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応結丹
第372章 南応結丹
場面一時安靜下來,只有風聲。
遭一強橫假丹丹主目視了這般久可不是件舒服的事情,康大寶忍了半晌,最後先開口打破僵局:「前輩,當初袁豐道兄身隕一事,確跟晚輩無有半分關係。」
他說這話時候面色磊落、誠懇至極。
袁不文卻不接康大寶話,也不知是已然信了還是根本不在乎。只見他止住腳步,背身負手:「再過些年,那位護寺堪布可就要重回雲角州了,屆時你怕是不怕?」
明明袁不文也未說個什麼,可康大寶面上卻還是浮出一絲淺笑,他表情恭順、姿態恭謙、語氣恭敬:「晚輩心中算著的,當還有二十年。」
「你不怕?」袁不文稍有愕然,這康大寶可與他印象中那個敬終慎始的小派掌門有了些許不一樣。
「前輩,晚輩在二十年前,可無有被前輩多看一眼的資格。」康大寶淡聲答道,面上古井無波,令得袁不文又將其仔細打量一陣,才幽聲道:「你小子確與傳聞中有些不同。」
說完過後,他又轉過身子去背對康大掌門,話里話外有些耐人尋味:「我家夕月,怕是被費家女欺負得有些狠吧?」
康大寶顯是早想過要怎麼答,半揖拜道:「內子雖然有些驕縱,但也算得淑性茂質,定做不出來這等事的。夕月在重明宗定受不得委屈,除了大婦名分,晚輩什麼都能給得。」
康大寶這話甫一落地,袁不文冷了半天的臉上終於又有了一絲笑意。
但前者此時卻是難辨這位袁家老祖這下是喜是怒,只聽得袁不文又冷聲言道:「算你小子聰明,若你敢講什麼『將夕月與費家女擺到一般尊位』來哄我的話,你這人頭,這下便保不住了。」
康大掌門照舊恭敬,面上謙色更謙,卻不見一絲慌色,卻有那麼一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氣度來,不由令得袁不文又高看他一眼。
他可不曉得因了有造化青煙保命,康大掌門此時是當真不怕,只當是後者出眾拔萃、乃是難得的人傑。
「此子遇事有靜氣,卻是不俗。又是冰葉築基,還不滿一甲子壽數、將來少說也是個假丹前途,他既然能從豐兒體悟中提煉出《木府星君執戟郎授兵法》真意,屆時實力當不比我差上許多。不過這鎮族之法卻不能讓他輕易得去了
我觀他修為不過才止築基中期,便有能夠陣斬岳涪,將來說不得真還有三分把握結成正品金丹。說起來,豐兒資質雖好,但心性卻是不佳,丹論難得圓滿,這結丹的概率未必能這小子高上幾分.」
袁不文想通了這點兒,心頭又覺舒服了不少。
袁夕月被那位本應寺護寺堪布選中做明妃候選之時,他這心中便就無有什麼欣喜之意,對其侍奉明王,成就金丹,亦無有什麼興趣。
什麼明妃、天妃的,說起來好聽罷了,誰不曉得雪山上頭儘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王?
便是袁夕月此後真靠著修行佛母明妃道,得了那位護寺堪布青睞,以此成了金丹上修。可在那些存在眼中,也不過只是又多了一位可供調教的蕩婦淫娃,哪能有半分尊榮可言?對於荊南袁家,又能提供幾分助力?
若不是這條路徑實在太不靠譜,袁豐當年悖逆人倫要採補袁夕月以為結丹資糧的時候,也得不到他這袁家老祖的默許了。
袁家族內短時間內再冒不出來金丹,有個金丹女婿,也算不錯,哪怕只算的成半個金丹女婿,也算不錯。
既然該說已然說了,想聽到的也已聽了,他便不想再與康大寶多說什麼。臨了他只輕飄飄地給康大掌門留下句話:「回去過後,讓朱彤近些日子消停些,莫要糾纏。」
後者俛首應了,袁不文颯然退了。
一時之間,場內又只剩風聲。
————老牛山
「袁不文這話是什麼意思?!」朱彤蹙緊了眉頭,沉聲發問。
袞石祿與六婆婆面色也不好看,三人議了半天,也不過議了個靜觀其變、稍後再議出來。
對於州廷一方,照著袁不文所說去執行算不得是壞事,畢竟他們處在只能被動挨打的局面,已經有些時候了。
需知道,兩儀宗為袁家所配的那兩名假丹大部分時間裡頭可都沒動的,但就這樣,他們也奈何不得袁不文一人,這主動挑起戰事來,又有個什麼意思?
