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青石觴
濃厚的年味在周圍的環境散發開來,不再像是以前的時光了——過年要熬糖。所需一切都有現成售賣的,風中飄散著米、面、肉的香味,集市上的人來人往還有車子的來往,在生活資源方面,現如今的街市,即便是在新年節下,除了人多,別的方面與平日裡無異。
走在梅鎮的街上,有歡天喜地的小孩子,他們蹦蹦跳跳,恐怕是唯一能夠完全融入到新年氣息中的人群了。
回來的路上,李萌一直在詢問路上的訊息,比如說到了哪裡?吃飯了沒有?還要多長時間等一些列的話題,她很熱情,令我感到受寵若驚,還有一點是需要被提及的,那就是李萌在她給的零食袋裡面塞了一些錢,這是等到上了火車我翻弄袋子的時候才發現的,我就木在那裡,飢餓方才湧上來,看到粉紅現金的時候一下消失殆盡,打電話給她,她說要窮家富路。
感動的熱流在臉上竄動,「李萌是一個善良、真誠的女孩,不論之後在我們之間到底發生什麼嗎,是在一起,還是不在一起,都不可以傷害到她,絕對不可以!」發自心底的誓言,時空的變換還有生活的辛酸都不能傷害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很獨立,自主,又明白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自小就形成的秉性,家境富裕……她的所有的一切構成她的生活的精彩或者平靜,想來,我們所有人不都是這樣麼?祝福她開心、快樂。
我是幸運的,相識的人不很多,卻都相互牽掛,被掛念又何嘗不是幸運?
我回家,老爹已經從外面務工回家,火塘中的火被燒得很旺,這是冬天取暖的需要,也是老家當地的習俗——到了正月份,要把火燒得旺旺的,象徵著來年紅紅火火。
火苗的光照在臉上,讓剛從外面寒冷的環境中進來的臉上感到暖和,進而熱火起來,老媽問話,詢問在校的成績,還有回來這一路是否順當,都是點點頭,老爹低著頭,眼眉直勾勾的看著火,有時候拿起木棍,把火塘邊緣的柴火推入火中間,讓它們燃得充分。
家裡人在一起,談論著生活的瑣事,他們有時也將一些村子發生的趣事講給我聽,偶爾可以聽到笑聲一片,我分享給他們學校的有意思的事體,似乎我們這一家人,從來都是很和諧的,永遠都是這樣,會一成不變下去。
當然不會。
「前些日子,我想想,那該是……你爹還沒有回來,還沒有到臘月,我還在田裡收拾枯萎的玉米杆子,來了個女孩子,就在咱們的田埂上,問我鄧華的家在哪兒?」
我聽她一說,自然都聯想到余沉沉,我媽不認識余沉沉,對於余沉沉來說,這裡就是一個陌生的村莊,只不過這裡有她熟知的人,不然的話,她可能怎麼著都不會到這兒來的。
不知道是火太旺,還是由這事由引起的刺激,腦門都流汗,還是盡力保持平靜,忍住好奇心,也在懷疑是不是別人,當然這種懷疑很快就被否定掉。
老媽像是在敘述故事一樣說,當時還問了她的名字,沒錯,就是余沉沉。石頭落下來,但不是落在地上,而是掉進了一個淺池塘,水一下都被激了起來。
」她上家裡來了?」我紅著臉問,事實上,在這個問題的基礎後面,還有至少一百個問題在排著隊等待答覆。
老媽笑著點頭,我皺皺眉頭,好像在等我對此作一個交代,老爸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四隻眼睛盯住我看,我老爸一回來該就是知道這件事情了,我是現在才知道的,為時已晚,有驚喜,也有不安,因為余沉沉從未提及過這件事情,家的位置在哪裡是我告知她的無疑,可她為何要走者一遭?
