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雨打風吹去(三國篇完)
第312章 雨打風吹去(三國篇完)
李念笑道:「司馬氏做下這些事,使得晉立國便不正,導致了許多問題,如晉的士人因此思想混亂,不知他們該信奉追求什麼,於是這些人服食五石散,縱情狂放,寄託於一些虛無縹緲的事上。」
「佛教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得以在華夏快速發展。」
「至於司馬氏的結局,東晉滅亡後,其等被宋武帝劉裕滅族。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司馬氏該當有此結果!」
聽到司馬氏被那啥宋武帝劉裕滅了族,蒙恬這才感到滿意。
這司馬氏要是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那他才會不爽。
倒是始皇從李念話中又發現了一個盲點。
「宋武帝劉裕」,這廝怎麼又姓劉?難不成又和劉季那廝有關係?
始皇試探地問道:「那宋武帝劉裕是何人?」
李念秒懂始皇問這話的用意,笑答道:「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是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他自稱是沛公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還好,還好,不是劉季那廝的直系後代就還好……
好個屁啊!
就算不是劉季那廝的直系後人,也一樣和劉季有關係。
始皇不知該咋形容他現在的心情,就感覺後世的歷史籠罩在劉季那廝的陰影下,這傢伙死而不僵,時不時就會有人出來代他蹦躂兩下。
咋就沒見後世有人代大秦代他出來蹦躂兩下?
大秦就亡得這麼徹底?
始皇不禁思考起要怎麼搞才能讓大秦深入人心,達到和劉季那廝的漢一樣。
不,他要超過劉季那廝的漢!
見始皇沉默,李念知道這位好勝心極強的帝王肯定又在琢磨他不如漢高祖,他的大秦好像也不如大漢。
所以,要怎麼勝過大漢?
但這是件好事,能利用始皇帝自己的好勝心將之約束住,不使其再復發為歷史上的始皇帝。
李念繼續道:「曹丕篡漢稱帝後,東漢才算正式滅亡,天下才進入到三國時代。」
「這也是曹操被歸於東漢,而不算三國時人的原因。」
「曹丕稱帝後,那時已經得了益州,也即是蜀郡的劉備以為漢獻帝已被曹魏殺害,遂在蜀中為漢獻帝發喪,追諡其為『孝愍皇帝』。」
蒙恬哈哈笑道:「那漢獻帝只怕也沒想到他還活得好好的,在劉備那卻已經成了一個死人。」
「我看此事為劉備或其部下有意為之,否則一國天子身死這等消息,豈會探聽不到?且不待消息真假確鑿,便為天子發喪,為其追諡?」
「我看吶,這是為了讓劉備好順利稱帝,若漢獻帝還活著,縱使其被那曹丕篡位,劉備也無法名正言順為帝。」
對蒙恬的猜想,李念也未反駁,道:「蒙將軍所言確有這種可能。」
「黃初二年,即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劉備於成都武擔山稱帝,國號依舊是『漢』,史稱蜀漢,『章武』便是蜀漢的第一個年號。」
「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征討東吳,然而卻被東吳陸遜擊敗,損兵折將,儘管損失的兵力沒演義小說中那般多,可折損掉的卻是蜀漢精銳。」
「若不打這一仗,諸葛丞相後來北伐也許能容易一些,但這也不可能不打,劉皇叔以忠義行天下,其不可能放下關羽之仇。」
「後世有人認為蜀漢集團得以聚在一起便是因為『忠義』,若將之丟棄,那人心也就散了。」
人心散了的後果有多嚴重,別的都不說,歷史上的大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連老秦人自己都不支持大秦,能不完才奇怪。
「兵敗後,劉備回軍駐於白帝城,並患了病,病甚重,於章武三年三月,劉備託孤於丞相諸葛亮,也就是在這時,劉備向諸葛丞相說出了那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言。」
「劉備還囑咐太子劉禪事諸葛丞相如父,並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夏四月二十四日,這位從二十四歲便開始在天下間奔波,將近五十才有所功業的蜀漢昭烈帝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至此,劉皇叔的故事就在這裡結束了,蜀漢剩下的路該由丞相和阿斗去走了。
聽到劉皇叔一生就這麼結束,始皇三人沉默了會兒。
劉皇叔算不得一位非常有作為的雄主,但其很獨特,特別是在東漢末年那個人吃人、諸侯不把人命當回事的時代。
始皇道:「以『昭烈』為其諡號,『昭』其德,『烈』其志,確可括述其一生。」
李念道:「後世人同樣這般認為,覺得『昭烈』為諡,是其德昭昭,其志烈烈。可惜劉皇叔再興漢室的願望終究沒能達成!」
要是達成了還得了?
