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黑水河變
眾人拜送菩薩,那山間的妖怪們見大王做了菩薩侍童,又見了菩薩和陳衣神通,皆願皈入佛門。陳衣與這些妖怪們做了皈依,又講了些淺顯的佛法,這才離了這鑽頭號山,繼續西行。
面板上:
陳衣的菩薩階位連升兩階,從【生貴住菩薩】升到了【具足方便住菩薩】,從此,又生出不少智慧,以方便教化不同眾生。
【教化牛聖嬰:願力+1000】
【觀察義禪:20212/40000】
【宿命通:可觀人前三世之因緣】
行了一個多月,忽聽得水聲振耳。
陳衣算算時日,怕是到了黑水河了。
這河中有一小鼉龍,是那涇河龍王的小兒子。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麼兒,這涇河龍王好歹也是一河之王,卻也是個寵小兒的,只不知寵到何種程度。
陳衣道:「徒弟們,前有水響,恐有人要遇故人哩。」
四個徒弟各自相看,不知是誰故人。
八戒笑道:「既是故人,不若讓他排個素筵,我等也好飽個口福。」
悟空道:「你個饢糠的夯貨,心經又忘得一乾二淨。」
陳衣道:「八戒,終日行路,腳不踏半寸土;舌嘗百味,口不食半粒米。」
八戒瞟了眼地面,兩腳一前一後,快速走著,腳下便是地;他又伸了食指,嘗了一口,汗鹹味兒。
「咕~」肚子不爭氣的響了。
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八戒道:「師父,你這說的,沒這地,我這腳往哪裡放?我一頓吃得多,若不食半粒米,怎麼飽肚?」
悟空道:「經中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一天天,聽道什麼,都是吃吃吃,招賊入心而不自知,怎生得西天見佛?」
沙僧道:「大師兄,我與二師兄悟性差些,不得你和師父多敲打敲打哩。」
八戒嘆道:「唉,若是有那牛聖嬰的悟性,想也不用辛苦去西天了。」
悟空道:「呆子!說什麼胡話?個人有個人造化,你的造化不在普陀山上,胡思亂想,又招意賊,真是該拿棒敲醒你!」
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樣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發火。且只捱肩磨擔,終須有日成功也。」
陳衣道:「不錯,老沙說得對。八戒,悟空常說『功到自然成』,何為功到?便是你心戒達成,給你取名八戒,也是希望你能從心而戒,而非隻身戒。」
八戒若有所悟。
師徒們正話間,腳走不停,馬蹄正疾,見前面有一道黑水滔天,馬不能進。幾人停立岸邊,仔細觀看。
但見那:
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近觀不照人身影,遠望難尋樹木形。滾滾一地墨,滔滔千里灰。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鵲難飛怕渺彌。只是岸上蘆蘋知節令,灘頭花草斗青奇。
眾人感嘆,不知哪家潑靛缸,又或誰人洗筆硯。
陳衣用天眼通看去,此河雖黑,卻也非是血腥之氣,而是整條河土質發黑,又常有浮土漂在水面,因此顯得黑了些。此水倒是不寬,只有十來里,不似流沙河八百里。
看來這關也不是很難過,百回本中對這章描寫也不多,原著中是請了魔昂太子來降伏這鼉龍,如今應該是不需要了,陳衣自個兒就能搞定。
徒弟正在商議如何過河,那上游處便見一人劃下一隻小船兒來。
天眼通看去,那艄公方面圓睛,卷唇巨口,呲牙血盆。幾根鐵線稀髯擺,兩鬢硃砂亂發蓬。形似顯靈真太歲,貌如發怒狠雷公。
陳衣暗嘆道:這面相,若是常人見了,怕是比見了我那幾個徒弟還要驚恐萬分。
陳衣指著那船兒道:「這不是船來了麼?叫他渡我們過去。」
沙僧厲聲高叫道:「棹船的,來渡人!來渡人!」