「我問過她名字,又問她哪兒人,是做什麼的?是不是還在上學。」老媽說,在還原當時的場景,還很細節的說她當時來這兒坐的地方,就在我現在坐的地兒旁邊一點,還有給她泡茶,找小吃。最後強留她吃過飯了才離開——她是不吃飯的。
「她說是你的同學,以前借了些你的書,這回是特地來還書的。」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事情,一個拙劣的理由,換了任何人,都是持懷疑態度了。
老爸嘴裡嘬著紙菸,不怎麼插話的他,以看我的窘境為樂,使得我很氣惱。「你小子,真是可以,地下工作做到爹媽老子頭上,真是絕了。」我不屑一顧,要不說話還好,要這樣一說,仿佛是在幸災樂禍,吃瓜群眾一樣添油加醋,就令人不耐煩,我撇撇嘴。
正好,這個動作,被老爸一覽無餘,「咋著?給老子講講未來的兒媳婦,就不行嘛!少來這副德行!」
好奇心一下就消融,火氣就上來,」咋滴!我不該有我自己的生活了麼?」
他好像是一個暴掠君主,不征服就絕對不會罷休的樣子,」你的生活?你的生活都是老子給的!」
……
全面被激發。我們兩父子都被對方氣得滿臉通紅。唯一的老媽在中間周旋,才平靜下來,陷入沉默。
「你給我們講實話,那是不是你的女朋友,我看也不是遠處的,就是梅鎮上面大埡村的人。心眼兒挺好,我看可以。」
我兀自不說話,秘密被發現,心頭最脆弱的東西被戳中一樣。我轉身進屋。
我問余沉沉,她說沒什麼,就是路過順路看看,沒有別的事情,我繼續往下問為什麼,沒有為什麼,就是想起來了,接下來就輪到她問個為什麼,為什麼就這麼較真兒。
「我回家了。」
「嗯嗯。」
「我可以來找你麼?」
「不行,這段時間我都沒在家裡。」
「那去了哪裡?」
「你還是別知道了,你知道會很擔心的,我現在不想讓任何人操心我的事情,希望你可以理解。」她不知道,越是這樣說,別人的心裏面越是很擔心。
「過幾天就要新年,在這個時間,她離家還能去哪裡呢?」想著所有可能的去路,就是想不明白。
手機聽筒貼在耳邊,我們相互都沉默,似乎雙方都在念著對方的心思,醞釀接下來的話題。或者對於以上問題的延續,該如何給個回復才會令對方舒服和接受。
就像是一個盲盒,擺在我們面前,都猜著裡面所裝的物品,卻又不告知對方自己所想。
嘟嘟幾聲,掛了電話,就只剩下空白的、令人心慌的嘟嘟聲。
頓時就感到很失落,此行的目的落空,我似乎已經想到什麼,就憑著我無比直白的、簡單的思維。
我找到她送過來的書,希望又不希望那僅僅是一本書,我打開扉頁,那是一本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同餘沉沉提及過這本書的,大概是之前我們在一起探討讀書問題的時候,特意問我喜歡什麼書,我說了幾本時下很火的網絡小說,一個鄙夷的眼神,最後她告訴我應該去讀一些有營養的書籍,讓她給些推薦,就是那一回她推薦眼下這本書。
書很厚重,並且有上下冊兩本,抖摟抖摟,就掉出兩張硬紙質地的信紙——這就是我意識到的東西。
又是一封信件,不過很簡短。
「秉著負責還有祝福,對現世的狀況作很長時間的思慮,目測我們是不可能再走下去的了,所有的不舍和深情都將放進潘多拉的盒封存,如果我有時無意去打開它,那一定是我動作時常,你不必介意,我這樣的人,你是懂得的,所以,把你最冷漠的一面體現出來,那便是善意,等你看到這封信件的時候,之後就再也不要見了。」
腦袋被重擊,嗡的一下,熱氣幾乎是從腦仁中心爆發出來的,滾燙的熱流升騰上來之後,頭暈目眩,手腳發抖,不能自己,直覺地心痛不已,無法遏制……
情感這種東西,玄而又玄,當它甜蜜的時候,怕是世界上任何高甜度的東西都不敵;當它預示消逝之時,特別是猛然急促的消逝,是經受不起的。
人就是這樣,得到了便是欣喜若狂,卻不敢為失去買單,這是共性。
我看外面的天空,已經擦黑,就像是一齣悲劇刺啦一聲就拉開帷幕,接下來就是暴風驟雨,沉浸式的苦痛,令人痛心疾首。
採用一般理科生的思維——在自己做錯了題的時候,要去刨根問底,問很多為什麼,是不是哪個環節出現偏差?為什麼之後還會給我寫信?這是儀式蒙蔽和衝動所致?看好了,「目測」兩個字十分重要,是主觀的意識,而非客觀上最終的決定,難道不是嗎?還有,她大可不必搭理我,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就行,何必弄的這番麻煩?她因為一個階段的衝動,已經反悔,可是信件和書籍已經送過來,所謂覆水難收,應該由我去糾正,收回成命就可以,不是麼?
