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富貴門
不是第一次坐火車,卻別有一番意義,穿過熟悉的東北平原,看著些許低矮的的房屋,高粱很茂盛,這預示著一個好收成,一排排的胡楊在田埂邊上羅列,動車往前走,這一切就往後退,好像我們乘坐的是一部時光機器,在光陰中穿梭。
兩個小時的車程,在一個叫榆林的地方下車,等到汽車行進到李萌家周邊之時,眼前所見,真是我平生僅見,沒有廣袤的高粱地,仿佛平原上的高粱地一直延伸,延伸,直到這裡便戛然而止,一下給人驚喜一樣,換了天地,廣闊無垠的、清新空靈的草原,鏡子一樣的湖塘,像是故意鑲嵌在草地一般。
稀稀落落的幾處房子,造型別致,外在的裝飾裝修便可以看出來,其精美以及講究,漂亮、華美、精緻用來形容都不過分,目不暇接,這是另外的一番天地,與世隔絕,至少,打破了我對北方村鎮所有的印象。
怎生還有這好去處?如果不是李萌一直在一旁加以介紹,轉換角色,她變成一個在我身邊的導遊,如果不是她,便真以為是進到了幻境。公路兩邊是木質的護欄,上頭雕著花紋。路邊是淺淺的青草,幾乎所有的細節都被處理的那麼精緻,毫無瑕疵。
「我們就快要到地方了。」李萌看一眼,接著低下頭看手機,沒有回家的新鮮感——不去關注外面到底變化了多少。或許一切的變化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在哪兒?現在就可以看見嗎?」我的熱心充分說明對環境的陌生,好像是一個遊客,帶著所有的好奇心和期許來的。
她沒有必要,我與她之間,到了這裡她是主宰。
「喏,就是那裡。」一棟高大的莊園式建築物,在一大片湖邊,水色晶瑩剔透,房子下面的青杆成排,在角落處是一片楓樹林,此時已是一地殘葉黑泥,但依然能想像到深秋時節,這裡火紅楓葉的壯觀景象,大門處的綠植以矮松為主角,像千年矮樹還有綠蘿因其矮小只能作個輔助性的陪襯,不過沿著大門邊上進去,這些個矮小的植株排成一排,蜿蜒隆重的往裡面走去,直到與內院的花園銜接在一起。
且不說這內院的綠植是何珍稀品種,造型之奇特,大多數的植物都不知名,令人格外舒適的是這座花園被打理的很妥當,橫平豎直,很壯觀,即便是深秋或冬季萬物衰敗的時候,看著有的枯黃,有的依然綠色,綠色與黃色相交融,仍然可以體現出這片花園的節奏型和律動。
「這裡面有很多好看的花,不過,你來的不是時候,等到明年春天或者夏天再來的時候,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
「什麼?再來?」作驚訝狀,她低著頭,抿抿嘴,「難道不好麼?這裡。」
「好,真是羨慕你,這個地方擁有著所有的美好。」
「何以見得,這草木,草木一秋,這樓棟,歷經光陰和歲月,不知到哪一天,還不是斷壁殘垣,灰飛煙滅?」
面對眼前的壯觀,她竟然一下悲觀又理性的看到往後,也就說明她對這些看得淡,她聳聳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珍惜當下。」
「對。」
我們拎著行李走進大門,寬敞的大廳,大廳中間擺著沙發和茶几,在右手的方向,有一架感情,是白色的,那邊的落地窗,空闊,素淨的窗簾落在兩邊,兩側還有兩根六邊形的柱,稜角分明,一推開大門,準確的說是自動門,李萌拿出一把精緻的圓形的鑰匙——後來我方才這是一把鑰匙。「鑰匙」上面刻著雅苑兩個字,在這宏大的大門一靠,鑰匙上面的雅府兩個字便閃了閃金光。此時大門才緩緩打開。
