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驚天言論!對世界的五重認知!邏輯之上!
第504章 驚天言論!對世界的五重認知!邏輯之上!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這座始建於1445年的古老教堂,是仿照傳說中的所羅門聖殿等比例而建的。
它的外表雖然簡單樸素,但是裡面卻處處珍貴、豪華震撼。
一座精緻的大理石框式屏風,將教堂一分為二。
穹頂上方,則是義大利偉大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所雕刻的兩幅傳世壁畫:
《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
「上帝」、「世界」、「人間」、「墮落」、「犧牲」.
整個畫面氣勢磅礴、力度非凡,仿佛連拱頂都在顫抖。
一股浩瀚、偉大、原始的氣息,瀰漫充斥在教堂的每個角落。
李奇維跟著眾人一邊走,一邊嘖嘖稱奇。
不得不說,這氣氛算是鋪墊的很到位了。
最後,教皇庇護十一世將他帶到了一間普通的房間外。
「布魯斯教授,這裡就是我們今天論道的場所,請吧。」
嘶!
周圍的樞機主教和大主教們,皆是一陣輕微的驚呼。
他們沒有想到,教皇竟然要在這個房間內論道。
所有人都心頭震撼。
「教皇太看重這次論道了。」
李奇維通過其他人的驚訝反應,猜到這所房間應該有什麼特殊意義。
不過,他毫不在意,雲淡風輕。
開玩笑,他李某人手握日月摘星辰,豈會在乎一個小小的教堂。
「請,教皇陛下。」
於是,二人共同進入房間,其他人魚貫而入。
很快,眾人就依次而坐,房間內再無一絲雜音。
樞機主教坐在前排,大主教們則坐在後面兩排。
他們的前方,兩把看起來古樸又厚重的椅子,微微斜著擺放。
教皇庇護十一世和李奇維坐在上面,二人既能互相對視,也能瞥見聆聽的眾人。
論道正式開始!
李奇維深邃的眼睛,靜靜地看著庇護十一世。
二人誰都沒有先開口。
撲面而來的壓力,讓下方的高級主教們心驚肉跳。
忽然,眼前的景象一變。
他們不是在原來的房間內,而是置身於宇宙星空之中。
身下坐的椅子變成了旋轉的星球,頭頂的燈光變成宇宙深處無垠的星河。
眾人面前,則是兩輪永恆大日,綻放著無盡光芒,照耀冰冷枯寂的黑暗。
在眾人駭然的目光下,大日之後,兩道不可形容的偉岸身影緩緩出現。
左邊那位白光籠罩,聖潔降臨,無數天使環繞吟唱,令人忍不住膜拜。
而右邊那位霸天絕地,橫貫星河,金光繚繞,好似東方世界的天帝巡遊。
轟!
兩位不可思議的存在,目光對視的剎那,星河崩碎,時空湮滅。
眾人瞬間灰飛煙滅。
畫面破碎!
呼!
眾人終於從可怕的幻想中掙扎出來。
汗水浸濕了他們身上精緻的長袍。
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神戰的開始。
不知過了多久,突然,一道輕笑聲,打破了僵持的寧靜。
庇護十一世率先開口說道:
「呵呵,布魯斯教授,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事先定下論道的主題嗎?」
李奇維聞言,神色微微一動。
他之前確實想過這個問題。
既然是辯論,那肯定得有個明確的主題。
不然的話,辯論雙方要談什麼內容呢?
這可不是大學生的辯論賽,主題是什麼根本無所謂。
誰的嗓門更大,表現的更激情、煽情,誰就能贏。
而今天辯論的雙方,一個是當世科學領袖,另一個則是最大宗教的領袖。
他們之間,已經不能用辯論來形容,而只能用論道!
雙方各自有自己所堅持的道!
