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宗顯靈
第133章 祖宗顯靈
「你支開我有什麼用?難不成你以為顏令賓能讓盧奐成為她的入幕之賓?」
李塌與達奚盈盈漫步在南曲的街巷之間,感受看長安最風流場所的紙醉金迷,這裡歌舞生平,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煩惱,實在是一處讓人流連不歸的溫柔鄉。
一路所行,幾乎沒有人跟達奚盈盈打招呼,不難看出,對方控制南曲的手段,其實只是控制那些最重要的人即可。
「隋王特意邀國寶郎來抱翠樓,這份心意,我代顏令賓道聲感謝,」
達奚盈盈得知李瑁和盧奐去了抱翠樓,她便也第一時間過去,叫離李瑁並不是給顏令賓提供什麼與盧奐親近的機會,她不過是有話和李瑁說罷了。
李瑁笑了笑:
「你上面的那些人,這次怎麼這麼痛快?二十八萬貫說還就還,猛的來這麼一下子,我還有點不適應。」
「怨隋王太會挑人了,」達奚盈盈表情埋怨道:
「您挑的這位討債人,迫使我們不得不倉促籌錢,甚至需將洛陽的幾處產業儘快變賣,才能如期交還,這份損失,都是拜您所賜啊。」
李瑁斜看眼道:「這麼說,他們看我不順眼嘍?」
「那倒不會,」達奚盈盈撇嘴道:
「就是覺得隋王這個人不好相與,太出咄逼人了。」
李瑁笑了笑,說道:
「我沒有讓他們盡數以良錢歸帳,就已經是網開一面了,還怨恨我?你們不是缺錢嗎?我家裡的良錢也有一些,我私人貸給你們,如何?」
達奚盈盈嘴角微翹:「那就不必了。」
「你們還是不缺錢嘛?跟我裝什麼窮呢?」李瑁冷笑道:
「我不是在跟你商量,轉告他們,不算我一份,南曲今後就沒有太平日子,你們往江南行商的漕船,我見一條扣一條。」
達奚盈盈頓時一愣,怒道:
「漕船都有都水監的批文,隋王恐怕不能隨意扣留吧?漕運可不歸您管「水門總是歸我管的,」李瑁湊過去,小聲道:
「上船搜查也是例行公事,你們船上肯定有什麼見不得光的東西,才會怕我扣留吧?」
長安城內的漕渠,往來行商的,有私船也有公船,公船自然是來自都水監,私船則是來自像王元寶之類的富商巨賈。
各個機構衙門都會嚴防死守,嚴查漕船貨物,但總會有漏網之魚。
何況運送惡錢幾平已經成了潛規則,所以收了好處的監管部門,也就睜一眼閉一隻眼,只要你們不是偷運兵械,其它都能通融。
主要是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相關,大家手裡的錢無法面對日益通脹的商品價格,不得不想辦法搞點外快,律法根本無法禁絕。
達奚盈盈嘆息一聲,目光幽怨的看向李瑁:
您真的將金吾大將軍這個職權,用至極限了,這麼跟您說吧,那個卷子您進不去,他們不會接納你,你查他們,是斷了自已的退路,信不信他們能將你的大將軍給卸了?」
什麼圈子呢?李瑁大概能猜到一些,關隴集團他們老李家雖然也屬集團重要成員,但是宗室大多有食邑,不愁吃喝,
門蔭襲爵也是特殊照顧,算是基本解決生活問題了。
但是關隴集團不一樣,從南北朝繁衍至今的這些龐然大物,已經將觸鬚伸進了各行各業,再加上頻繁聯姻,有些家族已經形成了非常穩固的聯盟關係,對大唐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李治夫婦瘋狂打壓,也是希望降低關隴集團對國家的影響,所以打擊惡錢的政策,多出自高宗和武則天時期,但是眼下嘛,關隴集團是維護基哥的,因為基哥給他們開後門了。
「你的話不是危言聳聽,」李瑁點頭道:
「自從在你這見過韋妮兒之後,我就知道南曲後面那幫人不好惹。」
達奚盈盈笑道:「難得隋王能聽得進勸告,我也是一番好心,砸人飯碗,人家是會玩命的。」
「那麼你又是如何混進這個圈子的?」李瑁與達奚盈盈已經拐入一條小巷,頭頂上便是一座酒樓的二層包廂,裡面的談話聲如果仔細聽,能辨認大概。