大廳兩邊各有一道旋轉而上的樓梯,旋轉式的樓梯在中間會和,在最中間位置,掛著三幅任務肖像畫,西洋畫的樣式,有些陳舊古樸,畫框鑲著金邊,三幅畫大致呈品字形布置,最上面的一幅畫畫的是一個白鬍子的老者,側面像,畫上那老者已顯出老態,頭上有幾縷白髮,而且梳理得很齊整,像是後面還拖著一根辮子一樣,鬍子很長,一直垂到下巴,由於是半身像,可以看到那老者身穿長布衫,是棕紅色的,有知識分子的樣子,或者是商人,或者就是手握權柄的政客,這是基於相貌還有氣質所做的遐想。尤其突出的地方,是他的眼睛,即便是上了年歲,也炯炯有神,銳利,清晰,透徹……大概就可以這麼來形容。
第二幅,就是稍微靠下左邊的一副,這就是個年輕男人,帶著眼鏡,不過最直觀的還是這是一個英俊的男人,西裝,領帶,黑色的、茂密的頭髮背在後面,眼角透出幾分聰明或者說智慧氣息,皮膚很被刻畫的很細,這副依舊是側面畫像,這個人的身份就很難揣度,因為看起來現代氣息更濃烈。
第三幅是在這個男人畫像的右邊,並與其同高,也是唯一的一副女像畫,畫上顯示的年歲,該是到了中年,一身旗袍,突出了其女性的知性之美,臉上的表情很和藹,如果畫中人可以說話的話,那想必是不緊不慢,娓娓道來的樣子;有一點格外明顯的是她整體凸顯出了一種英氣,大義凜然,柔中帶剛。可以看出來畫中人的年紀,卻也無法分辨出其年代。
一般而言,尋常人家是沒有此種慣例的,尋常人家在這樣顯眼的位置,都會供上財神才對。這樣的掛著人像的,想必是非同尋常的人物,並且與這個家庭的關係很有淵源。
坐在沙發上,看著那頭牆上中間位置的人物肖像畫,看了幾遍,看過來,又看過去,有很多疑問不解。
李萌端了咖啡,杯子輕輕的放到茶几上,才轉過身去,面對著的,除了眼前寬大的玻璃茶几之外,顯得大氣的便是那面電視牆,我確定那就是電視牆,雖然一眼看過去,電視不見,後來才知道電視機是超薄,並且是自動升降,隱藏在下面的紅木大箱子裡面。
「喝點兒吧,看你一路上有些瞌睡。」咖啡是現磨的,而她並沒有刻意來強調。
鐵勺在杯子裡面緩緩攪了幾周便停下,很輕,哪怕是端起杯子送到嘴邊的動作,那種氣質和動作也是獨特的優雅。
我看著她很難為情的笑笑,「不必拘束。」她給了個肯定的眼神,令人放鬆,不過她的話裡面意猶未盡,想說什麼,再一次的被咖啡杯子擋住語意。
「呵呵,是不是想說不必拘束,把這兒當成自己家就行。」這句玩笑話是很冷的笑話,「那我可不敢。」
她聽懂了,莞爾一笑。
回過頭來,「那幾幅畫像?你可以稍微介紹一下麼?」她放下杯子。
「這是我們家的傳統,不過煩惱的地方在於每每有朋友造訪,都得詢問一下其中的來由,當然,最終解釋權都會歸到我這裡。」
「一開門就可以看到,給了人第一印象,相比於供著財神來說,這幾個任務肖像畫,更能引起人的好奇心。」
「你說的很對。」她看著那幾張畫像,儼然就有敬畏之心和崇敬之意,「那最上面的一副,也就是那副老者畫像,是這個家裡的老祖宗,李章江,字紀宇,據傳是康熙年間的盛京將軍,統領北方一域,文治武功,深得康熙帝的器重,歷經大小戰數百,鼎盛時期,清庭傳出北有紀宇,南有施琅,江山可固的讚譽。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我大概明白了,那蒼顏老者是她家的老祖宗。」
可還是很有疑問,畫中的人並沒有顯出一個將軍身上自有的殺伐氣,至少作為一個陌生人很難看出來。正如之前所言,竟然有幾分書生儒雅氣質,全然看不到這是一個歷經兵戈,衝鋒陷陣的將軍。
李萌近乎是看出了這種疑惑,「看起來是不是不像,面貌與身份匹配不上?」
我點點頭,看著那畫中人。「除了戰績非凡之外,到六十歲時,任翰林院編修,主負責史籍編撰,到七十歲余,方才告老還鄉……
