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阿魯台謀劃
韃靼部一戰覆滅嚇壞了瓦剌人,他們第一時間派出使者求見朱元璋,重申瓦剌人與大明的良好關係,希望繼續保持雙方貿易。
與占據蒙古發源地,自詡為元朝正統繼承人的韃靼本部不同,瓦剌部天生弱小,在與韃靼部對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聯合大明。
蒙古人這一點和正常環境下的士紳沒有區別,都沒有什麼國家與民族意識,只要能確保部族強大,怎麼做都行。
蒙古人與士紳不同的是,等到他們部族強大了,他們可不會管以前幫過他們的是誰,只要讓他們繼續壯大,可以立刻調轉馬頭進攻大明。
對此朱元璋門清,所以他接待瓦剌人後就嚴肅要求瓦剌人不得東進,不得侵擾河套地區。
為了雙邊貿易瓦剌人忍了,可在瓦剌人看來,河套也是他們的草場,被大明占領就不應該,於是瓦剌人開始與漠北的韃靼殘部勾結。
勾結只是名義,有了這份勾結,他們就可以向漠北發展,漠北可是真正祖宗之地,只要占據漠北,瓦剌就可以稱呼自己為元朝正統繼承者。
正好瓦剌馬哈木手裡有前任元朝大汗的兒子本雅失里,馬哈木決定與阿魯台一起推舉本雅失里為大汗,重返漠北。
阿魯台的運氣比鬼力赤好多了,鬼力赤包圍圈形成後才逃跑,最終被明軍俘獲,阿魯台則逃出生天,可也僅以身免。
阿魯台的部民、牛羊都丟給了大明,想要重振旗鼓,只能投靠瓦剌。正好馬哈木想要返回漠北,有阿魯台這個舊人存在,更有正統性,於是接納了阿魯台。
當瓦剌部首領從阿魯台那裡得知涼城之戰的具體情況,根本不相信一百明軍可以抵擋幾千勇士圍攻,紛紛嘲笑阿魯台被明軍打傻了。
對此阿魯台也不多做解釋,他確實被明軍的戰力震傻了,他投靠瓦剌部除了找棲身之地,也是為了將來謀劃。
阿魯台撤退前想著提早返回後方王庭,只要鬼力赤戰敗的消息傳來,他就能帶著牧民離開,最終有吞併所有牧民的可能。
只是阿魯台沒想到明軍動作更快,他還沒到王庭,王庭就已經被明軍囫圇吞下,如此阿魯台只能離開。
蒙古人以實力為尊,阿魯台知道投靠瓦剌只能寄人籬下,還容易被人兼併,過慣了呼來喝去、奢靡富裕生活的阿魯台自然不甘心。
反正都是低眉順目給人當手下,當瓦剌人的手下不如當大明的手下。
不說大明更加強大,投靠大明後會給很多好處,像遼東牧民一樣,就是投靠其他勢力都比瓦剌好,誰叫瓦剌與韃靼鬥爭那麼多年,雙方很有仇恨,搞不好被人殺了。
有百害而無一利,阿魯台仍然要投靠瓦剌,是想讓自己有更大的價值,對大明的價值。
王庭被端的時候阿魯台就想過直接投降大明,可那樣的話最多混個大明的閒散官職,可以直接養老了,阿魯台不甘心。
於是阿魯台想到了瓦剌,韃靼被滅,瓦剌肯定會乘勢而起,也會劫掠大明,大明很可能會謀求在草原扶持一個人與瓦剌對抗,阿魯台想成為這樣的人。
投靠馬哈木後,阿魯台就鼓動馬哈木扶持本雅失里返回漠北,不但能占領更多草場,還有正統的地位,馬哈木果然上套。
返回漠北很順利,畢竟韃靼主力、絕大多數人口全滅,漠北幾乎沒人了。
回到漠北後阿魯台當即派人南下聯絡大明,表示臣服的同時也告知瓦剌做大的事,意義不言而喻。
大明還真就吃這一套,開發河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鐵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修好的,大明需要時間消化河套,自然要讓蒙古人內鬥,不能一家獨大,否則邊疆不寧。
