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正經事業,啟動
反正已經錯過了考試,假也請了,高磊決定在家,好好陪陪母親,順便把轉店的事情,處理完。
母親將轉店消息鋪出去的第一天,就已經有人表示想要把店子盤下來,就是錢不夠,想要壓一壓價。
店子轉讓的費用,一般一到兩年能回本,已經屬於非常划算。
越往後,轉讓的費用會越高。
有的轉讓費,可能十年的經營,才能回本。
高磊已經十分確定,十年之內,這三家店子都不會面臨拆遷。
而且隨著城市的發展,火車站,車站的人流量會越來越大。這些地點附近的店鋪,會一鋪難求。
所以,誰壓價,都可以不必理會。
大不了,高磊用別人的名義,將母親的店子盤下來,親自經營。
只要制定嚴格的管理,讓人鑽不了空子,他就不必親自到店。
就好比這主廚制度,其實就很沒有必要。
主廚的存在,對飯店老闆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一旦主廚對老闆不滿,他可以把自己的徒弟,關係好的員工全部帶走,對飯館造成致命打擊。
標準化菜品生產,讓沒有學過廚的人,也能製作出口味達標的食物,才能保證飯館的穩定。
至於店長,是不可或缺的,但店長不能碰錢。
這是最基本的管理思維。
最關鍵的,還是閉路電視的監控系統,要布置到位。
當然這些,他是不會告訴母親的。
店鋪的轉讓進行得很順利,店子的地段實在太好,想要做這個生意的,生怕店子被別人搶走,才三天,就已經全部盤出去。
張淑貞拿到轉讓費和一個季度的房租,共七十六萬九千五百塊錢。
拿到錢的第一刻,她想到的就是去銀行存個定額死期。
這一存,那還得了?
要是莫名其妙被人轉走,可怎麼辦?
「媽,我們寢室同學他們家做外貿的,融資給的利息比銀行高。」
高磊捏住母親的存摺,往自己懷裡帶:
「媽,要不這錢,給我拿去存吧,利息算我的生活費。」
「給你存?」
張淑芳盯著自己兒子,笑著,卻沒有馬上答應,像是在思考。
湊整七十七萬,存銀行定期,算起來一個月能有大幾千的利息。這麼多錢,給一個八歲的孩子,當生活費?
「媽!」
高磊開始撒嬌:「我的意思是,比銀行多的那部分利息,算我的生活費!」
銀行現在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是百分之八點六四。
也就是七十七萬,存銀行一年,利息是六萬六千五百二十八塊。
「人家跟銀行又不一樣,可以每個月給你利息,而且是按定期的給。你不想存了,提前一個月通知,人家連本帶利還給你。」
高磊舉起三根手指,在母親面前摩挲了一下:
「我就要多出來的一點點,畢竟是我的人脈嘛!」
張淑芳笑了,孩子大了,也學會要錢花了。
「可以是可以,但穩當嗎?」
「穩當!」
高磊挺起胸膛拍了拍:
「人家爺爺是開國功臣,爸爸機關幹部,怎麼可能騙我們這種小市民呢?您說是不是?」
「真的呀?那行吧!」
張淑芳將存摺拍在兒子掌心:
「難怪說讀大學有用,我們磊磊的同學,朋友,都不是一般人,將來一定能有大出息!」
她的表情轉瞬變得嚴肅:
「這些錢本來就是媽媽賺給你的,但醜話說在前頭,你要是弄沒了,媽媽可沒有第二個七十萬給你。」
「嘿嘿!放心吧!」
高磊悠悠一笑,將存摺裝進口袋。
什麼同學朋友?他誰也不相信!這錢,他得拿著自己周轉。
六萬六千五百二十八塊的年利息,分到十二個月,也就是每個月他得給母親送五千五百四十四塊。
一個月至少得賺這麼多,壓力還是有點兒大的。
奶茶店那邊的生意並不算穩定,月初學生有錢的時候,生意會好一些,到了月末是最慘澹的時候。
萬一再下雨,放假,基本上沒生意。
這七十七萬,還真不能馬上去投房產,得找一個運營周期短的項目。
可惜了,生得有點兒晚,要不然能趕上BP機的黃金時期。
現在,到處都在賣,利潤已經很薄了。
不對,這個帳不能這樣算。
他完全可以把這七十七萬,當做只有七十萬零三千四百七十二來用!
