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文殊傳法
不多時,地上憑空冒出一個獅猁怪,只是此怪兩眼無神,不過一具屍身而已。
真獅怪喘氣笑道:「還以為你變了個什麼東西,不過是一具不能動彈的肉身而已。」
陳衣道:「足夠了。」
說罷,他將手上骨串拋出,骨串懸浮空中,放出千毫佛光,如一輪小金烏。
陳衣道:「老白,你出來罷。」
骨串中傳來女聲道:「是,師父。」
霎時,一縷白光從骨串中飄出,化作魂身,不是白骨夫人,又會是誰?
原來,自從這白骨夫人附著在骨串中後,每日聽這師徒幾人參禪說法,心中執念已去了個七七八八,如今潛心修行,只等西行結束,去地獄領罰,也算是陳衣的護法鬼神之一。
只見那白骨神魂附著進假獅猁身中,那獅猁便如活了一般,搖頭晃腦起來,一聲獅吼,讓那真獅子目瞪口呆。
青獅怒道:「你這是做甚?你這幾個和尚,要去西行取經便去,我在此地占人帝位,與爾等何干?非要來攪了這潭水,泄我機密!」
陳衣道:「青獅怪,我知你為何下界,你在此也有三年功績,烏雞國有今日繁盛,也算是你的功勞。但這三年之期已滿,因果已了,你也應回菩薩跟前修行,不該執著人間帝位。若我西去取經,遇上這等事還不管,不是有違我西去初心。」
青獅道:「這烏雞國本不清明,是我下界治理才有了如今這般繁盛,這裡人人都稱讚我,我若要在此做王,長長久久,有何不可?」
陳衣道:「造化小了。」
青獅怒道:「哪裡造化小了?」
陳衣道:「你下凡不過三年,就已染了惡習,見我等不拜你,就要拿了我等,哪裡有慈悲之心?又和那五年前拿了菩薩的皇帝有何區別?怕是你自己都未察覺。既然如此,你這佛國也莫回了,我讓我這頭獅子,代替你回去,從此在菩薩身邊,聽經聞法,早成佛果。」
青獅喘息更甚。
陳衣繼續道:「人有人道,畜生有畜生道,天有天道。你若真想治國,有這因緣,你可來人道投胎,從人做起。屆時,以人法治國,才是正道。」
青獅搖頭道:「想不通,想不通。」
陳衣道:「想不通,那就等菩薩來罷。」
八戒、沙僧也縱雲而來,將那青獅怪叉住。
不多時,果見東北上一五髻菩薩,頭戴天冠,身著瓔珞寶釧,左手青蓮,右手寶劍,踏祥光而來。
眾人跪拜,那街上凡人,卻不見菩薩之像,只能見空中祥雲光盛。
悟空道:「這怪竟真是文殊菩薩的青毛獅。」
陳衣禮拜文殊菩薩道:「菩薩,可是來收坐騎的?」
菩薩道:「烏雞國王三年期限已到,青毛獅理應歸位。」
陳衣道:「此獅雖是奉佛旨而來,卻沾染妖魔之氣,想將我等打殺,阻了西行之路,此有違菩薩教化初衷,實該罰也。」
菩薩笑道:「唐僧,照你之見,應如何罰他?」
陳衣指著假青獅道:「不若讓此幻化青獅代替獅猁王三日,讓獅猁王在下界懺悔己過,除了那一身妖氣再回清涼山修行。」
菩薩道:「此法也可行。」
青獅哭道:「菩薩,我下界三年,治理烏雞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只是起了一點小嗔怒,菩薩莫罰!」
菩薩道:「你於我座下修行,慧根深厚,是此,我才派你下界了了這段因果,不想不過三日時間,你竟也生了貪嗔之心,實是不該。幸未釀成大禍,如今可有悔悟?」
青獅道:「嗔心障道,菩薩,我真心知錯。」
陳衣撤了幻化青獅,白骨之魂又歸於珠串之內,他道:「既是知錯,菩薩且收回罷。」
悟空道:「且慢,菩薩,這怪做皇帝時,與那三宮娘娘同眠同起,壞了綱常倫理,此事又該如何罰?」
