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武庫六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29章 武庫六匙

  「這這這....

  「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啊...

  兩天之後,楊話在右金吾的官署見不到李瑁,於是乾脆抱著一堆卷宗,

  跑隋王宅來了。

  他沒日沒夜的結算了兩日,得到的結果卻是像吞了一口屎,偌大的官署,無數人擠破頭都想進來的金吾衛,帳上只有幾十貫?

  「稍安勿躁,」李瑁對於楊話的表現一點不覺吃驚,因為他也經歷過,

  只見他朝王卓道:

  「請楊三娘過來。」

  終究是出身名門望族,再小宗,那也是弘農楊,楊話的文學功底還是有的,待人接物方面也是滴水不漏,雖然才上了兩天班,卻給很多人都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今年的二月只有二十九天,但今天已經是二月二十八了,三月初三,一般就是結算日,初七是發錢的日子。

  但是楊算是看出來了,這還結算個屁啊,沒錢發啊,

  楊玉瑤進來之後,主動與楊話寒暄著,相處之間,比從前更為親近,因為兩人眼下的關係變了,不是堂兄妹了,而是親兄妹,祭拜的是同一個爹娘。

  在聽完對方的訴苦之後,楊玉瑤也是異萬分,看向李瑁道:

  「這可如何是好?兄長初到,第一次季結就出問題,今後在金吾衛只怕不好過啊。」

  李瑁無所謂的笑道:

  「沒那麼嚴重,季結的這些名目,都是按照朝廷既有的規定來每季發放,但是右金吾的公錢早已虧空數年,就算發不了,下面的人也會習以為常。」

  楊玉瑤震驚道:「既然虧空數年,那他們這些人的俸祿又是怎麼結的?」

  「額.......自己想辦法,」李瑁笑道。

  楊話兄妹同時錯,面面相。

  地方上的貪腐和京師的貪腐,終究是差著檔次的,地方一個縣衙的公翩錢能有多少?跟金吾衛比不了的,因為公錢的規模,是看你這個衙門的人數來決定的。

  縣衙滿打滿算,正式編加臨時編,頂多超過一百人,金吾衛一千五百多人。

  楊話嘆息一聲:

  「我大致算了算,這一次季結,公中的開支是一千一百二十貫,能不能從別處想個辦法,先將季結的問題解決了?我這新官上任,第一件事情就做不好,實在是愧對聖人提拔,汗顏無地。」

  他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跳級有些太離譜,所以楊話內心是希望將這份工作做好的,好讓別人知道,聖人提拔他不單單是因為楊玉環,也是因為他有這個能力。

  李瑁笑道:

  「我接手金吾衛的時候,帳上就是這麼點錢,我可是一文都沒動過,因為此事還與鄧國公鬧的很不愉快,你應該也聽說了,你的前一任就是被我打死的,我當時的憤怒,比你只多不少。」

  楊玉瑤點頭道:

  「這件事我聽說了,李家的人甚至還來安興坊鬧過,被王妃給驅逐了,

  目下阿兄有難,十八郎想個法子吧,先將這個關口給過了。」

  李瑁攤手道:」「我也沒辦法,放出去的貸已經催繳多次,但眼下還是毫無進展。」

  說著,李瑁看向楊話道:

  『要不,你也去催一催,讓對方多少結算一些,他們能暫付一些利息,

  你這關轉眼就過了,畢竟是公家的帳,我也不便拿私錢幫你。」

  楊玉瑤撇了撇嘴,伴裝不滿道:

  「你這是卸擔子呢,明明該是你的事情,為何推至我阿兄身上?我算是看出來了,你故意讓他月末上任,就是將這個麻煩甩給我阿兄,他要是緩幾天再去金吾衛,哪還有這事?」

  「哈哈......」李瑁搖了搖頭:

  「我不是卸擔子,而是面子不夠大,你不知道吧?我上任的時候,張填沒露面,但是二郎新任,他卻來了,見風使舵不過如此,你們兄妹眼下在長安的面子,可是比我大,我催繳不來,二郎未必就不行。」