高磊一下子豁然開朗,房子,還是可以買的。
這年頭,做什麼生意賺錢都容易,但容易也是要消耗精力去管理的。
唯獨買房,買地不用那麼操心,穩且賺。
他想拿到大學文憑,就不能在別的事情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房產管理法,九四年頒布,九五年實施,在這之前,既沒有電腦聯網,也沒有那麼嚴格精細的管理。
就算再往後一些時間,限購也好,還是什麼規定也好,普通人擠破頭也搶不到的房源,有的人可以囤上千套。
他雖然只有八歲,需要監護人一同簽字,才能辦房產證。
但沒有太大的關係,找個律師拿代理就行。
高磊找了一張江城的地圖,根據記憶,劃出十五年後,江城新的商圈,地鐵站。
準備從市中心開始買,市中心的房子現在貴,將來更貴。
江城市中心的商鋪價格,現在大概在一千到兩千的樣子。那種火柴盒一樣的門面,三萬就可以買一間。
再過二十五年,這樣一間門面的售價,在三百萬往上。
比起其他的生意,這個回報的確是低了一點,但是穩。
而且現在還沒有限購,只要有錢,可以隨便買。
高磊聯繫張輕舟,詢問過王光榮的情況後,委託他去尋找房源,接洽房東,並進行收購。
七十萬,理論上可以投資市區那種十到三十平的小門面,大概二十個。
這個時候的商鋪房租還不貴,生意一般的地方,房租三五百,上千,特別好的地方,兩三千。
大概三年後,就不一樣了,房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這一年,大量的國有企業因為效益問題,開始裁員,一直持續到九零年代末。
失去工作,急於想要維持生計的人群,湧入「個體戶」的行列。
商鋪少而需求高,導致鋪面房價一漲再漲。
所以買鋪面,一定要在這三年內,能多買,就多買。
「談成一間,我給你千分之五的勞務費,如果房子沒有問題,且低於市價,便宜的那部分,咱們四六分,你六!」
高磊表情認真,且把合同手寫了出來,遞到張輕舟的面前。
千分之五的勞務費?
張輕舟大喜過望,他實習的階段,等於付費上班啊。現在能拿到勞務費,並且還這麼優渥,換誰,誰不高興?
「師弟放心!房管所,我有熟人,保證不出任何問題!」
母親將轉店消息鋪出去的第一天,就已經有人表示想要把店子盤下來,就是錢不夠,想要壓一壓價。
店子轉讓的費用,一般一到兩年能回本,已經屬於非常划算。
越往後,轉讓的費用會越高。
有的轉讓費,可能十年的經營,才能回本。
高磊已經十分確定,十年之內,這三家店子都不會面臨拆遷。
而且隨著城市的發展,火車站,車站的人流量會越來越大。這些地點附近的店鋪,會一鋪難求。
所以,誰壓價,都可以不必理會。
大不了,高磊用別人的名義,將母親的店子盤下來,親自經營。
只要制定嚴格的管理,讓人鑽不了空子,他就不必親自到店。
就好比這主廚制度,其實就很沒有必要。
主廚的存在,對飯店老闆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一旦主廚對老闆不滿,他可以把自己的徒弟,關係好的員工全部帶走,對飯館造成致命打擊。
標準化菜品生產,讓沒有學過廚的人,也能製作出口味達標的食物,才能保證飯館的穩定。
至於店長,是不可或缺的,但店長不能碰錢。
這是最基本的管理思維。
最關鍵的,還是閉路電視的監控系統,要布置到位。
當然這些,他是不會告訴母親的。
店鋪的轉讓進行得很順利,店子的地段實在太好,想要做這個生意的,生怕店子被別人搶走,才三天,就已經全部盤出去。
張淑貞拿到轉讓費和一個季度的房租,共七十六萬九千五百塊錢。
拿到錢的第一刻,她想到的就是去銀行存個定額死期。
這一存,那還得了?
要是莫名其妙被人轉走,可怎麼辦?
「媽,我們寢室同學他們家做外貿的,融資給的利息比銀行高。」
高磊捏住母親的存摺,往自己懷裡帶:
「媽,要不這錢,給我拿去存吧,利息算我的生活費。」
「給你存?」
張淑芳盯著自己兒子,笑著,卻沒有馬上答應,像是在思考。
湊整七十七萬,存銀行定期,算起來一個月能有大幾千的利息。這麼多錢,給一個八歲的孩子,當生活費?
