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斗將
第516章 斗將
第二日,趙禎在益都城外平地,擺開陣勢。大小將領,一齊上馬,隨到門旗下。
城頭上,宋江看時,只見梁山大軍陣排一字,旗分五色。
三通鼓罷,只見一將,怎生打扮:
頭巾掩映茜紅纓,狼腰猿臂體彪形。
錦衣繡襖,袍中微露透深青。
雕鞍側坐,青驄玉勒馬輕迎。
認軍旗上寫的分明:
東昌馬騎將,沒羽箭張清。
門旗影里,左邊閃出那個【花項虎】龔旺,右邊閃出這個【中箭虎】丁得孫,二人護持張清左右。三騎馬來到陣前。
張清手指城頭罵道:「無端草寇,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為泥,悔之何及!」
城頭上,宋江聽了,喊話道:「將軍,非是宋江有意為亂。只為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聖聰,官吏污濫,我等弟兄權借青州避難,一向替天行道,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張清喝道:「你這鄆城猾吏,黑矮奸徒,一派花言巧語,你屢抗王師,攻城掠地,戕官殺吏,株連無辜,明明草賊而已,替的何天?行的何道?你有心要受招安,何不徑詣京師,悔罪自首?如今侵州占府,巧言惑眾,自大稱尊,是何道理?」
「天兵到此,尚不投降!若稍遲延,打破城池,盡行屠戮!」
話音剛落,宋江身旁【鐵背狼】崔豪大怒,高喝一聲:「哥哥,看我斬他頭顱。」
宋江正猶豫,來永兒道:「崔兄弟勇武,臨淄城下連敗多人,出盡了風頭。今日正要讓梁山軍也見見我等勇猛,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省的這廝總以為我等可欺。」
宋江聞言,點了點頭,對崔豪道:「兄弟小心在意。」
張清正在城下喝罵,只見城門開處,一彪人馬湧出,當先簇擁著一將,臉如鍋底,騎一匹黑馬,頭頂烏油盔,身穿一副鐵葉甲,擎手中筆桿渾鐵槍,大喝一聲:「你們這伙朝廷鷹犬,認得【鐵背狼】崔豪嗎?」
「什麼鐵背狼、軟腳狗,手底下見真章。」
崔豪聽了大怒,催坐下馬,直奔張清。
張清見了,也拍馬來迎,兩馬相交,雙槍並舉。來來往往戰了五六合,張清虛晃一槍,撥馬就走。
崔豪見了,縱馬去趕。
張清把左手虛提長槍,右手便向錦袋中摸出石子,扭回身,覷得崔豪面門近,只一石子,正中眉心,崔豪翻身落馬。
左右副將龔旺、丁得孫見了,便來捉人。
城下青州賊也發聲喊,前來救護,丁得孫、龔旺手裡飛槍、飛叉亂發,沖在前頭的青州賊都被射落馬下。
二人身後的一隊驍騎馬軍,都是銅鈴面具,雉尾紅纓,輕弓短箭,繡旗花槍。見龔旺、丁得孫招手,也舉弓就射。
不一時將衝來的青州賊都殺散,崔豪也被綁入趙禎面前。
見了趙禎,崔豪桀驁,怒視張清:「暗器傷人,非是好漢所為。」
張清也不搭話。
立在一旁的扈三娘笑道:「技不如人,還敢猖狂?」
「你···」
趙禎喝令左右解了繩索道:「我早就聽聞【鐵背狼】崔豪的名聲。臨淄城下,斬將衝鋒,勇猛無二。今日被俘,可願降服?」
崔豪道:「你是官,我是賊。當年我受官府逼迫,受盡折辱,怒而殺死官吏,上山落草為寇。如今我受公明哥哥恩惠,縱橫一地,死而無怨。讓我降順朝廷爪牙,痴心妄想。」
張清道:「你說的宋公明,不也是鄆城小吏嗎?」
「公明哥哥遮奢,豈是你等可比?」
「我家官人江湖上名聲更盛,如何比不得這個宋江?」劉慧娘輕笑一聲道。
崔豪還要爭辯,只聽戰鼓聲響,益都城頭又湧出一伙人,當先一人,正是青雲山大寨主【艾葉豹子】狄雷。這廝的嫡親弟弟【瘦臉熊】狄雲就死在新泰城外,今日又見崔豪被俘,新仇舊恨一齊湧上心頭,以此請命,帶著【鐵羅漢】法通、【蟠海龍】秦會兩人出城廝殺。