不論怎麼樣,我還是決定自己去見她,要跟她好好地談談,談一會,我要一個明確的答覆,不!我要她回來,把她已經走遠的心思重新給拉回來,不管是張玉林,還是楊風,還是別的人,都不能如我這般待她!
崩潰之際,通過冥想是可以讓一個人恢復信心的,人吶,得學會自己給自己信心,而後自己去拯救自己。
第二天就已經是臘月二十,越來越沒有時間觀念,對於陰曆就更加沒有印象,是時間了,我應該先行確認她在家裡,不,即便是不在家又如何呢?這是什麼呢?像朝聖的人,了卻自己心中的心愿,心到即可,其它的,自當是不必強求的。
很不幸的是,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一地白雪,長嘆一口氣,真的是沒有想到,仿佛是我把白雪從東北帶回來的一樣,遠方的山上已是雲山霧罩,大埡村,要論海拔,是遠遠高於梅鎮集市的,比我家在的地方還要高很多,故而,我這裡還只是下小雪,大埡村那被罩著的山峰,估摸著已經是大雪封山,經過昨晚的夜風,怕是已經結了厚厚的、晶瑩剔透的冰溜子,我看著濕漉漉的田間還沒有被遮蓋住的裸土,村子周圍的不遠處時而就傳過來幾聲鞭炮聲,很短暫,那是趕在新年之前來親戚家辭年的人。
能夠想到鞭炮的碎屑散了一地的場景,那是好熱鬧的時節,那是一種宣洩,平日裡,勤勞樸實的人們哪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來放鬆和熱鬧呢。
我想著,如果家裡今天就來了客人,我便是離開不了的,我再一次動了心思,但是余沉沉在我的眼前,就在我對面一樣。
臨近中午,我終於動身,摩托車在結冰的路面上滑行,我並不感到十分害怕,因為之前便有這方面的經驗,一路到梅鎮,而後上大埡村,但爬上山的時候,才發現並沒喲我想得那麼簡單,車子已經打滑的不受控制,在一座荒蕪的石橋上終於停下,這裡就有一條上山的路。
青石鋪成的路,很陡,看起來也還算是上下山的人的必由之路,停好車之後,我就坐在那旁邊,陡峭的山看不到頭。
這條路,只聽說過,並沒有切實的走過,沒有走過,卻是耳聞過,梅鎮的人都管這條路叫「天梯」很顯然,沿著身後的石階梯,大概就可以直接到連綿起伏群山的最高處,在山腳,你是看不到頂的,似乎就是通天之路。
「余沉沉應該就在路的盡頭等我,會不會?」站起來就沿著這青石階往上走,霧蒙蒙,不得見,腳下要格外當心,馬虎一下,滾落下去,從半山腰落到山腳,是極為恐怖的,往常就有這類事故,抬木料的人在路上一個不小心,便在這陡坡上摔出去好幾丈遠,硬生生的半年沒起來床。
「往上走,莫回頭;往下走,莫抬頭……」這是「天梯」的正確走法,但是諺語裡面沒有交代過冬天結了冰的道路,又該如何上下。我記得的,前年的冬天,鑑於山高路滑,政府將此路封了一冬。
這兩年,修了公路,不過還沒有鋪瀝青,還是塵土飛揚的土路,十有九彎,繞得很,相比較起來,這「天梯」還是近。
打了電話,余沉沉接了,她說她山上上墳,我很驚愕,這種坦誠,沒有經過任何的思索,便把當前的事物給講了出來。