船上人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
沙僧道:「天上人間,方便第一。你雖不是渡船,我們也不是常來打攪你的。我等是東土欽差取經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們過去,謝你!」
那人聞言,卻把船兒棹近岸邊,扶著槳道:「師父啊,我這船小,你們人多,怎能全渡?」
原來這船是一段木頭刻的,中間只有一個艙口,只好坐下兩個人。
還未等陳衣回答,白龍馬急切嘶鳴。
那人道:「喲,這做腳力的牲口還有些烈性,若是過到河中,翻了船就不好了。」
陳衣聽得明白,那小白龍說的是:師父,這人身上味道不對,他應非人,卻是這河中之物,讓大家要小心謹慎些。
陳衣輕拍了拍小白龍道:「小白啊,莫要不安,你師父我心中清明。」
悟淨道:「不若分兩遭兒渡罷。」
八戒躲懶討乖道:「悟淨,你與大哥在這邊看著行李、馬匹,等我先保師父過去,再來渡馬。叫大哥跳過去罷。」
悟空點頭道:「你說的是。」
陳衣笑道:「八戒,你果真想保我過河?」
八戒道:「師父,你看你,說的什麼話,說得我好像不是真心似的。」
陳衣道:「倒也不是,就怕太過辛苦,你等會兒後悔。」
八戒甩甩袖子,走過來扶著唐僧笑道:「師父,我後悔啥?不辛苦,一點兒也不辛苦。哎,師父,慢點兒抬腳。」
陳衣和八戒兩人上了船,那艄公撐開船,舉棹沖流,一直而去。方才行到中間,只聽得一聲響亮,卷浪翻波,遮天迷目。原來是起了一陣狂風。
陳衣提袖遮眼道:「這大白天的,這大浪起來,竟是如天黑一般,有些嚇人哩。」
八戒道:「也不知這河裡是什麼了不得的龍王,又或是什麼惹不起的水怪,這河神也不好好管管,浪這般大,要真出個人命,他怕是連這小神都做不成了。」
那棹船人笑道:「兩位,這河神哪裡管得到這些事。」
八戒疑道:「此話何解?」
棹船人道:「因為那小小河神怎惹得起我這等身份之人?」
說罷,一個黑浪打來,這河面哪裡還有什么小船兒,只有還未消歇的浪波。
面板上:
陳衣的菩薩階位連升兩階,從【生貴住菩薩】升到了【具足方便住菩薩】,從此,又生出不少智慧,以方便教化不同眾生。
【教化牛聖嬰:願力+1000】
【觀察義禪:20212/40000】
【宿命通:可觀人前三世之因緣】
行了一個多月,忽聽得水聲振耳。
陳衣算算時日,怕是到了黑水河了。
這河中有一小鼉龍,是那涇河龍王的小兒子。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麼兒,這涇河龍王好歹也是一河之王,卻也是個寵小兒的,只不知寵到何種程度。
陳衣道:「徒弟們,前有水響,恐有人要遇故人哩。」
四個徒弟各自相看,不知是誰故人。
八戒笑道:「既是故人,不若讓他排個素筵,我等也好飽個口福。」
悟空道:「你個饢糠的夯貨,心經又忘得一乾二淨。」
陳衣道:「八戒,終日行路,腳不踏半寸土;舌嘗百味,口不食半粒米。」
八戒瞟了眼地面,兩腳一前一後,快速走著,腳下便是地;他又伸了食指,嘗了一口,汗鹹味兒。
「咕~」肚子不爭氣的響了。
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八戒道:「師父,你這說的,沒這地,我這腳往哪裡放?我一頓吃得多,若不食半粒米,怎麼飽肚?」
悟空道:「經中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一天天,聽道什麼,都是吃吃吃,招賊入心而不自知,怎生得西天見佛?」
沙僧道:「大師兄,我與二師兄悟性差些,不得你和師父多敲打敲打哩。」
八戒嘆道:「唉,若是有那牛聖嬰的悟性,想也不用辛苦去西天了。」
悟空道:「呆子!說什麼胡話?個人有個人造化,你的造化不在普陀山上,胡思亂想,又招意賊,真是該拿棒敲醒你!」