只聽狄雷大喝一聲:「無恥小人,還我兄弟。」
張清聞言,上馬出陣。
狄雷見了張清出陣,咬牙切齒,手擎兩柄赤銅錘,催馬上前。
兩馬方交,喊聲大舉。
張清要在趙禎面前顯能,抖擻精神,大戰狄雷。
只三五合,張清氣力不濟,回馬就走。
狄雷見了,驅馬來追。
張清早取石子在手,見狄雷來追,回首揚手,一枚石子打出。
狄雷早有防備,兩柄銅錘護住面門,錚的一聲,打在錘上。
狄雷再趕,張清揚手,又是一枚石子飛出。狄雷銅錘一揮,又擋了下來。
「小小石子,豈能傷我?」
不提防張清早暗扣第二枚石子,狄雷說話之際,第二枚石子早到,一石子正中狄雷嘴邊,鮮血迸流。
狄雷提錘而回。
張清見了,迴轉馬頭,又取一枚石子,朝狄雷後心一擲,打在狄雷護心鏡上,錚然有聲,狄雷伏鞍而走。
梁山軍見了,戰鼓響處,歡呼雷動。
【鐵羅漢】法通見了,提一條禪杖上前,喝道:「擲石小兒,須打不得我。」
法通大踏步上前,正走之間,張清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法通頭上,打得鮮血迸流,往後便倒。
【蟠海龍】秦會見了,連忙接應回陣。
張清哈哈大笑:「你等草寇,還有何人前來領死?」
城頭上,宋江、來永兒面面相覷,宋江忍不住先開口道:「不想這個東昌府都監有飛石打人的手段。吃他拿了崔豪,又連敗兩陣,如何是好?」
來永兒道:「看其馬上武藝,不及狄雷哥哥,只要防他飛石手段。」
「今日挫動士氣,不宜再戰,不如謹守城池,明日再戰。」
宋江聽了,連連點頭,收兵回城。
張清耀武揚威,只在城下搦戰。城頭上並不理會,稍稍靠近,就是一陣箭雨。
趙禎見了,也下令緩緩退去,離城五里,安營紮寨。
大營里,趙禎讓人標寫張清功勞,只等破城之後請賞。
眾將見識了張清手段,也各自上前恭賀。
(本章完)
第二日,趙禎在益都城外平地,擺開陣勢。大小將領,一齊上馬,隨到門旗下。
城頭上,宋江看時,只見梁山大軍陣排一字,旗分五色。
三通鼓罷,只見一將,怎生打扮:
頭巾掩映茜紅纓,狼腰猿臂體彪形。
錦衣繡襖,袍中微露透深青。
雕鞍側坐,青驄玉勒馬輕迎。
認軍旗上寫的分明:
東昌馬騎將,沒羽箭張清。
門旗影里,左邊閃出那個【花項虎】龔旺,右邊閃出這個【中箭虎】丁得孫,二人護持張清左右。三騎馬來到陣前。
張清手指城頭罵道:「無端草寇,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為泥,悔之何及!」
城頭上,宋江聽了,喊話道:「將軍,非是宋江有意為亂。只為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聖聰,官吏污濫,我等弟兄權借青州避難,一向替天行道,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張清喝道:「你這鄆城猾吏,黑矮奸徒,一派花言巧語,你屢抗王師,攻城掠地,戕官殺吏,株連無辜,明明草賊而已,替的何天?行的何道?你有心要受招安,何不徑詣京師,悔罪自首?如今侵州占府,巧言惑眾,自大稱尊,是何道理?」
「天兵到此,尚不投降!若稍遲延,打破城池,盡行屠戮!」
話音剛落,宋江身旁【鐵背狼】崔豪大怒,高喝一聲:「哥哥,看我斬他頭顱。」
宋江正猶豫,來永兒道:「崔兄弟勇武,臨淄城下連敗多人,出盡了風頭。今日正要讓梁山軍也見見我等勇猛,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省的這廝總以為我等可欺。」
宋江聞言,點了點頭,對崔豪道:「兄弟小心在意。」
