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登基大典
第360章 登基大典
咄吉世負手望著桌上的黃金匕首和跪在地上的兩名手下,他擺擺手道:「和你們無關,你們去吧!」
「謝少主!」
兩名突厥武士起身去了。
咄吉世從小就養成了驕橫的性格,他看上的東西,無論如何都要得到手,可一旦得手,幾天厭倦後就會丟棄,二十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
今天他看上了大隋皇帝的女兒南陽公主,她長得不是很美,但她骨子裡透出的剛毅卻對了咄吉世的胃口,深深吸引著咄吉世。
自己是突厥太子,迎娶大隋公主,不是天作之合嗎?
這一刻,咄吉世下定了決心,不惜任何代價都要得到這位南陽公主,哪怕是戰爭,他也在所不惜。
轉眼到了八月十八日,大隋王朝在長安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十萬大軍手持長矛排列在朱雀大街兩側,數十萬百姓來到朱雀大街,親眼目睹天子登基盛況。
「嗚—嗚—」
在一陣陣低沉的號角聲中,天子的隊伍出現了,先是一萬武侯衛士兵騎兵在前面開道,緊接著一排排盔明甲亮的千牛侍衛軍手持長槊列隊走過,足足走過了兩萬大軍。
三千披甲武士簇擁著一架巨大的龍輦出現了,四百名精壯力士抬著龍輦有節奏地緩緩而行。
龍輦的四個角各站著一名天神一般的侍衛,四人都身高在兩米左右,身披金甲,手持六米大戟,昂揚而立,形象極為威嚴。
中間是用黃金搭成的一座高台,天子和皇后坐在黃金高台上的寶座內,寶座上鑲滿了紅寶石,他們下方站在八名端著金盤的宮女。
隨著天子的龍輦走過,陽光照在金甲武士和龍輦高台上,金光閃閃,紅光四溢,祥瑞萬千,引起四周百姓一陣陣驚嘆,他們忍不住熱烈高呼,「萬歲!皇帝陛下萬歲!」
楊廣志得意滿向四周百姓揮手致意,他對這座黃金高台和四名黃金武士非常滿意,雲定興確實有點本事,竟然在十天內搞出這座黃金寶座,又找出四名身材雄偉的侍衛,讓他天之驕子的形象在百姓眼中達到了頂峰,也極大滿足楊廣的榮耀之心。
當然,更值得表彰的是相國楊素,他絞盡腦汁貫徹既盛大又節約的原則,天子遊街無疑是一個好辦法,十幾萬軍隊列陣,數十萬百姓來圍觀,既不花錢,同時也滿足了盛大的要求。
蕭夏站在朱雀城頭上,望著被閃閃金光包圍的父親,還有周圍數十萬百姓的歡呼,其實蕭夏也能理解,這就是隋朝的閱兵式,借用某種盛大的儀式,來表現天子至高無上的皇權,有利於他的統治,只是這一幕和洛陽彌勒教是多麼的相像。
隊伍終於進入朱雀門,皇城內已經搭建了高高的祭壇,在數千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天子將在祭壇上舉行祭祀天子並接受君權神授的儀式。
半個時辰後,當天子楊廣在祭壇上高高舉起傳國玉璽時,數千官員匍匐跪倒,三呼萬歲,整個登基儀式達到了頂峰。
盛大的登基儀式在下午時終於進入尾聲,最後一個環節便是登基大宴,天子楊廣在承天城樓上宴請五品以上官員,以一場盡興的酒宴結束了他的登基大典。
次日五更時分,蕭夏在沉睡中被小青推醒了,「公子醒一醒!」
蕭夏一把將她苗條的腰肢摟在懷中,一個翻身,又要開始征戰,小青連忙擺手,「公子,今天要上朝啊!」
蕭夏在興頭上,哪裡還停得住,兩人大戰一番才起了身,時間還早,外面一片漆黑,小青連忙收拾一下,開始伺候丈夫起身。
這時,阿楚也來了,和小青一起替蕭夏洗漱梳頭,準備早飯。
她們目前住在大哥楊昭的空宅內,僕婦還是二十餘人,蕭夏給了她們豐厚的待遇,所以不管蕭夏去哪裡,大家都願意跟隨他。