「一員儒將!」
夜半冰河嘯,明月耀江津。
將軍披鐵衣,戰馬嘶吼音。
亂陣圈入時,長戟論乾坤。
荒野長號號,紅甲顫滴滴。
李萌念了一首詩,看字面意思,得以看出這來源於一場夜襲戰。就出自於畫中人之手,其詩意較淺薄好懂,「這是我從小會背的第一首詩,呵呵呵,別家的孩子會被的都是駱賓王的《鵝》,在家裡珍藏的書籍中的一首小詩。」
李章江,是文武雙全之人,在大家族裡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觀其象,心中有乾坤,卻是一副書生樣,從一位將軍身上你看不出殺氣和粗俗,可想而知,此人有非凡的修煉,飽含古時作為一個男性的風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提刀守江山。實屬少見。後人把他作為標杆,也就不足為奇。
「那位年輕的男人,很有現代男人的氣質。你可以介紹麼?」
「李秀璉,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學生,軍閥時期東北軍軍官,日寇入侵後,違抗張的不抵抗命令,誓死抵抗,敵眾我寡,後無援兵,戰死。時年32歲。」
我被這個簡介驚到了,一般看來,這樣一個西裝,帶著眼鏡,略顯清瘦的男子,僅憑畫中樣貌,與現今的紈絝子弟別無二致,卻在時代的洪流中,有這樣一番經歷,俠之大者……
聽到李萌的介紹後,這些人物的臉上浮上一層年代的煙雲,想必那最後的一張女肖像畫也不會例外。
「李茹,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畢業後從事繪畫,因抽象畫著名,一躍成為畫家,歐洲皇室畫師,1995年隱退,回來過一次,之後漂泊不定,後期畫作影響力很大,畫作各美術館收藏居多,很有藝術造詣。
好像是進入了一個謎一樣的世界,在不同的時代和光陰中裝換過來又轉換過去,時而在浪潮的頂端,時而又見到谷底的風景。
這個有著豐沛歷史淵源的家庭,幾乎有生以來就被賦予著一種貴族血系,並非是後代的附庸風雅或者夜郎自大。
憑著這幾張畫像,便可以了解這個地方所養育的人給予的一種底蘊。每一個都是傳奇,每一個都是模範,每一個都值得被紀念。
「好啦,你想知道的我都給你講過了,你大概齊知道我們整個家庭的來由。」
我轉過頭來,飲著杯子中的咖啡,咖啡濃郁,電視機升了起來,李萌調著頻道,她說她要看看綜藝,也詢問我喜歡哪一類的節目,「你喜歡什麼便看什麼。」
「那好呀,相信再乏味的節目,你都能從裡面找到有趣的地方。」這話倒是說得中意。
軟軟的沙發,二樓的懸梯,在往上就是圓形的頂,上面的裝飾也是及其講究的,華美但不那麼奢侈,又比單調的輕奢主義更勝一籌,恰到好處的華貴,見我仰著頭端詳著上面的雕花和光照進來映在上面的圖案。
「那是大理石和水晶石做的,小時候我就不敢在下面站著,就生怕它上面的石子往下落,結果,到了今天,它也還是安然無恙。」
在沙發的後面有一張圓的桌子,看木材,很是厚重,有幾把高的,靠背豎直的立著,整齊的排列在桌子周圍的椅子,正對桌子北邊的,是一座大大的、古老的的壁鍾,它還在輕輕的發出嘀嗒的聲音。仿佛會一直下去。光潔的地上鋪著薄薄的地毯,真正踩上去卻有軟的舒緩感。
沿著旋轉的梯步,看得出二樓也是很寬敞的空間。
「這麼大的房子,不得有個打掃的阿姨,還有外面的花園,是不是定期有園丁來打理?」已經把這兒當成實打實的貴族庭院。
「呵呵呵,一開始我也有這種想法,不過後來就被父親給打消了,我們家,包括你看到的前面的花園還有後面的球場、游泳池、假山都是我們自己家人負責,沒有請傭人的習慣。」
