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爭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9章 真爭氣

  「嘔大清早的,郭淑的這番動靜,就連玉真公主都驚動了。

  她的延生觀,本來就是萬事俱備、五臟俱全什麼都有,剛聽說郭淑犯嘔之後,她便趕緊令觀內幾名擅長帶下病的女冠,前往查看。

  難受是真難受,但郭淑的心情是極好的。

  本來大清早剛起床,還一切正常,結果早飯吃完之後,她就覺得不對勁了,開始瘋狂的嘔吐。

  這下好了,自從吐罷之後,感覺聞什麼味道都覺得噁心,時不時便乾嘔,幾名女冠一個搭脈,一個摸額,還有一個已經著手寫方子了。

  「恭喜隋王,王妃有喜了,」女冠們一個勁的向李瑁道賀。

  已經趕來的玉真公主,在得到確切答案之後,將李瑁叫離了屋內。

  姑佳倆就這麼在觀內看似漫無自的的溜達看。

  「四娘雙身,意義重大,」玉真公主皺眉道:

  「眼下有很多人不想聽到這個消息,也有很多人想要聽到這個消息,我已嚴令此事不得外傳,你儘早回京吧。

  一李瑁點了點頭。

  不希望聽到郭淑懷孕的,首當其衝就是楊玉環,因為這樣一來基本證明了,是她不能生。

  而最希望聽到這個消息的,那就是太子了,楊玉環真要不能生,他自然少了一層隱憂。

  但是呢,李瑁不希望太子沒了這層憂慮,你得繼續敵視她啊。

  「侄兒總不能空手回去吧?」李瑁笑道。

  玉真公主小聲囑咐道:「今天晚上,你這樣..

  當晚,月黑風高。

  幾名在外的公主府老僕,悄摸摸的上山了,與偷偷離開道觀的李瑁匯合之後,一行人抬著一尊玉佛,摸黑前往樓觀台東面的聞仙谷。

  聞仙谷這個名字起的好啊。

  這片谷地一直以來都是周圍道士們做早課的地方,本來是清淨之地,每日清晨,霞霧籠罩仿若天地靈氣,道士們於此修行,仿若置身於仙境當中。

  山水潑墨,雲霞走筆,怪不得終南山被稱為天下第一福地。

  一行人也沒有點火把,就這麼全靠摸索,李瑁裸露在外的手臂、脖子、

  臉龐,都被荊棘給劃傷了。

  幹這種事情,確實需要鬼鬼崇。

  因為天黑,所以李瑁什麼都看不清楚,否則的話,他就能看到,眼下的谷地當中,好多地方都被翻找過一片狼藉,坑坑窪窪。

  就沖聞仙谷這麼名字,葛延昌他們也不肯錯過,不過眼下嘛,聽說他們已經深入山中,鑽進了原始森林沒有內部消息,做事情就是容易南轅北轍。

  「挖吧,挖深一點,」一名老僕吩咐一聲後,七八個人開始動手開挖。

  隨後這名老僕朝李瑁道:

  「隋王觀察一下周遭情景,記在腦中,或是做個隱秘的記號。」

  李瑁點了點頭:「來的路上,我已經在腦中強記,應該不會出錯。」

  肯定錯不了,因為他只要知道埋在聞仙谷就行了,屆時大可以派人刮地三尺再挖一遍,只要是他和武的人挖到,都等於是他的功勞。

  忙活了近兩個時辰,一切妥當,這幫人還拿著夯土工具,將土層壓的實實在在,以免被人看出來這是剛埋的。

  等到一切完畢之後,李瑁返回了延生觀,而那些老僕們則是不知去了哪裡。

  別看玉真公主入道了,人家的產業相當龐大,食邑兩千戶,家僕多了去了。

  丈夫深更半夜出去一趟,郭淑肯定疑惑,等到李瑁回來之後,正想發問,驟然見到丈夫身上的傷痕:

  「趕緊用熱水洗洗,阿奴,安青,快侍奉郎君。」

  李瑁笑呵呵的換掉髒衣,任由女婢為他擦拭看傷口,看向妻子笑道:

  「你今晚做一個夢,就說夢到玄元皇帝告訴你,他老人家的神像在聞仙谷,而具體地點,他老人家在夢中也告訴你了,你明天隨我一起,去聞仙谷指出神像所在。」

  郭淑一臉錯:「妾何德何能,怎有資格得玄元皇帝託夢?」

  她本來就冰雪聰明,聽到李瑁這麼交代後,基本已經猜到,神像的事情,多半是假的,丈夫今晚就是出去安排去了。


  李瑁指了指郭淑的肚子,笑道:

  「你沒有資格,但是你肚子裡的孩子有資格,為了孩子將來,你今晚也得有這個夢,孩子可是我李唐血脈,玄元皇帝賜給孩子機緣,再合適不過了。」

  郭淑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那麼現在開始,她就要開始計劃明日該如何應對,腦子裡要將明天可能遇到的任何情況,做一個提前預演,以保證外人看不出她是在撒謊。

  一整晚,她都在琢磨這件事,因為丈夫那句話:為了孩子將,所以她必須用心。

  翌日一大早,郭淑便與李瑁第一時間前往玉真公主所在的靜室,然後將自己昨晚做到的夢,詳盡的敘述出來。

  玉真公主也是老演員了,聽罷之後只是微笑點頭,然後趁郭淑不注意,

  狠狠瞪了李瑁一眼。

  你小子,什麼事都想占便宜,你爹做個夢,你也有樣學樣,讓媳婦也做個夢,玄元皇帝就那麼閒嗎?

  忽然,玉真公主像是突然想起來什麼,眉頭一皺,破口道:

  「不妥!」

  郭淑一愣,頓時一臉疑惑,難道是自己哪裡露出馬腳,被公主識破了?

  不合適啊...!..聖人是玄元皇帝託夢,你也是?這麼說你倆一個級別嘍?只聽玉真公主皺眉道:

  「你一個婦人,玄元皇帝給你託夢幹什麼?改一改,改成萬壽仙君(竇太后)為好。」

  郭淑目瞪口呆,轉頭看向丈夫,她本以為玉真公主什麼都不知道,對方這話一出,她立即便反應過來,原來公主也知情啊,你怎麼不告訴我?

  李瑁看出郭淑的埋怨,笑道:

  「不告訴你,是想看看你的道行,能不能過得了姑母的法眼。」

  說罷,李瑁看向玉真公主道:

  「就按姑母說的,是太后託夢。」

  玉真公主聲音冰冷道:

  「你們跟我玩這套,就不怕我在你父皇面前揭露你?」

  『正如姑母所言,四娘腹中孩子,牽扯極大,」李瑁淡淡道:

  「為了孩子,姑母就幫我們瞞這一回吧。

  玉真公主冷哼一聲,真服了你們爺倆了,不愧是爺倆啊,套路都一樣。

  兩個都在扯謊,她夾在中間能怎麼辦呢?那自然是兩個都沒說謊了,如果郭四娘託夢一事是假的,那麼所有人自然而然就會懷疑,聖人那個託夢文是否是真的呢?

  十八郎不就是看穿這一點,才敢這麼安排嗎?

