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牛家村……」

  「話說那郭大俠守衛襄陽城……」

  「神鵰俠楊過……」

  「當年的郭襄女俠便是峨眉郭襄祖師……」

  弘治七年五月開始,江湖小報新開了一個板塊,刊登連載小說《射鵰英雄》《神鵰俠侶》。

  每期更十回,四期一部小說,八個月的時間,射鵰英雄和神鵰俠侶的故事真正的火起來。

  同時火起來的還有木道人這個名號,大多數人都不知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只以為是個筆名。

  只有少數人才知道,這是柳易在討女孩子歡心。

  此前因為時間問題,柳易並未講述太多細節。

  再加上眾人口口相傳,故事傳的多了,早就偏離了原本的內容。

  如今,江湖小報的連載,讓世人真正的了解了當年的故事。

  當然了,柳易也將原著中的一些令人嘆惋之事略做修改,給前輩們一個較為圓滿的人生。

  柳易給常思的內容,只是《射鵰英雄》的前二十回。

  而當常思鼓起勇氣,來信問柳易後面的內容時,柳易卻回信說,與其一次性的看完,不如留有期待,江湖小報上會按時更新。

  常思接到柳易的回信,又等了近半個月,江湖小報才更新完了《射鵰英雄》的一半。

  常思又去信給柳易,要讀後面的內容,柳易吊著常思的胃口,只給她說一點當初說過的內容,卻不講細節。

  來來回回,柳易與常思的信件往來,越發的頻繁,柳易玩了一手拙劣的欲擒故縱,常思則是願者上鉤。

  而在當年的十二月,《神鵰俠侶》以郭襄與張三丰的最後一次見面結尾。柳易在正式章節後面加上了張三丰和郭襄的結局,並且留了個引子。

  他準備後面繼續刊印《倚天屠龍》,因為常思在知道後面還有故事後,一直鬧著說要看新故事。

  嗯,褚博明在六月份的時候,正式得到了上面的回覆,調褚博明回京畿地區,升某衛所正三品指揮使。

  褚博明在七月份的時候,交接完工作,八月份帶著家人趕至華山。

  褚博明與岳不群暢談一晚,第二日,寧中則收常思為徒,常思,就此留在了山上。

  嗯,常思也是練武的,雖然實力不強,但也打通了四五條經脈。常寧也一樣,而且實力還不錯。畢竟是名門之後,傳承不缺。

  八月份常思留在華山後,便被寧中則,扔給了柳易帶。

  雙方長輩的意思,誰都看得出來。柳易兩人也暗自欣喜,面上倒是很矜持。

  真正相處熟悉之後,常思暴露了她古靈精怪的本性,而且柳易也是第一次知道,女孩子也可以很暴力。

  尤其是練武的女孩子。

  倆人打打鬧鬧,度過了大半年,一眾師弟師妹們,本來還想看師兄的笑話,可看到後面,他們發現自己才是笑話。

  柳易用江湖小報講故事逗女孩開心,但有人就不是很開心了。

  尤其是武當少林。

  神鵰俠侶的最後,少林的形象可不算太好,而且還把少林武當間的一些往事暴露出來,讓方正和沖虛都很不滿。

  尤其是張三丰、郭襄與楊過的三角戀關係,沖虛怒斥此言純屬誣衊,要找華山麻煩。

  兩方都覺得華山做的過了,並且首先對各自負責江湖小報之人嚴肅處理。

  這麼有辱門派尊嚴之事,即使是話本小說,也不能如此宣傳!

  緊接著兩家就準備聯合起來,找華山討個說法。並且方正與沖虛溝通過後,決定要取消江湖小報半獨立的形式。

  如今江湖小報影響力雖然大了許多,但如果不受掌控的話,還不如不存在。

  只不過雙方還沒行動,就得到了一個消息。

  大明皇帝昭告天下,封岳不群為華山紫霞真人,封柳易為柳易真人。

  消息傳出,天下譁然。

  紫霞真人岳不群,名聲在外,大部分人都知道。

  這柳易真人是誰?

  說實話,在此之前,弘治皇帝也不知道柳易是誰,就算是岳不群,也不過因為某些異象才入了眼。


  但當褚博明的匯報奏文呈上桌案後,柳易這兩個字,就時不時的迴蕩在宮中。

  褚博明雖然早就將柳易的「神跡」上報朝廷,但皇帝不信,大臣也不信,嗯,也不敢信。

  不過還是下令封鎖此事件的消息。

  等到了八月份,褚博明到了京畿地區任職,弘治皇帝召褚博明進京,特意詢問此事。

  在得到褚博明的肯定後,如何對待柳易,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弘治皇帝多次召集心腹大臣,尋求解決之法。

  幾個月的時間,眾說紛紜,有人想要吸納柳易,入朝為官,國師之位待之;有人想扼殺一切不可控因素,圍剿華山;還有人說要奉華山派為國教,保大明江山。

  弘治皇帝還沒想好怎麼處理柳易,就得到了江湖小報上關於射鵰英雄和神鵰俠侶的故事進展。

  而當他看到那結尾後,頓時就慌了。

  神鵰百年後,可就是本朝建國之時。看這樣子,柳易準備繼續把故事講下去。

  但有些事,不可說啊。

  兩百年前的隱秘之事,柳易都能侃侃而談,百年前建國之事更不用說了。自家幾位祖宗當初做的一些事,要是被宣傳出來,可是會影響很大的。

  當天,弘治便做了決定,隨即下了命令。

  第二天,冊封岳不群和柳易的消息就昭告天下。

  七天後,冊封詔書,送至了華山。

  來傳旨的內監非常客氣,也沒擺架子,而是恭恭敬敬的把詔書遞給了岳不群和柳易。

  一同奉上的還有其餘配套的禮服、冠冕,一應道藏。

  可見弘治還是做了不少準備工作的。

  「紫霞真人,柳易真人。聖上讓我給您二位帶個口信,江湖小報上刊載的故事,可否避過開國之事?」

  弘治皇帝早就清楚,柳易是在幹啥,因此也沒敢說讓柳易別繼續寫了。

  而是希望柳易給個面子,避過開國那段時間。

  岳不群沒說話,而是看著柳易。柳易也沒有答話,而是自顧自的說道:「我柳易算不得什麼真人,不過是紫霞真人座下一道人。」

  那內監聞言,眼睛滴溜溜轉了轉,隨後笑著道:「多謝紫霞真人,多謝木道人。」

  弘治皇帝安心了,各門各派卻慌了神。

  大家都在猜測岳不群是做了什麼事,引得當今皇帝如此恩賜。

  只可惜,柳易的「神跡」被下令封鎖。江湖小報又不發聲,眾人根本得不到消息。

  而從官面上得到了具體消息的武當少林兩位掌門,心情跌宕起伏,最後還是一同趕往華山。

  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前去恭賀岳不群師徒,得封尊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