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張應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張平安父子走到丹閣門前時,守衛張應承一下子便認出了這位族兄。張平安他自然也是知曉,張氏第七代領頭羊,在張氏也是盛名在外,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張應承不禁感慨道。

  「啊呀!族兄你與平安怎麼來坊市了,族弟事先也沒聽老祖他提起這事啊!」

  張應承比張應文年輕五歲,是應字輩中年紀比較小的,人也生的俊俏,有一副好面相,如今處於養氣四層,只有下品武脈,今生沒有大機緣,估計只能修煉到養氣後期。

  張氏已傳承四百年,早在初代老祖張天南便規定血緣關係未出三代,按長幼順序稱呼,其餘在同一輩分沒有直系血親,皆以年紀排序,稱呼為族弟族兄。

  張應承先是滿臉驚訝的一聲大叫,然後就一臉殷勤的連忙跑上前來與張平安父子寒暄問暖,語氣熱切的招呼道:「族兄與平安過來肯定是幸苦了,老祖坐鎮在五樓,族兄等會去拜訪便是。」

  現在張應文可是張氏的風雲人物,光憑他如今先天修為就足以讓他們這些同輩中人仰望了。

  現在張氏誰都知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今後張氏的下一任族長,肯定是由張應文來擔任。

  這種情況下,要是能夠提前和這位族兄打好關係,等他掌權接任家族大權後,自己也好過一點。

  所以現在哪怕是張平安這樣的小輩修士,便是那些「永」字輩的長輩,除了少數幾人外,大部分人如今都不敢在張應文面前拿捏長輩的身份來壓他了。

  元武修界畢竟是強者為尊。

  人都是有私心的,家族如今修者越來越多,利益糾紛頻次肯定會增多,在這個元武修煉界,宗門勢力很少見,修煉界以血脈為紐帶形成的宗族勢力才是這個大陸的主流,所以,家族一般都很團結,有一個開明族長才是家族之興,而張應文處事公道,為人圓滑,武力也高,族中大部分族人對他接任族長都是抱有支持態度。

  「那就麻煩族弟了,我確實有事要去拜訪老祖,平安,等會讓你應承族叔帶你去參觀坊市,要聽你族叔的話。」

  張應文先是輕輕點頭,然後轉過身面對張平安說道,接著便帶著張平安向樓內走去。

  看到張平安父子進來,丹閣內忙碌的張氏族人紛紛放下手中活計,向張應文父子打招呼。

  「族兄」

  「老祖」

  丹閣客人聽到老祖兩字,也是急忙躬身道「我等見過上人」

  元武修煉界,散修對先天一般尊稱為上人,眾人面露崇敬神色。

  見到這副場景,饒是張應文也是面露喜色,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同時也向眾人拱手回禮。

  散修見此,心中也是竊喜,對這位張氏先天也是充滿了好感,張氏族人也是面露微笑,作為家族子弟,家族多一位先天,實力也就更強,威望也就越大一些,這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事。

  淮南郡大大小小有幾十家氏族,大周王朝有明確規定,只有擁有元武先天修者才能為稱為入流勢力,元武先天擁有四個甲子壽元,能讓氏族延續更久,淮南郡如今張氏擁有四位先天,王氏擁有兩位,李氏只有一位,王朝在此駐守著兩位先天,還有一位散修元武先天常駐於淮南郡,整個淮南也不過十位先天。

  ……………

  青雲丹閣五樓,張應文與張永勝對立而坐,在其面前擺著一副棋盤,旁邊一盞琉璃燈散發著淡淡的光暈。

  「應文,你對當下淮南局勢如何看待」張永勝落下一顆白子,帶著考量的態度去問這位張氏新晉先天。

  「勝叔,如今離那百年獸潮不過剩最後三年,雖說我張氏如今實力已經遠勝那王李兩家,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張氏在獸潮之下只有聯合郡內一切可以聯合的勢力,擰成一股繩,才能將我張氏損失降到最低。」隨著張應文落下最後一顆黑子只見棋盤中黑子已將白棋全部包圍。

  「後生可畏啊,近幾年家族好苗子是越來越多了,除去你家安小子,平字輩中品武脈就有十幾人,這些族人成長起來,那便就是我張氏向這淮南亮劍之時」張永勝臉上止不住露出開懷笑容,顯然對張應文的回答十分滿意。

  張氏自建族以來,大大小小的危機也有近數次,最近的一次,便是四十年前,張氏本擁有五位元武先天,比現在實力都勝一籌,那次危機家族付出了兩位先天以及數十位養氣境的好手才度過危機。

  作為經歷過家族興衰的老人,他知道,只有擁有絕對優勢,才能向這個弱肉強食的修煉界露出自己的鋒芒。


  廣積糧,緩稱王。

  道別父親後,張平安去拜訪了坊市的張氏族人,這裡大多是自己的長輩,只有平字輩老二張平虎在坊市任職,平字輩大多都在青竹峰進行族學,每一個張氏族人都要在檢測出武脈後在青竹峰進行啟蒙教育,歷時五年,族中有長輩專門為族人傳業解惑,傳授元武修煉基礎,並在此完成淬體三段的修煉,之後便引氣入體,進入養氣境界。

  「咦,平安你咋麼不在族中修行,跑到坊市這裡了?」說話者正是張應宇,張平安的二伯。

  張應宇是負責丹閣採購的執事,才從外面回來進門看到張平安也是一臉疑惑。

  張應宇身著青色族服,體型修長,氣乍一看像世俗考取功名的書生,氣宇軒昂。

  「侄兒見過二伯」

  張平安先是恭敬的行了一個晚輩禮,然後才輕輕一笑道「二伯,是我爹帶我下山的,老是在青竹峰打坐修行,都快成老悶棍了」

  張應宇輕輕拍了一下張平安的頭,對這位侄兒面露喜色,笑著說道「平安,既然來了,等會二伯便帶你去醉仙樓小酌兩杯。」

  張平安聽後心中暖洋洋的,張應宇並未誕下子嗣,從小時候開始,這位二伯每次來看望父親時,總是給自己帶各種好吃的,每次受父親體罰時,二伯便偷偷帶他去後山遊玩,可以說,族中除了父母之外,二伯是對他最好之人。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