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專業報名
就很沒勁。
作曲系看演唱系這麼快服軟,還一副討好的樣子。
連搭腔的念頭都沒有了。
還是江朗學長牛X!
……
距離高考已經過去一周。
該瘋玩的,也瘋了一段時間,冷靜下來後就要考慮報考院校及專業的事。
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長遠的見識和替孩子選擇比較有前景職業的能力。
這時候家長們就會找上一些專門報考的機構,說出自己的情況然後等對方給出建議。
薛老師,一家教育機構的老闆和主播,專門替人指點迷津,根據不同的家庭條件和學生本身資質,推薦適合的專業。
今天直播,薛老師就連線到一位家長。
「估分大五百?」薛老師道,「藝術類這類分數線穩了,基本上你家孩子可以挑學校。」
「他自己有沒有什麼感興趣的專業?」
「有的,」家長回道,「他想當歌手,幾家培訓的老師都說他嗓音有點天賦,能吃這口飯。」
「既然學藝術的,家庭條件我就不多問了,不用為生計發愁。」
「你這個情況,我是建議你去滬藝大學。」
「啊?」家長喊了一聲,開始質疑薛老師,「他們說京藝大的歌手最容易火,再就是中山藝大,滬藝大是挺不錯,但專業進不了前三,就第四的樣子。」
「我讀書少,薛老師不要騙我。」
直播間裡果然有人開始帶節奏——
「誤人子弟,這麼高分肯定要上京藝,不然白瞎了。」
「薛老師,人無完人,自己不懂的專業沒必要硬推薦。」
「滬藝大這兩年走下坡路,不大行。」
薛老師就笑笑,等大家說的差不多了,才開口解釋:
「這位家長,你可能了解過一些藝術院校,比我更清楚也是可能的。」
「但是啊,你不懂歌手的就業環境。」
「京藝大確實培養出很多知名歌手,直播間裡有知道的都可以把名字報一報。」
「可問題是,這位家長,你要知道一件事。」
「社會是競爭的。」
「京藝大培養出來的著名歌手不是你孩子的助力,他們反而是你家孩子的競爭對手。」
「只有京藝大才會覺得教出的學生越厲害越好。」
「說句難聽話,咱們做家長的,肯定希望孩子競爭小一些。」
「所以你孩子送京藝大有什麼非去不可的意義呢?」
「相反,滬藝大學最近排名不怎麼樣,但最近作曲界出了個很厲害的人,叫農夫,就是滬藝大學的畢業生。」
「你可以去搜一下這個人的作品簡歷。」
「家長啊,你孩子想當歌手,肯定要有好曲子能唱,除非你家孩子想當唱作人,就是曲子自己編,自己唱。」
「不然和作曲人搞好關係,尤其是農夫這種人物,交上朋友就是給自己未來的事業添磚加瓦。」
「你讓那些京藝歌手和滬藝本校的歌手去找農夫求一首歌試試,同樣的演唱能力下,他選本校的,還是外校的?」
家長若有所思,隨後道:「可歌手那麼多,這個農夫再厲害也是一個人,哪管得過來。」
薛老師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這位家長思維太死板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求不到農夫的曲子,他是不是在作曲界裡混?他是不是認識很多其他優秀的作曲人?」
「關係好的校友去求他牽橋搭線,他會不會搭把手?」
「很多人提著豬頭都找不到廟門送,有他這關係一搭,比京藝大總要可靠一些。」
「連線時限快到了,我就說這麼多。最後一點,聽不聽得進去就看家長你自己了。」
「農夫以後的成績肯定不止這麼點,現在還沒完全成長起來,打好關係就趁現在這個時候,晚了,出頭了,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
……
高三生畢業,法定年齡成年。
以前不方便去的地方通通解開了禁制。
KTV。
燈紅酒綠,高三畢業生會聚在一塊,有遺憾的彌補遺憾;有矛盾的,以後很難再見,就說開了結。
「三年六班李志明,我們畢業了,以後……」
然後就是唱歌,
「六月最火的那首畢業歌大家聽過沒?」