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樣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發火。且只捱肩磨擔,終須有日成功也。」
陳衣道:「不錯,老沙說得對。八戒,悟空常說『功到自然成』,何為功到?便是你心戒達成,給你取名八戒,也是希望你能從心而戒,而非隻身戒。」
八戒若有所悟。
師徒們正話間,腳走不停,馬蹄正疾,見前面有一道黑水滔天,馬不能進。幾人停立岸邊,仔細觀看。
但見那:
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近觀不照人身影,遠望難尋樹木形。滾滾一地墨,滔滔千里灰。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鵲難飛怕渺彌。只是岸上蘆蘋知節令,灘頭花草斗青奇。
眾人感嘆,不知哪家潑靛缸,又或誰人洗筆硯。
陳衣用天眼通看去,此河雖黑,卻也非是血腥之氣,而是整條河土質發黑,又常有浮土漂在水面,因此顯得黑了些。此水倒是不寬,只有十來里,不似流沙河八百里。
看來這關也不是很難過,百回本中對這章描寫也不多,原著中是請了魔昂太子來降伏這鼉龍,如今應該是不需要了,陳衣自個兒就能搞定。
徒弟正在商議如何過河,那上游處便見一人劃下一隻小船兒來。
天眼通看去,那艄公方面圓睛,卷唇巨口,呲牙血盆。幾根鐵線稀髯擺,兩鬢硃砂亂發蓬。形似顯靈真太歲,貌如發怒狠雷公。
陳衣暗嘆道:這面相,若是常人見了,怕是比見了我那幾個徒弟還要驚恐萬分。
陳衣指著那船兒道:「這不是船來了麼?叫他渡我們過去。」
沙僧厲聲高叫道:「棹船的,來渡人!來渡人!」
船上人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
沙僧道:「天上人間,方便第一。你雖不是渡船,我們也不是常來打攪你的。我等是東土欽差取經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們過去,謝你!」
那人聞言,卻把船兒棹近岸邊,扶著槳道:「師父啊,我這船小,你們人多,怎能全渡?」
原來這船是一段木頭刻的,中間只有一個艙口,只好坐下兩個人。
還未等陳衣回答,白龍馬急切嘶鳴。
那人道:「喲,這做腳力的牲口還有些烈性,若是過到河中,翻了船就不好了。」
陳衣聽得明白,那小白龍說的是:師父,這人身上味道不對,他應非人,卻是這河中之物,讓大家要小心謹慎些。
陳衣輕拍了拍小白龍道:「小白啊,莫要不安,你師父我心中清明。」
悟淨道:「不若分兩遭兒渡罷。」
八戒躲懶討乖道:「悟淨,你與大哥在這邊看著行李、馬匹,等我先保師父過去,再來渡馬。叫大哥跳過去罷。」
悟空點頭道:「你說的是。」
陳衣笑道:「八戒,你果真想保我過河?」
八戒道:「師父,你看你,說的什麼話,說得我好像不是真心似的。」
陳衣道:「倒也不是,就怕太過辛苦,你等會兒後悔。」
八戒甩甩袖子,走過來扶著唐僧笑道:「師父,我後悔啥?不辛苦,一點兒也不辛苦。哎,師父,慢點兒抬腳。」
陳衣和八戒兩人上了船,那艄公撐開船,舉棹沖流,一直而去。方才行到中間,只聽得一聲響亮,卷浪翻波,遮天迷目。原來是起了一陣狂風。
陳衣提袖遮眼道:「這大白天的,這大浪起來,竟是如天黑一般,有些嚇人哩。」
八戒道:「也不知這河裡是什麼了不得的龍王,又或是什麼惹不起的水怪,這河神也不好好管管,浪這般大,要真出個人命,他怕是連這小神都做不成了。」
那棹船人笑道:「兩位,這河神哪裡管得到這些事。」
八戒疑道:「此話何解?」
棹船人道:「因為那小小河神怎惹得起我這等身份之人?」
說罷,一個黑浪打來,這河面哪裡還有什么小船兒,只有還未消歇的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