「我快要到了……然後……我們可以見一面麼?」
「昂!可以。」回答的很大氣,看起來心緒開朗,飽含寬容之心。似乎就是完全的變換了一個人,那刻薄、尖銳還有刻意的避讓都消失掉。
在凜冽的冬風裡面,耳旁呼啦呼啦的冷風,山上的灌木已經枯澀,鬱鬱蔥蔥的松樹在風雪中挺拔,余沉沉就在天梯最高一級的台階上,那裡冰雪覆蓋,白色的雪花整齊的鋪在她的身旁——是最聖潔的人兒。
幻覺,都是幻覺,真實的世界都是冰溜子和冰渣子,拾級而上,越發往上,就越發的艱難,風蕭蕭,冷氣直往嘴裡躥,冬日裡突然就出現的陽光這種概率是極少的。
我們是在半山腰相遇的,撥開重重濃霧,現出一個女孩子來,天外飛仙一樣,不過,並沒有那麼浪漫和輕巧,厚厚的花襖子顯得笨重,見我就站住,隔我還有三步階梯的距離,我看著站在高處的她。
」你回來啦?」
我微微點點頭,現在的她要比我主動,話頭都是出自於她那裡。
「你看見了我留給你的書了嘛?」兩隻戴著手套的手交叉在一起,相互摩挲著,思考著、揣度著、抽個空瞟我一眼,用她以往的話說就是倒要看看現在的我到底是個什麼德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次很嚴峻,是絕對的認真,不容別人去輕視。
我又點點頭,我不知道在來這兒之前,她的心裏面到底準備了怎麼樣的說辭,而我,只要保持沉默就可以窺見到。
「你覺得怎麼樣呀?」就像是在談判桌上談條件一樣,自然不自然的,她處在上風,我幾乎只能聽天由命一般的點頭或者搖頭,到了這個份兒上,還有什麼是不能說的,還有什麼是要避諱的?還有哪些是應該避免的?
「我覺得不怎麼樣!」立刻否定她提出的這個條件,說著順便從口袋裡拿出她給的那本「書」,一下就將那紙條撕掉,成了兩半,跟地上的冰雪融成一個顏色。
抗議!為不公,為不妥協的愛。
走在梅鎮的街上,有歡天喜地的小孩子,他們蹦蹦跳跳,恐怕是唯一能夠完全融入到新年氣息中的人群了。
回來的路上,李萌一直在詢問路上的訊息,比如說到了哪裡?吃飯了沒有?還要多長時間等一些列的話題,她很熱情,令我感到受寵若驚,還有一點是需要被提及的,那就是李萌在她給的零食袋裡面塞了一些錢,這是等到上了火車我翻弄袋子的時候才發現的,我就木在那裡,飢餓方才湧上來,看到粉紅現金的時候一下消失殆盡,打電話給她,她說要窮家富路。
感動的熱流在臉上竄動,「李萌是一個善良、真誠的女孩,不論之後在我們之間到底發生什麼嗎,是在一起,還是不在一起,都不可以傷害到她,絕對不可以!」發自心底的誓言,時空的變換還有生活的辛酸都不能傷害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很獨立,自主,又明白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自小就形成的秉性,家境富裕……她的所有的一切構成她的生活的精彩或者平靜,想來,我們所有人不都是這樣麼?祝福她開心、快樂。
我是幸運的,相識的人不很多,卻都相互牽掛,被掛念又何嘗不是幸運?