於是李瑁繼續往巷子深處走,以免他和達奚盈盈的對話,隔牆有耳。
達奚盈盈在昏暗中小步跟隨看,聞言答道:
「您問的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希望隋王明白,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我是真心想攀上您這顆大樹,從前還有個韓莊護著我,今後可就靠隋王了。」
「他們嫌棄你經營不利,想要換人了?」李瑁邊走邊說道。
達奚盈盈一笑,感嘆道:
「與隋王說話,真的很省心,可以省卻很多不必要的口舌,韓莊這次出事,我由暗轉明,(只怕宮裡高將軍已經盯上我了,不瞞隋王,我做的這些事情,如果只是卸掉擔子,今後可以安心的過日子,我會毫不猶豫的離開,但只怕成為棄子的那一天,我也會變成一具冰冷的戶體。」
說罷,達奚盈盈慘然一笑:「不對,也許屍體都沒有。」
「你有這番感想,可見你現在的處境很不好啊,」李瑁笑道:
「你覺得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嗎?不是的,我也跟你背後的那些人一樣,丟棄一些東西的時候,從來不會猶豫。」
「不一樣的,」達奚盈盈抬頭笑道:
「顏令賓最多,也不過是可以讓隋王在抱翠樓無需自費,毫無價值的一個人,卻值得隋王將國寶郎請來,讓她再見一面,這樣的小舉動,在別人看來微乎其微,但在我們這些孤苦飄零的人眼中,又是何等珍貴?」
達奚盈盈露出少女般的天真笑容:
「顏令賓對隋王的第一印象極差,眼下卻是極好,奴家亦是如此。」
李8哈哈一笑,抬起手掌,以拇指和食指比劃了一個尺寸,然後道:
「我要是信你這番看似肺腑的話,我的墳頭草已經有這麼高了,大家都是老手了,你別玩我啊?」
「哈哈......」達奚盈盈掩袖失笑,只覺對方的比喻奇妙有趣:
「隋王是個有趣的人,不過說真的,我真的需要你來代替韓莊來庇護我「那麼代價又是什麼呢?」李瑁道:
「世上沒有免費的庇護。」
達奚盈盈傲然挺胸,俏皮笑道:
「您覺得我這個連三千貫都不值的女人,可否成為庇護的代價之一呢?」
李瑁頓時嫌棄道:「別,我還不至於睡一個宦官睡過的女人。」
達奚盈盈上前幾步,與李瑁之間呼吸可聞,嘴唇輕啟,表情肅然道:
「我沒有侍奉過任何人,韓莊對女人根本沒有興趣,他在意的只是他那兩個兒子,至於我背後的那些人,你覺得,他們敢睡我嗎?」
「你是金枝玉葉?他們不敢?」李瑁愣道。
達奚盈盈笑了笑:
「如果他們其中有人與我有染,其他人會怎麼想?會不會認為我們在暗中有什麼勾當?隋王啊,你那麼聰明,難道看不出,他們沒人敢碰我,並不是顧忌我,而是擔心他們之間會互相猜疑。」
噢..:::.明白了,你是那個影響團結的人,李瑁還是比較認同對方這個說法。
這就好比董事會將集團事務都交給了總裁,而這個總裁又與董事會當中一名董事有著工作之外的某種關係,其他人是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我們之間只能有利益,不能有感情也就是李瑁思索的功夫,達奚盈盈已經抓出李瑁的手,放進了自己半遮的齊胸當中,吐氣如蘭道:
「我也許不值三千貫,也許又會是無價之寶,就看隋王怎麼用,我是在自救,那個韋三娘對我非常不滿,勛公房已經有意換我了,他個以為我與你之間,已經有了那層關係。」
李瑁愣道:「那你跟我走的太近,豈不是更招他們不滿?」
「所以你需要警告韋昭訓,讓他們知道你會庇護我,那麼他們暫時就不會對我下手,」達奚盈盈另外一隻手不停的撫摸著李瑁的胸口:
「你只有救我這一回,你想謀劃的事情,才有可能實現。」
李瑁一把將對方推開,搓了搓手道:
「成交,你服從我一天,我保你一天,話說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達奚盈盈整理著繡裙,對於李瑁話鋒突轉非常意外,怎麼又聊到年紀上了?