或許水火不容,或許你中有我。
頗有種佛家參禪悟道的機鋒之意。
不過,即便主題未定,李奇維也渾然不懼。
他泰然自若,回道:
「願聞其詳。」
庇護十一世說道:
「我十歲時,就進入了米蘭的一所小修院內學習。」
「22歲,我就擔任了修院的執事。」
「後來,我去羅馬深造三年,取得了神學博士學位,又返回米蘭,在大修院任教。」
「也正是在這一段教學時期,我讀了很多歷史、哲學,乃至科學方面的著作。」
「這些內容讓我對神學有了全新的了解。」
李奇維心中凜然。
對方娓娓道來的幾句話,就讓他感受到一個學識淵博、孜孜以求的大學者形象。
這位教皇不愧於歷史的評價,確實有點東西。
這時,庇護十一世問道:
「布魯斯教授,你知道哲學是什麼嗎?」
李奇維這下是真懵逼了。
哈?
難道不是要討論神學和科學嗎?
怎麼直接聊到哲學了。
眼前這個教皇到底是在故弄玄虛還是真的深不可測啊。
不過,氣勢不能輸,逼格不能掉。
他平靜地說道:
「我對哲學了解的不多。」
「我認為哲學就是研究人的思維理性活動。」
庇護十一世聽完後,微微一笑。
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的焦急、功利,就好像是老朋友在聊天一般。
沒有固定的主題,天南海北都能扯。
仿佛他是在享受今天的論道,而不是為了爭出個輸贏。
「果然是嚴謹的科學家,連對哲學的定義都如此嚴謹。」
「不過,我不喜歡這個定義。」
「我認為哲學的本質,就是於虛空中開闢聖堂。」
嘩!
台下的樞機主教和大主教們,皆是神色震動。
神聖的教皇,果然深不可測。
僅僅一句話,就引人浮想聯翩。
氣勢甚至壓倒了傳說中的布魯斯教授。
李奇維心中微微動容,此刻,他收起了小瞧的心思。
雖然他本身不信基督教,但是這和教皇本身的修行和思想是沒有關係的。
教皇也是人!
他也有對世界的思考,而且比一般人更加深刻。
「從道義上講,對於世界的認知,我認為可以分為5個層次。」
「第一層是盲目痴愚者。」
「這世間的普羅大眾都是這個層次。」
「他們的知識極為有限,不知道為何會有電閃雷鳴,也不知為何日落月升。」
「他們不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也不掌握思考的基本邏輯。」
「他們是盲目的、痴愚的,無法更深地理解這個世界。」
「第二層是淺信者。」
「他們有的相信科學,有的相信宗教。」
「看起來互相矛盾,但卻能融洽地運行。」
「因為,他們所謂的信是口號式的。」
「他們只能重複別人總結好的知識和思想,而沒有任何自己的判斷。」
「很多人知道萬有引力這個詞,就認為自己掌握了宇宙的運行規律。」
「很多人也知道上帝創造了世界,就認為自己真正明白了基督教的含義。」
「但是,他們離真正的終極真理還差的太遠。」
說完第二層,庇護十一世忽然略微加重了語氣。
「第三層,我把它稱為科學信徒。」
嘩!
眾人又是一驚。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教皇這意思,豈不是說科學也是宗教?
這種想法也太驚世駭俗了吧?
主教們膽戰心驚。
「幸虧今天不是公開演講。」
李奇維深邃的眸光中,爆射出璀璨的光芒。
能說出這句話,證明眼前的教皇絕對不是拘泥迂腐之輩。
對方是有著自己真正的思想。
基督教思想不是束縛他的囚籠,反而是他融合萬千思想的核心。
李奇維忽然對今天的論道充滿了期待。
要是對手太菜,那論道就毫無意思了。
庇護十一世接著說道:
「自伽利略開啟現代科學以來,科學取得了世所矚目的成就。」
「以邏輯和實驗為基礎,科學建立了雄偉瑰麗的大廈。」
「科學家宣稱可以解釋這個世界的本質了。」
「所以,信奉科學教的人,比第一層和第二層的人往往更具有優越感。」
「但是,這種優越感卻反過來束縛了他們。」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信仰是被有限的數據論證過的,而別人的信仰都是沒有論證過的。」
「但是,觀察數據的有限,會導致既得證據背後的不確定性。」
「我對自然科學,各種定律,懷著99.99%的信任。」
「但同時,我還保留著0.01%的懷疑,因為舊的科學定律,往往會被新的實驗推翻。」
「以布魯斯教授你為例。」
「你的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
「那未來,相對論又會不會被其它理論所推翻呢?」
「所以,科學教的最大問題是:它代表最終的真理嗎?」
嘩!