我回家,老爹已經從外面務工回家,火塘中的火被燒得很旺,這是冬天取暖的需要,也是老家當地的習俗——到了正月份,要把火燒得旺旺的,象徵著來年紅紅火火。
火苗的光照在臉上,讓剛從外面寒冷的環境中進來的臉上感到暖和,進而熱火起來,老媽問話,詢問在校的成績,還有回來這一路是否順當,都是點點頭,老爹低著頭,眼眉直勾勾的看著火,有時候拿起木棍,把火塘邊緣的柴火推入火中間,讓它們燃得充分。
家裡人在一起,談論著生活的瑣事,他們有時也將一些村子發生的趣事講給我聽,偶爾可以聽到笑聲一片,我分享給他們學校的有意思的事體,似乎我們這一家人,從來都是很和諧的,永遠都是這樣,會一成不變下去。
當然不會。
「前些日子,我想想,那該是……你爹還沒有回來,還沒有到臘月,我還在田裡收拾枯萎的玉米杆子,來了個女孩子,就在咱們的田埂上,問我鄧華的家在哪兒?」
我聽她一說,自然都聯想到余沉沉,我媽不認識余沉沉,對於余沉沉來說,這裡就是一個陌生的村莊,只不過這裡有她熟知的人,不然的話,她可能怎麼著都不會到這兒來的。
不知道是火太旺,還是由這事由引起的刺激,腦門都流汗,還是盡力保持平靜,忍住好奇心,也在懷疑是不是別人,當然這種懷疑很快就被否定掉。
老媽像是在敘述故事一樣說,當時還問了她的名字,沒錯,就是余沉沉。石頭落下來,但不是落在地上,而是掉進了一個淺池塘,水一下都被激了起來。
」她上家裡來了?」我紅著臉問,事實上,在這個問題的基礎後面,還有至少一百個問題在排著隊等待答覆。
老媽笑著點頭,我皺皺眉頭,好像在等我對此作一個交代,老爸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四隻眼睛盯住我看,我老爸一回來該就是知道這件事情了,我是現在才知道的,為時已晚,有驚喜,也有不安,因為余沉沉從未提及過這件事情,家的位置在哪裡是我告知她的無疑,可她為何要走者一遭?
「我問過她名字,又問她哪兒人,是做什麼的?是不是還在上學。」老媽說,在還原當時的場景,還很細節的說她當時來這兒坐的地方,就在我現在坐的地兒旁邊一點,還有給她泡茶,找小吃。最後強留她吃過飯了才離開——她是不吃飯的。
「她說是你的同學,以前借了些你的書,這回是特地來還書的。」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事情,一個拙劣的理由,換了任何人,都是持懷疑態度了。
老爸嘴裡嘬著紙菸,不怎麼插話的他,以看我的窘境為樂,使得我很氣惱。「你小子,真是可以,地下工作做到爹媽老子頭上,真是絕了。」我不屑一顧,要不說話還好,要這樣一說,仿佛是在幸災樂禍,吃瓜群眾一樣添油加醋,就令人不耐煩,我撇撇嘴。
正好,這個動作,被老爸一覽無餘,「咋著?給老子講講未來的兒媳婦,就不行嘛!少來這副德行!」
好奇心一下就消融,火氣就上來,」咋滴!我不該有我自己的生活了麼?」
他好像是一個暴掠君主,不征服就絕對不會罷休的樣子,」你的生活?你的生活都是老子給的!」
……
全面被激發。我們兩父子都被對方氣得滿臉通紅。唯一的老媽在中間周旋,才平靜下來,陷入沉默。
「你給我們講實話,那是不是你的女朋友,我看也不是遠處的,就是梅鎮上面大埡村的人。心眼兒挺好,我看可以。」
我兀自不說話,秘密被發現,心頭最脆弱的東西被戳中一樣。我轉身進屋。
我問余沉沉,她說沒什麼,就是路過順路看看,沒有別的事情,我繼續往下問為什麼,沒有為什麼,就是想起來了,接下來就輪到她問個為什麼,為什麼就這麼較真兒。
「我回家了。」
「嗯嗯。」
「我可以來找你麼?」
「不行,這段時間我都沒在家裡。」
「那去了哪裡?」
「你還是別知道了,你知道會很擔心的,我現在不想讓任何人操心我的事情,希望你可以理解。」她不知道,越是這樣說,別人的心裏面越是很擔心。