張清正在城下喝罵,只見城門開處,一彪人馬湧出,當先簇擁著一將,臉如鍋底,騎一匹黑馬,頭頂烏油盔,身穿一副鐵葉甲,擎手中筆桿渾鐵槍,大喝一聲:「你們這伙朝廷鷹犬,認得【鐵背狼】崔豪嗎?」
「什麼鐵背狼、軟腳狗,手底下見真章。」
崔豪聽了大怒,催坐下馬,直奔張清。
張清見了,也拍馬來迎,兩馬相交,雙槍並舉。來來往往戰了五六合,張清虛晃一槍,撥馬就走。
崔豪見了,縱馬去趕。
張清把左手虛提長槍,右手便向錦袋中摸出石子,扭回身,覷得崔豪面門近,只一石子,正中眉心,崔豪翻身落馬。
左右副將龔旺、丁得孫見了,便來捉人。
城下青州賊也發聲喊,前來救護,丁得孫、龔旺手裡飛槍、飛叉亂發,沖在前頭的青州賊都被射落馬下。
二人身後的一隊驍騎馬軍,都是銅鈴面具,雉尾紅纓,輕弓短箭,繡旗花槍。見龔旺、丁得孫招手,也舉弓就射。
不一時將衝來的青州賊都殺散,崔豪也被綁入趙禎面前。
見了趙禎,崔豪桀驁,怒視張清:「暗器傷人,非是好漢所為。」
張清也不搭話。
立在一旁的扈三娘笑道:「技不如人,還敢猖狂?」
「你···」
趙禎喝令左右解了繩索道:「我早就聽聞【鐵背狼】崔豪的名聲。臨淄城下,斬將衝鋒,勇猛無二。今日被俘,可願降服?」
崔豪道:「你是官,我是賊。當年我受官府逼迫,受盡折辱,怒而殺死官吏,上山落草為寇。如今我受公明哥哥恩惠,縱橫一地,死而無怨。讓我降順朝廷爪牙,痴心妄想。」
張清道:「你說的宋公明,不也是鄆城小吏嗎?」
「公明哥哥遮奢,豈是你等可比?」
「我家官人江湖上名聲更盛,如何比不得這個宋江?」劉慧娘輕笑一聲道。
崔豪還要爭辯,只聽戰鼓聲響,益都城頭又湧出一伙人,當先一人,正是青雲山大寨主【艾葉豹子】狄雷。這廝的嫡親弟弟【瘦臉熊】狄雲就死在新泰城外,今日又見崔豪被俘,新仇舊恨一齊湧上心頭,以此請命,帶著【鐵羅漢】法通、【蟠海龍】秦會兩人出城廝殺。
只聽狄雷大喝一聲:「無恥小人,還我兄弟。」
張清聞言,上馬出陣。
狄雷見了張清出陣,咬牙切齒,手擎兩柄赤銅錘,催馬上前。
兩馬方交,喊聲大舉。
張清要在趙禎面前顯能,抖擻精神,大戰狄雷。
只三五合,張清氣力不濟,回馬就走。
狄雷見了,驅馬來追。
張清早取石子在手,見狄雷來追,回首揚手,一枚石子打出。
狄雷早有防備,兩柄銅錘護住面門,錚的一聲,打在錘上。
狄雷再趕,張清揚手,又是一枚石子飛出。狄雷銅錘一揮,又擋了下來。
「小小石子,豈能傷我?」
不提防張清早暗扣第二枚石子,狄雷說話之際,第二枚石子早到,一石子正中狄雷嘴邊,鮮血迸流。
狄雷提錘而回。
張清見了,迴轉馬頭,又取一枚石子,朝狄雷後心一擲,打在狄雷護心鏡上,錚然有聲,狄雷伏鞍而走。
梁山軍見了,戰鼓響處,歡呼雷動。
【鐵羅漢】法通見了,提一條禪杖上前,喝道:「擲石小兒,須打不得我。」
法通大踏步上前,正走之間,張清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法通頭上,打得鮮血迸流,往後便倒。
【蟠海龍】秦會見了,連忙接應回陣。
張清哈哈大笑:「你等草寇,還有何人前來領死?」
城頭上,宋江、來永兒面面相覷,宋江忍不住先開口道:「不想這個東昌府都監有飛石打人的手段。吃他拿了崔豪,又連敗兩陣,如何是好?」
來永兒道:「看其馬上武藝,不及狄雷哥哥,只要防他飛石手段。」
「今日挫動士氣,不宜再戰,不如謹守城池,明日再戰。」
宋江聽了,連連點頭,收兵回城。
張清耀武揚威,只在城下搦戰。城頭上並不理會,稍稍靠近,就是一陣箭雨。
趙禎見了,也下令緩緩退去,離城五里,安營紮寨。
大營里,趙禎讓人標寫張清功勞,只等破城之後請賞。
眾將見識了張清手段,也各自上前恭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