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小國琉球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99章 小國琉球2

  琉球王尚寧百分百按照景陽皇帝的指點去做了,結果不出四年就看到了效果。從貴族官員到平民百姓都掙到錢了,也都對他的統治很滿意。

  而首里則成了琉球王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進而從其它城市鄉村吸引來了眾多百姓,人口從2萬出頭連年增長,現在已經有5萬多人了。

  人口多了,勞動力就多,勞動力多了,稅收就多。這是統治者最希望看到的場景,之前努力了好幾輩子也沒太多效果,不承想就這麼給實現了。

  而最讓琉球王尚寧滿意的還不是經濟發展和白糖廠的建成開工,而是特別簡單的兩個字,安全!

  以前琉球國要在大明和日本之間尋求微妙的平衡關係,誰也不敢得罪,每句話、每個字都要仔細斟酌,還不一定能確保安全。

  現在好了,啥也不用想,有大明海軍駐紮在都城旁邊,給德川幕府十個膽子也不敢再來耀武揚威了。而國內那些心懷鬼胎者也得偃旗息鼓,這下連軍隊帶王宮守衛全省了。

  當然了,凡事都有兩面性,把國家毫無保留的交給大明保護,隨之而來的肯定是話語權的喪失。可這就是小國寡民的宿命,沒可能既要還要,只能選一頭。

  「丞相,派人去問問孫將軍,本王在宮裡安排宴席,請上國遠道而來的將軍們赴宴洗塵如何?」

  首里城地處一片丘陵高地上,王宮的選址更是高地里的高地,站在二樓憑欄遠眺,幾公里之外的海灣歷歷在目。

  年過五十的琉球王尚寧昨晚接到了港口官員的通報,說是有大批掛著日月海波旗的艦船抵達,少量停靠在海軍基地的碼頭上,大多數都在錨地里停泊。

  剛聽到這個消息,尚寧並沒往心裡去。帝國海軍艦隊又不是第一次靠港停泊,只要別去騷擾,讓提供什麼趕緊奉上,啥事兒都沒有。

  如果趕上大規模演習那就太好了,整個港口區和首里城等於過節。會有很多大明官兵利用休假閒逛,酒樓、茶樓包括售賣當地特產的店鋪都會賺得盆滿缽滿,不用多,兩三天足矣。

  但天亮之後向海灣里一看,心裡馬上不淡定了。錨地里停泊的可不是十艘八艘,而是小几十艘,除了常見的戰艦之外還有很陌生的大船。

  這種船型又肥又大,比粗壯的武裝貨船更寬更長,和消瘦的戰艦一比成了兩個極端。這麼多年了,浮島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船,一下子突然來了這麼多艘確實比較反常。

  「臣在來的路上順便問過基地的憲兵,孫將軍不在,去哪兒了他們也不說,只是一個勁兒的讓我少打聽。看樣子基地里應該有大人物在,會不會是……」

  更反常的還是丞相帶來的消息,他更早發現了詭異,馬上去港口轉了轉,然後就更憂心忡忡了。

  浮島海軍基地居然戒嚴了,附近兩里全被戴著紅色袖箍的海軍憲兵封鎖,任何人不准進入,其中也包括他這個琉球國的宰相。

  而且負責基地對外聯絡的海軍官員也不露面了,一連串的意外,讓他不得不往更特殊的情況上猜想,比如……伸出食指向頭頂上指了指。

  「這……等我一等,待本王更衣後一同前往!」

  尚寧讓丞相的手指頭嚇了一跳,自己都是國王了,頭頂上的自然就是皇帝。思路一打開,越想越靠譜,不由得緊張了起來。

  按說御駕蒞臨是該事先通報的,可景陽皇帝行事風格一向天馬行空,海軍又是他創建的,想必跟著船隻出海也不是難事。能讓這麼多戰艦護航的人,恐怕也只有他了。

  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尚寧還是決定親自去基地打探虛實。如果真是大明皇帝來了,不管海軍憲兵讓不讓自己進,也算盡到了屬臣的禮儀。

  「大王,別忘了帳冊……與薩摩藩交易的帳目!」對於國王的決定宰相也覺得合適,不過還得準備好一件東西才算真不失禮。

  他跟隨琉球王去過不止一次大明都城,也見過不止一次帝國皇帝,更與大明朝臣打聽過深淺。得出的結論就是要想保住琉球國的地位,可以不送禮不進貢,但不能不記帳。

  帳目清楚了,哪怕多瓜分些財物,只要認錯及時且誠懇,又有彌補的措施,就有改正機會。否則就算一文錢沒多拿也得不到褒獎,稍微出點問題立馬大禍臨頭。

  「對對對,我這就吩咐人去準備。丞相,用來疏通河流修建堤壩的那筆銀子又該如何交代?」尚寧聽到帳目的字眼,渾身就是一哆嗦。

  這些年琉球和日本之間的走私貿易做得如火如荼,銀子肯定沒少賺,屬於帝國皇帝的紅利自然如數奉上,一個銅板也不曾少給,剩餘的才是自己和官員們分配。

  但皇帝曾經說過,每年都要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用來修繕都城周圍的水利設施、道路,再時不常的給貧困地區和受災地區減減稅賦,既方便了百姓們的生產生活,也博得點好名聲。

  道理自己都懂,也認為皇帝說得對。可是吧,當白花花的銀子到手之後,怎麼咬牙也捨不得往外掏。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可是鑑於皇帝的威名,又不敢出爾反爾,於是就把本該用於都城周圍水利設施建設和減稅的銀子挪用了少半。只要不是仔細查看,外人很難分辨每年的工程量需要花費多少。

  「……顧不上了,只要大王如實承認,再保證補足,皇帝陛下就不會多加責難。萬萬不可狡辯,切記切記!」

  說起這件事丞相也很是為難,因為從中動手腳的不止琉球王,還有他一份。事到如今只能實話實說了,撒謊是沒有出路的。

  多位大明朝臣都明確表示過,錦衣衛不光在大明本土有,海外領地和屬國一樣也有,且專門從事打探政要消息的工作。

  既然帝國皇帝突然駕臨,就不可能一點風聲沒聽到。一旦問起來怎麼回答是很關鍵的環節,必須提前叮囑好。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