李瑁點了點頭:「北都,東都,都有生意?」
「江南也有,」達奚盈盈點頭道:
「也做漕運生意,我管著這些雖然已有六年,但並非不能替代,隋王要幫我處理掉一個人,沒有備選之人,他們短時間內不會動我。」
「一開口就是條件,好像我欠你似的,」李瑁開始邁步朝巷子外走去。
達奚盈盈緊跟其後,笑道:
「但隋王今後可以從我身上獲取更多,不吃虧的。」
「吃虧也無妨,」李瑁擺了擺手:
「越是在乎得失,越是得不償失,誰讓我這個心好呢,說吧,那個人是誰?」
『竇節,現在工部當差,無品小吏,」達奚盈盈道。
李瑁頓時一愣:
「賜姓?」
達奚盈盈欣喜道:
「隋王洞若觀火。」
抱翠樓,
盧奐依然是坐在大廳,不肯去包廂,也許是喜歡熱鬧,也許是故意讓人知道,他來南曲這種地方只是喝酒和欣賞歌舞,其它什麼都沒幹。
歷朝歷代做為首都,都會遍布皇帝的耳目,長安也不例外。
單是一個御史台,就不知道在長安城裡安排了多少打探消息的情報人年李瑁他們回來之後,加入了盧和顏的聊天。
很顯然,顏令賓幾乎將自己此生所學搜腸刮肚,來應對與博學大儒盧奐之間的交流,過程非常艱難,因為盧奐的學識,完全處在顏令賓的盲區,即使她在南曲的名妓當中,文學修養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竇節,你聽過這個人嗎?」李瑁側過肩膀,朝盧奐小聲道。
盧奐搖了搖頭:「在哪個衙門任職?」
「工部小吏,」李瑁道。
盧奐頓時錯:「那你不應該跟我打聽啊?不入流的吏員我怎麼會認識?」
「我不找你我找誰?」李瑁咧嘴道:
「大唐就四個管銓選的,剩下那仁我見不著,只能找你幫忙了,吏員在你們吏部都有備檔,你找個機會查一查這個人,將他外放出去,不能去太原、洛陽、江淮,其它哪都行。」
一個更員的人事變動,那就是盧奐一句話的事情,達奚盈盈讓李瑁幫忙處理掉這個人,可不是讓他殺人。
竇節本身無關輕重,但是他背後牽扯的人,來頭一定不小,動不動就殺人滅口,那是玄幻小說里的情節。
這與李塌一棒子打死李樹忠不一樣,李瑁當時也沒想看打死對方,打死之後倒也無求所謂,因為他的目的性很強,對方冒犯的又是李瑁本身,殺了也就殺了。
「行,我記住這個名字了,」說完,盧奐看似不經意的警了達奚盈盈一眼,後者趕忙避開目光。
中樞大員,沒一個是吃素的,李瑁跟自己說話的時候,達奚盈盈看似無意,實則在有意偷聽,對方的微表情已經出賣了她。
再者說,李猖的身份為什麼會對一個更員上心?
達奚盈盈此刻,說不出內心是什麼感覺,她幻想過李瑁會以何種方式處理竇節,但完全沒有想到是請盧奐出手幫忙,而且對方並沒有追問緣由,便痛快的答應。
這兩個人打交道的方式,似乎與自己從前所見過的貴人們不同,他們更直接更乾脆。
又閒聊一陣後,盧奐要走了,他沒有在外過夜的習慣。
顏令賓起身相送,表情惆悵不舍,但也有些許的滿足感,能與當朝中書侍郎把酒言歡一個時辰,已經是極為榮幸的事情了。
李瑁與達奚盈盈接觸的次數不多,但心裡大概也有了些判斷。
南曲的生意,韋家絕對牽扯極深,而且不止是韋昭訓所在的勛公房,韋堅所在的彭公房,也有份。
雲娘就是韋堅在平康坊培養出來的,出自中曲的玉華樓,這個樓不賣身,純賣藝,在中曲的高端場所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看樣子平康坊的惡錢生意,不止是在南曲,中曲多半也有份,至於北曲就夠嗆了,那裡純純就是賣肉,面對的客戶群體相對低端,手中的良錢非常有限。
韋堅如今又兼著轉運使,控制了洛陽至長安的水陸運輸,將惡錢運往長安,簡直再輕鬆不過。
怪不得這小子拼了命的爭取這個位置,感情還涉及家族利益。
三月初九,
興慶宮出了一件大事。
李隆基夢見老子了,也就是玄元皇帝,說什麼老子託夢給他:「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里,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
於是李隆基開始主持朝會,打算派人往南搜尋道祖神像。
李瑁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猜到李隆基在搞什麼鬼。
當下大唐所有的道觀中,供奉的道祖畫像或者神像,都是不一樣,可以說一個地方一個樣。
有的神像看上去是個道士,有的看出去跟個富翁差不多。
李隆基此舉,不過是想要藉助祖宗顯靈的方式,來統一天下道祖神像的模樣形制,更好的為李唐乃道祖子嗣正名。
那麼天下龐大的道教信徒,便會成為李唐皇室最堅實的擁是。
如果能想明白這一點,就不難猜到,神像肯定能找到,但問題在於,去藏匿神像的人,派誰去合適?
不是皇帝心中絕對可靠的人選,幹不了這樣掩耳盜鈴的差事。
派內侍去?開玩笑,內侍能摻和這種事?沒鳥貨有什麼資格發現道祖神像?