那將是到目前為止整個人類文明古史上最了不得的歷史成就,沛公的含金量也會再度暴漲。
始皇道:「你小子也為蜀漢惋惜?」
李念道:「臣也想看蜀漢再續大漢輝煌,畢竟那是漢,臣所出身民族的稱呼之源。」
「『漢』之所以為漢,是因沛公被封為漢王,而沛公被封為漢王是因他的封地中有條河叫『漢水』,而那條河會被稱為『漢水』,是因天空的銀河被稱為『漢』,那條河和銀河相像。」
「所以,漢族是來自星星的民族,征途當在星辰大海!」
聽到李念這番話,始皇也不由一樂,笑道:「那你小子可得失望了,此世華夏萬民不會再有『漢人』這個稱呼。」
他的大秦將會替代歷史上的大漢,「秦人」這個稱謂也將代替「漢人」流傳。
李念笑道:「秦人、漢人皆為華夏,皆可!孫權稱帝是在劉皇叔稱帝的八年後,以『吳』為國號,三國在這時才完全出現。」
「三國將天下三分,彼此間並不和睦,其中以曹魏實力最強,孫吳次之,蜀漢再次。然蜀漢雖弱,卻有北伐之志,一心想要讓大漢再次偉大,重回漢之故都長安。」
「因此,即使在實力不如曹魏的情況下,諸葛丞相依舊發動了數次北伐,可每次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失利,讓人殊為嘆息。」
「也是在北伐時,司馬懿曾和諸葛丞相對陣,在演義小說才將其塑造為諸葛丞相的宿敵,其智慧在小說中只比丞相略遜一籌。」
「同樣也是在北伐途中,諸葛丞相病逝,讓詩聖留下了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明知很難為而為之,直到死前仍在忠心效力,難怪後世帝王會希望有諸葛亮一樣的臣子。
「諸葛丞相雖北伐失利,但不代表其軍事能力不行,只是相對於最頂級的軍事家有些差距。」
「且諸葛丞相是一全才,內政、外交、軍事、文學、發明皆有涉獵,其帥軍出征,有大將之姿,其治理地方,有丞相之才。」
「諸葛丞相治理蜀漢時,儘管沒讓蜀地百姓有多富裕,但蜀漢在治安、律法公平等方面都勝過曹魏孫吳。後世蜀人皆十分尊敬他,直至臣那個時代,武侯祠香火不絕。」
「甚至有人專門帶著長安的土到武侯祠中,仿佛隔著時光與丞相對話:丞相,您一生心心念念的長安故土,我們給您帶來了!」
始皇三人聽後無聲,知道這諸葛亮很受後世人推崇,未想到竟被推崇至此。
「諸葛丞相的很多作為影響後世,如其在漢中休士勸農,修建增築的水利工程在後世也在使用,灌溉了諸多田畝,其還曾平定蜀地的夷人叛亂,促進少數民族發展,使他們成為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演義小說里,關於這部分也被寫成為一個有趣的故事,名為『七擒孟獲』,是說諸葛丞相曾為使夷人歸服,曾對夷人首領孟獲七擒七縱。」
「後來,孟獲對諸葛丞相果真口服心服,一生未再掀起叛亂,在蜀漢官至御史中丞。」
「諸葛丞相和劉禪的君臣關係也相當好。」
「劉禪這人不是一個雄主,在後世若說一個人無法扶持成才,有句話叫『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正是劉禪的小名。」
「當然,劉禪雖算不得一位雄主,卻也非昏暴之君,他對諸葛丞相和劉備囑託他的一樣,事之如父,稱為『相父』,且從不懷疑諸葛丞相的忠心,事事盡力按照諸葛丞相的教導去做。」
「相父」這個詞讓始皇眉頭微不可察地一挑,儘管這詞和他記憶中的詞不大一樣,但還是讓他想到了某些不太愉快的回憶。
始皇並未問「劉禪這麼信任諸葛亮,就不怕諸葛亮會篡權嗎?」這樣的問題,因為歷史已經給出了結果。
若不信任,又如何會有後來諸葛丞相忠心的佳話?