今天是大朝,蕭夏現在是校檢兵部尚書,掛御史大夫頭銜,他也要上朝。
馬車已經停在府門外,蕭夏快步上了馬車,在數十名侍衛左右保護之下,馬車緩緩向皇城駛去。
大街上到處可見上朝的馬車,每輛馬車上都掛著一盞橘紅的燈籠,燈籠上寫著官員的姓和職務,上朝馬車很快匯聚成三條長龍,從東西大街和朱雀大街一起向朱雀門涌去。
馬車太多,在宮門處有點擁堵了,只得緩緩而行。
這時,蕭夏忽然看見旁邊緊靠自己的燈籠上寫著光祿寺卿李,這是李敏的馬車,他拉開車窗笑道:「李兄!」
對面車窗也開啟了,李敏笑道:「殿下,很巧啊!」
這時,擁堵被疏通了,馬車開始加速,蕭夏揮揮手,「等會兒再見!」
皇城很大,中軸線長達四里,兩側分布著大隋王朝的各個官署,步行肯定不現實,馬車繼續在中軸大道上行走,最後停在承天門兩側的廣場上,主人下了車後,馬車便掉頭回去了。
百官們步行走進承天門,李敏快走了幾步,趕上了蕭夏。
「昨天有個消息,殿下知道嗎?」
「什麼消息?」
「突厥使向朝廷求婚,突厥太子想迎娶南陽公主。」
「什麼?」
這個消息讓蕭夏很震驚,突厥太子想迎娶自己三姐楊飛燕?
「是正式求婚嗎?」
李敏點點頭,「是正式求婚,啟民可汗用飛鷹傳信,一站站送到了長安。」
「我三姐已經定婚了,蕭家聘禮和財力都給了,鴻臚寺卿沒有告訴他們?」
「當然說了,你猜突厥使者怎麼說?」
「我想不到,你說!」
「突厥使者說,哪怕公主已經嫁人,也可以休夫再嫁,突厥太子並不在意公主是否已婚。」
「簡直荒唐!」
蕭夏很不高興,又問道:「天子知道嗎?」
「應該知道了,但天子沒有表態。」
這樣可不行,三姐和蕭祝融兩情相悅,眼看再過幾個月就要成婚了,怎麼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妖蛾子。
再說,哪有把親生女兒送去草原和親的,這件事蕭夏必須要制止。
大朝在太極殿內舉行,當雲板聲叩響,百官立刻列隊向大殿內走去,每個官員在大殿上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大家都很熟悉,進殿內,便各自站到自己的位子上。
蕭夏文官和武將都可以,不過他站在武將列第五位,雖然他爵位和地位都是最高,又是皇子,但他還是照顧資歷深厚老臣,站在第一位是觀王楊雄,第二位是楊達,第三位是虞慶則,第四位是薛世雄,第五位才是蕭夏。
像曾經恩寵一時的賀若弼,如果他不投降楊諒,那第三位應該是他,蕭夏還得退位到第六,但現在曾經賀若弼已經被貶黜,上柱國降為開府儀同三司,連參加朝會的資格都沒有了,直接在家養老。
而另一個投降楊諒的宇文述,卻因為轉向及時,在關鍵時刻投降晉王,現在不僅當時了副相參知政事,連之前被楊勇沒收的財富也全部還給了他。重新得到了重用。
這時,千牛值長一聲高喝,「皇帝陛下駕到!」
鼓樂聲奏響,一隊隊執戈武士列隊走來,數十手執長扇的宮女簇擁著天子楊廣緩緩從側面走來,楊廣坐上龍榻,群臣一起三呼萬歲。
「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章完)
咄吉世負手望著桌上的黃金匕首和跪在地上的兩名手下,他擺擺手道:「和你們無關,你們去吧!」
「謝少主!」
兩名突厥武士起身去了。
咄吉世從小就養成了驕橫的性格,他看上的東西,無論如何都要得到手,可一旦得手,幾天厭倦後就會丟棄,二十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
今天他看上了大隋皇帝的女兒南陽公主,她長得不是很美,但她骨子裡透出的剛毅卻對了咄吉世的胃口,深深吸引著咄吉世。
自己是突厥太子,迎娶大隋公主,不是天作之合嗎?