不是怕明軍打不過蒙軍,而是大明要移民一批百姓開墾河套,這些百姓大多數沒有習武,無法抵擋襲擾的蒙騎。
大明國民不怕開荒幸苦,就怕戰亂廝殺,不但死人還破壞田畝、房屋,一場戰亂幾年白干,誰都受不了。
阿魯台得到了大明的扶持,可與以往的支持有些不同,不但有兵器鎧甲還有一批將士,由明軍假扮的蒙古勇士五千人。
其實也不都是假扮的,這批蒙古勇士中有三千多人確實是蒙古人,是早就投靠大明,在大明有無數利益的蒙古人,不可能背叛,更不願意背叛的蒙古人。
實際上這些蒙古人不把自己當蒙古人,他們過的是漢人的生活,說的是漢語,穿的是漢服,有許多人連蒙語都不會說,可以說已經是漢人,他們心中也堅定認為自己是大明人。
面對送上門的軍將,阿魯台有心不收,可他又不敢,觸怒大明,大明都不用太麻煩,把阿魯台陰謀勾結的事告訴馬哈木,馬哈木自然會搞定阿魯台。
瓦剌部已成功返回漠北,阿魯台的利用價值就很低了。也正因為如此,阿魯台不敢忤逆大明,只得接受大明的好意。
很快阿魯台就欣喜這份好意的到來,隨著瓦剌占穩漠北,瓦剌各部許多就打起了阿魯台的注意。
之前阿魯台所部投靠瓦剌,沒有牧民,沒有牛羊,沒有草場,是馬哈木送了一批給阿魯台,才讓阿魯台有自持的能力。
如今目的達到了,這批物資自然要收回,所以馬哈木坐視部下侵占阿魯台。
結果遭遇明軍假扮的阿魯台本部迎頭痛擊,甚至兩個部落在一個晚上不明不白消失,牧民、牛羊全部成為阿魯台部的戰利品。
馬哈木當即強調瓦剌人不內鬥,算是徹底認可了阿魯台的地位。
這就是蒙古,只要有實力,什麼都好說。
有了阿魯台這個支點,瓦剌人動向大明一清二楚,加上飛機偵察,大明就不怕瓦剌人越過戈壁大漠襲擾河套了。
有戈壁大漠阻隔,瓦剌人想要南下,只能從東部進攻,而阿魯台就守在東部,如此瓦剌人大規模南下必然有消息傳回大明,明軍可以提早準備。
至於小股瓦剌人南下與送死差不多,明軍將士正愁軍功太少。
與占據蒙古發源地,自詡為元朝正統繼承人的韃靼本部不同,瓦剌部天生弱小,在與韃靼部對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聯合大明。
蒙古人這一點和正常環境下的士紳沒有區別,都沒有什麼國家與民族意識,只要能確保部族強大,怎麼做都行。
蒙古人與士紳不同的是,等到他們部族強大了,他們可不會管以前幫過他們的是誰,只要讓他們繼續壯大,可以立刻調轉馬頭進攻大明。
對此朱元璋門清,所以他接待瓦剌人後就嚴肅要求瓦剌人不得東進,不得侵擾河套地區。
為了雙邊貿易瓦剌人忍了,可在瓦剌人看來,河套也是他們的草場,被大明占領就不應該,於是瓦剌人開始與漠北的韃靼殘部勾結。
勾結只是名義,有了這份勾結,他們就可以向漠北發展,漠北可是真正祖宗之地,只要占據漠北,瓦剌就可以稱呼自己為元朝正統繼承者。
正好瓦剌馬哈木手裡有前任元朝大汗的兒子本雅失里,馬哈木決定與阿魯台一起推舉本雅失里為大汗,重返漠北。
阿魯台的運氣比鬼力赤好多了,鬼力赤包圍圈形成後才逃跑,最終被明軍俘獲,阿魯台則逃出生天,可也僅以身免。
阿魯台的部民、牛羊都丟給了大明,想要重振旗鼓,只能投靠瓦剌。正好馬哈木想要返回漠北,有阿魯台這個舊人存在,更有正統性,於是接納了阿魯台。
當瓦剌部首領從阿魯台那裡得知涼城之戰的具體情況,根本不相信一百明軍可以抵擋幾千勇士圍攻,紛紛嘲笑阿魯台被明軍打傻了。
對此阿魯台也不多做解釋,他確實被明軍的戰力震傻了,他投靠瓦剌部除了找棲身之地,也是為了將來謀劃。
阿魯台撤退前想著提早返回後方王庭,只要鬼力赤戰敗的消息傳來,他就能帶著牧民離開,最終有吞併所有牧民的可能。
