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學劍先學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易回去後,先去見了褚青雲,例行指導褚青雲的武藝修煉,順便看看褚青雲的狀態。

  交談之中,褚青雲的神色有些糾結。

  柳易看見後,放緩了速度,等他主動開口。

  但最終褚青雲還是沒說什麼,柳易心裡詫異,又有點無奈,隨後便回了自己房間。

  昨日分別前,趙四海早已與柳易言明,今日午宴會叫幾個人來,所以柳易也就沒帶褚青雲去赴宴。

  一來,褚青雲的資質極好,年齡又小,不宜過早參與這種場合,影響練武修行。

  二來,柳易要與趙四海商量褚博明的事,不宜讓褚青雲知曉。

  褚博明面臨的困境,定是沒有與褚青雲言明,不然褚青雲早都找到自己幫忙了。

  別人不知道柳易的實力,褚青雲是知道的,只要柳易願意出面,馬、曾二人躲得再深,也能找出來。

  而以柳易與褚青雲的關係,柳易定不會拒絕。

  要知道,自褚青雲以上的那批弟子,都是柳易帶出來的,就跟親弟兄一樣。後面的弟子,則多由令狐沖、周輕語代管。

  以長帶幼,循環往復,是為傳承。

  褚青雲今日上午沒尋柳易說此事,就證明他不知情。

  而剛才神色糾結,也不會是為他父親之事。

  畢竟如果是為了父親之事找他幫忙,大方開口就行了,又何必如此的,呃,忸怩?

  對,就是忸怩。

  柳易搖搖頭,不再想褚青雲的表現。

  褚博明這個做父親的,不想兒子擔心,柳易又何必多嘴呢?

  至少目前來說,褚博明應該還有後手。

  嗯,柳易是這樣感覺的。

  能被派駐於此,以下屬身份抗衡頂頭上司;又能頂著壓力,鎮壓賊寇。

  如此能力出眾之人,怎麼可能沒有辦法解決這剩餘的兩個頭目和幾百匪徒?

  要知道褚博明剿匪安民的任務,涉及的範圍可是成都以西,一大片的區域,幾乎整個川西都在他職責範圍內。

  不然他怎麼可能領兩個千戶所的實際兵權?!

  不僅如此,褚博明到各地剿匪,類似於專項行動一樣,各地衛所都要配合的。

  幾年間,褚博明的出動下,大大小小十幾伙近萬人,無論是跟風作亂的賊寇,還是不服管教的寨子,都被處理的明明白白,偏偏剩下這兩個帶頭作亂的?

  真沒辦法處理嗎?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柳易可是很清楚,作為被岳不群認可的好朋友,褚博明很早之前就是一流高手,實力不容小覷。

  就算僅他一個人出動,也足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徹底解決馬成曾沐兩部。

  沒道理柳易當初實力、內力都不如他的時候能辦到的事,他卻做不到。

  既然褚博明一直沒動手,定然是有所謀劃。

  柳易決定找個時間與褚博明溝通一下。

  需不需要幫助?要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都要看他的想法。

  很可能是自己和趙師叔多慮了。

  ......

  一連半個月,柳易每日不是教導褚青雲練武,就是帶著褚青雲與趙四海切磋劍法,仿佛將褚博明之事放在腦後。

  作為師侄,來到成都府,褚青雲自當前來拜會趙四海。

  並且趙四海的劍法確實不錯,學五家劍法,成一家之絕學,已經逐漸琢磨出來獨屬於自己的劍術。

  精妙之處略有不足,但對敵殺傷力可觀,還要在原本的華山一到五號劍法之上。

  褚青雲的劍法雖有風清揚親自教導,但也不過才學了華山的兩套劍法,對其他劍法尚未接觸。

  如今他的內力水平也算可以了,與趙四海交流學習劍法,剛好可以增加對敵能力,提高劍法水平。

  兩人只切磋招式,不動用內力,打鬥起來,倒也頗具觀賞性,柳易總是樂呵呵的看著,時不時的指點幾句。

  柳易雖然也已學會各家劍法,並融會貫通,但他對劍術的興趣並不算大,劍法只是他諸多手段之一。

  柳易的自我定位很清晰,他是一個武者,卻不是劍客。

  能得了迴風劍客之名,也不過是因為劍法殺敵效率高,用的就多一些罷了。

  柳易最喜歡的其實是拳掌功夫,那種收發自如,進退由心的感覺,讓他著迷。

  這一日,兩人又在切磋劍法,你來我往,劍光凜冽。

  一通比划過後,又是以褚青雲完敗結束。

  「師侄,你這招,劍尖應再高上三分。」趙四海持劍比劃了一個招式,指點著褚青雲。

  「為什麼?我這可是按照風師叔祖教的劍法出招。」褚青雲看著趙四海的動作,詫異地問。

  「風師叔教你的自然沒錯,但你如今在長身體的年紀,自你學這招劍法至今,你應該有長高不少吧。」趙四海笑著說道。

  「嗯?師叔,我確實長高了許多,這又怎麼了?我的動作和瞄點,都有隨之調整啊,應該是準確的。」

  「哈哈,說的不錯,都是準確的。但準確的動作,一定是對的嗎?」趙四海看著褚青雲,笑容里多了幾分莫名的意味。

  「師侄,學劍法,你首先得明白,我們每一招每一式,想要達成什麼目的。」

  「你年紀尚小,應該還沒學劍理。但我覺得以你如今的水平,可以開始了解這些內容了。」

  「劍,說到底,是一個兵器。手持,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

  「用劍,最終的目的,是禦敵和殺敵。為此我們有各種劍招,進行攻擊、防禦、干擾對方。」

  「我們一招一式學劍,是用來練習和熟悉招式,讓身體適應發力,讓身體跟得上反應速度。」

  「但更重要的是記住每一劍要達成的目的,以及關聯的劍招的目的。」

  「最後你要想明白,為什麼這樣出招。」

  「只要能達到目的,就是對的,就是好劍法。」

  「以前我也不懂,風師叔讓我再練幾門劍法。」

  「學的劍法多了,見識多了,我突然就懂了。」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理解不了我說的;或者說,明白了怎麼回事,但做不到。」

  「不要急,慢慢來,你就懂了。」

  趙四海一邊講解,一邊舞劍,直至話畢,他自創的一套細雨劍也恰好使完,收劍入鞘。

  「好劍法。」柳易誇讚道。

  趙四海的劍法不太精妙,但就像他說的,一招一式,都有其要達到的目的,並且通過前後的劍招進行掩飾和隱藏,多有殺招藏於樸素的招式之中。

  於微風細雨之中暗藏殺機,細雨之名倒是合適。

  不適合練劍,但是適合殺人。

  「師叔,我不太懂你說的,我得回去想一想。」褚青雲卻無心劍法,而是沉浸於趙四海的話中,眉頭緊皺,似是遇到什麼難題一般。

  趙四海的這番說法,其實不單單是劍法,而是適用於所有招式。幾乎是給褚青雲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腦海里各種想法頻出。

  其實很多門派都有類似的傳承,知道這套理論的大有人在。

  但知道的人雖多,能不能活學活用,跳出藩籬,就得看個人的悟性和機緣了。

  「平常心,不要急躁,慢慢體悟。師叔學了三十年的武,練了快三十年的劍,你才學幾年?」柳易笑著囑咐道。

  他也想知道,自己這個小師弟,能不能給自己一些驚喜。

  「好的,師兄。」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