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白榆坊市
「白榆坊市」位於淮南郡東南面的白榆峰上,距離青竹峰張氏大本營不到六百里。
「白榆坊市」創立於千年以前,是大周王朝設立的官辦坊市,是淮南第一坊市,哪怕在寧州都能排進前三甲。
白榆峰高越百丈,擁有六條微型元脈,元脈輻射近十里之廣,元脈散發的元氣足以供五位先天高手修煉,近千位先天以下元武者吐納修行之用,白榆坊市常駐修者數量便以超過五百之數,每逢舉行拍賣會,重大活動更是能達到千人,坊市內店鋪更是多達上百間
作為淮南第一坊市,每天都有修仙者前來購買或者出售修行資源,這座坊市僅僅是每年收取的「人頭稅」便多達數千元石。
張氏每年從白榆坊市得到的元石近千塊,占張氏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大周王朝與三大家族不但在坊市中布置了一座二階上品陣法,還常年有三個以上的先天駐守在其中。
有著三個先天強者駐守,再加上王朝與三大家族在坊市內組建的執法隊,即便是有宗師或者三階妖獸來襲,也能藉助陣法抵擋數個時辰,堅持到淮南各家族趕來救援。
在張應文帶著張平安僅僅一個時辰便飛到了白榆坊市。
坊市門口,被一層淡青色的陣法雲霧嚴實籠罩著,仿佛與世隔絕。
來到雲霧入口處後,張應文從容地擺了擺手,那光芒閃爍的靈器離火劍便瞬間化作一道流光,被收入丹田之中。
張平安見此情景,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羨慕的神色。
這把約三尺長的劍,乃是難得一見的靈器。
要知道,在修行界,武器的等級劃分極為嚴格,一階為法器,二階為靈器,三階則是法寶。
每提升一個等級,其威力和珍貴程度都有著天壤之別。
二階靈器,在家族四百年的傳承下也沒超過雙手之數。
張應文帶著張平安向巡邏隊繳納完元石後便拿一塊有著特殊記號的精鐵令牌,便緩緩走進了坊市。
整座坊市都是由一階下品青玉石所建,這種靈材時間越舊反而越有色澤,堅固耐用,每一塊青玉石都緊密地拼接在一起,嚴絲合縫,這種靈材也就受到了大眾喜愛。
坊市大約有百間店鋪,這些店鋪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兩旁,在坊市西北角還有供散修擺攤的地方,三大家族與大周王朝還在元氣濃郁的山腰上開闢了幾十間洞府供散修使用。
散修們總是在大聲吆喝著自己的商品,或是與買家討價還價,給這座坊市增添了幾分煙火氣。
由於有陣法所致,白天或是黑夜,對於這座淮南第一坊市而言沒有任何區別。
「我張氏在這座坊市擁有五間店鋪,生意最好的便是位於坊市中央的青竹丹閣,整座坊市的丹藥大頭基本由我張氏把控,王家向來與我們張氏不對付,他家主要出售法器,做的是煉器生意,李家則是符籙生意,可以說淮南三家各有千秋。」張應文邊走邊給張平安講到。
「到了,平安。」張應文指著一座五層高的閣樓說道。
張平安站在閣樓前觀望了好一會兒後,仔細打量著自家經營的「青竹丹閣」
這座「青雲丹閣」位於坊市中央,十字街處,南北走向,整座閣樓高達九丈,全部以百年青竹雲木搭建而成,樓分五層,下面兩層出售張氏煉製的丹藥、靈草等物,第三層則是接待貴客所用,第四層是家族修者修煉的地方,第五層則坐鎮著家族老祖第五代元武修者張永勝。
張永勝是張氏第五代永字輩老十九,在五十歲時成就先天,如今一百來歲的他已是先天中期巔峰修為,在白榆坊市鎮守已有十年之久。
張氏在坊市內擁有著五間店鋪。其中一間名為「登星樓」,乃是一間規模頗大且頗具名氣的客棧,過往的旅人常常在此歇腳。
還有兩間酒樓,均名為「醉仙樓」,裡面時常飄出陣陣誘人的酒菜香氣,吸引著眾多食客前往。
另外還有一間是專門出售各類雜物的店鋪,這些店鋪如同四顆明珠一般,分別坐落於坊市的四角,各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青竹丹樓」,除了張永勝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祖親自鎮守之外,還有張氏三長老張永興帶領著「應」字輩的張應平、張應宇、張應雄等十來個小輩在這裡充當銷售夥計。
整個家族在坊市中坐鎮的修者大約有三十來位之多,在這些人當中,張平安熟悉的卻只有張應宇。
這位張應宇乃是他的二伯,而且張應宇與張應文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說起張平安的爺爺張永慶,在四十年前的家族危機中不幸隕落。張永慶一生共生有五子倆女,然而其中只有張應文與張應宇以及姑姑張應竹擁有武脈,具備修煉的天賦,其餘的兄弟姐妹皆為凡人,如今都在世俗生活中過著平凡的日子。