只是袁不文這話說起來未免太過桀驁刺耳,令得眾人都覺拉不下臉罷了。可這臉到底已被打了,又自知這巴掌還不回去。修行人到底還是要憑本事說話,
三人腹中憋著一肚子悶氣,各自散去。留下回話的康大寶被六婆婆領了回去,二人同入了費家帳中。
這老嫗此時面對康大掌門仍未有什麼好臉色,但幾名費家真修見了康大寶過後,倒是未有倨傲,紛紛整衣斂容、上前行禮。
歙山堂小比魁首的名頭或許不怎麼值錢,但康大寶之前提的那個兩儀宗築基的人頭可太值錢了。
陣斬兩儀宗的後期修士這樣的成就,迄今為止,在費家眾多修士裡頭,也只有六婆婆一人做到了而已。
六婆婆斜瞥康大寶一眼,繼而言道:「先前帳中,老身覺得你似有好些話想講卻未講。此時帳中並無外人,你對袁不文的話是何看待,盡情說便是了,無人會怪罪你的。」
「祖姑奶奶,袁不文未必是想一條心跟著兩儀宗走下去了。」
康大掌門這話甫一出口,便就勾起了包括六婆婆在內的袁家修士興趣,老婦人眉眼一抬,給前者做好了捧哏,疑聲問道:「此話怎講?」
「袁夕月,並不是癥結所在。」康大寶語氣篤定,自信滿滿。
六婆婆自是聽過「袁夕月」這個名字的,她看得場內不少費家後輩面上現出來了不同程度的艷羨之色,目中不滿之色便又更盛一分,語氣自也變得更不好了些:「那是什麼?」
「事前小子也以為袁不文是為了我手中的袁夕月而來,以為他是不願意放棄這個被護寺堪布欽定的明妃候補。
但今日小子親見袁不文,與其談過一番之後,便曉得袁夕月只是個名頭,是兩儀宗要袁不文替他們伐滅雲威鄭家的名頭。」
老婦人想了一陣,緩緩點頭,也接著說道:「是這道理,兩儀宗對荊南袁家也未必放心,不然也不會給袁不文派兩個監工過來。」
康大寶曉得老婦人這時候是在說兩儀宗派到荊南的兩名假丹丹主,便接口道:「若是兩儀宗真想要管,多調撥幾個假丹過來,咱們早就敗回平戎縣了,當撐不到這個時候。」
這話倒是說得有些直接冒犯了,六婆婆更為不喜,但也無從反駁,只悶聲道:「你的意思是」
康大寶適時出聲接道:「兩儀宗厭惡州廷,也未必喜歡袁家。袁家一家獨霸一州,卻是在荊南深耕得太久了。」
六婆婆顯是對康大寶的推論並不贊同,她搖了搖頭,繼而言道:「值此關頭,兩儀宗幾位高修當不會如此不智。區區一個荊南州罷了,以他們的格局不至於此。」
康大掌門倒是也未反駁,畢竟老婦人所言也不一定是錯。
但六婆婆卻又出聲言道:「不過那袁不文當是應如你所想的那般,真有幾分想要投奔州廷的細思了。卻是扭扭捏捏,恁不爽利,心頭多半還打著作壁上觀的念頭,」
老婦人說到此處語氣一滯,盯向了康大寶的雙眸,才接著將剩下的話念了出來:「這等人,最是不堪。」
「祖姑奶奶說得是。」康大寶瞳孔微縮,面色未變,恭聲應道。
六婆婆見得康大寶反應稍有意外,隨後便未再理,只是轉而言道:「你當也能看得出來了,便是我們從京畿道一道奔赴雲角州的這些州廷元從,也不能一概而論。」
老婦人這話說得隱晦,康大寶卻是清楚其中意思。其實只他在荊南營中所待的這點兒時間內,便就不難覺察出費家與袞石祿並不是一路人。
袞石祿是一難得的純臣,而在做純臣的前提下,他也不介意與費家搞好關係,以此為自己宗族謀些好處。
而潁州費家雖說是與仙朝宗室最為信賴的幾個巨室之一,但卻不是匡琉亭的附庸。
雙方的關係與其說是從屬,還不如說是搭夥做買賣來得妥當。
費家在匡琉亭這位宗室俊彥身上下了重注,歙山堂便是外人能看得見的幾樣股本之一。其下頭還不曉得付出了多少資糧,以供匡琉亭修行所用。
僅就以目前的形勢看來,康大掌門覺得這卻是筆不錯的買賣。費家在將來,應能分到不少好處。