這一刻,咄吉世下定了決心,不惜任何代價都要得到這位南陽公主,哪怕是戰爭,他也在所不惜。
轉眼到了八月十八日,大隋王朝在長安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十萬大軍手持長矛排列在朱雀大街兩側,數十萬百姓來到朱雀大街,親眼目睹天子登基盛況。
「嗚—嗚—」
在一陣陣低沉的號角聲中,天子的隊伍出現了,先是一萬武侯衛士兵騎兵在前面開道,緊接著一排排盔明甲亮的千牛侍衛軍手持長槊列隊走過,足足走過了兩萬大軍。
三千披甲武士簇擁著一架巨大的龍輦出現了,四百名精壯力士抬著龍輦有節奏地緩緩而行。
龍輦的四個角各站著一名天神一般的侍衛,四人都身高在兩米左右,身披金甲,手持六米大戟,昂揚而立,形象極為威嚴。
中間是用黃金搭成的一座高台,天子和皇后坐在黃金高台上的寶座內,寶座上鑲滿了紅寶石,他們下方站在八名端著金盤的宮女。
隨著天子的龍輦走過,陽光照在金甲武士和龍輦高台上,金光閃閃,紅光四溢,祥瑞萬千,引起四周百姓一陣陣驚嘆,他們忍不住熱烈高呼,「萬歲!皇帝陛下萬歲!」
楊廣志得意滿向四周百姓揮手致意,他對這座黃金高台和四名黃金武士非常滿意,雲定興確實有點本事,竟然在十天內搞出這座黃金寶座,又找出四名身材雄偉的侍衛,讓他天之驕子的形象在百姓眼中達到了頂峰,也極大滿足楊廣的榮耀之心。
當然,更值得表彰的是相國楊素,他絞盡腦汁貫徹既盛大又節約的原則,天子遊街無疑是一個好辦法,十幾萬軍隊列陣,數十萬百姓來圍觀,既不花錢,同時也滿足了盛大的要求。
蕭夏站在朱雀城頭上,望著被閃閃金光包圍的父親,還有周圍數十萬百姓的歡呼,其實蕭夏也能理解,這就是隋朝的閱兵式,借用某種盛大的儀式,來表現天子至高無上的皇權,有利於他的統治,只是這一幕和洛陽彌勒教是多麼的相像。
隊伍終於進入朱雀門,皇城內已經搭建了高高的祭壇,在數千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天子將在祭壇上舉行祭祀天子並接受君權神授的儀式。
半個時辰後,當天子楊廣在祭壇上高高舉起傳國玉璽時,數千官員匍匐跪倒,三呼萬歲,整個登基儀式達到了頂峰。
盛大的登基儀式在下午時終於進入尾聲,最後一個環節便是登基大宴,天子楊廣在承天城樓上宴請五品以上官員,以一場盡興的酒宴結束了他的登基大典。
次日五更時分,蕭夏在沉睡中被小青推醒了,「公子醒一醒!」
蕭夏一把將她苗條的腰肢摟在懷中,一個翻身,又要開始征戰,小青連忙擺手,「公子,今天要上朝啊!」
蕭夏在興頭上,哪裡還停得住,兩人大戰一番才起了身,時間還早,外面一片漆黑,小青連忙收拾一下,開始伺候丈夫起身。
這時,阿楚也來了,和小青一起替蕭夏洗漱梳頭,準備早飯。
她們目前住在大哥楊昭的空宅內,僕婦還是二十餘人,蕭夏給了她們豐厚的待遇,所以不管蕭夏去哪裡,大家都願意跟隨他。
今天是大朝,蕭夏現在是校檢兵部尚書,掛御史大夫頭銜,他也要上朝。