「白榆坊市」創立於千年以前,是大周王朝設立的官辦坊市,是淮南第一坊市,哪怕在寧州都能排進前三甲。
白榆峰高越百丈,擁有六條微型元脈,元脈輻射近十里之廣,元脈散發的元氣足以供五位先天高手修煉,近千位先天以下元武者吐納修行之用,白榆坊市常駐修者數量便以超過五百之數,每逢舉行拍賣會,重大活動更是能達到千人,坊市內店鋪更是多達上百間
作為淮南第一坊市,每天都有修仙者前來購買或者出售修行資源,這座坊市僅僅是每年收取的「人頭稅」便多達數千元石。
張氏每年從白榆坊市得到的元石近千塊,占張氏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大周王朝與三大家族不但在坊市中布置了一座二階上品陣法,還常年有三個以上的先天駐守在其中。
有著三個先天強者駐守,再加上王朝與三大家族在坊市內組建的執法隊,即便是有宗師或者三階妖獸來襲,也能藉助陣法抵擋數個時辰,堅持到淮南各家族趕來救援。
在張應文帶著張平安僅僅一個時辰便飛到了白榆坊市。
坊市門口,被一層淡青色的陣法雲霧嚴實籠罩著,仿佛與世隔絕。
來到雲霧入口處後,張應文從容地擺了擺手,那光芒閃爍的靈器離火劍便瞬間化作一道流光,被收入丹田之中。
張平安見此情景,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羨慕的神色。
這把約三尺長的劍,乃是難得一見的靈器。
要知道,在修行界,武器的等級劃分極為嚴格,一階為法器,二階為靈器,三階則是法寶。
每提升一個等級,其威力和珍貴程度都有著天壤之別。
二階靈器,在家族四百年的傳承下也沒超過雙手之數。
張應文帶著張平安向巡邏隊繳納完元石後便拿一塊有著特殊記號的精鐵令牌,便緩緩走進了坊市。
整座坊市都是由一階下品青玉石所建,這種靈材時間越舊反而越有色澤,堅固耐用,每一塊青玉石都緊密地拼接在一起,嚴絲合縫,這種靈材也就受到了大眾喜愛。
坊市大約有百間店鋪,這些店鋪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兩旁,在坊市西北角還有供散修擺攤的地方,三大家族與大周王朝還在元氣濃郁的山腰上開闢了幾十間洞府供散修使用。
散修們總是在大聲吆喝著自己的商品,或是與買家討價還價,給這座坊市增添了幾分煙火氣。
由於有陣法所致,白天或是黑夜,對於這座淮南第一坊市而言沒有任何區別。
「我張氏在這座坊市擁有五間店鋪,生意最好的便是位於坊市中央的青竹丹閣,整座坊市的丹藥大頭基本由我張氏把控,王家向來與我們張氏不對付,他家主要出售法器,做的是煉器生意,李家則是符籙生意,可以說淮南三家各有千秋。」張應文邊走邊給張平安講到。
「到了,平安。」張應文指著一座五層高的閣樓說道。
張平安站在閣樓前觀望了好一會兒後,仔細打量著自家經營的「青竹丹閣」
這座「青雲丹閣」位於坊市中央,十字街處,南北走向,整座閣樓高達九丈,全部以百年青竹雲木搭建而成,樓分五層,下面兩層出售張氏煉製的丹藥、靈草等物,第三層則是接待貴客所用,第四層是家族修者修煉的地方,第五層則坐鎮著家族老祖第五代元武修者張永勝。
張永勝是張氏第五代永字輩老十九,在五十歲時成就先天,如今一百來歲的他已是先天中期巔峰修為,在白榆坊市鎮守已有十年之久。
張氏在坊市內擁有著五間店鋪。其中一間名為「登星樓」,乃是一間規模頗大且頗具名氣的客棧,過往的旅人常常在此歇腳。
還有兩間酒樓,均名為「醉仙樓」,裡面時常飄出陣陣誘人的酒菜香氣,吸引著眾多食客前往。
另外還有一間是專門出售各類雜物的店鋪,這些店鋪如同四顆明珠一般,分別坐落於坊市的四角,各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青竹丹樓」,除了張永勝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祖親自鎮守之外,還有張氏三長老張永興帶領著「應」字輩的張應平、張應宇、張應雄等十來個小輩在這裡充當銷售夥計。
整個家族在坊市中坐鎮的修者大約有三十來位之多,在這些人當中,張平安熟悉的卻只有張應宇。
這位張應宇乃是他的二伯,而且張應宇與張應文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說起張平安的爺爺張永慶,在四十年前的家族危機中不幸隕落。張永慶一生共生有五子倆女,然而其中只有張應文與張應宇以及姑姑張應竹擁有武脈,具備修煉的天賦,其餘的兄弟姐妹皆為凡人,如今都在世俗生活中過著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