而以朱彤為首的文官勢力與上述兩者都不盡相同。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從京朝閣部開始論起,以媯相等出身名門大族的朝官與大衛宗室,便是一種與合作相似的關係。
雙方互相抱團取暖,使盡百般手段,以維護這個明面上還未分崩離析的偌大帝國。於此同時,雙方卻又相互提防、隔閡甚深,當真殊為詭異。
不過州廷的氣氛卻是無關緊要,畢竟三方的心思各異,但目的卻是相同,都是想在這邊鄙之地做出番功業,以此得到大人物們的賞識罷了。
康大寶暗忖想道:「待南安伯結丹過後,這些事情,應當就不消令人作難了吧?!」
六婆婆見康大掌門不答話,又接著言道,這一回倒是又言簡意賅了許多:「好好做,記好你是費家嫡婿便是。也記住,將來勿論州廷能給不能給的,費家也都能給得了。」
「小子記住了。」康大寶正色應道。
「歇息去吧,需得小心袁不文是虛晃一槍,後頭幾日未必沒有廝殺。」老婦人最後言語一聲,便就回自己錦帳中修行去了。
長輩一走,這場中的費家真修便就有些失了矜持。
費聞在費家人內算的是個異類,是以也是第一個上來與康大掌門攀談的。
「道兄先前所陣斬的那位築基,手中有件金矛靈器殊為不凡,不知道兄可有用處,若是方便的話,能否割愛?」
「金矛靈器?」
這令得費聞朝思暮想的金矛靈器康大掌門卻是想了好一會兒方才想起來,都怪那築基初期的修士歿得太快,快到康大寶對其所用靈器都沒有太深的印象。
「便是這件了吧?道兄既然喜歡,那麼出這個數就好了。」康大寶笑著開了價錢,要比不少坊市鋪中的收價還低上不少。
費聞自是大喜過望,人皆說康大寶是個銖施兩較的幸進之輩,開口前他可未想能從這等人物手上賺得便宜,當即便就將金矛靈器購入。
康大寶見他這副模樣亦是頗為高興。
要知道他康大掌門可是買賣人出身,又怎麼會做賠錢的生意?
費聞雖然出身只是一般,但在康大寶眼中,卻是費家歙山堂此代修士中最為出類拔萃的一位。這一點,便是已成冰葉的費恩華,也遠不能與其相比。
這樣的人物,只拿出這點本錢便能結交,自是好事。
其他的費家真修或多或少都有長輩扶持、家脈補貼,可看不上康大掌門這點兒小恩小惠的。但康大寶這番舉動,卻還是令得他在費家真修中得了不少善意。
其中有不少人都對岳涪所留的那把上品長矛靈器頗感興趣,這位兩儀宗後期真修可沒少憑著它在戰場中耀武揚威,勾得不少人都是眼熱,當即開起價錢。
康大寶這一回開價便就未有先前那般便宜了,但也足稱公允,最後被費南笏高價買下。這柄靈器遠比不得他那火尊印,康大掌門也不曉得他是留作備用還是準備送人。
這買賣一開頭便難停下,康大寶身上亟待處理的儲物袋可是不少,正好趁著費家這些狗大戶都在身邊,先出些出去。
費家帳中登時熱鬧起來,非止康大寶一人做起買賣,有樣學樣,再簡單不過。
就這麼在康大寶的主持下,一場內部易物會很快開起來了。氣氛逐漸熱絡起來,熱絡到許多費家真修都有些忘記了康大寶的外人身份。
易物會後,又是酒會。
康大掌門在此道上也能算是擅長,幾兩黃湯下去,便與費聞、費恩行這些無甚城府的成了兄兄弟弟,好不親熱。
只是這歡樂情景畢竟難維持得久,正如六婆婆所言,才過兩日,袁家攻陣的隊伍便就又已齊備。
眼見一場大戰又要開啟,康大掌門都已點檢好了各家人馬,耳聽面命了一眾築基,宣威城傳來的一則消息卻令得雙方暫罷刀兵。
袁家人似潮水般的退出了白沙縣全境,割出一片真空地帶,這場景已有一二年未曾見過了。
康大寶直到袁家退兵過後,才從笑容滿臉的六婆婆口中得知這個消息:
「我那伯岳,結丹了?!!!」
(本章完)
場面一時安靜下來,只有風聲。
遭一強橫假丹丹主目視了這般久可不是件舒服的事情,康大寶忍了半晌,最後先開口打破僵局:「前輩,當初袁豐道兄身隕一事,確跟晚輩無有半分關係。」