  「還有這事?」楊玉瑤眉看向其兄。

  楊話點了點頭:「我確實聽說了,駙馬半年內,就只有在我上任的那一天,來過一次金吾衛,第二天就沒來了。」


  「呵呵.....」楊玉瑤笑道:

  「我這是該高興呢?還是不該高興呢?」

  楊話扯了扯楊玉瑤袖子:

  「咱們今後還需低調行事,眼紅咱們家的恐怕不少,咱們根基不穩,別給人落下把柄。」

  「二郎說的對,」李瑁朝楊玉瑤道:

  「你今後再去宮裡,別扯上十娘,要去你自己去,我勸你最好也少進宮,你那張嘴動不動就要東要西的,聖人能忍你多久?小心被聖人厭煩了,

  那可是覆水難收。」

  楊玉瑤一愣,沉吟片刻後點了點頭:

  「你提醒的對,我會注意的。」

  接下來,李瑁授意楊話去一趟南曲,找那個達奚盈盈催繳貸款,地址也都詳盡的告訴了對方。

  上次與達奚盈盈見面之後,對方便沒了動靜,李瑁多少等的有些著急。

  雖然他知道,達奚盈盈也在與她的股東們交涉,需要時間。

  眼下楊話的到來,無疑是一大助力,就連張咱都想賣個面子,那麼長安又會有多少人,願意主動或者被動的,給楊話這個面子呢?

  畢竟你不給錢的話,人家的妹妹可是在聖人身邊呢,一旦吹點枕邊風,

  可不是十四萬貫可以解決的。

  忽悠走楊話之後,李瑁入宮了。

  去的是太極宮,他要去左衛的勛一府轉一轉,藉此打聽一些關於隴右的事情。

  左衛的事情,他是不會放的,畢竟他手裡有勛一府的印璽,可以調動一千多人。

  蒼蠅腿也是肉,宮變的時候,一千人也是可以起到大作用的。

  其實李瑁也想過,基哥那麼喜歡去華清宮,如果在長安與驪山之間設伏,會不會更容易一些呢?

  答案是:否。

  因為皇帝出行,身邊的禁軍是嚴陣以待的,警戒性非常高,加上兵馬過度集中,很難完成刺殺。

  想要殺基哥,真的好難啊。

  「喲,這是誰啊?」

  皇城內,李驟然見到李瑁,非常意外,遠遠的認了半天才過來打招呼「你今天怎麼來了?」

  李瑁故意道:

  「實在太清閒,所以來皇城轉轉,看看能不能打聽一些關於隴右的事情,聊以解悶吧。」

  「我不是讓十一娘轉告你了嗎?不要摻和這種大事,」李好心勸道:

  「聖人忌諱你們這幫皇子惦記藩鎮,你又不是不清楚?」

  李挑眉道:

  「我惦記有用嗎?朔方我都卸任了,還要如何?好像我惦記,聖人就會讓我就藩一樣。」

  李一愣,笑著拍了拍李瑁手臂:

  別打聽了,做個閒散親王不好嗎,你看人家寧王府那幾位,就深譜和光同塵之道,給我官我都不做,這才是聰明人。」

  李瑁壓低聲音,小聲道:

  「你要這麼說,右相更該和光同塵,我不管怎麼說,還有一條退路,你們有嗎?」

  李目瞪口呆,就這麼愜在原地,好傢夥,你挑明了啊?

  愣足半響後,李咬牙小聲道:

  「你沒有機會了,你都出嗣了。」

  李瑁小聲駁道:「聖人也曾出嗣過。」

  李渾身一震,不能置信的看向李瑁。

  怪不得阿爺常說你小子從去年開始,每一步動作都出人意料,卻又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你還想看太子之位啊?