  她欺瞞李隆基,其實是無所謂的,到人家這裡就不叫欺君了,而是對哥哥的善意謊言。

  接下來,李瑁開始著手安排,將蘇靈芝給叫了回來,然後與武的右驍衛匯合之後,開始在周邊的村莊僱傭村民,對聞仙谷來一次大掃蕩。

  下午申時,數百人的隊伍進入山谷,開始拿著各類工具到處開挖,至於為什麼來這裡找,因為萬壽仙君給王妃託夢了。

  『具體位置是哪啊?王妃得給個準話啊,

  1

  武得知郭淑被太后託夢,興奮異常,他自己手裡都拎了把鐵鎬,就等郭淑指出位置,然後就要親自去挖。

  這種事情,他不想被人代勞。

  郭淑已經指錯了三處地方,這三個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旁邊有塊青石。

  不是她的錯,是李瑁的錯,畢竟是大晚上過來埋的,李瑁一時間也摸不准究竟在哪,只是記得旁邊有塊大石頭,但那塊石頭長啥樣,黑燈瞎火的他也不知道啊。

  於是接下來,在郭淑的指點下,武先後又挖了兩處地方,還是徒勞無功。

  武雖然出身好,但身體是相當強悍的,因為大唐尚武,這小子又是個軍將,平時就愛好武藝,所以練得一身腱子肉。

  挖了這麼久,雖然渾身大汗,卻並不覺得多麼勞累。

  他比其他人對郭淑更有信心,因為他和李瑁不一樣,不是那種生而便是道門子弟。

  出生不是,想要入道,《老子》、/《莊子》、《文子》、《列子》,你必須能背下來。

  所以武在鑽研道學的過程中,已經成為一名虔誠的道教信徒,比李瑁純多了。


  一直到了深夜,早早發現真正埋藏神像地點的李瑁,終於暗示郭淑,然後由郭淑指給了武。

  歇了一個時辰的武當即繼續。

  只有天黑,才能避免別人發現夯土層的問題。

  新埋的和舊埋的,終究不一樣,經常幹活的老手一眼就能看出來。

  所以李瑁才一個勁的慫武去挖,因為這小子平時練的是武藝,不是挖坑,看不出哪裡不對勁。

  「別動!」

  突然間,武大叫一聲,隨即從一旁奪過一個火把,往坑裡一照,頓時一抹碧玉的晶亮出現在腳下。

  武興奮了:

  「都給我讓開。」

  「tui......tui...!.」只見他朝著雙手吐了兩口唾沫,然後先沿著土坑周邊輕輕的刨著,在確定神像大致的大小之後,這才改用小鏟子,一點一點的挖。

  李瑁看在眼中,:不得不承認玉真公主的那些老僕真是行家裡手,這夯土打的,太結實了,武一雙手已經磨出血來了。

  這時候,其它地方的人們也紛紛停下手裡的動作,簇擁了過來。

  左衛蘇靈芝一臉鄙夷的望著坑內的武,一個人想要獨吞功勞是吧?給你搭把手都不讓,這個王八蛋,遇到這種好事的時候,你是真賣力啊。

  眼瞅著武進展太慢,李瑁不耐煩的朝著蘇靈芝道:

  「你也下去,小心一點,損壞了神像,你們倆自己去跟聖人交代。」

  「好嘞!」

  蘇靈芝頓時一臉興奮,先是削了一根木鏟,這才跳下去,小心翼翼跪在地上,清理著神像周邊的泥土。

  挖掘工作是非常消耗時間的。

  武和蘇靈芝又是兩個笨手笨腳的玩意,一個半時辰,渾身裹著泥土的神像,終於被挖到根上了。

  神像其實也不大,連三尺都不到,但卻非常重,因為是一整塊玉料實實在在雕刻而成。

  大唐當下的手工工藝,木雕與泥塑還好說,很多都能做的栩栩如生,但玉雕,李瑁說句良心話,也就那樣。

  但是沒辦法,三種雕刻材質,只有玉雕能入土,另外兩種埋土裡不用多久,自己就腐朽了。

  隨著神像出土,山谷中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人們紛紛朝著神像跪拜。

  武和蘇靈芝更是虔誠的不要不要的,一揖三即首再一揖,這是一禮,

  一禮行三遍,就是三拜九叩,標準的道家禮儀。

  也不知道郭淑是因為懷了孩子而興奮,還是真的入戲了,她也是淚流滿面朝著神像揖禮。

  「靈芝,你現在就快馬加鞭,回長安給聖人報喜去,」李瑁道。

  蘇靈芝一臉興奮,好傢夥,給聖人道喜大功一件,指不定賞我點什麼。

  「喏!」

  只見他大聲答應,便帶著幾個人抄小路往谷外跑,恨不得馬上跑回長安。

  「玄元皇帝降祥瑞,佑我大唐,今夜每人賞錢五百,肉食一斤,米一斛,」李瑁大聲說道。

  人們興高采烈,紛紛謝賞。

  李瑁借著時機,繼續大聲道:

  「王妃今懷六甲,得萬壽帝君賜福,幸尋到玄元皇帝像,倍賞之。」

  賞賜翻倍了。

  那麼接下來,便是大家恭賀王妃有喜,開始討賞了。

  不得不說,大唐有些習俗,確實很親民,富貴家庭有喜事了,他們會出去散發錢糧布,給那些平民,為的是圖個吉利。

  家庭條件越好,發的越多,發的越多非但不覺得心疼,還越高興。

  李瑁承諾了,讓大家只管等著,更多的賞賜等他從長安運來,便給大家分發下去。

  神像被鄭重其事的從坑內抬出來,立即便有人建議,別的道觀容納不下道祖真身,需要臨時搭建個地方,為道祖遮風擋雨,直等到聖人將道祖迎回。

  四月初七,

  李隆基剛吃過晚飯,打了一個飽隔,令高力士打開殿門。

  他就這麼坐在殿內,悠閒的望著夜空。

  今晚吃的有點飽,他得消消食,楊玉環則是在一邊逗弄著幾隻鸚鵡。


  「太真真可笑,她跟鸚鵡說什麼話?好像它們能聽懂一樣?」李隆基朝高力士小聲吐槽道。

  高力士笑道:

  「這是太真娘子的童趣嘛,所以太真這個道號,聖人起的太好了,再也沒有旁的字可以替代。」

  李隆基撫須一笑:

  「太真,太假,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說著,李隆基突然皺眉。

  高力士反應快,發覺殿外站崗的內侍有異,趕忙出了大殿。

  只見遠處的廣場上,幾點火光正以極快的速度朝這裡奔來,離得遠遠的,就有一名內侍高聲朝著大殿方向喊道:

  「找到了,找到了,玄元皇帝的神像找到了。」

  那人口中一直在反覆的喝著同一句話,等到更近一些,高力士才聽清本楚。

  他先是眉頭一皺,隨即露出一副興奮的模樣,激動的返回殿內,朝著李隆基跪倒:

  「道祖顯靈了,道祖顯靈了,他老人的神像真的尋到了,恭賀聖人!道祖佑我大唐::::

  (」

  李隆基雙目圓睜,怎麼這麼快?不是跟你說了不用著急嗎?

  只見他大喜起身:

  「快讓使者進來!」

  送信的在這個當口,都成使者了。

  蘇靈芝累的渾身是汗,進殿之後便跪倒在地,抹了一把汗,先是磕頭恭賀李隆基,然後在基哥的催促下,將事情經過詳細的講述出來。

  天塌了......十八郎這個犢子太會借勢了。

  李隆基臉上繼續著興奮激動的表情,目瞪口呆則是留在了心裡。

  你怎麼這麼會播種?早不懷孕晚不懷孕,偏偏這個時候懷上了?這下好了,朕用屁股想也知道,別人肯定認為,郭四娘肚子裡的孩子,是道祖和萬壽仙君庇佑,朕不想優待都不行了。

  天塌了..:..楊玉環的目瞪口呆是完全掛在臉上的。

  這麼說......是我不能生?

  李隆基大喜,看向蘇靈芝道:「你叫什麼名字?身居何職?」

  蘇靈芝趕忙道:「回稟聖人,下臣武功蘇氏,字靈芝,現居左衛勛一府司階參軍。」

  「好名字,朕授你為迎仙使者,帶著朕的龍武軍前往聞仙谷,迎玄元皇帝像入宮,」

  說罷,李隆基忽又覺得不妥,道:「不,讓李林甫也去,還有太子,令將作監在谷內刻碑立觀,就叫會靈觀,朕在興慶宮等著你們。

  「喏!」蘇靈芝大喜過望。

  等人都離開之後,李隆基瞬間換了一副面孔,看向高力士道:

  「瞧瞧,這就是為什麼朕不能讓他們出去,出去一個,就在外面亂攪和,雙身就雙身吧,還太后託夢?她怎麼不說玄元皇帝也給她託夢了?」

  高力士笑呵呵道:

  「終究是好事,恭賀聖人了,我李唐皇室,將再添血脈,枝繁葉茂,綿綿不絕。」

  李隆基冷哼一聲,皺眉道:

  「你覺得,是十八郎教壞了郭四娘,還是郭四娘教壞了十八郎?」

  「都是聖人的子孫,都不壞的,」高力士道。

  「你呀,和稀泥,」李隆基抬手指了指高力士,發覺高力士正在給他使眼色,於是他轉頭看向殿內一側。

  只見楊玉環低著頭,手裡端著鸚鵡籠子背對著他,一聲不響。

  李隆基瞬間反應過來,看樣子太真是在傷心自己不能為朕誕下子嗣。

  其實在他看來,與楊玉環之間沒有孩子是好事,他的子女已經夠多了,

  多到其中一半他看見都覺得討厭。

  再者說,自己想給太真冊封,那麼將來更不宜有孩子,不然會有很大的麻煩。

  所以,李隆基這一次不會去哄,你有朕就足夠了,要什麼孩子啊?

  少陽院,

  李靜忠在外面敲門道:

  「殿下,殿下,好消息,玄元皇帝神像找到了。」

  屋內的李紹聞言,猛地掀開被子起身,令內里的女婢打開房門了,讓李靜忠進來稟報。


  隔著屏風,李靜忠將事情經過描述一遍,隨後道「陳大將軍說了,明日一早,殿下就需動身,卯時在明德門匯合,一同前往樓觀台..:::

  ,」

  「真爭氣!」

  李紹聽罷之後大喜,在屋內握著雙拳,來回的步著:

  「好樣的,四娘好樣的,這下好了,不是十八郎的問題,是楊玉環的問題,我看她得意至幾時?」

  太子妃韋氏也是非常高興,趕忙令女婢為她穿衣:

  「眼下時辰也不早了,殿下需早早準備,這是大事,也是好事,李靜忠,立即準備車駕,殿下寅時就要出門,否則恐怕來不及。」

  「奴婢這就去安排,」李靜忠興奮的去了。

  韋妃也開始梳妝打扮,因為她要跟著一塊去,梳妝檯前,韋妃一臉欣喜道:

  「太子覺得,四娘那個夢,是真是假?」

  李紹仍處在興奮當中,聞言哈哈一笑:

  「都在放屁,十八郎還要點臉,說是祖母託夢給的四娘,至於那位,呵呵.

  「太子一點不介意嗎?」韋妃笑道:

  「這樣一來,四娘肚子裡的孩子可金貴了,如果是女兒還則罷了,若是男丁,恐獲尊榮。」

  李紹聞言愣道:

  「你不是挺喜歡四娘嗎?平日對十八郎亦為寬容,怎麼?你介意?」

  韋妃微笑搖頭:

  「妾身只是擔心殿下介意罷了,也擔心有人從旁挑唆。」

  「呵呵..·...孤才不會放在心上,」李紹笑道:

  「再怎麼尊榮,十八郎的兒子也就是個嗣王了,孤還不至於那麼閒,去在意一個小輩,我們這輩兒的事情,還沒弄明白呢。」

  大唐的嗣王,是可以世襲罔替的,嗣王除了一子襲嗣王外,餘子封郡王國公或者郡公。

  韋妃聽到丈夫這麼回答,頓時放心:

  「我倒是覺得,十八郎這件事情辦得好,他一定是收到消息,知道長安有人在毀他,想將楊玉環冊封貴妃的事情推到他的頭上,所以郭四娘雙身,便是十八郎對這些謠言的回擊,也是揭了楊玉環的老底,這下好了,聖人是否冊封,還不一定呢。」

  李紹哈哈一笑:

  我早就覺得是楊玉環不行,我們兄弟裡面,還沒有哪個在生育上出問題的,也就是十八郎當年太專情,一門心思想要楊玉環懷上,沒有跟那個陪嫁女先試試,否則的話,何用等到今天,才能確認這一樁本該早就被人熟知的事實。」

  專情?韋妃微微眉,陷入沉思。

  就在前幾天,太子還說東宮良娣之位空懸,想著補上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