所有人都駭然地看著教皇。
誰都沒有想到,他對於科學竟然了解的如此透徹。
尤其是最後的靈魂發問,更是直指核心,找到了科學的命脈。
李奇維輕笑一聲,內心火熱。
「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
庇護十一世的語調依然不緊不慢。
「接下來,是第四層。」
「那就是哲學的境界。」
「科學的誕生,是建立在邏輯和實驗之上的。」
「而邏輯就需要一個錨點。」
「比如歐幾里得寫下了《幾何原本》。」
「他需要先找到五大公理,作為邏輯演繹的基石。」
「在這些公理之下,他推導出了很多的定理和命題。」
「但是在哲學領域,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哲學的出發點,是沒有公理!」
「哲學是研究公理之前的內容,是要找到更多不同的公理。」
「研究幾何學,需要在地面搭建好五個樁子,然後在樁子的基礎上,一步一步蓋好房子。」
「但是研究哲學,卻是要在虛空之中開闢聖堂。」
「在茫茫的知識大海中,沒有地基,沒有錨點,只能憑藉哲學家的智慧。」
「但這樣,就會產生一種情況。」
「當哲學家為闡述他的理論而寫下第一個字的時候,他的理論就不完美了。」
「因為他的理論就有了公理,就有了被攻訐的可能。」
「所有哲學著作的精華,就是它的開篇。」
「當哲學家嘔心瀝血,在茫茫虛空中,為自己的理論找到公理後,其後面的內容就都是俗套了。」
「所以,布魯斯教授,今天的論道,我在邀請你的時候,並沒有給出任何的主題詞。」
「因為一旦定下,我們倆的思想就受到了束縛。」
「但是,若要論道,我就必須開口,給出了前四重認知的定義。」
「於是,你就有了質疑我的契機,論道便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這一刻,樞機和大主教們無不敬佩。
「教皇果然不愧是偉大的學者。」
李奇維臉上的笑容愈加興奮,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開心過了。
「教皇閣下,您的智慧深沉如海,令人敬佩。」
「我很好奇,在哲學之上的第五重認知又是什麼呢?」
庇護十一世淡然一笑,接下來的話卻驚得所有人駭然無比。
「一千多年前,有智者為了否定基督教的教義,提出了所謂的【上帝悖論】。」
「他為了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
「如果教廷回答能,那麼上帝不能搬動他創造的石頭,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
「如果教廷回答不能,那麼上帝就不能創造出這樣一塊石頭,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
「總之,這個問題一出,好像直接就能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
「後來,教廷的智者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什麼問題是矛盾的,問題沒有邏輯等等。」
「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也根本談不上悖論。」
「答案就是:上帝當然可以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
「因為上帝是超越了邏輯和矛盾的存在。」
「我們人類的思維認為不可能的事件,對於上帝而言並不是不可能。」
「他的存在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理性邏輯。」
「所以,上帝悖論不是悖論,上帝是無所不能的。」
「這就是對世界的第五重認知,也是終極認知。」
「不管是科學還是哲學,都以邏輯作為根基,但是上帝不需要。」
「祂本身就代表了科學和哲學所追求的終極真理。」
「它是科學之上的科學,哲學之上的哲學。」
「那是人類在現世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除非他們死亡之後,被天使接引進入天國。」
「我作為上帝的僕人的僕人,在此與你論道,只能討論第四層認知以內的事物。」
轟!