陳衣輕咳一聲道:「悟空,這獅子三年來不曾碰過宮中娘娘。」
此話一出,悟空瞧向青獅身下,那青獅臉一紅,頭搖得像撥浪鼓:「我一次也沒碰過,大聖,你莫冤枉好人。」
八戒聞言,走近前,摸了一把,笑道:「這妖精真是個『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
菩薩放出蓮花罩,念咒喝道:「畜生,還不皈正,更待何時!」
這青獅被蓮花罩攝去,菩薩又對陳衣道:「唐僧,此次幸得你發現端倪,斷了這畜生的嗔心,否則它萬載修行,亦會前功盡棄,走了那真國王老路。」
菩薩騎獅踏蓮道:「今見你使了四大造身之法,已有些模樣,定是理悟了真空妙有,只是尚過稚嫩,不過傀儡而已。今我傳你偈言,若能好生領悟,可化萬物而為己用。」
陳衣躬身接偈。
文殊菩薩手中智慧火焰劍燃起熊熊三昧真火,手中青蓮放出萬丈光明,而說偈言:「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霎時,青蓮浮起,旋至陳衣身前。陳衣入於定中,感受這青蓮變化。
青蓮世界中,本無天地萬物。陳衣一念波動,風、水、地、火現出,無量星辰應運而生,星辰中又各有無情萬物生起。同時,起一念而觀之,又有有情眾生化出,落於星辰之中。萬物從生到死,又由死而生,永不休止。虛空中現出無量金蟬法相,振翅而鳴。
「唵——」
陳衣出定,運用手中四大之力,塑了個分身出來,此身與神識相通,一舉一動,皆與本身無差無別。
神通收回,陳衣拜謝文殊菩薩。
菩薩滿意頷首,騎青獅,踏祥雲辭了眾人,回清涼五台山不題。
悟空喜道:「賀喜師父,今得菩薩傳法,悟了那分身之術,竟與本身無二。」
陳衣笑道:「還是差了些,法力只有三分之一,也不是金剛之身,還得練練。」
真獅怪喘氣笑道:「還以為你變了個什麼東西,不過是一具不能動彈的肉身而已。」
陳衣道:「足夠了。」
說罷,他將手上骨串拋出,骨串懸浮空中,放出千毫佛光,如一輪小金烏。
陳衣道:「老白,你出來罷。」
骨串中傳來女聲道:「是,師父。」
霎時,一縷白光從骨串中飄出,化作魂身,不是白骨夫人,又會是誰?
原來,自從這白骨夫人附著在骨串中後,每日聽這師徒幾人參禪說法,心中執念已去了個七七八八,如今潛心修行,只等西行結束,去地獄領罰,也算是陳衣的護法鬼神之一。
只見那白骨神魂附著進假獅猁身中,那獅猁便如活了一般,搖頭晃腦起來,一聲獅吼,讓那真獅子目瞪口呆。
青獅怒道:「你這是做甚?你這幾個和尚,要去西行取經便去,我在此地占人帝位,與爾等何干?非要來攪了這潭水,泄我機密!」
陳衣道:「青獅怪,我知你為何下界,你在此也有三年功績,烏雞國有今日繁盛,也算是你的功勞。但這三年之期已滿,因果已了,你也應回菩薩跟前修行,不該執著人間帝位。若我西去取經,遇上這等事還不管,不是有違我西去初心。」
青獅道:「這烏雞國本不清明,是我下界治理才有了如今這般繁盛,這裡人人都稱讚我,我若要在此做王,長長久久,有何不可?」
陳衣道:「造化小了。」
青獅怒道:「哪裡造化小了?」
陳衣道:「你下凡不過三年,就已染了惡習,見我等不拜你,就要拿了我等,哪裡有慈悲之心?又和那五年前拿了菩薩的皇帝有何區別?怕是你自己都未察覺。既然如此,你這佛國也莫回了,我讓我這頭獅子,代替你回去,從此在菩薩身邊,聽經聞法,早成佛果。」
青獅喘息更甚。
陳衣繼續道:「人有人道,畜生有畜生道,天有天道。你若真想治國,有這因緣,你可來人道投胎,從人做起。屆時,以人法治國,才是正道。」