「過幾天就要新年,在這個時間,她離家還能去哪裡呢?」想著所有可能的去路,就是想不明白。
手機聽筒貼在耳邊,我們相互都沉默,似乎雙方都在念著對方的心思,醞釀接下來的話題。或者對於以上問題的延續,該如何給個回復才會令對方舒服和接受。
就像是一個盲盒,擺在我們面前,都猜著裡面所裝的物品,卻又不告知對方自己所想。
嘟嘟幾聲,掛了電話,就只剩下空白的、令人心慌的嘟嘟聲。
頓時就感到很失落,此行的目的落空,我似乎已經想到什麼,就憑著我無比直白的、簡單的思維。
我找到她送過來的書,希望又不希望那僅僅是一本書,我打開扉頁,那是一本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同餘沉沉提及過這本書的,大概是之前我們在一起探討讀書問題的時候,特意問我喜歡什麼書,我說了幾本時下很火的網絡小說,一個鄙夷的眼神,最後她告訴我應該去讀一些有營養的書籍,讓她給些推薦,就是那一回她推薦眼下這本書。
書很厚重,並且有上下冊兩本,抖摟抖摟,就掉出兩張硬紙質地的信紙——這就是我意識到的東西。
又是一封信件,不過很簡短。
「秉著負責還有祝福,對現世的狀況作很長時間的思慮,目測我們是不可能再走下去的了,所有的不舍和深情都將放進潘多拉的盒封存,如果我有時無意去打開它,那一定是我動作時常,你不必介意,我這樣的人,你是懂得的,所以,把你最冷漠的一面體現出來,那便是善意,等你看到這封信件的時候,之後就再也不要見了。」
腦袋被重擊,嗡的一下,熱氣幾乎是從腦仁中心爆發出來的,滾燙的熱流升騰上來之後,頭暈目眩,手腳發抖,不能自己,直覺地心痛不已,無法遏制……
情感這種東西,玄而又玄,當它甜蜜的時候,怕是世界上任何高甜度的東西都不敵;當它預示消逝之時,特別是猛然急促的消逝,是經受不起的。
人就是這樣,得到了便是欣喜若狂,卻不敢為失去買單,這是共性。
我看外面的天空,已經擦黑,就像是一齣悲劇刺啦一聲就拉開帷幕,接下來就是暴風驟雨,沉浸式的苦痛,令人痛心疾首。
採用一般理科生的思維——在自己做錯了題的時候,要去刨根問底,問很多為什麼,是不是哪個環節出現偏差?為什麼之後還會給我寫信?這是儀式蒙蔽和衝動所致?看好了,「目測」兩個字十分重要,是主觀的意識,而非客觀上最終的決定,難道不是嗎?還有,她大可不必搭理我,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就行,何必弄的這番麻煩?她因為一個階段的衝動,已經反悔,可是信件和書籍已經送過來,所謂覆水難收,應該由我去糾正,收回成命就可以,不是麼?
不論怎麼樣,我還是決定自己去見她,要跟她好好地談談,談一會,我要一個明確的答覆,不!我要她回來,把她已經走遠的心思重新給拉回來,不管是張玉林,還是楊風,還是別的人,都不能如我這般待她!
崩潰之際,通過冥想是可以讓一個人恢復信心的,人吶,得學會自己給自己信心,而後自己去拯救自己。
第二天就已經是臘月二十,越來越沒有時間觀念,對於陰曆就更加沒有印象,是時間了,我應該先行確認她在家裡,不,即便是不在家又如何呢?這是什麼呢?像朝聖的人,了卻自己心中的心愿,心到即可,其它的,自當是不必強求的。
很不幸的是,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一地白雪,長嘆一口氣,真的是沒有想到,仿佛是我把白雪從東北帶回來的一樣,遠方的山上已是雲山霧罩,大埡村,要論海拔,是遠遠高於梅鎮集市的,比我家在的地方還要高很多,故而,我這裡還只是下小雪,大埡村那被罩著的山峰,估摸著已經是大雪封山,經過昨晚的夜風,怕是已經結了厚厚的、晶瑩剔透的冰溜子,我看著濕漉漉的田間還沒有被遮蓋住的裸土,村子周圍的不遠處時而就傳過來幾聲鞭炮聲,很短暫,那是趕在新年之前來親戚家辭年的人。
