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456.吉大王再拜帥印
第456章 456.吉大王再拜帥印
朝會無甚可說的,大朝上能講什麼?還不就是慶祝一下小皇帝十一歲啦,真不錯呀,然後賞賞賞。
小皇帝還格外掛念遷移去了四川成都的在院宗子個了,親不親的,那也是一個「趙」。降旨說成都新復,諸番不便,特賜銀貳萬兩,錢一百萬貫給成都宗子們。
噴噴噴,到底沒出五服,還是顧念的。
不過這種事,從軍隊到百官,都在賞賜之列,那宗室肯定也得賞,已經是整個帶宋運行秩序中的一環了,沒人會諫。
等這一輪賞賜結束,到勤政殿上去召對,那才是真要議事的場合。包括李庭芝的代表孟淵,這會兒也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勤政殿。
當年你爺爺,也即贈太師吉忠襄公孟諱珙,也是這樣亦步亦趨的從宮外一路走到勤政殿的。只是不知道,當年他走了多少步,你現在又走了多少步。
對了,孟淵已經是文資咯。
這也是南宋末年的一個弊病,武將居於高位之後,往往不願意讓子孫從軍,而是替換為文資,即便降等也要換文資。比如呂師孟,按理說他就應該是去做武將的,但最終還是竭盡全力的換成了文官。
瞎,風氣一時間轉換不過來,真就是只能一步一步的走。能做官的,都削尖了腦袋想去做文官。都清楚做武官只有受欺負,受鄙視的命。
早晚得把這風氣改一改,改成武將守邊有功,也能替換到中樞來做宰相。前唐一代,出將入相者極多。而有宋一朝,則幾乎沒有。
帶宋這鄙視武人的風氣,真是從上到下,一以貫之。固然和飽受五代武夫之害有關,可矯枉實在過正了,已經是畸形的歧視。
入得勤政殿,宰輔大臣,樞密卿相,分次坐定。按理說孟淵官卑是沒座的,但他代表著李庭芝這個大軍頭,那就有座。不是給他面子,是給李庭芝面子。
討論的內容大夥幾都很清楚了,現在就剩下各種細節的磨合談判。反正李庭芝以樞密使的高位總統水陸各師這事,沒人反對。
上一次李庭芝統率淮南十萬大軍進援襄陽,名為總帥,實則處處受人肘。范文虎頓兵下江不進,甚至還賣了張貴、張順。江陵的高達,鄂州的朱孫等人,都是統兵帥臣,各個都不聽李庭芝的招呼。
這一回絕對不允許這種事再發生了,所以首先推重李庭芝的名位,由其擔任獨一份的樞密使。再以樞密使的身份,成為荊湖都元帥,諸軍諸將均在其魔下。
張巡甚至還想過,為啥朝廷一直是文天祥「獨相」,不肯任命左丞相。
後來到底想明白了,皇權不振,不敢讓左右兩相均為一派人物,使之於朝中一家獨大。就死按著陸秀夫,一直以參知政事·樞密副使的職位任事。
現在也是這個考量,不讓主戰派的李庭芝擔任宰相兼樞密使。
雖然御醫也送信回來,說李庭芝這個背疽不是那麼好治的。可真要是李庭芝打完襄樊,得勝還朝,還沒死成,那他這個宰相兼樞密使不就坐定了?
所以趁著文天祥是個君子,還是個忠君愛國的君子的機會,把樞密使擼給李庭芝就夠用了。哪怕將來李庭芝贏了,同時還沒死,這中間也有個轉圜的餘地。
很好,接下來討論謝堂的問題。謝堂既然想要去接掌鄂州鎮,要出身有出身,要資本有資本,甚至連中軍五千人都是現成的。
朝廷中的文天祥並不反對此議,陸秀夫也沒有反對的立場。這二位雖然十分親善張巡,但更愛這個大宋國。帶宋走正常流程,任命新的帥臣,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帥臣,他們確實沒有反對的理由。
所以現在就明確一點,謝堂完全居於李庭芝之下!
謝堂本人認可,謝太后和小皇帝趙也表示會降下聖旨明詔,確認這一點。而張巡擔憂的就是李庭芝半道死了,謝堂是直接接樞密使元帥的差事,
還是以荊湖兩路安撫制置大使·副元師的身份,繼續作戰?