滿座皆驚!
(本章完)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這座始建於1445年的古老教堂,是仿照傳說中的所羅門聖殿等比例而建的。
它的外表雖然簡單樸素,但是裡面卻處處珍貴、豪華震撼。
一座精緻的大理石框式屏風,將教堂一分為二。
穹頂上方,則是義大利偉大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所雕刻的兩幅傳世壁畫:
《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
「上帝」、「世界」、「人間」、「墮落」、「犧牲」.
整個畫面氣勢磅礴、力度非凡,仿佛連拱頂都在顫抖。
一股浩瀚、偉大、原始的氣息,瀰漫充斥在教堂的每個角落。
李奇維跟著眾人一邊走,一邊嘖嘖稱奇。
不得不說,這氣氛算是鋪墊的很到位了。
最後,教皇庇護十一世將他帶到了一間普通的房間外。
「布魯斯教授,這裡就是我們今天論道的場所,請吧。」
嘶!
周圍的樞機主教和大主教們,皆是一陣輕微的驚呼。
他們沒有想到,教皇竟然要在這個房間內論道。
所有人都心頭震撼。
「教皇太看重這次論道了。」
李奇維通過其他人的驚訝反應,猜到這所房間應該有什麼特殊意義。
不過,他毫不在意,雲淡風輕。
開玩笑,他李某人手握日月摘星辰,豈會在乎一個小小的教堂。
「請,教皇陛下。」
於是,二人共同進入房間,其他人魚貫而入。
很快,眾人就依次而坐,房間內再無一絲雜音。
樞機主教坐在前排,大主教們則坐在後面兩排。
他們的前方,兩把看起來古樸又厚重的椅子,微微斜著擺放。
教皇庇護十一世和李奇維坐在上面,二人既能互相對視,也能瞥見聆聽的眾人。
論道正式開始!
李奇維深邃的眼睛,靜靜地看著庇護十一世。
二人誰都沒有先開口。
撲面而來的壓力,讓下方的高級主教們心驚肉跳。
忽然,眼前的景象一變。
他們不是在原來的房間內,而是置身於宇宙星空之中。
身下坐的椅子變成了旋轉的星球,頭頂的燈光變成宇宙深處無垠的星河。
眾人面前,則是兩輪永恆大日,綻放著無盡光芒,照耀冰冷枯寂的黑暗。
在眾人駭然的目光下,大日之後,兩道不可形容的偉岸身影緩緩出現。
左邊那位白光籠罩,聖潔降臨,無數天使環繞吟唱,令人忍不住膜拜。
而右邊那位霸天絕地,橫貫星河,金光繚繞,好似東方世界的天帝巡遊。
轟!
兩位不可思議的存在,目光對視的剎那,星河崩碎,時空湮滅。
眾人瞬間灰飛煙滅。
畫面破碎!
呼!
眾人終於從可怕的幻想中掙扎出來。
汗水浸濕了他們身上精緻的長袍。
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神戰的開始。
不知過了多久,突然,一道輕笑聲,打破了僵持的寧靜。
庇護十一世率先開口說道:
「呵呵,布魯斯教授,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事先定下論道的主題嗎?」
李奇維聞言,神色微微一動。
他之前確實想過這個問題。
既然是辯論,那肯定得有個明確的主題。
不然的話,辯論雙方要談什麼內容呢?
這可不是大學生的辯論賽,主題是什麼根本無所謂。
誰的嗓門更大,表現的更激情、煽情,誰就能贏。
而今天辯論的雙方,一個是當世科學領袖,另一個則是最大宗教的領袖。
他們之間,已經不能用辯論來形容,而只能用論道!
雙方各自有自己所堅持的道!
