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一個工人
管事的念出的這第一條內容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沒有意義。
隨著失地的農民越來越多,縣衙裡面對於百姓具體做什麼其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說乾脆兩眼一黑,任著這群勛貴隨便折騰。
反正都是一群自己得罪不起的主,天子腳下,他們就算再鬧騰也終會給皇帝三分薄面吧,要是在這裡鬧起民變,那就一起毀滅吧,誰都別玩兒了。
「趕緊說下一條,你剛才說的都是老黃曆了,現在這時節誰還管你到底做什麼,你就是把這個賣個賤籍,縣衙那邊也不會給你立馬在白冊上改了身份。」
人群中紛紛起鬨了起來。
看著場下眾人期待的情緒已經被自己吊了起來,被臨時借調來的林之孝這才不急不慢的又開口道。
「第二條,工坊每日工作時間從辰時二刻到未時末。
吃飯時間包含在內,每日下工之後,即刻離開工廠不得停留。
若遇偶然事件需要加班,超出一刻鐘當日工錢增加五成,若超過一個時辰工錢翻番。」
林之孝刻意在『翻番』上面加了重音,而人群也果然如他預料的一般,在這一刻響起了熱烈的討論。
「有這等加工錢的好事,那豈不是天天都巴不得加班才好。」
「你在那兒想屁呢,人都說了,是要萬一有特殊情況才加班,你倒是每天都給你加班的機會。」
「就是,這工坊主可賊著呢,白給錢這種事情人能那麼輕易就批准下來。
按照老夫這麼些年的經歷,八成就跟服徭役一樣。
說好了讓你多干兩天給你點錢,可實際上多干就是多干,忽悠你過去而已,這錢就永遠掛在帳上,誰也拿不到手。」
鬍子花白的老者的話,很快就引起了一群人的共鳴。
都是田間地頭辛苦的人,都是被人拉去服徭役的主力人選。
回憶起之前各種糟心的爛事兒,哀聲一片。
「可是這上面說的工作時間,只有4個時辰,這比城裡那些工坊將近要少上一倍。」
一個右手只有4個指頭漢子的站了出來,他身材高大。但卻骨瘦嶙峋。
「老劉家的,我記得你當初那根指頭是在油坊丟的吧。
當初油坊開的那點銀子乾的活就已經足夠危險,現在這家開的銀子更高,你想一想指不定這活有多不容易呢。」
眾人依舊對這個工坊提不起好感來。
林之孝這個時候也察覺到了場上的氛圍好像有些不對,於是也不打算繼續按著上面的一條條慢慢來,而是立刻就準備念最關鍵的部分。
「第3條,開始一個月為實習期待熟悉工作內容之後,每個工人將參與工坊考核。
按照對工作的熟悉程度依次分為優等良好和普通三個層次。
優等工每月五兩銀子,被評為良好的每月四兩銀子,普通工每月三兩銀子。
每月另有獎金,金額是上一個月工坊具體效益計算。」
這明晃晃的待遇放在面前之後,人群中的討論,這才稍微安靜了一些。
財帛動人心。
對於站在這裡的辛苦百姓來說,一年到頭種地的收入總共算下來超不過10兩。
這還是在全家老小一同扎進地里,從春忙到秋,而且得是在風調雨順的年份,才有可能攢下的一點小錢。
而對於更多本就已經失了地的農民來說,一年到頭給地主打工能得下五兩銀子,便已經算是人家開了恩。
因此,儘管大傢伙對這個工坊依舊有頗多非議,但誰也不能否認,當聽見工錢公布的一瞬間,所有人的內心都不由的跟著激動了一下。
之前那個秀才,只是說了最高等的會怎麼樣,大傢伙那時候心裡還有著一點擔心。
畢竟都是普通人,誰也沒有把握說自己去了就能拿個優等,大多數人還是想要個更安穩的選擇。
今天一聽,雖然普通跟優等之間差了快有一倍,但普通工給的月錢銀子也已足夠誘人。
原本還有第4條和第5條,工坊里的工人可以優先購買工坊里的商品還會享有折扣。
但林之孝敏銳的察覺到,在場的這些百姓對這個應該暫時沒有興趣,所以也就沒念出來。
此刻他察覺到人群的氛圍現在有些不對,百姓已經沒有心思再聽自己說這些,所以林之孝收起合約,示意兩個小沙彌進行下一步。
「我們聽明白了。」兩個偽裝好的小沙彌異口同聲說道。
「如果二位沒有什麼異議的話,那請在這裡蓋上手印。」