樞密使給李庭芝做可以,給謝堂做不行。樞密院的這張主座很重要,不能交給旁人。
這會兒又是趙濕張口,如果李庭芝半道不虞,那就請他的兄長吉王趙是出來當都元帥。謝堂仍舊是副帥,張巡仍舊是前營排陣使。
行!
親王掛名元帥,遙領大軍,張巡則在前線實際指揮作戰,不接受謝堂的任何干預調遣。謝堂也不能直接接李庭芝樞密使元帥的差,這個方案可以接受。
現場就寫聖旨,然後封存在政事堂,如果李庭芝不虞,那就立刻啟封下發。
順道請吉大王趙是過來,張巡朝他行個禮,又要共事了,總得見一面。
於是張巡的哥哥張逞被請了進來,他不是知制誥嘛,當場擬草稿。在場能說得上話的人都一一瞧過,確認文本內容無誤。譽寫一份,符寶郎加寶,
政事堂宰相加印,流程走完封在一個玉匣之中,就掛在政事堂的牌匾下面,
教眾人都瞧見,以防篡改。
別看張巡當場攔了謝堂,可謝堂還是笑眯眯的,且不說他本來就爭不過吉王趙是。單單是能夠執掌鄂州一鎮,就令他心滿意足了。
謝太后可沒幾年活頭啦,他現在緊趕慢趕入鎮,只要謝太后還能挺上三五年,他徐徐收拾,未必不能在鄂州站穩腳跟。
到那時即便謝太后逝,他們老謝家手中有兵有權,總有機會再出一個謝宰相或者謝皇后的。
重點是趁著現在謝太后還在位置上,趕緊完成權力的轉移。為老謝家撈取充分的政治資本和軍事基礎。
玉匣封好,吉王趙是也被從人換扶著走了進來,
歷史上趙是這會兒已經因為落水、驚懼、風寒等原因病逝了,但如今活的好好的,正是拔高個的年紀,實歲十二,虛歲十三,小大人一個啦。
文天祥同趙是分說明白,趙是倒也落落大方,羅圈拜向諸位臣工,又向謝太后和趙行禮,表示全憑主上吩咐。
朝會無甚可說的,大朝上能講什麼?還不就是慶祝一下小皇帝十一歲啦,真不錯呀,然後賞賞賞。
小皇帝還格外掛念遷移去了四川成都的在院宗子個了,親不親的,那也是一個「趙」。降旨說成都新復,諸番不便,特賜銀貳萬兩,錢一百萬貫給成都宗子們。
噴噴噴,到底沒出五服,還是顧念的。
不過這種事,從軍隊到百官,都在賞賜之列,那宗室肯定也得賞,已經是整個帶宋運行秩序中的一環了,沒人會諫。
等這一輪賞賜結束,到勤政殿上去召對,那才是真要議事的場合。包括李庭芝的代表孟淵,這會兒也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勤政殿。
當年你爺爺,也即贈太師吉忠襄公孟諱珙,也是這樣亦步亦趨的從宮外一路走到勤政殿的。只是不知道,當年他走了多少步,你現在又走了多少步。
對了,孟淵已經是文資咯。
這也是南宋末年的一個弊病,武將居於高位之後,往往不願意讓子孫從軍,而是替換為文資,即便降等也要換文資。比如呂師孟,按理說他就應該是去做武將的,但最終還是竭盡全力的換成了文官。
瞎,風氣一時間轉換不過來,真就是只能一步一步的走。能做官的,都削尖了腦袋想去做文官。都清楚做武官只有受欺負,受鄙視的命。
早晚得把這風氣改一改,改成武將守邊有功,也能替換到中樞來做宰相。前唐一代,出將入相者極多。而有宋一朝,則幾乎沒有。
帶宋這鄙視武人的風氣,真是從上到下,一以貫之。固然和飽受五代武夫之害有關,可矯枉實在過正了,已經是畸形的歧視。
入得勤政殿,宰輔大臣,樞密卿相,分次坐定。按理說孟淵官卑是沒座的,但他代表著李庭芝這個大軍頭,那就有座。不是給他面子,是給李庭芝面子。
討論的內容大夥幾都很清楚了,現在就剩下各種細節的磨合談判。反正李庭芝以樞密使的高位總統水陸各師這事,沒人反對。
上一次李庭芝統率淮南十萬大軍進援襄陽,名為總帥,實則處處受人肘。范文虎頓兵下江不進,甚至還賣了張貴、張順。江陵的高達,鄂州的朱孫等人,都是統兵帥臣,各個都不聽李庭芝的招呼。
這一回絕對不允許這種事再發生了,所以首先推重李庭芝的名位,由其擔任獨一份的樞密使。再以樞密使的身份,成為荊湖都元帥,諸軍諸將均在其魔下。
張巡甚至還想過,為啥朝廷一直是文天祥「獨相」,不肯任命左丞相。
後來到底想明白了,皇權不振,不敢讓左右兩相均為一派人物,使之於朝中一家獨大。就死按著陸秀夫,一直以參知政事·樞密副使的職位任事。
現在也是這個考量,不讓主戰派的李庭芝擔任宰相兼樞密使。
雖然御醫也送信回來,說李庭芝這個背疽不是那麼好治的。可真要是李庭芝打完襄樊,得勝還朝,還沒死成,那他這個宰相兼樞密使不就坐定了?
