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468.拿來祭旗正好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8章 468.拿來祭旗正好使

  給李庭芝的理由是現成的,大軍出征總要殺兩口豬羊來祭旗吧。眼前要是能夠砍了呂文煥來祭旗,那肯定「旗魂大悅」,保佑您老人家在襄樊百戰百勝。

  談,還別不信,這會兒許多大將都吃這一套的。

  神神鬼鬼之事固然沒有啥根據,可這年頭沒法解釋的事情多了去了,求神拜佛圖個心安嘛。保不齊真的「旗魂大悅」呢?

  對朝廷嘛,換回呂文煥這事就更重要了。就是呂文煥一個人帶崩沿江各邊的,沒他帶路,伯顏絕對來不了這麼快。對於呂文煥,謝太后和小皇帝趙濕那是恨得咬牙切齒,先前殿上召對,就說一定要把呂文煥拉去先帝的陵寢大卸八塊。

  是真的卸八塊,帶宋歷史上有這個傳統的。金哀宗完顏守緒不就是嘛,而且這事乃是孟珙乾的,據說他和蒙古將領塔察兒,把完顏守緒一分為二,不知道是上下切,還是左右切。反正是分成了兩大塊,拉到臨安祭拜先帝們。

  帶金完顏氏,和帶宋有血海深仇的嘛,這麼幹合情合理來著。血腥是血腥了一點,但完顏家殺老趙家的宗室男女也沒手軟。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現在呂文煥能夠被換回來,他身份還不如金哀宗完顏守緒呢,只分他八塊,

  都算是當今官家有盛德,沒有把他千刀萬剮。真要是魚鱗剮,那一兩銀子一片肉,能夠在臨安創造好幾個會子手大富翁。

  兩封信寫好,張巡連忙用淮南鎮自己的軍遞,以最快的速度發出去。同時文派人換船換夫,護送二位使臣前往行在。

  青陽夢炎和陳文龍也不多廢話,他們出使帶元,如果最終換俘成功,那就是一筆了不得的政治履歷。如果換俘不成,那這八九個月的辛苦便全白費啦,等於啥也沒撈著。

  也不對,撈著了忽必烈幾十馱的賞賜財物,

  可相比較於未來衝擊宰相大位的政治履歷,區區幾十馱賞賜,根本就不夠看的。這點財物,到外任去干一任知州,不也能刮來嘛。

  同張巡辭別,二人搭上了船就走,心裏面是真的急。

  張巡還好,雖然也有點急,但這事畢竟不沾張巡的淮南鎮。俘虜都交給朝廷了,出兵的主力是荊湖鄂州鎮,張巡其實是可以坐觀成敗的。

  但是吧,噻,怎麼會但是了呢。誰叫張巡最近有了幾分《關於宋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建議》,以前的主人翁意識主要集中在常州,後來擴大到淮南,現在正在進一步擴大。

  倒不是說把整個帶宋都當成自已家的,而是覺得帶宋最好別生什麼變亂,尤其是發生脫離張巡掌控的變亂。

  最好時局就一步一步的發展為正人被貶抑,小人升朝堂的局面。到時候朝堂亂起來,就是張巡的機會。

  所以咯,還是儘量減少變量,免得朝廷天天振作,就是不自己作死。

  李庭芝隔得稍微遠一點,先收到消息的是朝中的陸秀夫和文天祥。還沒等他們商量出個辦法來,青陽夢炎等人就快船抵達了臨安。

  按理說,使節團回到國內,是有一整個流程要走的,甚至還要專門在大朝會上,公開向皇帝票報。

  我回來了,非常想念陛下您啊,半道我都想的偷偷擱被窩裡流眼淚。然後皇帝再撫慰一番,宣布官升一級、二級,賞賜若干之類的。

  偏偏眼前的事情大,那就不搞這些虛套的東西了。文天祥和陸秀夫直接在政事堂的館舍內,召見了兩位使節。其他使團的隨行人員,除開在淮南派出,專責保衛使團安全的二百騎不在臨安外。在臨安的人員,都接受一輪盤問。

  主要是了解大都的人情風物,以及出使大都時,所發生事項的各種細節。免得這中間產生誤會,或者是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勾當。

  幾人尚未坐下,宮中的謝太后就派人來問,虜主忽必烈果真同意換俘耶?

  同意同意,確乎是同意了。

  回報了老太后,幾人這才開始聊。首先確認的是包括呂文煥大小家口在內的二三千口子,全部遣返回宋。剛確認完,小皇帝趙也派人來問。

  何時能將大賊呂氏,送去永紹陵,大卸八塊給俺皇爹做血食啊?

  瞎,這小皇帝也是個人物,小小年紀,一點兒不怕什麼大卸八塊,只希望血濺自己一腳面,愛看想看多看。

  打發走了小皇帝的隨侍,繼續問,才知道忽必烈希望在明年五月十五開始換,六月底之前結束。在正式換人之前,雙方各遣百騎,在淮邊接洽,約定好地點、船隻、人員、旗號等相關問題。

  換俘的時候,先換主要的「逃人」,比如帶宋把李德輝送過淮河,帶元就把呂文煥送過來。反正是有來有往,不要求宋朝這邊先把人全部都驅趕過淮之後,

  再釋放「逃人」。

  等主要的元朝官吏將校都換完之後,剩下的一般軍戶家口,就由宋朝相次解遞過淮。不是說有四五萬人之多嘛,為了保證不出亂子,雙方出動的船隻也有數量限制。所以估摸著要渡好幾天,才能夠渡完。

  在此期間,雙方的代表就在淮河邊監督,務必不使換俘期間出現問題錯漏。

  聽完二人的敘述,文天祥和陸秀夫覺得這個換俘還挺像樣的。為啥呢?原因很簡單的,宋仁宗時北宋在陝西沿邊,連續遭遇三次大敗,賠進去的官軍數以方計。

  很多官軍並未戰死沙場,而是被西夏給俘虜了。俘虜的宋軍,有技能的都去做工。沒有技能的,往往被編組為「撞令郎」,說白了就是炮灰送死。

  等到之後宋夏和議,雙方打累了,不再交兵,就約定釋放俘虜。宋朝多丟人吶,每一名宋軍俘虜,還要「賞賜」給所謂的「擒生軍」十匹絹。

  因為擒生軍把人捉到了,就算是他的戰利品,是財產。現在要放還,宋朝廷要補償這些所謂的俘虜主人們。

  真的是,在帶宋的每一天,都能夠認識新的帶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