「什麼歌?」
「你沒看班級群,班主任分享的滬藝大學宣傳曲。」
「我屏蔽了,一直打遊戲沒注意。」
「那一會我唱給你聽,老好聽了。」
KTV服務員把訂包廂的果盤一一放下後,難得湊到樓層角落休息。
「今天客人真多。」
「可不,全是剛畢業的高中生,還都穿著學校校服,說是最後一次穿了。」
「就是這幾天每個包廂都在唱《記念》,給我整的有點精神恍惚了。」
「上回包廂號沒記牢,聽到《記念》以為就是這間。結果一幫學生幹了倆果盤,另一幫學生沒果盤直接給我投訴了。」
「給罰了一百。」服務員搖搖頭,「你們這幾天都機靈點,別送錯包廂。」
其他服務員道:「你提醒得太遲了,我已經被罰過了。現在公司就像魔音迷宮一樣,哪兒哪兒都是《記念》。」
……
滬藝大學,食堂。
學校宣傳的MV上傳後,駱明輝就沒什麼事了。
江朗的歌他聽過,好聽,是所有學校的宣傳音樂里最好聽的。
很有實力。
「駱老師,你怎麼一個人吃飯?」
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以前看見駱明輝跟看空氣一樣無視,這兩天卻一改常態,格外熱情。
駱明輝不懂,他是華婭芳那一派的,自己是唐泰河一派的,壓根沒必要這樣。
「駱老師,聽說你跟江朗同學關係很好?」
「是不差,有事?」
「哈哈哈,沒事沒事。」同事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先慢慢拉近關係,之後就都好說。
他唯一沒想到的是,這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社會上這麼吃香,不少音樂大公司都聯繫到他這兒,看看能不能幫忙介紹一下江朗,他們打算參加【夏之歌】。
其中好些歌手藝人他只在電視上看到過,像是全本英、軒飛揚他們這種《天賜的聲音》節目冠亞軍都親自來。
受寵若驚。
所以和駱明輝搞好關係,就是和農夫搞好關係;和農夫搞好關係,就是給自己的事業順利。
作曲系看演唱系這麼快服軟,還一副討好的樣子。
連搭腔的念頭都沒有了。
還是江朗學長牛X!
……
距離高考已經過去一周。
該瘋玩的,也瘋了一段時間,冷靜下來後就要考慮報考院校及專業的事。
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長遠的見識和替孩子選擇比較有前景職業的能力。
這時候家長們就會找上一些專門報考的機構,說出自己的情況然後等對方給出建議。
薛老師,一家教育機構的老闆和主播,專門替人指點迷津,根據不同的家庭條件和學生本身資質,推薦適合的專業。
今天直播,薛老師就連線到一位家長。
「估分大五百?」薛老師道,「藝術類這類分數線穩了,基本上你家孩子可以挑學校。」
「他自己有沒有什麼感興趣的專業?」
「有的,」家長回道,「他想當歌手,幾家培訓的老師都說他嗓音有點天賦,能吃這口飯。」
「既然學藝術的,家庭條件我就不多問了,不用為生計發愁。」
「你這個情況,我是建議你去滬藝大學。」
「啊?」家長喊了一聲,開始質疑薛老師,「他們說京藝大的歌手最容易火,再就是中山藝大,滬藝大是挺不錯,但專業進不了前三,就第四的樣子。」
「我讀書少,薛老師不要騙我。」
直播間裡果然有人開始帶節奏——
「誤人子弟,這麼高分肯定要上京藝,不然白瞎了。」
「薛老師,人無完人,自己不懂的專業沒必要硬推薦。」
「滬藝大這兩年走下坡路,不大行。」
薛老師就笑笑,等大家說的差不多了,才開口解釋:
「這位家長,你可能了解過一些藝術院校,比我更清楚也是可能的。」
「但是啊,你不懂歌手的就業環境。」
「京藝大確實培養出很多知名歌手,直播間裡有知道的都可以把名字報一報。」
「可問題是,這位家長,你要知道一件事。」
「社會是競爭的。」
「京藝大培養出來的著名歌手不是你孩子的助力,他們反而是你家孩子的競爭對手。」
「只有京藝大才會覺得教出的學生越厲害越好。」
「說句難聽話,咱們做家長的,肯定希望孩子競爭小一些。」