禁軍?也不合適,消息容易漏泄,那就是宗室了。
三月十一,宮內來人,聖人召見李瑁。
李瑁帶著一絲猜測,入宮了。
這次父子倆見面的地方,是龍堂,也就是龍池邊上,這其實是基哥率領群臣祈雨的地方,內有一座青銅雕塑「飛龍在天」,寓意龍神降臨,帶來無窮的雨澤。
「前日夜間,朕夢中遇到了玄元皇帝,這件事你該聽說了吧?」李隆基面對雕像而立,背對著李說道。
大殿內,只有他們父子二人,回音很重。
「臣有所耳聞,」李瑁恭敬道。
李隆基淡淡道:
「稱兒臣合適。
李瑁嘴角一抽,我上早八,你每回用得著老子,都會來些甜言蜜語,你是真當我白痴啊?
「兒臣遵命,」李瑁點頭道。
李隆基轉過身來,儘量壓低聲音道:
「玄元皇帝夢中告訴朕,他有神像在終南山樓觀台附近,你去一趟,將?
李瑁明白了,你在朝會上告訴大臣的地方,叫做京城西南百餘里,到我這連具體地址都有了?
為什麼是這裡呢?因為樓觀台是道家發祥之地,所在的終南山又稱天下第一福地,亦稱仙都。
當年李淵造反,樓觀台的主持岐暉,號稱預知「天道將改」,告弟子云「當有老君子孫治世,此後吾教大興」,遂於關中起兵,迎李淵入長安。
樓觀台的道觀,吃的都是皇家供奉,基哥的絕對馬仔。
「兒臣定當完成,」李瑁道。
他現在還搞不清楚,他爹是讓他現打造一副神像,還是樓觀台有接頭的。
畢竟基哥此番安排太過模糊,雖然我知道這種事不能說的太明白,但你交代的也太不明白了。
不論如何,李瑁心知,他就是去偷,也得偷一個神像回來。
「你儘快去辦,但過程不要太著急,」李隆基吩咐道。
大哥,這種事也著急不來啊?終南山那麼大,找個神像跟大海撈針有什麼區別?我要是剛去就能找到,誰也能看出咱們在搗鬼。
「兒臣明白,今天就走,」說罷,李瑁徐徐退出大殿。
李瑁前腳剛離開,李隆基便找來高力士:
「下旨,羽林、龍武、左右衛、左右驍衛,各出五十人,往終南山尋玄元皇帝像。」
高力士點了點,就這麼出去安排了。
他是最了解李隆基的,聖人口中的這些衛府,該由誰領頭,高力士心知肚明,李瑁前腳剛走,他還看不出來嗎?
「帶些乾糧飲水,咱們這次恐怕要走很久,。
李瑁回到王府之後,吩咐李無傷和牛五郎等人收拾行裝,跟他一起去終南山。
終南山周邊,一直都是長安貴族最喜的狩獵場所,李瑁對那邊還是比較熟悉的。
『大概要走多久?」郭淑得知丈夫要離開長安,心中頗為著急。
主要是著急自己的肚子,娘家那邊也一直在詢問她的近況,宗正寺也在過問,少陽院那邊,太子妃也派人問過好幾次。
就好像所有人眼下,都在關心她能否為隋王誕下子嗣,但是郭淑很清楚,他們真正想要知道的,其實是丈夫到底能不能生,以此來確定楊玉環是否具備生育能力。
李瑁知道妻子近來的心裡壓力比較大,於是笑道:
「四娘也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去,郊野清苦,你受的了嗎?」
郭淑頓時大喜:!「豈會受不了?我幼年便常來返於北都,又常狩獵,身邊的安青和阿奴,也受得的,我帶上她們。」
「好!」李塌點了點頭。
他這次出門,目的如何,沒有告訴任何人,大家只知道他是奉旨去尋玄元皇帝像,並不知道李瑁肩負著必須尋到的任務。
至於基哥為什麼讓他去?李瑁傾向於兒子終究比別人靠得住,偏偏基哥的兒子,眼下只有他一個出了十王宅。
十王宅那些人,是不能讓他們擔任這種任務的,幹過一次,就想有第二次,便會越發耐不住寂寞。
臨行前,李瑁特意派人將妹妹咸宜叫來,由她盯著點大理寺,避免有人對嚴武下手。
咸宜坐鎮的地方,大理寺張均親來,也是白搭,沒有人願意去招惹這位聖人的明珠。
李瑁收到高力士派人傳來的消息之後,從左衛勛一府調撥了五十人,加上他的護衛以及郭淑等二十七人,於下響時分離開長安城。
這是他出嗣之後第一次離京。
長安附近的地方,都不是遠方,第一站:鄂縣。