或許水火不容,或許你中有我。
頗有種佛家參禪悟道的機鋒之意。
不過,即便主題未定,李奇維也渾然不懼。
他泰然自若,回道:
「願聞其詳。」
庇護十一世說道:
「我十歲時,就進入了米蘭的一所小修院內學習。」
「22歲,我就擔任了修院的執事。」
「後來,我去羅馬深造三年,取得了神學博士學位,又返回米蘭,在大修院任教。」
「也正是在這一段教學時期,我讀了很多歷史、哲學,乃至科學方面的著作。」
「這些內容讓我對神學有了全新的了解。」
李奇維心中凜然。
對方娓娓道來的幾句話,就讓他感受到一個學識淵博、孜孜以求的大學者形象。
這位教皇不愧於歷史的評價,確實有點東西。
這時,庇護十一世問道:
「布魯斯教授,你知道哲學是什麼嗎?」
李奇維這下是真懵逼了。
哈?
難道不是要討論神學和科學嗎?
怎麼直接聊到哲學了。
眼前這個教皇到底是在故弄玄虛還是真的深不可測啊。
不過,氣勢不能輸,逼格不能掉。
他平靜地說道:
「我對哲學了解的不多。」
「我認為哲學就是研究人的思維理性活動。」
庇護十一世聽完後,微微一笑。
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的焦急、功利,就好像是老朋友在聊天一般。
沒有固定的主題,天南海北都能扯。
仿佛他是在享受今天的論道,而不是為了爭出個輸贏。
「果然是嚴謹的科學家,連對哲學的定義都如此嚴謹。」
「不過,我不喜歡這個定義。」
「我認為哲學的本質,就是於虛空中開闢聖堂。」
嘩!
台下的樞機主教和大主教們,皆是神色震動。
神聖的教皇,果然深不可測。
僅僅一句話,就引人浮想聯翩。
氣勢甚至壓倒了傳說中的布魯斯教授。
李奇維心中微微動容,此刻,他收起了小瞧的心思。
雖然他本身不信基督教,但是這和教皇本身的修行和思想是沒有關係的。
教皇也是人!
他也有對世界的思考,而且比一般人更加深刻。
「從道義上講,對於世界的認知,我認為可以分為5個層次。」
「第一層是盲目痴愚者。」
「這世間的普羅大眾都是這個層次。」
「他們的知識極為有限,不知道為何會有電閃雷鳴,也不知為何日落月升。」
「他們不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也不掌握思考的基本邏輯。」
「他們是盲目的、痴愚的,無法更深地理解這個世界。」
「第二層是淺信者。」
「他們有的相信科學,有的相信宗教。」
「看起來互相矛盾,但卻能融洽地運行。」
「因為,他們所謂的信是口號式的。」
「他們只能重複別人總結好的知識和思想,而沒有任何自己的判斷。」
「很多人知道萬有引力這個詞,就認為自己掌握了宇宙的運行規律。」
「很多人也知道上帝創造了世界,就認為自己真正明白了基督教的含義。」
「但是,他們離真正的終極真理還差的太遠。」
說完第二層,庇護十一世忽然略微加重了語氣。
「第三層,我把它稱為科學信徒。」
嘩!
眾人又是一驚。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教皇這意思,豈不是說科學也是宗教?
這種想法也太驚世駭俗了吧?
主教們膽戰心驚。
「幸虧今天不是公開演講。」
李奇維深邃的眸光中,爆射出璀璨的光芒。
能說出這句話,證明眼前的教皇絕對不是拘泥迂腐之輩。
對方是有著自己真正的思想。
基督教思想不是束縛他的囚籠,反而是他融合萬千思想的核心。
李奇維忽然對今天的論道充滿了期待。
要是對手太菜,那論道就毫無意思了。
庇護十一世接著說道:
「自伽利略開啟現代科學以來,科學取得了世所矚目的成就。」
「以邏輯和實驗為基礎,科學建立了雄偉瑰麗的大廈。」
「科學家宣稱可以解釋這個世界的本質了。」
「所以,信奉科學教的人,比第一層和第二層的人往往更具有優越感。」
「但是,這種優越感卻反過來束縛了他們。」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信仰是被有限的數據論證過的,而別人的信仰都是沒有論證過的。」
「但是,觀察數據的有限,會導致既得證據背後的不確定性。」
「我對自然科學,各種定律,懷著99.99%的信任。」
「但同時,我還保留著0.01%的懷疑,因為舊的科學定律,往往會被新的實驗推翻。」
「以布魯斯教授你為例。」
「你的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
「那未來,相對論又會不會被其它理論所推翻呢?」
「所以,科學教的最大問題是:它代表最終的真理嗎?」
嘩!