「哪怕在諸葛丞相病逝後,劉禪也依舊在按諸葛丞相所留之策行事,讓蜀漢繼續存在了近三十年。」
「後世很多人可惜諸葛丞相的《出師表》不夠長,沒法再為劉禪鋪就更遠的道路。」
始皇這時才出聲問道:「那《出師表》是何物?」
李念道:「那是諸葛丞相在率軍北伐時留給劉禪的兩封奏表,其中給劉禪分析了天下局勢,教導其要『親賢臣,遠小人』,以及蜀漢有哪些人才可以使用。劉禪用人也基本符合《出師表》!」
始皇道:「所以劉禪將《出師表》上的人才用完,自己又發掘不了新人,蜀漢才撐不下去?」
李念搖頭道:「蜀漢撐不下去不僅是人才凋零的原因,蜀漢本就是三家中最弱,能支撐這麼多年已經頗為難得。」
「劉禪信任諸葛丞相,諸葛丞相也未辜負劉禪的信任,其雖大權在握,卻未曾有背主謀逆之心,反而為蜀漢盡心奔走。」
「丞相病逝於五丈原時五十三歲,從二十六歲出山,輔佐蜀漢兩代君王共計二十七年。」
「很多人認為丞相會病逝是因其太過操勞,長年累月積勞成疾。這也不負他在《出師表》中之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始皇嘆道:「好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真忠臣也!」
李念道:「為紀念丞相之功,南北朝時人立武侯祠。其實,昭烈帝的廟和武侯祠在一片地方,後來昭烈廟和武侯祠合在了一起,然後就變成了很多人知道武侯祠,卻不知昭烈廟同樣在那。」
臣子流傳於世的名聲居然在君主之上,足以說明這個臣子有多麼優秀,但想必那劉備也不會計較這些,正是因他請了諸葛亮出山,才會有這一段歷史。
當然,也只有他能請得了諸葛亮出山,君臣相得,共譜一曲流傳千古的歷史佳話。
然而,舞榭歌台總被雨打風吹去,曾經英雄豪傑歷歷在目的漢末如今也進入黃昏。
那「專捅義父」的溫侯呂布已逝,喜好人妻的曹操已死,忠義的劉皇叔已崩,諸葛也已歸天,唯有孫權還在活……
李念道:「孫吳的情況和蜀漢不一樣,在稱帝後,孫權雖仍有志於天下,但其更追求內部的安穩,只要能守好東吳一畝三分地即可,不能統一天下,也不強求。由此,孫吳內鬥嚴重!」
「神鳳元年四月乙未日,孫權駕崩,終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
等會兒,好像有奇怪的東西加進去了,什麼叫作諡號「大皇帝」?
這是孫權離世前特意囑託後繼之君給他定的諡,還是孫吳後繼之君故意這麼做?
聽到始皇帝的問題,李念笑道:「臣也不知為何會有這個諡號,不僅是臣,後世的歷史學者也沒弄清這諡號的緣由,只能猜測。但『大皇帝』這個諡號,臣以為從字面上,孫權當不起大帝之稱!」
每一位大帝都當是獨斷一個時代的頂尖人傑,孫權雖也是人傑,可其功績沒有獨斷一個時代,在其所在時代也不為頂尖。
「由於孫權坐觀東吳內鬥,甚至可能還在其中添柴加火,給東吳留下了不少問題,使得東吳實力在三家中排第二,也仍難擋大勢,終被司馬氏的西晉所滅。」
「《三國演義》開篇曾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東漢末年諸侯割據,天下混戰,到曹劉孫三家鼎立,終究還是匯合到了晉這條大河之中。」
三家歸晉,一個時代就此完結落幕,也代表那個時代豪傑們的故事蓋棺結尾。
但李念的話還未完,他道:「臣喜歡三國的故事、三國的人物,但臣並不喜歡三國這個時代,『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三國那些大人物故事的背後是華夏兒女的累累白骨,曹操曾有詩言:」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詩寫的不錯,可他也是造成這幅景象之人!」
(本章完)
李念笑道:「司馬氏做下這些事,使得晉立國便不正,導致了許多問題,如晉的士人因此思想混亂,不知他們該信奉追求什麼,於是這些人服食五石散,縱情狂放,寄託於一些虛無縹緲的事上。」
「佛教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得以在華夏快速發展。」
「至於司馬氏的結局,東晉滅亡後,其等被宋武帝劉裕滅族。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司馬氏該當有此結果!」
聽到司馬氏被那啥宋武帝劉裕滅了族,蒙恬這才感到滿意。
這司馬氏要是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那他才會不爽。
倒是始皇從李念話中又發現了一個盲點。
「宋武帝劉裕」,這廝怎麼又姓劉?難不成又和劉季那廝有關係?