青獅搖頭道:「想不通,想不通。」
陳衣道:「想不通,那就等菩薩來罷。」
八戒、沙僧也縱雲而來,將那青獅怪叉住。
不多時,果見東北上一五髻菩薩,頭戴天冠,身著瓔珞寶釧,左手青蓮,右手寶劍,踏祥光而來。
眾人跪拜,那街上凡人,卻不見菩薩之像,只能見空中祥雲光盛。
悟空道:「這怪竟真是文殊菩薩的青毛獅。」
陳衣禮拜文殊菩薩道:「菩薩,可是來收坐騎的?」
菩薩道:「烏雞國王三年期限已到,青毛獅理應歸位。」
陳衣道:「此獅雖是奉佛旨而來,卻沾染妖魔之氣,想將我等打殺,阻了西行之路,此有違菩薩教化初衷,實該罰也。」
菩薩笑道:「唐僧,照你之見,應如何罰他?」
陳衣指著假青獅道:「不若讓此幻化青獅代替獅猁王三日,讓獅猁王在下界懺悔己過,除了那一身妖氣再回清涼山修行。」
菩薩道:「此法也可行。」
青獅哭道:「菩薩,我下界三年,治理烏雞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只是起了一點小嗔怒,菩薩莫罰!」
菩薩道:「你於我座下修行,慧根深厚,是此,我才派你下界了了這段因果,不想不過三日時間,你竟也生了貪嗔之心,實是不該。幸未釀成大禍,如今可有悔悟?」
青獅道:「嗔心障道,菩薩,我真心知錯。」
陳衣撤了幻化青獅,白骨之魂又歸於珠串之內,他道:「既是知錯,菩薩且收回罷。」
悟空道:「且慢,菩薩,這怪做皇帝時,與那三宮娘娘同眠同起,壞了綱常倫理,此事又該如何罰?」
陳衣輕咳一聲道:「悟空,這獅子三年來不曾碰過宮中娘娘。」
此話一出,悟空瞧向青獅身下,那青獅臉一紅,頭搖得像撥浪鼓:「我一次也沒碰過,大聖,你莫冤枉好人。」
八戒聞言,走近前,摸了一把,笑道:「這妖精真是個『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
菩薩放出蓮花罩,念咒喝道:「畜生,還不皈正,更待何時!」
這青獅被蓮花罩攝去,菩薩又對陳衣道:「唐僧,此次幸得你發現端倪,斷了這畜生的嗔心,否則它萬載修行,亦會前功盡棄,走了那真國王老路。」
菩薩騎獅踏蓮道:「今見你使了四大造身之法,已有些模樣,定是理悟了真空妙有,只是尚過稚嫩,不過傀儡而已。今我傳你偈言,若能好生領悟,可化萬物而為己用。」
陳衣躬身接偈。
文殊菩薩手中智慧火焰劍燃起熊熊三昧真火,手中青蓮放出萬丈光明,而說偈言:「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霎時,青蓮浮起,旋至陳衣身前。陳衣入於定中,感受這青蓮變化。
青蓮世界中,本無天地萬物。陳衣一念波動,風、水、地、火現出,無量星辰應運而生,星辰中又各有無情萬物生起。同時,起一念而觀之,又有有情眾生化出,落於星辰之中。萬物從生到死,又由死而生,永不休止。虛空中現出無量金蟬法相,振翅而鳴。
「唵——」
陳衣出定,運用手中四大之力,塑了個分身出來,此身與神識相通,一舉一動,皆與本身無差無別。
神通收回,陳衣拜謝文殊菩薩。
菩薩滿意頷首,騎青獅,踏祥雲辭了眾人,回清涼五台山不題。
悟空喜道:「賀喜師父,今得菩薩傳法,悟了那分身之術,竟與本身無二。」
陳衣笑道:「還是差了些,法力只有三分之一,也不是金剛之身,還得練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