他說這話時候面色磊落、誠懇至極。
袁不文卻不接康大寶話,也不知是已然信了還是根本不在乎。只見他止住腳步,背身負手:「再過些年,那位護寺堪布可就要重回雲角州了,屆時你怕是不怕?」
明明袁不文也未說個什麼,可康大寶面上卻還是浮出一絲淺笑,他表情恭順、姿態恭謙、語氣恭敬:「晚輩心中算著的,當還有二十年。」
「你不怕?」袁不文稍有愕然,這康大寶可與他印象中那個敬終慎始的小派掌門有了些許不一樣。
「前輩,晚輩在二十年前,可無有被前輩多看一眼的資格。」康大寶淡聲答道,面上古井無波,令得袁不文又將其仔細打量一陣,才幽聲道:「你小子確與傳聞中有些不同。」
說完過後,他又轉過身子去背對康大掌門,話里話外有些耐人尋味:「我家夕月,怕是被費家女欺負得有些狠吧?」
康大寶顯是早想過要怎麼答,半揖拜道:「內子雖然有些驕縱,但也算得淑性茂質,定做不出來這等事的。夕月在重明宗定受不得委屈,除了大婦名分,晚輩什麼都能給得。」
康大寶這話甫一落地,袁不文冷了半天的臉上終於又有了一絲笑意。
但前者此時卻是難辨這位袁家老祖這下是喜是怒,只聽得袁不文又冷聲言道:「算你小子聰明,若你敢講什麼『將夕月與費家女擺到一般尊位』來哄我的話,你這人頭,這下便保不住了。」
康大掌門照舊恭敬,面上謙色更謙,卻不見一絲慌色,卻有那麼一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氣度來,不由令得袁不文又高看他一眼。
他可不曉得因了有造化青煙保命,康大掌門此時是當真不怕,只當是後者出眾拔萃、乃是難得的人傑。
「此子遇事有靜氣,卻是不俗。又是冰葉築基,還不滿一甲子壽數、將來少說也是個假丹前途,他既然能從豐兒體悟中提煉出《木府星君執戟郎授兵法》真意,屆時實力當不比我差上許多。不過這鎮族之法卻不能讓他輕易得去了
我觀他修為不過才止築基中期,便有能夠陣斬岳涪,將來說不得真還有三分把握結成正品金丹。說起來,豐兒資質雖好,但心性卻是不佳,丹論難得圓滿,這結丹的概率未必能這小子高上幾分.」
袁不文想通了這點兒,心頭又覺舒服了不少。
袁夕月被那位本應寺護寺堪布選中做明妃候選之時,他這心中便就無有什麼欣喜之意,對其侍奉明王,成就金丹,亦無有什麼興趣。
什麼明妃、天妃的,說起來好聽罷了,誰不曉得雪山上頭儘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王?
便是袁夕月此後真靠著修行佛母明妃道,得了那位護寺堪布青睞,以此成了金丹上修。可在那些存在眼中,也不過只是又多了一位可供調教的蕩婦淫娃,哪能有半分尊榮可言?對於荊南袁家,又能提供幾分助力?
若不是這條路徑實在太不靠譜,袁豐當年悖逆人倫要採補袁夕月以為結丹資糧的時候,也得不到他這袁家老祖的默許了。
袁家族內短時間內再冒不出來金丹,有個金丹女婿,也算不錯,哪怕只算的成半個金丹女婿,也算不錯。
既然該說已然說了,想聽到的也已聽了,他便不想再與康大寶多說什麼。臨了他只輕飄飄地給康大掌門留下句話:「回去過後,讓朱彤近些日子消停些,莫要糾纏。」
後者俛首應了,袁不文颯然退了。
一時之間,場內又只剩風聲。
————老牛山
「袁不文這話是什麼意思?!」朱彤蹙緊了眉頭,沉聲發問。
袞石祿與六婆婆面色也不好看,三人議了半天,也不過議了個靜觀其變、稍後再議出來。
對於州廷一方,照著袁不文所說去執行算不得是壞事,畢竟他們處在只能被動挨打的局面,已經有些時候了。
需知道,兩儀宗為袁家所配的那兩名假丹大部分時間裡頭可都沒動的,但就這樣,他們也奈何不得袁不文一人,這主動挑起戰事來,又有個什麼意思?