「管家呢?」
「我們自己就是管家呀。」
兩個小時的車程,在一個叫榆林的地方下車,等到汽車行進到李萌家周邊之時,眼前所見,真是我平生僅見,沒有廣袤的高粱地,仿佛平原上的高粱地一直延伸,延伸,直到這裡便戛然而止,一下給人驚喜一樣,換了天地,廣闊無垠的、清新空靈的草原,鏡子一樣的湖塘,像是故意鑲嵌在草地一般。
稀稀落落的幾處房子,造型別致,外在的裝飾裝修便可以看出來,其精美以及講究,漂亮、華美、精緻用來形容都不過分,目不暇接,這是另外的一番天地,與世隔絕,至少,打破了我對北方村鎮所有的印象。
怎生還有這好去處?如果不是李萌一直在一旁加以介紹,轉換角色,她變成一個在我身邊的導遊,如果不是她,便真以為是進到了幻境。公路兩邊是木質的護欄,上頭雕著花紋。路邊是淺淺的青草,幾乎所有的細節都被處理的那麼精緻,毫無瑕疵。
「我們就快要到地方了。」李萌看一眼,接著低下頭看手機,沒有回家的新鮮感——不去關注外面到底變化了多少。或許一切的變化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在哪兒?現在就可以看見嗎?」我的熱心充分說明對環境的陌生,好像是一個遊客,帶著所有的好奇心和期許來的。
她沒有必要,我與她之間,到了這裡她是主宰。
「喏,就是那裡。」一棟高大的莊園式建築物,在一大片湖邊,水色晶瑩剔透,房子下面的青杆成排,在角落處是一片楓樹林,此時已是一地殘葉黑泥,但依然能想像到深秋時節,這裡火紅楓葉的壯觀景象,大門處的綠植以矮松為主角,像千年矮樹還有綠蘿因其矮小只能作個輔助性的陪襯,不過沿著大門邊上進去,這些個矮小的植株排成一排,蜿蜒隆重的往裡面走去,直到與內院的花園銜接在一起。
且不說這內院的綠植是何珍稀品種,造型之奇特,大多數的植物都不知名,令人格外舒適的是這座花園被打理的很妥當,橫平豎直,很壯觀,即便是深秋或冬季萬物衰敗的時候,看著有的枯黃,有的依然綠色,綠色與黃色相交融,仍然可以體現出這片花園的節奏型和律動。
「這裡面有很多好看的花,不過,你來的不是時候,等到明年春天或者夏天再來的時候,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
「什麼?再來?」作驚訝狀,她低著頭,抿抿嘴,「難道不好麼?這裡。」
「好,真是羨慕你,這個地方擁有著所有的美好。」
「何以見得,這草木,草木一秋,這樓棟,歷經光陰和歲月,不知到哪一天,還不是斷壁殘垣,灰飛煙滅?」
面對眼前的壯觀,她竟然一下悲觀又理性的看到往後,也就說明她對這些看得淡,她聳聳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珍惜當下。」
「對。」
我們拎著行李走進大門,寬敞的大廳,大廳中間擺著沙發和茶几,在右手的方向,有一架感情,是白色的,那邊的落地窗,空闊,素淨的窗簾落在兩邊,兩側還有兩根六邊形的柱,稜角分明,一推開大門,準確的說是自動門,李萌拿出一把精緻的圓形的鑰匙——後來我方才這是一把鑰匙。「鑰匙」上面刻著雅苑兩個字,在這宏大的大門一靠,鑰匙上面的雅府兩個字便閃了閃金光。此時大門才緩緩打開。