始皇試探地問道:「那宋武帝劉裕是何人?」
李念秒懂始皇問這話的用意,笑答道:「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是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他自稱是沛公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還好,還好,不是劉季那廝的直系後代就還好……
好個屁啊!
就算不是劉季那廝的直系後人,也一樣和劉季有關係。
始皇不知該咋形容他現在的心情,就感覺後世的歷史籠罩在劉季那廝的陰影下,這傢伙死而不僵,時不時就會有人出來代他蹦躂兩下。
咋就沒見後世有人代大秦代他出來蹦躂兩下?
大秦就亡得這麼徹底?
始皇不禁思考起要怎麼搞才能讓大秦深入人心,達到和劉季那廝的漢一樣。
不,他要超過劉季那廝的漢!
見始皇沉默,李念知道這位好勝心極強的帝王肯定又在琢磨他不如漢高祖,他的大秦好像也不如大漢。
所以,要怎麼勝過大漢?
但這是件好事,能利用始皇帝自己的好勝心將之約束住,不使其再復發為歷史上的始皇帝。
李念繼續道:「曹丕篡漢稱帝後,東漢才算正式滅亡,天下才進入到三國時代。」
「這也是曹操被歸於東漢,而不算三國時人的原因。」
「曹丕稱帝後,那時已經得了益州,也即是蜀郡的劉備以為漢獻帝已被曹魏殺害,遂在蜀中為漢獻帝發喪,追諡其為『孝愍皇帝』。」
蒙恬哈哈笑道:「那漢獻帝只怕也沒想到他還活得好好的,在劉備那卻已經成了一個死人。」
「我看此事為劉備或其部下有意為之,否則一國天子身死這等消息,豈會探聽不到?且不待消息真假確鑿,便為天子發喪,為其追諡?」
「我看吶,這是為了讓劉備好順利稱帝,若漢獻帝還活著,縱使其被那曹丕篡位,劉備也無法名正言順為帝。」
對蒙恬的猜想,李念也未反駁,道:「蒙將軍所言確有這種可能。」
「黃初二年,即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劉備於成都武擔山稱帝,國號依舊是『漢』,史稱蜀漢,『章武』便是蜀漢的第一個年號。」
「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征討東吳,然而卻被東吳陸遜擊敗,損兵折將,儘管損失的兵力沒演義小說中那般多,可折損掉的卻是蜀漢精銳。」
「若不打這一仗,諸葛丞相後來北伐也許能容易一些,但這也不可能不打,劉皇叔以忠義行天下,其不可能放下關羽之仇。」
「後世有人認為蜀漢集團得以聚在一起便是因為『忠義』,若將之丟棄,那人心也就散了。」
人心散了的後果有多嚴重,別的都不說,歷史上的大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連老秦人自己都不支持大秦,能不完才奇怪。
「兵敗後,劉備回軍駐於白帝城,並患了病,病甚重,於章武三年三月,劉備託孤於丞相諸葛亮,也就是在這時,劉備向諸葛丞相說出了那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言。」
「劉備還囑咐太子劉禪事諸葛丞相如父,並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夏四月二十四日,這位從二十四歲便開始在天下間奔波,將近五十才有所功業的蜀漢昭烈帝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至此,劉皇叔的故事就在這裡結束了,蜀漢剩下的路該由丞相和阿斗去走了。
聽到劉皇叔一生就這麼結束,始皇三人沉默了會兒。
劉皇叔算不得一位非常有作為的雄主,但其很獨特,特別是在東漢末年那個人吃人、諸侯不把人命當回事的時代。
始皇道:「以『昭烈』為其諡號,『昭』其德,『烈』其志,確可括述其一生。」
李念道:「後世人同樣這般認為,覺得『昭烈』為諡,是其德昭昭,其志烈烈。可惜劉皇叔再興漢室的願望終究沒能達成!」
要是達成了還得了?