林之孝將合約遞給了二人,兩個演員也很配合的立刻摁了手印。
「臨時合約現已簽署完畢,二位的工錢從今天開始算。」
林之孝此話一出,鬧哄哄的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
今天入職,今天就算工錢。
這種事情除了打仗的時候需要衝在前面送死的之外,還從未聽說過。
這時終於有幾個膽子大的往前邁了兩步。
「剛才還忘了跟二位說這一條,凡是與工坊簽了合約的,無論是父母還是妻兒,一旦生病都可以到工坊這裡來找大夫免費開藥。」
這話說完,不少人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
一個個充滿滄桑的面孔,一雙雙黝黑的胳膊。
一個個勞累的身影,一群群遭受了諸般苦難的百姓。
高額的工錢不說,現在竟然還管著治病。
尤其當聽到這治病,還能將自己一家老小都給囊括在內,很多人心思都動了。
哪怕依舊質疑這是場騙局,但至少也值得一賭。
於是在經歷了兩天的折騰之後,終於有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願意到工坊做工的人,踏進了門口的那條白線。
緊接著便是第2個第3個……
有人在前面帶頭,這群困苦但是絕不愚蠢的百姓,心思終於活泛起來。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件大事,多少需要與家人商量一下,並不是自己一拍腦袋就能做出抉擇。
因此這第1天到了晚上一算,最終錄了只有11個人。
不過這卻已經足夠,賈琮可以預想的到,有了今天這一幕在前面做宣傳,要不了幾天,這個屬於自己的工坊,就會被人把門檻擠爛。
「琮兄弟,沒想到啊,這種商賈間常用的路數,你這個公子哥竟然也懂,還使得如此精妙。」說話間,薛蟠的黑手落到賈琮的肩上。
「對了,三叔,咱這工坊還沒有名呢。」
賈芹抬頭看向了大門口那空空如也的門牌。
「著急什麼,馬上就有人給咱送來了」
此刻在長安府衙的外面,劉老六已經遞上了拜帖。
隨著失地的農民越來越多,縣衙裡面對於百姓具體做什麼其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說乾脆兩眼一黑,任著這群勛貴隨便折騰。
反正都是一群自己得罪不起的主,天子腳下,他們就算再鬧騰也終會給皇帝三分薄面吧,要是在這裡鬧起民變,那就一起毀滅吧,誰都別玩兒了。
「趕緊說下一條,你剛才說的都是老黃曆了,現在這時節誰還管你到底做什麼,你就是把這個賣個賤籍,縣衙那邊也不會給你立馬在白冊上改了身份。」
人群中紛紛起鬨了起來。
看著場下眾人期待的情緒已經被自己吊了起來,被臨時借調來的林之孝這才不急不慢的又開口道。
「第二條,工坊每日工作時間從辰時二刻到未時末。
吃飯時間包含在內,每日下工之後,即刻離開工廠不得停留。
若遇偶然事件需要加班,超出一刻鐘當日工錢增加五成,若超過一個時辰工錢翻番。」
林之孝刻意在『翻番』上面加了重音,而人群也果然如他預料的一般,在這一刻響起了熱烈的討論。
「有這等加工錢的好事,那豈不是天天都巴不得加班才好。」
「你在那兒想屁呢,人都說了,是要萬一有特殊情況才加班,你倒是每天都給你加班的機會。」
「就是,這工坊主可賊著呢,白給錢這種事情人能那麼輕易就批准下來。
按照老夫這麼些年的經歷,八成就跟服徭役一樣。
說好了讓你多干兩天給你點錢,可實際上多干就是多干,忽悠你過去而已,這錢就永遠掛在帳上,誰也拿不到手。」
鬍子花白的老者的話,很快就引起了一群人的共鳴。
都是田間地頭辛苦的人,都是被人拉去服徭役的主力人選。
回憶起之前各種糟心的爛事兒,哀聲一片。
「可是這上面說的工作時間,只有4個時辰,這比城裡那些工坊將近要少上一倍。」
一個右手只有4個指頭漢子的站了出來,他身材高大。但卻骨瘦嶙峋。
「老劉家的,我記得你當初那根指頭是在油坊丟的吧。
當初油坊開的那點銀子乾的活就已經足夠危險,現在這家開的銀子更高,你想一想指不定這活有多不容易呢。」