能夠想到鞭炮的碎屑散了一地的場景,那是好熱鬧的時節,那是一種宣洩,平日裡,勤勞樸實的人們哪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來放鬆和熱鬧呢。
我想著,如果家裡今天就來了客人,我便是離開不了的,我再一次動了心思,但是余沉沉在我的眼前,就在我對面一樣。
臨近中午,我終於動身,摩托車在結冰的路面上滑行,我並不感到十分害怕,因為之前便有這方面的經驗,一路到梅鎮,而後上大埡村,但爬上山的時候,才發現並沒喲我想得那麼簡單,車子已經打滑的不受控制,在一座荒蕪的石橋上終於停下,這裡就有一條上山的路。
青石鋪成的路,很陡,看起來也還算是上下山的人的必由之路,停好車之後,我就坐在那旁邊,陡峭的山看不到頭。
這條路,只聽說過,並沒有切實的走過,沒有走過,卻是耳聞過,梅鎮的人都管這條路叫「天梯」很顯然,沿著身後的石階梯,大概就可以直接到連綿起伏群山的最高處,在山腳,你是看不到頂的,似乎就是通天之路。
「余沉沉應該就在路的盡頭等我,會不會?」站起來就沿著這青石階往上走,霧蒙蒙,不得見,腳下要格外當心,馬虎一下,滾落下去,從半山腰落到山腳,是極為恐怖的,往常就有這類事故,抬木料的人在路上一個不小心,便在這陡坡上摔出去好幾丈遠,硬生生的半年沒起來床。
「往上走,莫回頭;往下走,莫抬頭……」這是「天梯」的正確走法,但是諺語裡面沒有交代過冬天結了冰的道路,又該如何上下。我記得的,前年的冬天,鑑於山高路滑,政府將此路封了一冬。
這兩年,修了公路,不過還沒有鋪瀝青,還是塵土飛揚的土路,十有九彎,繞得很,相比較起來,這「天梯」還是近。
打了電話,余沉沉接了,她說她山上上墳,我很驚愕,這種坦誠,沒有經過任何的思索,便把當前的事物給講了出來。
「我快要到了……然後……我們可以見一面麼?」
「昂!可以。」回答的很大氣,看起來心緒開朗,飽含寬容之心。似乎就是完全的變換了一個人,那刻薄、尖銳還有刻意的避讓都消失掉。
在凜冽的冬風裡面,耳旁呼啦呼啦的冷風,山上的灌木已經枯澀,鬱鬱蔥蔥的松樹在風雪中挺拔,余沉沉就在天梯最高一級的台階上,那裡冰雪覆蓋,白色的雪花整齊的鋪在她的身旁——是最聖潔的人兒。
幻覺,都是幻覺,真實的世界都是冰溜子和冰渣子,拾級而上,越發往上,就越發的艱難,風蕭蕭,冷氣直往嘴裡躥,冬日裡突然就出現的陽光這種概率是極少的。
我們是在半山腰相遇的,撥開重重濃霧,現出一個女孩子來,天外飛仙一樣,不過,並沒有那麼浪漫和輕巧,厚厚的花襖子顯得笨重,見我就站住,隔我還有三步階梯的距離,我看著站在高處的她。
」你回來啦?」
我微微點點頭,現在的她要比我主動,話頭都是出自於她那裡。
「你看見了我留給你的書了嘛?」兩隻戴著手套的手交叉在一起,相互摩挲著,思考著、揣度著、抽個空瞟我一眼,用她以往的話說就是倒要看看現在的我到底是個什麼德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次很嚴峻,是絕對的認真,不容別人去輕視。
我又點點頭,我不知道在來這兒之前,她的心裏面到底準備了怎麼樣的說辭,而我,只要保持沉默就可以窺見到。
「你覺得怎麼樣呀?」就像是在談判桌上談條件一樣,自然不自然的,她處在上風,我幾乎只能聽天由命一般的點頭或者搖頭,到了這個份兒上,還有什麼是不能說的,還有什麼是要避諱的?還有哪些是應該避免的?
「我覺得不怎麼樣!」立刻否定她提出的這個條件,說著順便從口袋裡拿出她給的那本「書」,一下就將那紙條撕掉,成了兩半,跟地上的冰雪融成一個顏色。
抗議!為不公,為不妥協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