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褚博明的算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過去了幾天,距柳易二人到成都已過去二十來天。

  期間褚博明也帶著柳易和褚青雲外出遊玩兩日,欣賞了一下成都周圍的風光。

  這麼長的時間裡,褚博明一直未曾提起自己剿匪任務之事。

  柳易很清楚的感覺到,褚博明是真的不曾為此擔憂。

  在放下擔憂的同時,又有些好奇,褚博明到底想如何解決問題。

  給馬成二人表演一下十步殺一人?讓馬鴻洲感受一下來自武林高手的震撼?

  柳易想到這個畫面,搖搖頭,以褚博明的身份,真那麼做,也太跌份了。

  柳易想著還有十來天自己便要離去,與其在這瞎猜,不如問個清楚。

  如果能說,褚博明自然會告訴自己。

  如果不能講,涉及朝廷內部的事,自己不追問便是。

  三月十八日,晚飯過後,柳易主動找到了褚博明。

  這些天二人也有交流武功和聊一些關於褚青雲的事,褚博明以為今日還是如此,熱情的把柳易迎進書房。

  「賢侄來尋我可有事?」褚博明給兩人斟上茶,坐在會客椅旁隨意的問道。

  一般來說,這個時候,柳易大概率會接一句,「小侄閒來無聊,與伯父聊聊江湖之事。」

  嗯,就是來閒扯淡了。

  只是今日,柳易的一句話,卻讓他一愣。

  「伯父,能否透露一下,準備如何處置馬、曾二人?」

  柳易看見褚博明愣住,緊接著又說道:「小侄只是聽聞此事,感覺好奇,所以想著來找您問問。能說則說,不能說,我不再問。」

  「賢侄,似乎很篤定,我能在規定時間內解決掉馬成、曾沐兩部?」褚博明喝兩口茶水,沒有回答問題,反而問起柳易來。

  「就您的實力,放下身段,自己動手,用不上半個月,就能把馬、曾二人的人頭取來。那些所謂的賊寇,不就是這兩人牽頭組織的嘛,其他區域都清理完了,只要他倆一伏法,任務自然完成了。」柳易翻了翻白眼,這明擺著的事嘛。

  「哈哈,倒是我忘了,師侄是江湖中人,自然知曉江湖人的處事方法。」褚博明一拍腦袋,懊惱道。

  「倒也沒什麼不能說的,我在等馬鴻洲或者馬、曾二人先動手。」褚博明很是自然的說道。

  「馬鴻洲敢出手,我就能彈劾他。」

  「不求他下台,但只要他被帶走調查,一段時間內,這一衛的兵權就是我的。到時候我就算是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查,也能把馬成曾沐給找出來。」

  「如果馬成、曾沐對馬鴻洲捅刀子更好,那樣馬鴻洲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束手就擒,徹底翻不了身;另一選擇就是配合我,幹掉馬成曾沐,戴罪立功,或許能留下性命,表現的好,還有復起之機。」