所以趁著文天祥是個君子,還是個忠君愛國的君子的機會,把樞密使擼給李庭芝就夠用了。哪怕將來李庭芝贏了,同時還沒死,這中間也有個轉圜的餘地。
很好,接下來討論謝堂的問題。謝堂既然想要去接掌鄂州鎮,要出身有出身,要資本有資本,甚至連中軍五千人都是現成的。
朝廷中的文天祥並不反對此議,陸秀夫也沒有反對的立場。這二位雖然十分親善張巡,但更愛這個大宋國。帶宋走正常流程,任命新的帥臣,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帥臣,他們確實沒有反對的理由。
所以現在就明確一點,謝堂完全居於李庭芝之下!
謝堂本人認可,謝太后和小皇帝趙也表示會降下聖旨明詔,確認這一點。而張巡擔憂的就是李庭芝半道死了,謝堂是直接接樞密使元帥的差事,
還是以荊湖兩路安撫制置大使·副元師的身份,繼續作戰?
樞密使給李庭芝做可以,給謝堂做不行。樞密院的這張主座很重要,不能交給旁人。
這會兒又是趙濕張口,如果李庭芝半道不虞,那就請他的兄長吉王趙是出來當都元帥。謝堂仍舊是副帥,張巡仍舊是前營排陣使。
行!
親王掛名元帥,遙領大軍,張巡則在前線實際指揮作戰,不接受謝堂的任何干預調遣。謝堂也不能直接接李庭芝樞密使元帥的差,這個方案可以接受。
現場就寫聖旨,然後封存在政事堂,如果李庭芝不虞,那就立刻啟封下發。
順道請吉大王趙是過來,張巡朝他行個禮,又要共事了,總得見一面。
於是張巡的哥哥張逞被請了進來,他不是知制誥嘛,當場擬草稿。在場能說得上話的人都一一瞧過,確認文本內容無誤。譽寫一份,符寶郎加寶,
政事堂宰相加印,流程走完封在一個玉匣之中,就掛在政事堂的牌匾下面,
教眾人都瞧見,以防篡改。
別看張巡當場攔了謝堂,可謝堂還是笑眯眯的,且不說他本來就爭不過吉王趙是。單單是能夠執掌鄂州一鎮,就令他心滿意足了。
謝太后可沒幾年活頭啦,他現在緊趕慢趕入鎮,只要謝太后還能挺上三五年,他徐徐收拾,未必不能在鄂州站穩腳跟。
到那時即便謝太后逝,他們老謝家手中有兵有權,總有機會再出一個謝宰相或者謝皇后的。
重點是趁著現在謝太后還在位置上,趕緊完成權力的轉移。為老謝家撈取充分的政治資本和軍事基礎。
玉匣封好,吉王趙是也被從人換扶著走了進來,
歷史上趙是這會兒已經因為落水、驚懼、風寒等原因病逝了,但如今活的好好的,正是拔高個的年紀,實歲十二,虛歲十三,小大人一個啦。
文天祥同趙是分說明白,趙是倒也落落大方,羅圈拜向諸位臣工,又向謝太后和趙行禮,表示全憑主上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