大廳兩邊各有一道旋轉而上的樓梯,旋轉式的樓梯在中間會和,在最中間位置,掛著三幅任務肖像畫,西洋畫的樣式,有些陳舊古樸,畫框鑲著金邊,三幅畫大致呈品字形布置,最上面的一幅畫畫的是一個白鬍子的老者,側面像,畫上那老者已顯出老態,頭上有幾縷白髮,而且梳理得很齊整,像是後面還拖著一根辮子一樣,鬍子很長,一直垂到下巴,由於是半身像,可以看到那老者身穿長布衫,是棕紅色的,有知識分子的樣子,或者是商人,或者就是手握權柄的政客,這是基於相貌還有氣質所做的遐想。尤其突出的地方,是他的眼睛,即便是上了年歲,也炯炯有神,銳利,清晰,透徹……大概就可以這麼來形容。
第二幅,就是稍微靠下左邊的一副,這就是個年輕男人,帶著眼鏡,不過最直觀的還是這是一個英俊的男人,西裝,領帶,黑色的、茂密的頭髮背在後面,眼角透出幾分聰明或者說智慧氣息,皮膚很被刻畫的很細,這副依舊是側面畫像,這個人的身份就很難揣度,因為看起來現代氣息更濃烈。
第三幅是在這個男人畫像的右邊,並與其同高,也是唯一的一副女像畫,畫上顯示的年歲,該是到了中年,一身旗袍,突出了其女性的知性之美,臉上的表情很和藹,如果畫中人可以說話的話,那想必是不緊不慢,娓娓道來的樣子;有一點格外明顯的是她整體凸顯出了一種英氣,大義凜然,柔中帶剛。可以看出來畫中人的年紀,卻也無法分辨出其年代。
一般而言,尋常人家是沒有此種慣例的,尋常人家在這樣顯眼的位置,都會供上財神才對。這樣的掛著人像的,想必是非同尋常的人物,並且與這個家庭的關係很有淵源。
坐在沙發上,看著那頭牆上中間位置的人物肖像畫,看了幾遍,看過來,又看過去,有很多疑問不解。
李萌端了咖啡,杯子輕輕的放到茶几上,才轉過身去,面對著的,除了眼前寬大的玻璃茶几之外,顯得大氣的便是那面電視牆,我確定那就是電視牆,雖然一眼看過去,電視不見,後來才知道電視機是超薄,並且是自動升降,隱藏在下面的紅木大箱子裡面。
「喝點兒吧,看你一路上有些瞌睡。」咖啡是現磨的,而她並沒有刻意來強調。
鐵勺在杯子裡面緩緩攪了幾周便停下,很輕,哪怕是端起杯子送到嘴邊的動作,那種氣質和動作也是獨特的優雅。
我看著她很難為情的笑笑,「不必拘束。」她給了個肯定的眼神,令人放鬆,不過她的話裡面意猶未盡,想說什麼,再一次的被咖啡杯子擋住語意。
「呵呵,是不是想說不必拘束,把這兒當成自己家就行。」這句玩笑話是很冷的笑話,「那我可不敢。」
她聽懂了,莞爾一笑。
回過頭來,「那幾幅畫像?你可以稍微介紹一下麼?」她放下杯子。
「這是我們家的傳統,不過煩惱的地方在於每每有朋友造訪,都得詢問一下其中的來由,當然,最終解釋權都會歸到我這裡。」
「一開門就可以看到,給了人第一印象,相比於供著財神來說,這幾個任務肖像畫,更能引起人的好奇心。」
「你說的很對。」她看著那幾張畫像,儼然就有敬畏之心和崇敬之意,「那最上面的一副,也就是那副老者畫像,是這個家裡的老祖宗,李章江,字紀宇,據傳是康熙年間的盛京將軍,統領北方一域,文治武功,深得康熙帝的器重,歷經大小戰數百,鼎盛時期,清庭傳出北有紀宇,南有施琅,江山可固的讚譽。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我大概明白了,那蒼顏老者是她家的老祖宗。」
可還是很有疑問,畫中的人並沒有顯出一個將軍身上自有的殺伐氣,至少作為一個陌生人很難看出來。正如之前所言,竟然有幾分書生儒雅氣質,全然看不到這是一個歷經兵戈,衝鋒陷陣的將軍。
李萌近乎是看出了這種疑惑,「看起來是不是不像,面貌與身份匹配不上?」
我點點頭,看著那畫中人。「除了戰績非凡之外,到六十歲時,任翰林院編修,主負責史籍編撰,到七十歲余,方才告老還鄉……
「一員儒將!」
夜半冰河嘯,明月耀江津。
將軍披鐵衣,戰馬嘶吼音。
亂陣圈入時,長戟論乾坤。
荒野長號號,紅甲顫滴滴。