眾人依舊對這個工坊提不起好感來。
林之孝這個時候也察覺到了場上的氛圍好像有些不對,於是也不打算繼續按著上面的一條條慢慢來,而是立刻就準備念最關鍵的部分。
「第3條,開始一個月為實習期待熟悉工作內容之後,每個工人將參與工坊考核。
按照對工作的熟悉程度依次分為優等良好和普通三個層次。
優等工每月五兩銀子,被評為良好的每月四兩銀子,普通工每月三兩銀子。
每月另有獎金,金額是上一個月工坊具體效益計算。」
這明晃晃的待遇放在面前之後,人群中的討論,這才稍微安靜了一些。
財帛動人心。
對於站在這裡的辛苦百姓來說,一年到頭種地的收入總共算下來超不過10兩。
這還是在全家老小一同扎進地里,從春忙到秋,而且得是在風調雨順的年份,才有可能攢下的一點小錢。
而對於更多本就已經失了地的農民來說,一年到頭給地主打工能得下五兩銀子,便已經算是人家開了恩。
因此,儘管大傢伙對這個工坊依舊有頗多非議,但誰也不能否認,當聽見工錢公布的一瞬間,所有人的內心都不由的跟著激動了一下。
之前那個秀才,只是說了最高等的會怎麼樣,大傢伙那時候心裡還有著一點擔心。
畢竟都是普通人,誰也沒有把握說自己去了就能拿個優等,大多數人還是想要個更安穩的選擇。
今天一聽,雖然普通跟優等之間差了快有一倍,但普通工給的月錢銀子也已足夠誘人。
原本還有第4條和第5條,工坊里的工人可以優先購買工坊里的商品還會享有折扣。
但林之孝敏銳的察覺到,在場的這些百姓對這個應該暫時沒有興趣,所以也就沒念出來。
此刻他察覺到人群的氛圍現在有些不對,百姓已經沒有心思再聽自己說這些,所以林之孝收起合約,示意兩個小沙彌進行下一步。
「我們聽明白了。」兩個偽裝好的小沙彌異口同聲說道。
「如果二位沒有什麼異議的話,那請在這裡蓋上手印。」
林之孝將合約遞給了二人,兩個演員也很配合的立刻摁了手印。
「臨時合約現已簽署完畢,二位的工錢從今天開始算。」
林之孝此話一出,鬧哄哄的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
今天入職,今天就算工錢。
這種事情除了打仗的時候需要衝在前面送死的之外,還從未聽說過。
這時終於有幾個膽子大的往前邁了兩步。
「剛才還忘了跟二位說這一條,凡是與工坊簽了合約的,無論是父母還是妻兒,一旦生病都可以到工坊這裡來找大夫免費開藥。」
這話說完,不少人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
一個個充滿滄桑的面孔,一雙雙黝黑的胳膊。
一個個勞累的身影,一群群遭受了諸般苦難的百姓。
高額的工錢不說,現在竟然還管著治病。
尤其當聽到這治病,還能將自己一家老小都給囊括在內,很多人心思都動了。
哪怕依舊質疑這是場騙局,但至少也值得一賭。
於是在經歷了兩天的折騰之後,終於有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願意到工坊做工的人,踏進了門口的那條白線。
緊接著便是第2個第3個……
有人在前面帶頭,這群困苦但是絕不愚蠢的百姓,心思終於活泛起來。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件大事,多少需要與家人商量一下,並不是自己一拍腦袋就能做出抉擇。
因此這第1天到了晚上一算,最終錄了只有11個人。
不過這卻已經足夠,賈琮可以預想的到,有了今天這一幕在前面做宣傳,要不了幾天,這個屬於自己的工坊,就會被人把門檻擠爛。
「琮兄弟,沒想到啊,這種商賈間常用的路數,你這個公子哥竟然也懂,還使得如此精妙。」說話間,薛蟠的黑手落到賈琮的肩上。
「對了,三叔,咱這工坊還沒有名呢。」
賈芹抬頭看向了大門口那空空如也的門牌。
「著急什麼,馬上就有人給咱送來了」
此刻在長安府衙的外面,劉老六已經遞上了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