馬車已經停在府門外,蕭夏快步上了馬車,在數十名侍衛左右保護之下,馬車緩緩向皇城駛去。
大街上到處可見上朝的馬車,每輛馬車上都掛著一盞橘紅的燈籠,燈籠上寫著官員的姓和職務,上朝馬車很快匯聚成三條長龍,從東西大街和朱雀大街一起向朱雀門涌去。
馬車太多,在宮門處有點擁堵了,只得緩緩而行。
這時,蕭夏忽然看見旁邊緊靠自己的燈籠上寫著光祿寺卿李,這是李敏的馬車,他拉開車窗笑道:「李兄!」
對面車窗也開啟了,李敏笑道:「殿下,很巧啊!」
這時,擁堵被疏通了,馬車開始加速,蕭夏揮揮手,「等會兒再見!」
皇城很大,中軸線長達四里,兩側分布著大隋王朝的各個官署,步行肯定不現實,馬車繼續在中軸大道上行走,最後停在承天門兩側的廣場上,主人下了車後,馬車便掉頭回去了。
百官們步行走進承天門,李敏快走了幾步,趕上了蕭夏。
「昨天有個消息,殿下知道嗎?」
「什麼消息?」
「突厥使向朝廷求婚,突厥太子想迎娶南陽公主。」
「什麼?」
這個消息讓蕭夏很震驚,突厥太子想迎娶自己三姐楊飛燕?
「是正式求婚嗎?」
李敏點點頭,「是正式求婚,啟民可汗用飛鷹傳信,一站站送到了長安。」
「我三姐已經定婚了,蕭家聘禮和財力都給了,鴻臚寺卿沒有告訴他們?」
「當然說了,你猜突厥使者怎麼說?」
「我想不到,你說!」
「突厥使者說,哪怕公主已經嫁人,也可以休夫再嫁,突厥太子並不在意公主是否已婚。」
「簡直荒唐!」
蕭夏很不高興,又問道:「天子知道嗎?」
「應該知道了,但天子沒有表態。」
這樣可不行,三姐和蕭祝融兩情相悅,眼看再過幾個月就要成婚了,怎麼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妖蛾子。
再說,哪有把親生女兒送去草原和親的,這件事蕭夏必須要制止。
大朝在太極殿內舉行,當雲板聲叩響,百官立刻列隊向大殿內走去,每個官員在大殿上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大家都很熟悉,進殿內,便各自站到自己的位子上。
蕭夏文官和武將都可以,不過他站在武將列第五位,雖然他爵位和地位都是最高,又是皇子,但他還是照顧資歷深厚老臣,站在第一位是觀王楊雄,第二位是楊達,第三位是虞慶則,第四位是薛世雄,第五位才是蕭夏。
像曾經恩寵一時的賀若弼,如果他不投降楊諒,那第三位應該是他,蕭夏還得退位到第六,但現在曾經賀若弼已經被貶黜,上柱國降為開府儀同三司,連參加朝會的資格都沒有了,直接在家養老。
而另一個投降楊諒的宇文述,卻因為轉向及時,在關鍵時刻投降晉王,現在不僅當時了副相參知政事,連之前被楊勇沒收的財富也全部還給了他。重新得到了重用。
這時,千牛值長一聲高喝,「皇帝陛下駕到!」
鼓樂聲奏響,一隊隊執戈武士列隊走來,數十手執長扇的宮女簇擁著天子楊廣緩緩從側面走來,楊廣坐上龍榻,群臣一起三呼萬歲。
「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