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艦船雲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00章 艦船雲集

  「諸位,這次東進動用了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多一半主力,外加海運都司的幾乎全部貨船,所攜輜重無數、勞役上萬,等於壓上了海軍的多一半家底,全程務必不能出差錯。

  今日將大家喊來是要再核對一遍計劃流程和備用計劃,請挨個陳述,每個環節都不能遺漏。若是做上官的記不清細節,遇到意外下屬又該去求助何人!

  孫千戶,你們倆是有不同意見嗎?不用竊竊私語,如果本官哪裡說錯了可以正大光明提出來,只要大家覺得有理,我馬上請示總參謀部修改計劃!」

  就在琉球王抓緊沐浴更衣準備去基地接駕時,錨地里一艘漢級戰艦的甲板後艙里正站著十多位海軍軍官,從肩章上看既有艦船指揮官也有陸戰衛將領。

  正中間坐著兩位年長的軍官,全是紅色肩章、八角金星、銀質彎月,正二品驃騎將軍勛銜。在海軍里只有兩個人升到了正二品,左都督黃南平和右都督李如梅,海軍參謀長朱海鷗也只是從二品的六角金星。

  沖在後排兩名軍官陰陽怪氣的正是黃南平,他已經快六十歲了,離開戰艦進入朝堂多年,可脾氣秉性一點沒收斂,還是當年做海盜時候的樣子。

  「回稟都督,末將不曾對計劃有意見,只是基地里打來旗語,好像是琉球王來了。應該是被這些艦船所震懾,才到基地打探虛實。我與胡參謀諮詢是否能找人出面應付,免得讓其惴惴不安。」

  被點名的千戶就是琉球王嘴裡的孫將軍,他很年輕,本是海軍參謀部里的機要參謀。因其家鄉在潮州,不光會說粵語和閩南話,還選修了日語,才被派到浮島海軍基地駐守,做為與琉球王國溝通的主要負責人。

  「那你打算如何與他說項?」聽到此番解釋黃南平沒有繼續責難,但也沒馬上放行。

  「末將以為帝國海軍的事情用不著與外人解釋。陛下說過,基地就是國土,大明艦船停泊在大明國土範圍內合情合理,也無需解釋。只是把守基地外圍的憲兵還要對其以禮相待,沒有末將出面恐難讓其放心。」

  孫千戶挺胸抬頭立正站直,下巴一抬,大聲做出了回答。前半截講得很是理直氣壯,真好像誰的面子也不想給似的。

  後半截就比較有人情味了,也很符合他的工作性質。聯絡官嘛,除了互相溝通公務,更主要的還是聯絡感情,有時候私人感情並不比軍艦大炮的影響力小。

  「嗨,你比我想的還周到,是個忽悠人的好手。成吧,先去應付琉球王,考試我給你留著,回來之後單獨應對!」

  看到孫千戶這副做派,黃南平一手捋著鬍子一手伸出了大拇指。同時腦海里浮現出一張張面龐,都是當年受皇帝指派登船訓練的御馬監勇士、海戶司畢業生、還有年輕太監。

  那時候自己還是壯年,與這些年輕人廝混在一起,眼睜睜看著他們從沒在大江大河裡游過泳的旱鴨子,逐漸轉變為了指揮著戰艦橫渡大洋的海軍軍官。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自己一天天衰老,不得不離開甲板和舵台。那些年輕人也都人到中年,大部分成了中高級軍官,平日裡除了公務很難有機會再見面。

  然後像孫千戶這樣的年輕一代又不知不覺的成長了起來,比起二十多年前,這些孩子從身體素質到專業學識再到實操經驗都處於碾壓高度,海軍後繼有人!

  更令人興奮的是,比孫千戶還年輕、還有學識的年輕人,每年都會從皇家學院和帝國大學裡走出來,一批批加入海軍。

  他們在上學時就接受過很系統的軍事訓練,腦子裡還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相關知識。只需上艦磨練一年半載,趕上一兩次風暴、遠航和戰鬥,立刻就能成為合格的指揮官。

  「都督,海運都司的船隊到了!」正說話間,外面進來一名值班軍官,高聲匯報著新發現。

  「可算是到了,總共沒有多少路程,磨磨蹭蹭非掐著點來。好了,大家都散了吧,各就各位準備啟航!」聽到這個消息,黃南平一拍大腿站了起來,試也不考了,抓起帽子帶頭向外走去。

  和先期抵達的20多艘戰艦、武裝貨船相比,新來的船隊更龐大,不單單指數量,還有個體。整整40艘大中型遠洋貨船分成了三個編隊,緩緩靠向浮島基地近海。一層層灰白色的帆布彷佛厚重的雲層,很有壓迫感。

  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船隻明顯比所有艦船都大好幾圈,行動起來非常笨拙,卻很穩,在海浪間如履平地,甲板上的人也不見有什麼起伏搖晃。

  這就是海運都司的看家本錢,剛剛服役不到五年的黃山級遠洋貨船。長45米,寬13米,主桅高度59米,滿載吃水5.6米,排水量2700噸,由峴港造船廠和馬尼拉造船廠建造。


  每艘黃山級都要使用700多棵柚木和200多棵松木,還有近20噸的銅鐵配件,兩座造船廠全年不耽誤,也只能各造出一艘半。

  之所以只在峴港和馬尼拉兩家造船廠建造,並不是技術因素,也不是為了保密,純粹就是因為原材料產地。

  產自下緬甸、大城國、柬埔寨深山的柚木,通過各種手段運到海邊,距離峴港造船廠最近,馬尼拉造船廠用的則是產於呂宋島的柚木。

  正是因為造價高、建造周期長,所以黃山級遠洋貨船的數量並不多,只有在通往恩鳥港和科倫坡港的航線上才配備,且每次出航都有至少一艘戰艦隨行。

  這麼大排水量,還是遠洋貨船,難道武力值很低嗎?黃山級的設計武裝並不弱,甲板和船尾可以安裝30門100毫米後裝加農炮,火力幾乎是廣州級的三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但它肯定打不過廣州級,除了船體巨大之外,在航速、轉向、操作難易、船板厚度和結構強度方面都處於絕對下風。

  也就是說黃山級是薄皮大餡,裝的多、適航性好、能遠航是優點;操控人手多、抗擊打能力差、武裝程度低、造價高是缺點。

  所以在正式定型之初,30門甲板炮被消減到了12門。兩舷各5門,船尾2門,僅僅夠自衛使用,也就是對付一下海盜,無法參與海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