那將是到目前為止整個人類文明古史上最了不得的歷史成就,沛公的含金量也會再度暴漲。
始皇道:「你小子也為蜀漢惋惜?」
李念道:「臣也想看蜀漢再續大漢輝煌,畢竟那是漢,臣所出身民族的稱呼之源。」
「『漢』之所以為漢,是因沛公被封為漢王,而沛公被封為漢王是因他的封地中有條河叫『漢水』,而那條河會被稱為『漢水』,是因天空的銀河被稱為『漢』,那條河和銀河相像。」
「所以,漢族是來自星星的民族,征途當在星辰大海!」
聽到李念這番話,始皇也不由一樂,笑道:「那你小子可得失望了,此世華夏萬民不會再有『漢人』這個稱呼。」
他的大秦將會替代歷史上的大漢,「秦人」這個稱謂也將代替「漢人」流傳。
李念笑道:「秦人、漢人皆為華夏,皆可!孫權稱帝是在劉皇叔稱帝的八年後,以『吳』為國號,三國在這時才完全出現。」
「三國將天下三分,彼此間並不和睦,其中以曹魏實力最強,孫吳次之,蜀漢再次。然蜀漢雖弱,卻有北伐之志,一心想要讓大漢再次偉大,重回漢之故都長安。」
「因此,即使在實力不如曹魏的情況下,諸葛丞相依舊發動了數次北伐,可每次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失利,讓人殊為嘆息。」
「也是在北伐時,司馬懿曾和諸葛丞相對陣,在演義小說才將其塑造為諸葛丞相的宿敵,其智慧在小說中只比丞相略遜一籌。」
「同樣也是在北伐途中,諸葛丞相病逝,讓詩聖留下了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明知很難為而為之,直到死前仍在忠心效力,難怪後世帝王會希望有諸葛亮一樣的臣子。
「諸葛丞相雖北伐失利,但不代表其軍事能力不行,只是相對於最頂級的軍事家有些差距。」
「且諸葛丞相是一全才,內政、外交、軍事、文學、發明皆有涉獵,其帥軍出征,有大將之姿,其治理地方,有丞相之才。」
「諸葛丞相治理蜀漢時,儘管沒讓蜀地百姓有多富裕,但蜀漢在治安、律法公平等方面都勝過曹魏孫吳。後世蜀人皆十分尊敬他,直至臣那個時代,武侯祠香火不絕。」
「甚至有人專門帶著長安的土到武侯祠中,仿佛隔著時光與丞相對話:丞相,您一生心心念念的長安故土,我們給您帶來了!」
始皇三人聽後無聲,知道這諸葛亮很受後世人推崇,未想到竟被推崇至此。
「諸葛丞相的很多作為影響後世,如其在漢中休士勸農,修建增築的水利工程在後世也在使用,灌溉了諸多田畝,其還曾平定蜀地的夷人叛亂,促進少數民族發展,使他們成為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演義小說里,關於這部分也被寫成為一個有趣的故事,名為『七擒孟獲』,是說諸葛丞相曾為使夷人歸服,曾對夷人首領孟獲七擒七縱。」
「後來,孟獲對諸葛丞相果真口服心服,一生未再掀起叛亂,在蜀漢官至御史中丞。」
「諸葛丞相和劉禪的君臣關係也相當好。」
「劉禪這人不是一個雄主,在後世若說一個人無法扶持成才,有句話叫『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正是劉禪的小名。」
「當然,劉禪雖算不得一位雄主,卻也非昏暴之君,他對諸葛丞相和劉備囑託他的一樣,事之如父,稱為『相父』,且從不懷疑諸葛丞相的忠心,事事盡力按照諸葛丞相的教導去做。」
「相父」這個詞讓始皇眉頭微不可察地一挑,儘管這詞和他記憶中的詞不大一樣,但還是讓他想到了某些不太愉快的回憶。
始皇並未問「劉禪這麼信任諸葛亮,就不怕諸葛亮會篡權嗎?」這樣的問題,因為歷史已經給出了結果。
若不信任,又如何會有後來諸葛丞相忠心的佳話?