「你支開我有什麼用?難不成你以為顏令賓能讓盧奐成為她的入幕之賓?」
李塌與達奚盈盈漫步在南曲的街巷之間,感受看長安最風流場所的紙醉金迷,這裡歌舞生平,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煩惱,實在是一處讓人流連不歸的溫柔鄉。
一路所行,幾乎沒有人跟達奚盈盈打招呼,不難看出,對方控制南曲的手段,其實只是控制那些最重要的人即可。
「隋王特意邀國寶郎來抱翠樓,這份心意,我代顏令賓道聲感謝,」
達奚盈盈得知李瑁和盧奐去了抱翠樓,她便也第一時間過去,叫離李瑁並不是給顏令賓提供什麼與盧奐親近的機會,她不過是有話和李瑁說罷了。
李瑁笑了笑:
「你上面的那些人,這次怎麼這麼痛快?二十八萬貫說還就還,猛的來這麼一下子,我還有點不適應。」
「怨隋王太會挑人了,」達奚盈盈表情埋怨道:
「您挑的這位討債人,迫使我們不得不倉促籌錢,甚至需將洛陽的幾處產業儘快變賣,才能如期交還,這份損失,都是拜您所賜啊。」
李瑁斜看眼道:「這麼說,他們看我不順眼嘍?」
「那倒不會,」達奚盈盈撇嘴道:
「就是覺得隋王這個人不好相與,太出咄逼人了。」
李瑁笑了笑,說道:
「我沒有讓他們盡數以良錢歸帳,就已經是網開一面了,還怨恨我?你們不是缺錢嗎?我家裡的良錢也有一些,我私人貸給你們,如何?」
達奚盈盈嘴角微翹:「那就不必了。」
「你們還是不缺錢嘛?跟我裝什麼窮呢?」李瑁冷笑道:
「我不是在跟你商量,轉告他們,不算我一份,南曲今後就沒有太平日子,你們往江南行商的漕船,我見一條扣一條。」
達奚盈盈頓時一愣,怒道:
「漕船都有都水監的批文,隋王恐怕不能隨意扣留吧?漕運可不歸您管「水門總是歸我管的,」李瑁湊過去,小聲道:
「上船搜查也是例行公事,你們船上肯定有什麼見不得光的東西,才會怕我扣留吧?」
長安城內的漕渠,往來行商的,有私船也有公船,公船自然是來自都水監,私船則是來自像王元寶之類的富商巨賈。
各個機構衙門都會嚴防死守,嚴查漕船貨物,但總會有漏網之魚。
何況運送惡錢幾平已經成了潛規則,所以收了好處的監管部門,也就睜一眼閉一隻眼,只要你們不是偷運兵械,其它都能通融。
主要是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相關,大家手裡的錢無法面對日益通脹的商品價格,不得不想辦法搞點外快,律法根本無法禁絕。
達奚盈盈嘆息一聲,目光幽怨的看向李瑁:
您真的將金吾大將軍這個職權,用至極限了,這麼跟您說吧,那個卷子您進不去,他們不會接納你,你查他們,是斷了自已的退路,信不信他們能將你的大將軍給卸了?」
什麼圈子呢?李瑁大概能猜到一些,關隴集團他們老李家雖然也屬集團重要成員,但是宗室大多有食邑,不愁吃喝,
門蔭襲爵也是特殊照顧,算是基本解決生活問題了。
但是關隴集團不一樣,從南北朝繁衍至今的這些龐然大物,已經將觸鬚伸進了各行各業,再加上頻繁聯姻,有些家族已經形成了非常穩固的聯盟關係,對大唐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李治夫婦瘋狂打壓,也是希望降低關隴集團對國家的影響,所以打擊惡錢的政策,多出自高宗和武則天時期,但是眼下嘛,關隴集團是維護基哥的,因為基哥給他們開後門了。
「你的話不是危言聳聽,」李瑁點頭道:
「自從在你這見過韋妮兒之後,我就知道南曲後面那幫人不好惹。」
達奚盈盈笑道:「難得隋王能聽得進勸告,我也是一番好心,砸人飯碗,人家是會玩命的。」
「那麼你又是如何混進這個圈子的?」李瑁與達奚盈盈已經拐入一條小巷,頭頂上便是一座酒樓的二層包廂,裡面的談話聲如果仔細聽,能辨認大概。
於是李瑁繼續往巷子深處走,以免他和達奚盈盈的對話,隔牆有耳。
達奚盈盈在昏暗中小步跟隨看,聞言答道:
「您問的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希望隋王明白,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我是真心想攀上您這顆大樹,從前還有個韓莊護著我,今後可就靠隋王了。」
「他們嫌棄你經營不利,想要換人了?」李瑁邊走邊說道。
達奚盈盈一笑,感嘆道:
「與隋王說話,真的很省心,可以省卻很多不必要的口舌,韓莊這次出事,我由暗轉明,(只怕宮裡高將軍已經盯上我了,不瞞隋王,我做的這些事情,如果只是卸掉擔子,今後可以安心的過日子,我會毫不猶豫的離開,但只怕成為棄子的那一天,我也會變成一具冰冷的戶體。」
說罷,達奚盈盈慘然一笑:「不對,也許屍體都沒有。」
「你有這番感想,可見你現在的處境很不好啊,」李瑁笑道:
「你覺得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嗎?不是的,我也跟你背後的那些人一樣,丟棄一些東西的時候,從來不會猶豫。」
「不一樣的,」達奚盈盈抬頭笑道:
「顏令賓最多,也不過是可以讓隋王在抱翠樓無需自費,毫無價值的一個人,卻值得隋王將國寶郎請來,讓她再見一面,這樣的小舉動,在別人看來微乎其微,但在我們這些孤苦飄零的人眼中,又是何等珍貴?」
達奚盈盈露出少女般的天真笑容:
「顏令賓對隋王的第一印象極差,眼下卻是極好,奴家亦是如此。」
李8哈哈一笑,抬起手掌,以拇指和食指比劃了一個尺寸,然後道:
「我要是信你這番看似肺腑的話,我的墳頭草已經有這麼高了,大家都是老手了,你別玩我啊?」
「哈哈......」達奚盈盈掩袖失笑,只覺對方的比喻奇妙有趣:
「隋王是個有趣的人,不過說真的,我真的需要你來代替韓莊來庇護我「那麼代價又是什麼呢?」李瑁道:
「世上沒有免費的庇護。」
達奚盈盈傲然挺胸,俏皮笑道:
「您覺得我這個連三千貫都不值的女人,可否成為庇護的代價之一呢?」
李瑁頓時嫌棄道:「別,我還不至於睡一個宦官睡過的女人。」
達奚盈盈上前幾步,與李瑁之間呼吸可聞,嘴唇輕啟,表情肅然道:
「我沒有侍奉過任何人,韓莊對女人根本沒有興趣,他在意的只是他那兩個兒子,至於我背後的那些人,你覺得,他們敢睡我嗎?」
「你是金枝玉葉?他們不敢?」李瑁愣道。
達奚盈盈笑了笑:
「如果他們其中有人與我有染,其他人會怎麼想?會不會認為我們在暗中有什麼勾當?隋王啊,你那麼聰明,難道看不出,他們沒人敢碰我,並不是顧忌我,而是擔心他們之間會互相猜疑。」
噢..:::.明白了,你是那個影響團結的人,李瑁還是比較認同對方這個說法。
這就好比董事會將集團事務都交給了總裁,而這個總裁又與董事會當中一名董事有著工作之外的某種關係,其他人是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我們之間只能有利益,不能有感情也就是李瑁思索的功夫,達奚盈盈已經抓出李瑁的手,放進了自己半遮的齊胸當中,吐氣如蘭道:
「我也許不值三千貫,也許又會是無價之寶,就看隋王怎麼用,我是在自救,那個韋三娘對我非常不滿,勛公房已經有意換我了,他個以為我與你之間,已經有了那層關係。」
李瑁愣道:「那你跟我走的太近,豈不是更招他們不滿?」
「所以你需要警告韋昭訓,讓他們知道你會庇護我,那麼他們暫時就不會對我下手,」達奚盈盈另外一隻手不停的撫摸著李瑁的胸口:
「你只有救我這一回,你想謀劃的事情,才有可能實現。」
李瑁一把將對方推開,搓了搓手道:
「成交,你服從我一天,我保你一天,話說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達奚盈盈整理著繡裙,對於李瑁話鋒突轉非常意外,怎麼又聊到年紀上了?