  「但明面上,可是伯父您的壓力最大啊。您就不怕他們達成共識,等著您的逾期未完成任務被問責,再行操作?」柳易詫異的問道。

  「不會的,所謂破鏡難重圓。賢侄且等伯父的好消息吧,最終一定是他們先動手。」褚博明哈哈一笑,很是自信。

  「別忘了,還有密宗喇嘛在中間攪和呢。」褚博明神秘的一笑。

  柳易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看來自己確實多慮了,之前的安排,屬實是太過于謹慎。

  褚博明看柳易對此事感興趣,想了想,便把事情詳細的給柳易說了一下。

  與柳易知道的大差不差,但多了些細節性的內容。

  比如朝廷其實對馬鴻洲做的事情是清楚的,褚博明以正四品指揮僉事的身份就職,占了本該升遷的一位鎮撫使的位置,還分了馬鴻洲近半的兵權,就是對馬鴻洲等人的一個敲打。

  馬鴻洲這一方自然也看得出來朝廷的意思,自褚博明到來便收斂了許多,工作上也多加配合。

  而初來乍到的褚博明第一年也沒搞大動作,就做了兩件事,一是摸底、掌控手下的兩個千戶所,二是調查羌、苗等部族作亂的情況和訴求。

  在這個過程中馬鴻洲給予了不少支持,二人算是相安無事。

  第二年,褚博明摸清了情況。

  劫掠作亂之人,大部分都是被馬、曾二人,鼓動起來的,有的部落,甚至集體參與這種沒本的買賣,在川西流竄作案。


  不過人數雖多,接近萬人,但整體而言,只是羌苗群體的一部,而非全體羌苗,甚至有的他們本族人也會被劫掠。

  褚博明心裡有底了,便開始了清剿行動。

  打蛇打七寸,他藉助馬鴻洲主動透露的消息,在行動前制定了詳盡而又周密的計劃,針對為首的馬成曾沐二人進行圍剿。

  有一說一,勛貴出身的褚博明還是很有能力的,率領著不到一千五百人,追著馬成曾沐麾下的大幾千人打,最後被他分割圍剿,消滅大半。

  但沒等褚博明一戰竟全功,他就受到了來自馬鴻洲的背刺。

  糧草被劫,兵械不足,行蹤泄露等等,不一而足。

  褚博明在分兵圍剿西羌馬成部和白苗曾沐部時,反被其他小部落的人馬圍困,損失了近百兵員,才打通道路,撤了回去。

  褚博明吃了虧,自知士氣已失,不能一戰竟全功,便集結隊伍,撤回了成都。

  褚博明帶著怒氣,找到馬鴻洲質問,卻被他一問三不知搪塞過去,褚博明抓住此事不放,表示要上報都指揮使,徹查馬鴻洲。

  卻不曾想,馬鴻洲早有準備,直接把一個鎮撫使扔出來,當替罪羊,先他一步便做好了一切工作。

  在馬鴻洲統管配合下、獲得剿匪勝利的捷報與馬指揮使明察秋毫抓出勾結賊匪的軍中叛徒,兩條消息一同送至都指揮使司。

  四川都司就在成都,褚博明還沒來得及有動作,四川都司的嘉獎令就已下來了。

  褚博明氣的當晚就寫了密信,交由特殊渠道發往京城。

  這也是他第二個任務,調查馬鴻洲等人,貪贓枉法、養寇自重的情況。

  如今馬鴻洲既然做出如此事情,褚博明自然要參他一本。

  可不到一個月,上面的回信就下來了。

  證據不足,只能證明馬鴻洲麾下有人暗通叛賊,卻不夠定馬鴻洲的罪。

  而且那鎮撫使自述一切皆是自己所為,口供都交上去了。

  褚博明這個虧,是不吃也得吃了。

  打那之後,褚博明一邊整兵備戰,一邊時不時外出清剿賊匪。

  尤其針對西羌馬成部和白苗曾沐部,打得更狠。

  至於馬鴻洲前後反覆,也是官場上的慣用手段。

  透露消息給褚博明,一是送點功績給褚博明,想著褚博明得了功勞,停留個一兩年,也就該回京述職了,不會影響他。

  二來,馬鴻洲也是想借著褚博明之手,敲打一下這些部族,老老實實的,不要有不該有的想法。

  可惜,他沒想到褚博明那麼猛,是個真有本事的。

  如果不是他及時出手,多番動作,讓褚博明吃了個虧,褚博明真就能憑藉著一千多人,一鼓作氣把馬成、曾沐兩伙人清剿乾淨了,進而借著勝利之勢,掃除賊寇。

  到了那時候,褚博明大功在身,加官進爵沒什麼事。

  但要是馬成他們死到臨頭了,把馬鴻洲供出來,那他可是難逃一死了。

  所以馬成和曾沐不能死,至少不能在那種情況下死。

  馬鴻洲一系列操作,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性命,但是他沒想到,兩年多平安無事,如今卻事發了。

  他做的事情,還是被馬成和曾沐知道了。

  兩人被褚博明圍追堵截,這兩年基本上都不敢出山。

  現如今卻拿著了馬鴻洲的把柄,要挾馬鴻洲給二人走關係,赦免二人的罪行。

  可馬鴻洲連褚博明那關都過不去。

  褚博明想用規則內的手段剿滅馬成二人,但二人在見識到褚博明的戰鬥力後,就不正面作戰了,反而把族人打散,分散藏匿於群山之間,以及各少數民族部落之中。

  如果褚博明不分好壞,大開殺戒,那只會激怒各部族。

  真要是引得他們支持馬成曾沐,造反自立,他就是罪人。

  在褚博明不想自己動手的情況下,就只能等待合適的時機,如今這機會來了。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