  李瑁今天就是故意攤牌的,好讓李父子有個心理準備,其實就是引導李林甫不要再往其他人身上下注,我就是個現成的。

  這麼多年交情,總比別人更靠得住李已經不敢再談這個話題了,只是來了一句:

  「你太膽大了。」

  李瑁卻不肯就此罷休:

  「太子如今有意與我修好,就是為了穩住我,好騰出手來對付你阿爺,

  隴右的事情,右相務必不能讓人挑出理來,一旦戰敗,會有很多人往右相身上推卸責任,反之,如果勝了,皇甫越發難以節制,你們的處境,比我難的多,你還有心情來勸我?」


  李臉頰抽搐,只覺自己今天算是被李瑁這道雷給劈傻了。

  他呆在原地,自光直勾勾的盯看李猖的衣領,腦中快速思考看。

  沒錯,十八郎說的沒錯,這個節骨眼上,隴右的事情阿爺絕不能給人留下把柄。

  原因很簡單,裴耀卿和嚴挺之,還不算真正綁在他們這條船上,這可是兩個大雷,一旦發生大事,促使兩人更換立場,站在太子那邊,他們可就危險了。

  李瑁一直關注著對方表情,只看李神情變幻,便知對方被他說動了。

  老子和兒子,是要分開忽悠的,李瑁心知今天自己對李這番話,放到李林甫那裡,一點作用都沒有,因為李林甫清楚,他的位置不是邊疆戰敗就能動搖的,裴耀卿和嚴挺之加起來,也弄不了他。

  雖然李林甫不會當回事,但是李瑁肯定還要說,人的心理就是這樣,一件事說一次,他不信,一百次,就會稍微動搖,一千次呢?

  李瑁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道:

  「你也該獨當一面了,自己好好琢磨琢磨,我終是太子兄弟,他礙於顏面,將來也不會殺我,但你們可不一樣了,你還傻乎乎的勸我低調點?你怎麼不勸勸右相?」

  李下意識的咽了口唾沫,他們家的後路,他爹已經提醒過他無數回了,只要當今太子上位,他們家指定全都完蛋。

  是啊,我腦門還懸著一把刀呢,我還操心人家幹什麼?

  「以後有什麼事情,你跟我明說,多提醒著點我,」李小聲道:

  『我身在局中,有些事情難免疏忽。」

  李瑁這才寬心一笑:

  「放心,我還指望你們呢。」

  「互相幫襯吧,」李苦著臉笑道。

  長安武庫,在門下省與弘文館之間,占據著很大一片區域。

  以軍器的等級品類,分別存放於上百間庫房之中。

  包了鐵皮的厚重大門,棍子粗的鐵栓,碩大的鐵鎖,青石為牆,沒有任何通風口,不靠鑰匙開門,你想從裡面拿東西,呵呵.:...