只是阿魯台沒想到明軍動作更快,他還沒到王庭,王庭就已經被明軍囫圇吞下,如此阿魯台只能離開。
蒙古人以實力為尊,阿魯台知道投靠瓦剌只能寄人籬下,還容易被人兼併,過慣了呼來喝去、奢靡富裕生活的阿魯台自然不甘心。
反正都是低眉順目給人當手下,當瓦剌人的手下不如當大明的手下。
不說大明更加強大,投靠大明後會給很多好處,像遼東牧民一樣,就是投靠其他勢力都比瓦剌好,誰叫瓦剌與韃靼鬥爭那麼多年,雙方很有仇恨,搞不好被人殺了。
有百害而無一利,阿魯台仍然要投靠瓦剌,是想讓自己有更大的價值,對大明的價值。
王庭被端的時候阿魯台就想過直接投降大明,可那樣的話最多混個大明的閒散官職,可以直接養老了,阿魯台不甘心。
於是阿魯台想到了瓦剌,韃靼被滅,瓦剌肯定會乘勢而起,也會劫掠大明,大明很可能會謀求在草原扶持一個人與瓦剌對抗,阿魯台想成為這樣的人。
投靠馬哈木後,阿魯台就鼓動馬哈木扶持本雅失里返回漠北,不但能占領更多草場,還有正統的地位,馬哈木果然上套。
返回漠北很順利,畢竟韃靼主力、絕大多數人口全滅,漠北幾乎沒人了。
回到漠北後阿魯台當即派人南下聯絡大明,表示臣服的同時也告知瓦剌做大的事,意義不言而喻。
大明還真就吃這一套,開發河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鐵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修好的,大明需要時間消化河套,自然要讓蒙古人內鬥,不能一家獨大,否則邊疆不寧。
不是怕明軍打不過蒙軍,而是大明要移民一批百姓開墾河套,這些百姓大多數沒有習武,無法抵擋襲擾的蒙騎。
大明國民不怕開荒幸苦,就怕戰亂廝殺,不但死人還破壞田畝、房屋,一場戰亂幾年白干,誰都受不了。
阿魯台得到了大明的扶持,可與以往的支持有些不同,不但有兵器鎧甲還有一批將士,由明軍假扮的蒙古勇士五千人。
其實也不都是假扮的,這批蒙古勇士中有三千多人確實是蒙古人,是早就投靠大明,在大明有無數利益的蒙古人,不可能背叛,更不願意背叛的蒙古人。
實際上這些蒙古人不把自己當蒙古人,他們過的是漢人的生活,說的是漢語,穿的是漢服,有許多人連蒙語都不會說,可以說已經是漢人,他們心中也堅定認為自己是大明人。
面對送上門的軍將,阿魯台有心不收,可他又不敢,觸怒大明,大明都不用太麻煩,把阿魯台陰謀勾結的事告訴馬哈木,馬哈木自然會搞定阿魯台。
瓦剌部已成功返回漠北,阿魯台的利用價值就很低了。也正因為如此,阿魯台不敢忤逆大明,只得接受大明的好意。
很快阿魯台就欣喜這份好意的到來,隨著瓦剌占穩漠北,瓦剌各部許多就打起了阿魯台的注意。
之前阿魯台所部投靠瓦剌,沒有牧民,沒有牛羊,沒有草場,是馬哈木送了一批給阿魯台,才讓阿魯台有自持的能力。
如今目的達到了,這批物資自然要收回,所以馬哈木坐視部下侵占阿魯台。
結果遭遇明軍假扮的阿魯台本部迎頭痛擊,甚至兩個部落在一個晚上不明不白消失,牧民、牛羊全部成為阿魯台部的戰利品。
馬哈木當即強調瓦剌人不內鬥,算是徹底認可了阿魯台的地位。
這就是蒙古,只要有實力,什麼都好說。
有了阿魯台這個支點,瓦剌人動向大明一清二楚,加上飛機偵察,大明就不怕瓦剌人越過戈壁大漠襲擾河套了。
有戈壁大漠阻隔,瓦剌人想要南下,只能從東部進攻,而阿魯台就守在東部,如此瓦剌人大規模南下必然有消息傳回大明,明軍可以提早準備。
至於小股瓦剌人南下與送死差不多,明軍將士正愁軍功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