李瑁點了點頭:「北都,東都,都有生意?」
「江南也有,」達奚盈盈點頭道:
「也做漕運生意,我管著這些雖然已有六年,但並非不能替代,隋王要幫我處理掉一個人,沒有備選之人,他們短時間內不會動我。」
「一開口就是條件,好像我欠你似的,」李瑁開始邁步朝巷子外走去。
達奚盈盈緊跟其後,笑道:
「但隋王今後可以從我身上獲取更多,不吃虧的。」
「吃虧也無妨,」李瑁擺了擺手:
「越是在乎得失,越是得不償失,誰讓我這個心好呢,說吧,那個人是誰?」
『竇節,現在工部當差,無品小吏,」達奚盈盈道。
李瑁頓時一愣:
「賜姓?」
達奚盈盈欣喜道:
「隋王洞若觀火。」
抱翠樓,
盧奐依然是坐在大廳,不肯去包廂,也許是喜歡熱鬧,也許是故意讓人知道,他來南曲這種地方只是喝酒和欣賞歌舞,其它什麼都沒幹。
歷朝歷代做為首都,都會遍布皇帝的耳目,長安也不例外。
單是一個御史台,就不知道在長安城裡安排了多少打探消息的情報人年李瑁他們回來之後,加入了盧和顏的聊天。
很顯然,顏令賓幾乎將自己此生所學搜腸刮肚,來應對與博學大儒盧奐之間的交流,過程非常艱難,因為盧奐的學識,完全處在顏令賓的盲區,即使她在南曲的名妓當中,文學修養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竇節,你聽過這個人嗎?」李瑁側過肩膀,朝盧奐小聲道。
盧奐搖了搖頭:「在哪個衙門任職?」
「工部小吏,」李瑁道。
盧奐頓時錯:「那你不應該跟我打聽啊?不入流的吏員我怎麼會認識?」
「我不找你我找誰?」李瑁咧嘴道:
「大唐就四個管銓選的,剩下那仁我見不著,只能找你幫忙了,吏員在你們吏部都有備檔,你找個機會查一查這個人,將他外放出去,不能去太原、洛陽、江淮,其它哪都行。」
一個更員的人事變動,那就是盧奐一句話的事情,達奚盈盈讓李瑁幫忙處理掉這個人,可不是讓他殺人。
竇節本身無關輕重,但是他背後牽扯的人,來頭一定不小,動不動就殺人滅口,那是玄幻小說里的情節。
這與李塌一棒子打死李樹忠不一樣,李瑁當時也沒想看打死對方,打死之後倒也無求所謂,因為他的目的性很強,對方冒犯的又是李瑁本身,殺了也就殺了。
「行,我記住這個名字了,」說完,盧奐看似不經意的警了達奚盈盈一眼,後者趕忙避開目光。
中樞大員,沒一個是吃素的,李瑁跟自己說話的時候,達奚盈盈看似無意,實則在有意偷聽,對方的微表情已經出賣了她。
再者說,李猖的身份為什麼會對一個更員上心?
達奚盈盈此刻,說不出內心是什麼感覺,她幻想過李瑁會以何種方式處理竇節,但完全沒有想到是請盧奐出手幫忙,而且對方並沒有追問緣由,便痛快的答應。
這兩個人打交道的方式,似乎與自己從前所見過的貴人們不同,他們更直接更乾脆。
又閒聊一陣後,盧奐要走了,他沒有在外過夜的習慣。
顏令賓起身相送,表情惆悵不舍,但也有些許的滿足感,能與當朝中書侍郎把酒言歡一個時辰,已經是極為榮幸的事情了。
李瑁與達奚盈盈接觸的次數不多,但心裡大概也有了些判斷。
南曲的生意,韋家絕對牽扯極深,而且不止是韋昭訓所在的勛公房,韋堅所在的彭公房,也有份。
雲娘就是韋堅在平康坊培養出來的,出自中曲的玉華樓,這個樓不賣身,純賣藝,在中曲的高端場所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看樣子平康坊的惡錢生意,不止是在南曲,中曲多半也有份,至於北曲就夠嗆了,那裡純純就是賣肉,面對的客戶群體相對低端,手中的良錢非常有限。
韋堅如今又兼著轉運使,控制了洛陽至長安的水陸運輸,將惡錢運往長安,簡直再輕鬆不過。
怪不得這小子拼了命的爭取這個位置,感情還涉及家族利益。
三月初九,
興慶宮出了一件大事。
李隆基夢見老子了,也就是玄元皇帝,說什麼老子託夢給他:「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里,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
於是李隆基開始主持朝會,打算派人往南搜尋道祖神像。
李瑁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猜到李隆基在搞什麼鬼。
當下大唐所有的道觀中,供奉的道祖畫像或者神像,都是不一樣,可以說一個地方一個樣。
有的神像看上去是個道士,有的看出去跟個富翁差不多。
李隆基此舉,不過是想要藉助祖宗顯靈的方式,來統一天下道祖神像的模樣形制,更好的為李唐乃道祖子嗣正名。
那麼天下龐大的道教信徒,便會成為李唐皇室最堅實的擁是。
如果能想明白這一點,就不難猜到,神像肯定能找到,但問題在於,去藏匿神像的人,派誰去合適?
不是皇帝心中絕對可靠的人選,幹不了這樣掩耳盜鈴的差事。
派內侍去?開玩笑,內侍能摻和這種事?沒鳥貨有什麼資格發現道祖神像?