  費老鼻子勁了。

  一百二十四間庫房的鑰匙,分別掌握在內侍省、中書省、門下省、衛尉寺、少府監、軍器監的手裡。

  每逢軍械出納,需六司共同勘核。

  如果單獨一個部門私開武庫,類同造反。

  楊洞所在的衛尉寺,他們手裡的鑰匙,只能打開十五間存放槍矛斧錘等長短兵的庫房,門下省是六弓、四弩,中書省是各類甲冑,內侍省是竹箭,

  木箭,兵箭,弩箭,少府監是旗子和鼓吹用的、、饒、鐸等,軍器監是排,也就是盾牌,以及雲梯等攻城器械。

  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六神合體,才能裝備一支完整的部隊。

  造反不是過家家,哪個皇帝都防看呢。

  廢太子李瑛當年開團,是披了甲的,因為他的合伙人駙馬薛鏽,當時就在門下省擔任左散騎常侍,掌管武庫鑰匙。

  七百多號人,披著甲冑,拿著兵器,被陳玄禮龍武軍的破甲箭攢射幾輪,趴下了一半。

  沒辦法,裝備不全啊,真要是全副武裝,當時夠基哥喝一壺的,畢竟皇宮內人手再多,也不是哪裡都能讓你擺開陣型的。

  李瑁發現很多牛車正在從門下省方向往衛尉寺的轉運場運送兵械,就猜到李林甫這個人還是給力的,有些醃事能做,有些不能做。

  武庫這邊,眼下非常熱鬧,很多人都在這裡,盯著軍械出庫。

  內侍省的馮神威,衛尉寺的韋光乘,門下省左散騎常侍駙馬張去盈,中書省右散騎常侍武敬一,軍器監嗣彭王李志,少府少監裴冕。

  李瑁的出現,自然吸引到一些人的目光,最先走過來打招呼的,竟然是在朱雀門下挨過李瑁一鞭子的上一任宗正卿,李志。

  「許久未見過隋王了,您今天得閒了?」李志拱手賠笑道。

  再次見面,李瑁像是從未發生過那件事一樣,笑呵呵道:

  「哪裡清閒了,這不是巡視呢嗎?見到不少運載軍械的牛車出入,這才過來一觀,這是給誰調撥呢?」

  李志笑道:「中書門下右相下的令,至於給誰調撥,您得問問韋寺卿。」

  他本來是想回答的,這事也沒什麼好瞞的,當初挨了李瑁一鞭子本就是自己理虧,有多大怨恨也談不上,但是剛好韋光乘走過來了,所以順水推舟,由對方來回答。


  韋光乘正要與李瑁打招呼,聞言一愣,答道:

  「皆為隴右軍需,西北恐怕要打起來了。」

  他從前是李瑁名義上的下屬,又是李林甫的心腹,自然知道李瑁和右相關係非同一般,他們衛尉寺掌管鑰匙的本來是楊洄,但是楊洄去太原了,所以只能是他這個主官親自來盯著。

  這裡的成衛區域,本不屬左衛,但是李瑁來了,你也不能說什麼,因為人家是一個人來的,身份又比較特殊,溜達溜達也無妨。

  「噢.....這事我倒也有所耳聞,」李瑁點了點頭:

  「不過看樣子,運送的軍械數量不少啊?

  韋光乘笑道:「也不多,主要是弩箭槍矛,鐵甲也不過一千七百領,步兵甲三千五百領....

  」

  你倒是實誠,說的這麼清楚,一旁的李志一愣一愣的,但他發現,李瑁其實無心在聽,因為對方的自光,落在了遠處的武敬一身上。

  苦「要恭喜隋王了,馬上就有一件喜事。」

  李瑁故作一愣,問道:

  「什麼喜事?」

  李志眼神瞄了一眼遠處的武敬一,道:

  「穎川郡公長女,已經被聖人召入興慶宮,聽說是給盛王選妃,喜訊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李瑁裝出一副震驚的樣子:

  「我竟不知道?」

  武敬一的爹,是穎川王武載德,曾祖是武士逸,武則天的親三伯。

  歷史上盛王李琦就是娶了人家的閨女,這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近親加近親。

  李瑁和李琦,本來就比十王宅大部分皇子身上的武家基因更濃,這下好了,李琦更濃,他將來的兒女不會出問題吧?

  影響壽命沒事,別影響智商啊。

  就比如武敬一的堂姐,就是李隆基眼下後宮當中的武賢儀,人稱小武妃,一共給基哥生了倆兒子,二十九子李、三十子李,其中李已經早天了,而涼王李,腦子不好使。

  想到這裡,李瑁暗叫僥倖,幸好他們兄妹幾個,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生理上的缺陷。

  武敬一那邊,其實自打李瑁來了之後,便一直時不時的朝這邊投來目光,他不是不想過來打招呼,而是因為眼下正在出納的庫房,是他監管的,

  他得盯著核對數目。

  沒事,李瑁有耐心,我反正是要和你搞好關係的,不是因為你將來要做我弟弟的老丈人,而是因為你拿著鑰匙。

  李瑁在心裡計算了一下,六個部門當中,楊洄是他的人,武敬一有希望爭取過來,那麼就是兵器和甲胃。

  不太夠啊,在皇城政變,沒有盾牌太吃虧,李瑛的慘痛教訓還沒過幾年呢。

  盾牌又是軍器監,鑰匙在李志手裡,這關過不去了。

  等了半響之後,李瑁發現武敬一終於閒了,這才微笑看走了過去:

  「我大婚的時候,穎川公禮到人未到,頗讓人覺得遺憾。」

  武敬哈哈一笑,然後小聲道:

  「我擔著要職,走不開的,你跟我計較什麼?說話陰陽怪氣的。」

  這倒是實話,因為他這個職位可不低,從三品,掌侍奉規諷,備顧問應對及甲庫之匙。

  況且當年整個武家,都是全力支持李瑁的,一來武惠妃地位太高,武賢儀比不了,再者,武賢儀的兒子有問題。

  大皇子李琮面上有傷都被排除,腦子有問題的,壓根就不在備選行列。

  李瑁之所以被太子如此顧忌,原因就在於廢太子李瑛當年出事,就是武家在力推李瑁。

  也就是說,李瑁其實是跟兩個人爭過儲君。

  「四娘被聖人召去了?」李一直都認識武敬一的女兒,家裡排行老四,今年好像也十六七歲了。

  武敬一點了點頭:

  「這是聖人的恩典,我們家眼下正在失勢,願與我們聯姻的家族不多了,聖人恩待,所以有意四娘為盛王妃。」

  「親上加親,這是好事,」李瑁冷笑道:

  「武家得勢的時候,那幫人可不是現在這副嘴臉,風水輪流轉,我倒要看看他們能得意多久?」

  他是故意這麼說的,因為他想再次獲得武家的全力支持,武則天以一己之力,將武家扶持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地位,一百年前還是商人家族,四十年前卻已經是遍地勛貴了。

  雖然被清算了不少,但不得不說武則天為家族打下的基礎太過牢固,以至於直到現在,武家仍是具備極深的底蘊。

  他們不想恢復往日的風光嗎?

  非常想,武敬一當年也是全力支持李瑁的,所以對李瑁出嗣感到不滿,

  因為李瑁和李琦是武家未來幾十年的希望。

  所以李琦娶他的閨女,其實就是武家在背後運作謀劃的。

  朝堂形勢,本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李林甫已經在全力對付東宮,眼下武家也收到消息,裴耀卿已經依附李林甫,東宮越發勢微。

  而聖人又特別討厭太子,別的皇子不是沒有機會,其實還有。

  李瑁是不行了,媳婦被搶,又出嗣,那麼李琦就是那個碩果僅存的聖人嫡子。

  「你閒了,多去我府上走動走動,咱們本就是至親,誡宗屬令又沒說至親不能走動的,」李瑁故作生氣道:

  「何況二十一郎與四娘就要結親了,你沒聽說嗎?我出嗣之後與官員之間走動頻繁,聖人也沒有訓斥我什麼。

  一,

  這倒也是,你小子最近跳的這麼厲害,我們都跟看心驚膽戰,武敬一笑道:

  「知道了,會去的。」

  李瑁又與對方寒暄一陣後,便去其它地方晃悠了。

  太極宮所有的城門,監門衛都是輪流成衛的,皇帝不可能將某一個人釘死在某一個城門,不然時間久了,這個城門就不保險了。

  這個月守朱雀門,下一個月就有可能守玄武門。

  而監門府的監門校尉,李塌自前沒幾個熟悉的,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

  如果能打開少府監掌管的武庫,就可以獲得雲梯等攀城器械,但是攀爬城牆,總是要比直接走城門拖延時間。

  兵貴神速,造反更是,時間就是金錢,早一刻與基哥對狙,終究更穩妥一些。

  所以李瑁今後,會有事沒事的與那些監門校尉搞好關係,當然了,需要隱秘一些,不然讓高力士知道了,他得提前完蛋。

  這是模仿基哥的老路,李隆基當年就是交好葛福順、陳玄禮、李仙三位禁軍將領,才得以在唐隆政變誅殺韋後。

  李塌現在肯定沒辦法結交禁軍,人家基哥主要就防著這個。

  那我就退而求其次,結交看大門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