼神中充滿期待,問道:「夫人有何良策?」
祝好眼神堅定,她微微揚起下巴,道:「韓徹此舉擺明了是要與我們長久對峙,為今之計只有擊潰韓徹大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孟通等人深以為然。
祝好又道:「中原之人善用計謀,今我也有一計!」
孟通大喜:「夫人請講?」
祝好看向蚩黎道:「蚩黎元帥,韓徹與你有放還之恩,你可藉此假意前往投誠,屆時可提出率眾歸降,待韓徹放鬆警惕,可趁勢發起進攻,韓徹必敗!」
蚩黎不敢駁斥,只得點頭應允。
......
閆慶身披戰甲,眼神感激的看向韓徹。
「韓將軍,此次能解永昌之圍,多虧你用兵如神,閆某感激不盡。」
韓徹拱手回禮:「太守堅守城池,擋住孟通北上之路,才是功不可沒。」
隨後,兩人率領著勝利之師緩緩進入永昌城。
城中百姓聽聞圍困數月的敵軍被擊敗,紛紛湧上街頭,歡呼雀躍。
韓徹騎在戰馬上,看著百姓們的熱情,心情也好了起來,終歸還是有百姓心向朝廷的,
他最怕的就是百姓都對朝廷失望,若真是這樣就算擊敗乃至擊殺孟通也都於事無補,民心一失這塊土地終究是保不住的。
進入城中,韓徹與閆慶立即著手安排戰後事宜。
一方面,安撫百姓,發放糧食和物資,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另一方面,整頓軍隊,加強城防,以防敵軍再次來襲。
在城主府中,韓徹與閆慶圍坐在桌前,共同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韓徹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說道:「雖然此次我們擊敗了祝由,但孟通等人仍在對岸虎視眈眈。」
閆慶點頭表示贊同:「將軍所言極是,我會要求將士們加強戒備。」
一番交談後韓徹謝絕了的閆慶大擺宴席的提議。
兩人簡單的用過完善後韓徹便回到了驛館。
第二天一早,韓徹便派人將李三必接到永昌城。
韓徹在驛館中來回踱步,神色凝重地等待著李三必的到來。
不多時,李三必匆匆趕來,拱手行禮道:「將軍,不知急召所為何事?」
韓徹停下腳步,微微皺眉道:「如今雖解永昌之圍,但南境民心未定,孟通虎視眈眈,當務之急是治理南境百姓,收復民心,你且說說你的看法。」
李三必沉思片刻,道:「將軍,民心所向,方為長治久安之策,南境百姓歷經戰亂,生活困苦,當以仁政安撫。」
韓徹微微點頭,道:「具體如何實施呢?」
「卑職認為,首先需清點南境百姓戶籍,了解人口數量、分布等情況,以便更好地實施治理之策;再者,要查清南境現有土地及荒地數量,鼓勵百姓開墾荒地。」
韓徹眼睛一亮,李三必果然才智過人,至少這一點要比自己想的要更加深遠。
李三必沒有注意到韓徹的眼神,而是繼續道:「將軍離京之前曾向聖上建議,免除南境百姓三年賦稅,不知是否當真?」
韓徹點頭道:「自然當真!」
李三必點點頭,道:「如此我們可張貼告示,告知南境百姓免除三年賦稅,開墾荒地者,只要到官府登記造冊,三年之內免除賦稅,三年之後耕地便可為百姓所有,屆時只需正常繳納稅款即可,如此一來,百姓定能積極響應。」
韓徹頷首道:「此法可行,如此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吧,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百姓感受到真正的實惠,以求儘快挽回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李三必道:「將軍放心,我會安排人手監督此事,另外,可派遣官員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及時給予幫助。」
韓徹道:「甚好,如今我為征南將軍,手中有生殺予奪之大權,若是有地方官阻撓或者貪贓枉法,儘管來告訴我,我皆可以通敵賣國之罪將之就地正法。」
李三必向韓徹行了一個大禮道:「將軍,有你這句話,將是南境百姓之福,我李三必定當肝腦塗地,不負將軍重託。」
韓徹一把摟李三必的肩膀,笑道:「你我相識於微末,何必如此客氣,你再這樣我可就要生氣了。」
李三必點頭稱是,心中一陣感動。
兩人又商議了一些具體的實施細節。
隨後,韓徹專門派出一隊人馬交由李三必,一來是保護李三必的安全,二來則是聽其調遣。
告示一經張貼,南境百姓紛紛奔走相告。
許多百姓看到了希望,紛紛前往官府登記造冊,準備開墾荒地。
李三必又派遣人員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解決實際困難。
一時間,南境百姓對朝廷的態度逐漸轉變,民心開始向著朝廷。
......
南王孟通有一夫人,乃祝由親妹,名曰祝好。
聽聞兄長被擒,立時便找到孟通要求其立即出兵和韓徹決一死戰,救回兄長。
孟通以此時事關重大,自己已經部署完成只等韓徹來攻,便可將韓徹一網打盡。
祝好本就是女中豪傑,文可治國興邦,武可披掛上陣,見孟通如此說,只好忍耐下來。
然而,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依舊不見韓徹大軍有任何行動,這才意識到不對勁。
孟通大帳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一名探子神色匆匆地奔入帳中,單膝跪地,聲音略顯急促地稟報:「大王,韓徹在永昌城施行仁政,清點南境百姓戶籍,登記造冊極為細緻,如今,永昌城各處都張貼了告示,上面寫明免除南境百姓三年賦稅,鼓勵開墾荒地,百姓們得知後紛紛奔走相告。」
孟通聞言,臉色驟變,震驚得瞪大了眼睛,手中把玩著的玉扳指也不自覺地停了下來。
安邦司徒道:「此子果然不可小覷,這一招直攻民心,若任其發展,我南境之地恐人心盡失。」
巫八月皺著眉頭,捋著鬍鬚,滿臉憂慮之色。
「大王,韓徹此舉甚是厲害,那告示一經張貼,百姓們就如潮水般湧向官府登記造冊,這勢頭不可阻擋,恐對我們大大不利。」
蚩黎也點頭附和,他微微眯起眼睛,沉聲道:「如今百姓本就對戰爭疲憊不堪,韓徹這一舉措,怕是會讓更多百姓心向朝廷。」
孟通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
祝好卻微微搖頭,蛾眉緊蹙,眼神中透露出果敢與智慧。
孟通看向祝好,眼神中充滿期待,問道:「夫人有何良策?」
祝好眼神堅定,她微微揚起下巴,道:「韓徹此舉擺明了是要與我們長久對峙,為今之計只有擊潰韓徹大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孟通等人深以為然。
祝好又道:「中原之人善用計謀,今我也有一計!」
孟通大喜:「夫人請講?」
祝好看向蚩黎道:「蚩黎元帥,韓徹與你有放還之恩,你可藉此假意前往投誠,屆時可提出率眾歸降,待韓徹放鬆警惕,可趁勢發起進攻,韓徹必敗!」
蚩黎不敢駁斥,只得點頭應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