「所以你孩子送京藝大有什麼非去不可的意義呢?」
「相反,滬藝大學最近排名不怎麼樣,但最近作曲界出了個很厲害的人,叫農夫,就是滬藝大學的畢業生。」
「你可以去搜一下這個人的作品簡歷。」
「家長啊,你孩子想當歌手,肯定要有好曲子能唱,除非你家孩子想當唱作人,就是曲子自己編,自己唱。」
「不然和作曲人搞好關係,尤其是農夫這種人物,交上朋友就是給自己未來的事業添磚加瓦。」
「你讓那些京藝歌手和滬藝本校的歌手去找農夫求一首歌試試,同樣的演唱能力下,他選本校的,還是外校的?」
家長若有所思,隨後道:「可歌手那麼多,這個農夫再厲害也是一個人,哪管得過來。」
薛老師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這位家長思維太死板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求不到農夫的曲子,他是不是在作曲界裡混?他是不是認識很多其他優秀的作曲人?」
「關係好的校友去求他牽橋搭線,他會不會搭把手?」
「很多人提著豬頭都找不到廟門送,有他這關係一搭,比京藝大總要可靠一些。」
「連線時限快到了,我就說這麼多。最後一點,聽不聽得進去就看家長你自己了。」
「農夫以後的成績肯定不止這麼點,現在還沒完全成長起來,打好關係就趁現在這個時候,晚了,出頭了,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
……
高三生畢業,法定年齡成年。
以前不方便去的地方通通解開了禁制。
KTV。
燈紅酒綠,高三畢業生會聚在一塊,有遺憾的彌補遺憾;有矛盾的,以後很難再見,就說開了結。
「三年六班李志明,我們畢業了,以後……」
然後就是唱歌,
「六月最火的那首畢業歌大家聽過沒?」
「什麼歌?」
「你沒看班級群,班主任分享的滬藝大學宣傳曲。」
「我屏蔽了,一直打遊戲沒注意。」
「那一會我唱給你聽,老好聽了。」
KTV服務員把訂包廂的果盤一一放下後,難得湊到樓層角落休息。
「今天客人真多。」
「可不,全是剛畢業的高中生,還都穿著學校校服,說是最後一次穿了。」
「就是這幾天每個包廂都在唱《記念》,給我整的有點精神恍惚了。」
「上回包廂號沒記牢,聽到《記念》以為就是這間。結果一幫學生幹了倆果盤,另一幫學生沒果盤直接給我投訴了。」
「給罰了一百。」服務員搖搖頭,「你們這幾天都機靈點,別送錯包廂。」
其他服務員道:「你提醒得太遲了,我已經被罰過了。現在公司就像魔音迷宮一樣,哪兒哪兒都是《記念》。」
……
滬藝大學,食堂。
學校宣傳的MV上傳後,駱明輝就沒什麼事了。
江朗的歌他聽過,好聽,是所有學校的宣傳音樂里最好聽的。
很有實力。
「駱老師,你怎麼一個人吃飯?」
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以前看見駱明輝跟看空氣一樣無視,這兩天卻一改常態,格外熱情。
駱明輝不懂,他是華婭芳那一派的,自己是唐泰河一派的,壓根沒必要這樣。
「駱老師,聽說你跟江朗同學關係很好?」
「是不差,有事?」
「哈哈哈,沒事沒事。」同事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先慢慢拉近關係,之後就都好說。
他唯一沒想到的是,這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社會上這麼吃香,不少音樂大公司都聯繫到他這兒,看看能不能幫忙介紹一下江朗,他們打算參加【夏之歌】。
其中好些歌手藝人他只在電視上看到過,像是全本英、軒飛揚他們這種《天賜的聲音》節目冠亞軍都親自來。
受寵若驚。
所以和駱明輝搞好關係,就是和農夫搞好關係;和農夫搞好關係,就是給自己的事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