李萌念了一首詩,看字面意思,得以看出這來源於一場夜襲戰。就出自於畫中人之手,其詩意較淺薄好懂,「這是我從小會背的第一首詩,呵呵呵,別家的孩子會被的都是駱賓王的《鵝》,在家裡珍藏的書籍中的一首小詩。」
李章江,是文武雙全之人,在大家族裡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觀其象,心中有乾坤,卻是一副書生樣,從一位將軍身上你看不出殺氣和粗俗,可想而知,此人有非凡的修煉,飽含古時作為一個男性的風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提刀守江山。實屬少見。後人把他作為標杆,也就不足為奇。
「那位年輕的男人,很有現代男人的氣質。你可以介紹麼?」
「李秀璉,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學生,軍閥時期東北軍軍官,日寇入侵後,違抗張的不抵抗命令,誓死抵抗,敵眾我寡,後無援兵,戰死。時年32歲。」
我被這個簡介驚到了,一般看來,這樣一個西裝,帶著眼鏡,略顯清瘦的男子,僅憑畫中樣貌,與現今的紈絝子弟別無二致,卻在時代的洪流中,有這樣一番經歷,俠之大者……
聽到李萌的介紹後,這些人物的臉上浮上一層年代的煙雲,想必那最後的一張女肖像畫也不會例外。
「李茹,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畢業後從事繪畫,因抽象畫著名,一躍成為畫家,歐洲皇室畫師,1995年隱退,回來過一次,之後漂泊不定,後期畫作影響力很大,畫作各美術館收藏居多,很有藝術造詣。
好像是進入了一個謎一樣的世界,在不同的時代和光陰中裝換過來又轉換過去,時而在浪潮的頂端,時而又見到谷底的風景。
這個有著豐沛歷史淵源的家庭,幾乎有生以來就被賦予著一種貴族血系,並非是後代的附庸風雅或者夜郎自大。
憑著這幾張畫像,便可以了解這個地方所養育的人給予的一種底蘊。每一個都是傳奇,每一個都是模範,每一個都值得被紀念。
「好啦,你想知道的我都給你講過了,你大概齊知道我們整個家庭的來由。」
我轉過頭來,飲著杯子中的咖啡,咖啡濃郁,電視機升了起來,李萌調著頻道,她說她要看看綜藝,也詢問我喜歡哪一類的節目,「你喜歡什麼便看什麼。」
「那好呀,相信再乏味的節目,你都能從裡面找到有趣的地方。」這話倒是說得中意。
軟軟的沙發,二樓的懸梯,在往上就是圓形的頂,上面的裝飾也是及其講究的,華美但不那麼奢侈,又比單調的輕奢主義更勝一籌,恰到好處的華貴,見我仰著頭端詳著上面的雕花和光照進來映在上面的圖案。
「那是大理石和水晶石做的,小時候我就不敢在下面站著,就生怕它上面的石子往下落,結果,到了今天,它也還是安然無恙。」
在沙發的後面有一張圓的桌子,看木材,很是厚重,有幾把高的,靠背豎直的立著,整齊的排列在桌子周圍的椅子,正對桌子北邊的,是一座大大的、古老的的壁鍾,它還在輕輕的發出嘀嗒的聲音。仿佛會一直下去。光潔的地上鋪著薄薄的地毯,真正踩上去卻有軟的舒緩感。
沿著旋轉的梯步,看得出二樓也是很寬敞的空間。
「這麼大的房子,不得有個打掃的阿姨,還有外面的花園,是不是定期有園丁來打理?」已經把這兒當成實打實的貴族庭院。
「呵呵呵,一開始我也有這種想法,不過後來就被父親給打消了,我們家,包括你看到的前面的花園還有後面的球場、游泳池、假山都是我們自己家人負責,沒有請傭人的習慣。」
「管家呢?」
「我們自己就是管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