只是袁不文這話說起來未免太過桀驁刺耳,令得眾人都覺拉不下臉罷了。可這臉到底已被打了,又自知這巴掌還不回去。修行人到底還是要憑本事說話,
三人腹中憋著一肚子悶氣,各自散去。留下回話的康大寶被六婆婆領了回去,二人同入了費家帳中。
這老嫗此時面對康大掌門仍未有什麼好臉色,但幾名費家真修見了康大寶過後,倒是未有倨傲,紛紛整衣斂容、上前行禮。
歙山堂小比魁首的名頭或許不怎麼值錢,但康大寶之前提的那個兩儀宗築基的人頭可太值錢了。
陣斬兩儀宗的後期修士這樣的成就,迄今為止,在費家眾多修士裡頭,也只有六婆婆一人做到了而已。
六婆婆斜瞥康大寶一眼,繼而言道:「先前帳中,老身覺得你似有好些話想講卻未講。此時帳中並無外人,你對袁不文的話是何看待,盡情說便是了,無人會怪罪你的。」
「祖姑奶奶,袁不文未必是想一條心跟著兩儀宗走下去了。」
康大掌門這話甫一出口,便就勾起了包括六婆婆在內的袁家修士興趣,老婦人眉眼一抬,給前者做好了捧哏,疑聲問道:「此話怎講?」
「袁夕月,並不是癥結所在。」康大寶語氣篤定,自信滿滿。
六婆婆自是聽過「袁夕月」這個名字的,她看得場內不少費家後輩面上現出來了不同程度的艷羨之色,目中不滿之色便又更盛一分,語氣自也變得更不好了些:「那是什麼?」
「事前小子也以為袁不文是為了我手中的袁夕月而來,以為他是不願意放棄這個被護寺堪布欽定的明妃候補。
但今日小子親見袁不文,與其談過一番之後,便曉得袁夕月只是個名頭,是兩儀宗要袁不文替他們伐滅雲威鄭家的名頭。」
老婦人想了一陣,緩緩點頭,也接著說道:「是這道理,兩儀宗對荊南袁家也未必放心,不然也不會給袁不文派兩個監工過來。」
康大寶曉得老婦人這時候是在說兩儀宗派到荊南的兩名假丹丹主,便接口道:「若是兩儀宗真想要管,多調撥幾個假丹過來,咱們早就敗回平戎縣了,當撐不到這個時候。」
這話倒是說得有些直接冒犯了,六婆婆更為不喜,但也無從反駁,只悶聲道:「你的意思是」
康大寶適時出聲接道:「兩儀宗厭惡州廷,也未必喜歡袁家。袁家一家獨霸一州,卻是在荊南深耕得太久了。」
六婆婆顯是對康大寶的推論並不贊同,她搖了搖頭,繼而言道:「值此關頭,兩儀宗幾位高修當不會如此不智。區區一個荊南州罷了,以他們的格局不至於此。」
康大掌門倒是也未反駁,畢竟老婦人所言也不一定是錯。
但六婆婆卻又出聲言道:「不過那袁不文當是應如你所想的那般,真有幾分想要投奔州廷的細思了。卻是扭扭捏捏,恁不爽利,心頭多半還打著作壁上觀的念頭,」
老婦人說到此處語氣一滯,盯向了康大寶的雙眸,才接著將剩下的話念了出來:「這等人,最是不堪。」
「祖姑奶奶說得是。」康大寶瞳孔微縮,面色未變,恭聲應道。
六婆婆見得康大寶反應稍有意外,隨後便未再理,只是轉而言道:「你當也能看得出來了,便是我們從京畿道一道奔赴雲角州的這些州廷元從,也不能一概而論。」
老婦人這話說得隱晦,康大寶卻是清楚其中意思。其實只他在荊南營中所待的這點兒時間內,便就不難覺察出費家與袞石祿並不是一路人。
袞石祿是一難得的純臣,而在做純臣的前提下,他也不介意與費家搞好關係,以此為自己宗族謀些好處。
而潁州費家雖說是與仙朝宗室最為信賴的幾個巨室之一,但卻不是匡琉亭的附庸。
雙方的關係與其說是從屬,還不如說是搭夥做買賣來得妥當。
費家在匡琉亭這位宗室俊彥身上下了重注,歙山堂便是外人能看得見的幾樣股本之一。其下頭還不曉得付出了多少資糧,以供匡琉亭修行所用。
僅就以目前的形勢看來,康大掌門覺得這卻是筆不錯的買賣。費家在將來,應能分到不少好處。