「媽!」
高磊開始撒嬌:「我的意思是,比銀行多的那部分利息,算我的生活費!」
銀行現在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是百分之八點六四。
也就是七十七萬,存銀行一年,利息是六萬六千五百二十八塊。
「人家跟銀行又不一樣,可以每個月給你利息,而且是按定期的給。你不想存了,提前一個月通知,人家連本帶利還給你。」
高磊舉起三根手指,在母親面前摩挲了一下:
「我就要多出來的一點點,畢竟是我的人脈嘛!」
張淑芳笑了,孩子大了,也學會要錢花了。
「可以是可以,但穩當嗎?」
「穩當!」
高磊挺起胸膛拍了拍:
「人家爺爺是開國功臣,爸爸機關幹部,怎麼可能騙我們這種小市民呢?您說是不是?」
「真的呀?那行吧!」
張淑芳將存摺拍在兒子掌心:
「難怪說讀大學有用,我們磊磊的同學,朋友,都不是一般人,將來一定能有大出息!」
她的表情轉瞬變得嚴肅:
「這些錢本來就是媽媽賺給你的,但醜話說在前頭,你要是弄沒了,媽媽可沒有第二個七十萬給你。」
「嘿嘿!放心吧!」
高磊悠悠一笑,將存摺裝進口袋。
什麼同學朋友?他誰也不相信!這錢,他得拿著自己周轉。
六萬六千五百二十八塊的年利息,分到十二個月,也就是每個月他得給母親送五千五百四十四塊。
一個月至少得賺這麼多,壓力還是有點兒大的。
奶茶店那邊的生意並不算穩定,月初學生有錢的時候,生意會好一些,到了月末是最慘澹的時候。
萬一再下雨,放假,基本上沒生意。
這七十七萬,還真不能馬上去投房產,得找一個運營周期短的項目。
可惜了,生得有點兒晚,要不然能趕上BP機的黃金時期。
現在,到處都在賣,利潤已經很薄了。
不對,這個帳不能這樣算。
他完全可以把這七十七萬,當做只有七十萬零三千四百七十二來用!
高磊一下子豁然開朗,房子,還是可以買的。
這年頭,做什麼生意賺錢都容易,但容易也是要消耗精力去管理的。
唯獨買房,買地不用那麼操心,穩且賺。
他想拿到大學文憑,就不能在別的事情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房產管理法,九四年頒布,九五年實施,在這之前,既沒有電腦聯網,也沒有那麼嚴格精細的管理。
就算再往後一些時間,限購也好,還是什麼規定也好,普通人擠破頭也搶不到的房源,有的人可以囤上千套。
他雖然只有八歲,需要監護人一同簽字,才能辦房產證。
但沒有太大的關係,找個律師拿代理就行。
高磊找了一張江城的地圖,根據記憶,劃出十五年後,江城新的商圈,地鐵站。
準備從市中心開始買,市中心的房子現在貴,將來更貴。
江城市中心的商鋪價格,現在大概在一千到兩千的樣子。那種火柴盒一樣的門面,三萬就可以買一間。
再過二十五年,這樣一間門面的售價,在三百萬往上。
比起其他的生意,這個回報的確是低了一點,但是穩。
而且現在還沒有限購,只要有錢,可以隨便買。
高磊聯繫張輕舟,詢問過王光榮的情況後,委託他去尋找房源,接洽房東,並進行收購。
七十萬,理論上可以投資市區那種十到三十平的小門面,大概二十個。
這個時候的商鋪房租還不貴,生意一般的地方,房租三五百,上千,特別好的地方,兩三千。
大概三年後,就不一樣了,房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這一年,大量的國有企業因為效益問題,開始裁員,一直持續到九零年代末。
失去工作,急於想要維持生計的人群,湧入「個體戶」的行列。
商鋪少而需求高,導致鋪面房價一漲再漲。
所以買鋪面,一定要在這三年內,能多買,就多買。
「談成一間,我給你千分之五的勞務費,如果房子沒有問題,且低於市價,便宜的那部分,咱們四六分,你六!」
高磊表情認真,且把合同手寫了出來,遞到張輕舟的面前。
千分之五的勞務費?
張輕舟大喜過望,他實習的階段,等於付費上班啊。現在能拿到勞務費,並且還這麼優渥,換誰,誰不高興?
「師弟放心!房管所,我有熟人,保證不出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