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8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

  黃祖在江夏,是毫無疑問的軍閥,即便已經卸任,軍閥脾氣卻改不了。

  此時一聽文聘竟然敢動他兒子,他心中自然怒火滔天。

  畢竟,文聘是個什麼東西?不過劉表麾下一員戰將!

  他兒子卻是江夏太守,是他黃家現在推出來的代表。

  要是他兒子犯了什麼大錯也就罷了,不過是要來增援安陸,這算什麼大罪?

  就算是鬧到劉表面前,兒子救老子那都是天經地義!

  可文聘卻拿著雞毛當令箭,不由紛說將他兒子禁足。

  劉表也就算了,你文聘一個毫無根基之人怎麼敢啊!

  也是父子之情難斷,別看當初黃射背刺,使得兩父子反目。

  但一旦黃射遇到危險,黃祖便將之前的事情都拋到了腦後。

  「士元方才之言可屬實否,文聘當真已將射兒治罪?」

  惱怒之中,黃祖再次向龐統確認起了事情的真實性。

  龐統見他詢問,便知事情已妥,當即對他一笑道:

  「此乃劉征東軍中細作傳出,黃公若是不信,可往求證!」

  他一說罷,黃祖便信了大半,龐統壓根沒有理由騙他。

  而信了這話之後,他便更是惱怒,背著手罵罵咧咧道:

  「豈有此理,文聘匹夫,真當我黃氏任由汝等欺辱不成?」

  不過如此走了幾圈,他卻又意識到了事情有點不對。

  龐統雖然沒有理由騙他,可眼前局面卻有可能是龐統謀劃。

  畢竟,要是劉備不先出兵安陸的話,他兒子也沒必要請兵。

  「好你個龐士元,老夫與德公也算故交,汝怎敢如此欺我?」

  黃祖雖然老邁,卻也不蠢,意識到了龐統在其中的作用。

  「吾知汝歷來善謀,而今文聘匹夫雖有過,豈非汝從中謀劃?」

  但龐統聞言,卻是絲毫不慌,直接搖了搖頭便笑語道:

  「非也,黃公誤會在下矣,在下雖謀,卻只謀軍事。」

  「黃氏與我龐氏也交往多年,在下豈敢謀害公禮兄?」

  「不瞞黃公,突襲安陸之計確實是在下所獻,可此計只為調動城內兵馬出城。」

  「若是公禮兄帶兵出城,雖會被我軍所擒,但在下敢保公禮兄無事。」

  「可在下卻未料及文聘此人如此膽大妄為,竟敢下令擒下公禮兄。」

  「黃公不妨想想,眼下劉征東雄踞四州之地,天下早晚為之平定。」

  「黃氏襄助劉表乃逆天之舉,故我意欲引黃氏走向正道。

  「可黃氏對劉表忠心耿耿,今卻被劉表如此對待!」

  「之前黃公一心討賊,卻被臨陣換將,引得父子成仇。」

  「現在公禮兄不過為父求兵,反遭文聘此賊污衊治罪。」

  「在下雖有過錯,可比之劉表之過,卻遠遠不及也!」

  「黃公亦是長者,豈可捨本逐末,卻來怪罪在下獻計?」

  他的態度可謂誠懇,先表示自己確實獻了計,可目的是為拉攏黃氏。

  隨後又表示比起自己的過錯,劉表顯然不把黃氏當回事。

  兩相對比之下,很顯然,當然是劉表和文聘更為不當人一些。

  黃祖本來也沒打算過多深究,聽得此話自是又怨起了劉表。

  「汝雖不善,此言卻也在理,劉景升不顧舊情,誠然可恨!」

  「然則老夫現已致仕,閒居家中,又能如之奈何?」

  如此說著,黃祖便是長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一陣無奈之色。

  若是他還是以前的江夏太守,那他沒二話,肯定帶兵投靠劉備。

  但現在他已經只是一個富家翁,雖然在安陸有些權勢,但拿文聘還真沒辦法。

  不過龐統等的就是他這番言論,其當即便坦然笑道:

  「此事亦不難行,只消黃公配合我軍行事,即可成事!」

  「吾知黃公麾下舊部呂介、鄧龍、蘇飛皆在文聘麾下。」


  「只需黃公寫上幾封書信與之,讓其裡應外合,劉征東便能破之!」

  「如此行事,不僅黃公之氣可消,公禮兄得放,黃氏亦有大功一件!」

  「這般一舉三得之策,不知黃公可有意乎?」

  而黃祖聽得此言,牛眼卻瞟了一眼龐統,冷聲道:

  「乃欲以吾兒身家性命,來換汝進身之階耶?」

  「吾兒尚在文聘手中,一旦事泄,性命難保!」

  「黃公此言差矣,統豈是那等自私自利之人?」

  龐統見其不應,便繼續循循善誘,連忙搖頭道:

  「似我等軍爭,誰不是以身家性命來為賭注?」

  「現在天下形勢已不如往昔,黃氏要想繼續富貴,豈能不勞而獲?」

  「須知劉征東與劉景升不同,其起於微末之間。」

  「劉景升尚且要靠我荊州士為之維持大局。」

  「劉征東麾下卻是人才濟濟,絲毫不須士族助力!」

  「眼下正是我等用命之時,黃氏若不盡力,日後自當敗之。」

  「黃公須知,我荊州之地別的沒有,寒門士子卻是眾多!」

  劉備喜歡提拔寒門,這幾乎現在是天下人的共識。

  現在其麾下關張秦趙,孫乾簡雍,誰不是平民百姓出身?