「哪怕在諸葛丞相病逝後,劉禪也依舊在按諸葛丞相所留之策行事,讓蜀漢繼續存在了近三十年。」
「後世很多人可惜諸葛丞相的《出師表》不夠長,沒法再為劉禪鋪就更遠的道路。」
始皇這時才出聲問道:「那《出師表》是何物?」
李念道:「那是諸葛丞相在率軍北伐時留給劉禪的兩封奏表,其中給劉禪分析了天下局勢,教導其要『親賢臣,遠小人』,以及蜀漢有哪些人才可以使用。劉禪用人也基本符合《出師表》!」
始皇道:「所以劉禪將《出師表》上的人才用完,自己又發掘不了新人,蜀漢才撐不下去?」
李念搖頭道:「蜀漢撐不下去不僅是人才凋零的原因,蜀漢本就是三家中最弱,能支撐這麼多年已經頗為難得。」
「劉禪信任諸葛丞相,諸葛丞相也未辜負劉禪的信任,其雖大權在握,卻未曾有背主謀逆之心,反而為蜀漢盡心奔走。」
「丞相病逝於五丈原時五十三歲,從二十六歲出山,輔佐蜀漢兩代君王共計二十七年。」
「很多人認為丞相會病逝是因其太過操勞,長年累月積勞成疾。這也不負他在《出師表》中之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始皇嘆道:「好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真忠臣也!」
李念道:「為紀念丞相之功,南北朝時人立武侯祠。其實,昭烈帝的廟和武侯祠在一片地方,後來昭烈廟和武侯祠合在了一起,然後就變成了很多人知道武侯祠,卻不知昭烈廟同樣在那。」
臣子流傳於世的名聲居然在君主之上,足以說明這個臣子有多麼優秀,但想必那劉備也不會計較這些,正是因他請了諸葛亮出山,才會有這一段歷史。
當然,也只有他能請得了諸葛亮出山,君臣相得,共譜一曲流傳千古的歷史佳話。
然而,舞榭歌台總被雨打風吹去,曾經英雄豪傑歷歷在目的漢末如今也進入黃昏。
那「專捅義父」的溫侯呂布已逝,喜好人妻的曹操已死,忠義的劉皇叔已崩,諸葛也已歸天,唯有孫權還在活……
李念道:「孫吳的情況和蜀漢不一樣,在稱帝後,孫權雖仍有志於天下,但其更追求內部的安穩,只要能守好東吳一畝三分地即可,不能統一天下,也不強求。由此,孫吳內鬥嚴重!」
「神鳳元年四月乙未日,孫權駕崩,終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
等會兒,好像有奇怪的東西加進去了,什麼叫作諡號「大皇帝」?
這是孫權離世前特意囑託後繼之君給他定的諡,還是孫吳後繼之君故意這麼做?
聽到始皇帝的問題,李念笑道:「臣也不知為何會有這個諡號,不僅是臣,後世的歷史學者也沒弄清這諡號的緣由,只能猜測。但『大皇帝』這個諡號,臣以為從字面上,孫權當不起大帝之稱!」
每一位大帝都當是獨斷一個時代的頂尖人傑,孫權雖也是人傑,可其功績沒有獨斷一個時代,在其所在時代也不為頂尖。
「由於孫權坐觀東吳內鬥,甚至可能還在其中添柴加火,給東吳留下了不少問題,使得東吳實力在三家中排第二,也仍難擋大勢,終被司馬氏的西晉所滅。」
「《三國演義》開篇曾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東漢末年諸侯割據,天下混戰,到曹劉孫三家鼎立,終究還是匯合到了晉這條大河之中。」
三家歸晉,一個時代就此完結落幕,也代表那個時代豪傑們的故事蓋棺結尾。
但李念的話還未完,他道:「臣喜歡三國的故事、三國的人物,但臣並不喜歡三國這個時代,『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三國那些大人物故事的背後是華夏兒女的累累白骨,曹操曾有詩言:」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詩寫的不錯,可他也是造成這幅景象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