而以朱彤為首的文官勢力與上述兩者都不盡相同。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從京朝閣部開始論起,以媯相等出身名門大族的朝官與大衛宗室,便是一種與合作相似的關係。
雙方互相抱團取暖,使盡百般手段,以維護這個明面上還未分崩離析的偌大帝國。於此同時,雙方卻又相互提防、隔閡甚深,當真殊為詭異。
不過州廷的氣氛卻是無關緊要,畢竟三方的心思各異,但目的卻是相同,都是想在這邊鄙之地做出番功業,以此得到大人物們的賞識罷了。
康大寶暗忖想道:「待南安伯結丹過後,這些事情,應當就不消令人作難了吧?!」
六婆婆見康大掌門不答話,又接著言道,這一回倒是又言簡意賅了許多:「好好做,記好你是費家嫡婿便是。也記住,將來勿論州廷能給不能給的,費家也都能給得了。」
「小子記住了。」康大寶正色應道。
「歇息去吧,需得小心袁不文是虛晃一槍,後頭幾日未必沒有廝殺。」老婦人最後言語一聲,便就回自己錦帳中修行去了。
長輩一走,這場中的費家真修便就有些失了矜持。
費聞在費家人內算的是個異類,是以也是第一個上來與康大掌門攀談的。
「道兄先前所陣斬的那位築基,手中有件金矛靈器殊為不凡,不知道兄可有用處,若是方便的話,能否割愛?」
「金矛靈器?」
這令得費聞朝思暮想的金矛靈器康大掌門卻是想了好一會兒方才想起來,都怪那築基初期的修士歿得太快,快到康大寶對其所用靈器都沒有太深的印象。
「便是這件了吧?道兄既然喜歡,那麼出這個數就好了。」康大寶笑著開了價錢,要比不少坊市鋪中的收價還低上不少。
費聞自是大喜過望,人皆說康大寶是個銖施兩較的幸進之輩,開口前他可未想能從這等人物手上賺得便宜,當即便就將金矛靈器購入。
康大寶見他這副模樣亦是頗為高興。
要知道他康大掌門可是買賣人出身,又怎麼會做賠錢的生意?
費聞雖然出身只是一般,但在康大寶眼中,卻是費家歙山堂此代修士中最為出類拔萃的一位。這一點,便是已成冰葉的費恩華,也遠不能與其相比。
這樣的人物,只拿出這點本錢便能結交,自是好事。
其他的費家真修或多或少都有長輩扶持、家脈補貼,可看不上康大掌門這點兒小恩小惠的。但康大寶這番舉動,卻還是令得他在費家真修中得了不少善意。
其中有不少人都對岳涪所留的那把上品長矛靈器頗感興趣,這位兩儀宗後期真修可沒少憑著它在戰場中耀武揚威,勾得不少人都是眼熱,當即開起價錢。
康大寶這一回開價便就未有先前那般便宜了,但也足稱公允,最後被費南笏高價買下。這柄靈器遠比不得他那火尊印,康大掌門也不曉得他是留作備用還是準備送人。
這買賣一開頭便難停下,康大寶身上亟待處理的儲物袋可是不少,正好趁著費家這些狗大戶都在身邊,先出些出去。
費家帳中登時熱鬧起來,非止康大寶一人做起買賣,有樣學樣,再簡單不過。
就這麼在康大寶的主持下,一場內部易物會很快開起來了。氣氛逐漸熱絡起來,熱絡到許多費家真修都有些忘記了康大寶的外人身份。
易物會後,又是酒會。
康大掌門在此道上也能算是擅長,幾兩黃湯下去,便與費聞、費恩行這些無甚城府的成了兄兄弟弟,好不親熱。
只是這歡樂情景畢竟難維持得久,正如六婆婆所言,才過兩日,袁家攻陣的隊伍便就又已齊備。
眼見一場大戰又要開啟,康大掌門都已點檢好了各家人馬,耳聽面命了一眾築基,宣威城傳來的一則消息卻令得雙方暫罷刀兵。
袁家人似潮水般的退出了白沙縣全境,割出一片真空地帶,這場景已有一二年未曾見過了。
康大寶直到袁家退兵過後,才從笑容滿臉的六婆婆口中得知這個消息:
「我那伯岳,結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