禁軍?也不合適,消息容易漏泄,那就是宗室了。
三月十一,宮內來人,聖人召見李瑁。
李瑁帶著一絲猜測,入宮了。
這次父子倆見面的地方,是龍堂,也就是龍池邊上,這其實是基哥率領群臣祈雨的地方,內有一座青銅雕塑「飛龍在天」,寓意龍神降臨,帶來無窮的雨澤。
「前日夜間,朕夢中遇到了玄元皇帝,這件事你該聽說了吧?」李隆基面對雕像而立,背對著李說道。
大殿內,只有他們父子二人,回音很重。
「臣有所耳聞,」李瑁恭敬道。
李隆基淡淡道:
「稱兒臣合適。
李瑁嘴角一抽,我上早八,你每回用得著老子,都會來些甜言蜜語,你是真當我白痴啊?
「兒臣遵命,」李瑁點頭道。
李隆基轉過身來,儘量壓低聲音道:
「玄元皇帝夢中告訴朕,他有神像在終南山樓觀台附近,你去一趟,將?
李瑁明白了,你在朝會上告訴大臣的地方,叫做京城西南百餘里,到我這連具體地址都有了?
為什麼是這裡呢?因為樓觀台是道家發祥之地,所在的終南山又稱天下第一福地,亦稱仙都。
當年李淵造反,樓觀台的主持岐暉,號稱預知「天道將改」,告弟子云「當有老君子孫治世,此後吾教大興」,遂於關中起兵,迎李淵入長安。
樓觀台的道觀,吃的都是皇家供奉,基哥的絕對馬仔。
「兒臣定當完成,」李瑁道。
他現在還搞不清楚,他爹是讓他現打造一副神像,還是樓觀台有接頭的。
畢竟基哥此番安排太過模糊,雖然我知道這種事不能說的太明白,但你交代的也太不明白了。
不論如何,李瑁心知,他就是去偷,也得偷一個神像回來。
「你儘快去辦,但過程不要太著急,」李隆基吩咐道。
大哥,這種事也著急不來啊?終南山那麼大,找個神像跟大海撈針有什麼區別?我要是剛去就能找到,誰也能看出咱們在搗鬼。
「兒臣明白,今天就走,」說罷,李瑁徐徐退出大殿。
李瑁前腳剛離開,李隆基便找來高力士:
「下旨,羽林、龍武、左右衛、左右驍衛,各出五十人,往終南山尋玄元皇帝像。」
高力士點了點,就這麼出去安排了。
他是最了解李隆基的,聖人口中的這些衛府,該由誰領頭,高力士心知肚明,李瑁前腳剛走,他還看不出來嗎?
「帶些乾糧飲水,咱們這次恐怕要走很久,。
李瑁回到王府之後,吩咐李無傷和牛五郎等人收拾行裝,跟他一起去終南山。
終南山周邊,一直都是長安貴族最喜的狩獵場所,李瑁對那邊還是比較熟悉的。
『大概要走多久?」郭淑得知丈夫要離開長安,心中頗為著急。
主要是著急自己的肚子,娘家那邊也一直在詢問她的近況,宗正寺也在過問,少陽院那邊,太子妃也派人問過好幾次。
就好像所有人眼下,都在關心她能否為隋王誕下子嗣,但是郭淑很清楚,他們真正想要知道的,其實是丈夫到底能不能生,以此來確定楊玉環是否具備生育能力。
李瑁知道妻子近來的心裡壓力比較大,於是笑道:
「四娘也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去,郊野清苦,你受的了嗎?」
郭淑頓時大喜:!「豈會受不了?我幼年便常來返於北都,又常狩獵,身邊的安青和阿奴,也受得的,我帶上她們。」
「好!」李塌點了點頭。
他這次出門,目的如何,沒有告訴任何人,大家只知道他是奉旨去尋玄元皇帝像,並不知道李瑁肩負著必須尋到的任務。
至於基哥為什麼讓他去?李瑁傾向於兒子終究比別人靠得住,偏偏基哥的兒子,眼下只有他一個出了十王宅。
十王宅那些人,是不能讓他們擔任這種任務的,幹過一次,就想有第二次,便會越發耐不住寂寞。
臨行前,李瑁特意派人將妹妹咸宜叫來,由她盯著點大理寺,避免有人對嚴武下手。
咸宜坐鎮的地方,大理寺張均親來,也是白搭,沒有人願意去招惹這位聖人的明珠。
李瑁收到高力士派人傳來的消息之後,從左衛勛一府調撥了五十人,加上他的護衛以及郭淑等二十七人,於下響時分離開長安城。
這是他出嗣之後第一次離京。
長安附近的地方,都不是遠方,第一站: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