  就連劉備的大舅子糜竺,說是世家,實則亦是一介商賈。

  與之相比,士族在劉備麾下要想出頭,反而更為困難。

  更別說秦瑱這個二把手也在不斷對他們士族施壓。

  這就使得士族子弟在劉備麾下遠比在劉表麾下難受。

  現在黃家不幫忙,以後憑什麼讓劉備重用黃氏子弟?

  更別說,由於劉表大興教化,麾下寒門子弟眾多。

  你不趁著劉備入主之前露露眼,以後只會泯然眾人。

  黃祖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只不過還對劉表抱有一絲幻想而已。

  「士元當真以為,此次劉備入主荊州已成定局?」

  他看著龐統,內心似乎正在做著最後的掙扎,只要龐統點頭,他就會答應。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龐統要是覺得劉備無法奪取荊州,那就不會出仕。

  「這是自然,莫說黃公不助力,便無劉征東至此,光是秦瑱也可奪取荊州!」

  請...您....收藏_()

  龐統用眼神回應著黃祖的問題,臉上露出了一副深沉模樣道:

  「黃公莫不是以為,就憑劉景升能是秦子瑄對手?」

  「不是我再次誇讚,秦瑱實乃數百年一遇之奇才。」

  「莫說劉景升,便是姜尚再生,恐怕也只在仿佛之間。」

  「今有此人在南,劉景升能以何法制之北上?」

  「若是無能制之北上,荊州豈不是早晚將落入其手?」

  這並不是他特地嚇唬黃祖,實際上他也覺得秦瑱才是劉表最大的患處!

  即便沒有劉備出兵,給秦瑱一兩年,劉表也得兵敗!

  他也曾經想過要不要反向表現一下自己,先投入劉表麾下,嘗試和秦瑱掰腕子。

  可在經過仔細分析之後,他發現自己幾乎沒辦法取勝。

  因為現在的秦瑱早已經不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在其背後,有其人一手建立起的制度體系。

  無論是經濟、政策、兵員、將領素質,亦或是後勤實力。

  劉備擴張之所以能這麼快,離不開秦瑱的各種制度改革。

  在這樣的對手面前,他們只會像六國面對秦國一般無力。

  或者說,天下的諸侯,都只會像是六國一樣被逐漸吞併。

  這是天下大勢,就算秦瑱死了,也基本上不會發生逆轉。

  這亦是他為什麼要急著出山的原因,再不出山以後他就沒立足之地了!

  對於他來說是如此,對黃祖所在的黃氏來說也是如此。

  面對龐統的解釋,黃祖也知劉表多半要完,當下便道:


  「也罷,既是荊州已不可守,老夫又豈能違抗天命?」

  「但現在文聘把守西陵,我便將信與汝,汝又當如何聯絡城內兵馬?」

  文聘守城,顯然是要親信把守各處的,這種情況下,劉備如何聯絡眾人?

  可龐統對此,卻是笑著表示此亦須黃公來為之也!

  說著他就給黃祖出了一個辦法,趁著現在黃射被文聘囚禁,黃祖可以直接派人前往城內求情。

  表面上裝作對文聘服軟,內里使親信聯絡城內諸將。

  這樣等到聯絡好了之後,便讓人前來送信,就能神不知鬼不覺。

  黃祖見他連送信都要自己助力,不由指著龐統笑罵道:

  「好個龐士元,勞累都是我黃氏受,功勞卻是汝來領!」

  「若此事成後,來日我黃氏尚被遷怒,吾必拿你試問!」

  龐統看他笑罵,頓時領受,忙表示事情一成,他就幫黃祖請功。

  黃祖聽此,方才不在多言,示意龐統自行離去,他自己會操作。

  龐統得了承諾,便出得城外,勸說張飛直接退兵。

  張飛自然不解其意,心想你小子不是去勸降麼,怎麼就要退兵?

  龐統聞言,連忙將城內發生之事告知張飛勸解道:

  「如今黃祖已應助我軍奪取西陵,若先取安陸,則此計難成!」

  「可佯裝我軍計策失敗,退回營內,連撤伏兵。」

  「如此文聘見之,必以為得計,我軍裡應外合便可敗之。」

  「如若不然,便取此城,江夏之地亦難盡取也!」

  張飛聽了勸解,方才不再多言,率領朝著劉備大營行來。

  至於路上,又喚張遼、魏延撤去路上埋伏兵馬。

  兩軍合在一起,共計近兩萬人返回了劉備大營之中。

  文聘的探子見狀,便將消息報與文聘知曉,文聘一見劉備撤回這麼多兵馬,便是大喜。

  又聽張飛連安陸都未攻取,他便喚來伊籍笑道:

  「果如先生所言,禁足黃射,劉備便未取安陸。」

  「其人埋伏不成,就連伏兵也隨之撤回營內!」

  豈料伊籍聽聞此話不喜反哀,蔚然長嘆道:

  「固知劉征東仁義,其人以仁義起兵,我軍今日不敗,來日必敗也!」

  他雖然預料的準確,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因為這意味著劉備的仁義不是口頭說說,而是實際在做。

  只要劉備保持下去,麾下將士必然效死命。

  他們和這樣一個梟雄作對,兵敗顯然是早晚的事情。

  如此嘆罷,不等文聘說話,他便請辭而去,回到府內暗自神傷。

  文聘自不知伊籍這種文人之病,他只知道又防住了劉備一次進攻。

  只要他堅守不出,劉備應該就拿他沒辦法。

  而他並不知道,此時黃祖的親信正朝西陵城行來。

  一場由龐統謀劃的兵變正在城內醞釀之中。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