所有人都駭然地看著教皇。
誰都沒有想到,他對於科學竟然了解的如此透徹。
尤其是最後的靈魂發問,更是直指核心,找到了科學的命脈。
李奇維輕笑一聲,內心火熱。
「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
庇護十一世的語調依然不緊不慢。
「接下來,是第四層。」
「那就是哲學的境界。」
「科學的誕生,是建立在邏輯和實驗之上的。」
「而邏輯就需要一個錨點。」
「比如歐幾里得寫下了《幾何原本》。」
「他需要先找到五大公理,作為邏輯演繹的基石。」
「在這些公理之下,他推導出了很多的定理和命題。」
「但是在哲學領域,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哲學的出發點,是沒有公理!」
「哲學是研究公理之前的內容,是要找到更多不同的公理。」
「研究幾何學,需要在地面搭建好五個樁子,然後在樁子的基礎上,一步一步蓋好房子。」
「但是研究哲學,卻是要在虛空之中開闢聖堂。」
「在茫茫的知識大海中,沒有地基,沒有錨點,只能憑藉哲學家的智慧。」
「但這樣,就會產生一種情況。」
「當哲學家為闡述他的理論而寫下第一個字的時候,他的理論就不完美了。」
「因為他的理論就有了公理,就有了被攻訐的可能。」
「所有哲學著作的精華,就是它的開篇。」
「當哲學家嘔心瀝血,在茫茫虛空中,為自己的理論找到公理後,其後面的內容就都是俗套了。」
「所以,布魯斯教授,今天的論道,我在邀請你的時候,並沒有給出任何的主題詞。」
「因為一旦定下,我們倆的思想就受到了束縛。」
「但是,若要論道,我就必須開口,給出了前四重認知的定義。」
「於是,你就有了質疑我的契機,論道便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這一刻,樞機和大主教們無不敬佩。
「教皇果然不愧是偉大的學者。」
李奇維臉上的笑容愈加興奮,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開心過了。
「教皇閣下,您的智慧深沉如海,令人敬佩。」
「我很好奇,在哲學之上的第五重認知又是什麼呢?」
庇護十一世淡然一笑,接下來的話卻驚得所有人駭然無比。
「一千多年前,有智者為了否定基督教的教義,提出了所謂的【上帝悖論】。」
「他為了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
「如果教廷回答能,那麼上帝不能搬動他創造的石頭,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
「如果教廷回答不能,那麼上帝就不能創造出這樣一塊石頭,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
「總之,這個問題一出,好像直接就能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
「後來,教廷的智者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什麼問題是矛盾的,問題沒有邏輯等等。」
「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也根本談不上悖論。」
「答案就是:上帝當然可以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
「因為上帝是超越了邏輯和矛盾的存在。」
「我們人類的思維認為不可能的事件,對於上帝而言並不是不可能。」
「他的存在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理性邏輯。」
「所以,上帝悖論不是悖論,上帝是無所不能的。」
「這就是對世界的第五重認知,也是終極認知。」
「不管是科學還是哲學,都以邏輯作為根基,但是上帝不需要。」
「祂本身就代表了科學和哲學所追求的終極真理。」
「它是科學之上的科學,哲學之上的哲學。」
「那是人類在現世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除非他們死亡之後,被天使接引進入天國。」
「我作為上帝的僕人的僕人,在此與你論道,只能討論第四層認知以內的事物。」
轟!
滿座皆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