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歲寒三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渚溪鎮就在彭蠡大澤之旁,三人出鎮向東,行了兩三里路便到湖邊,但見蘆盪輕搖、水闊天穹,聽著一陣陣波浪拍向岸邊,沿湖一長串漁排燈火如星,在深密的青黑中閃爍跳動。景蘭舟見狀嘆道:「李太白詩云彭澤『青桂隱遙月,綠楓鳴愁猿』,此景不我欺也。」

  祝酋凝望湖面,半晌默然無言,忽張口緩緩吟道:「孤館少行旅,解鞍增別愁。遠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病里見時態,醉中思舊遊。所懷今已矣,何必恨東流!」念的是唐時羅隱《宿彭蠡館》詩。駱玉書心中不由暗暗好奇:「其祖遷居江西之時,他就算已經出世,也不過是個稚童,怎地這人年紀輕輕,羈旅愁情一至於此?」

  祝酋既然在旁,景蘭舟一肚子話便無從開口。三人正賞玩湖景,忽見遠處湖面一葉輕舟朝這邊駛來,那船行得甚快,不多時離岸已只數十丈遠。景蘭舟遙望見船頭立著一人,身材極是高瘦,不覺心中一凜,暗道:「這身影好熟,難道是他?」待那小舟又靠近數丈,借著月光一瞧,只見那人臉上皺紋密布、神情漠然,一把灰白鬍子稀稀疏疏,果然便是「歲寒三友」中的李竹良。

  景蘭舟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低聲對駱玉書道:「駱兄,這人正是我跟你提過的竹老李竹良,他怎會到了江西?此人實是勁敵,想來松老多半也在船上,趁他還未認出小弟,不如我先避上一避。」駱玉書心中一震,點頭道:「二老既認得景兄,兄台不如到蘆盪中暫且藏身。」景蘭舟當即身形一晃,躲入湖淖一片白茫茫的蘆葦叢中。

  駱玉書正欲囑咐祝酋幾句,見那小船離岸還有數丈,李竹良已自船頭輕輕一躍落在湖畔,望了二人一眼,面有詫色道:「深宵夜闌,兩位尚有雅意在此游湖,好興致啊。」駱玉書正待答話,祝酋忽道:「『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此等清寒月夜,人皆感懷惆悵,千古無不同。老先生孤舟獨行,心境可也還靜謐麼?」

  李竹良心道:「原來是個書呆子,看樣子倒不像會武功。」他方才隱隱瞧見岸上似有三個人影,此刻卻只見駱祝兩人,心中疑道:「難道我看錯了?」見夜間湖邊霧氣正濃,水面上罩著一層白色的輕煙,便也不多在意,搖頭道:「舟是孤舟,老夫卻非獨行。」

  只聽舟中哈哈一笑,一名緇袍老者自艙內貓腰鑽出,雙足輕輕一點,人已落在岸邊,身法之快難以言表。那老者回首笑道:「有勞艄公老哥連夜趕路,艙中另有幾分銀子賞錢,請老哥笑納罷。」那舟子連聲道謝,搖櫓掉頭去了。駱玉書知這黑衣老者便是陳郁松,見二老果然形影不離,不禁心中替景蘭舟捏了把汗,生怕祝酋不明就裡,開口壞事。

  陳郁松望見二人,微微一怔道:「不想夜深人靜之際,尚能在湖邊得遇雅士,實是快事。我看兩位衣貌不俗,不是鎮上人罷?」祝酋道:「我二人也是路過渚溪,鎮上客棧已無空房,說不得只好結伴夜遊彭澤,聊度長宵。」

  李竹良皺眉道:「客店滿了?」神情間頗為懊惱。陳郁松笑道:「師弟,看來我倆只好幕天席地,在野外將就一晚罷了。」李竹良嘆道:「江邊濕氣重,我這把老骨頭怎吃得消?到鎮上隨便找戶民家投宿罷。」

  祝酋見那小舟緩緩劃向湖心,轉眼便在煙水籠罩之中若隱若現,忽開口低聲吟道:「萬里風波一葉舟,憶歸初罷更夷猶。碧江地沒元相引,黃鶴沙邊亦少留。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橫秋。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此詩乃李義山所作,慨嘆自己身陷黨爭、宦途失志,「人生豈得長無謂」兩句更是言盡其進退維谷、鬱郁一生而心有不甘之情。他念詩聲音雖輕,但此時夜靜更闌,仍是清清楚楚傳入幾人耳中。

  二老正要離去,聞詩不禁渾身一震,陳郁松回首問道:「閣下吟誦此詩,請問是有感而發呢,還是意有所指?」祝酋嘆道:「晚生自知非濟世才,不敢奢盼桓侯、龍驤那樣的功業,只想到自己年近而立,非但未能克承祖業,反倒託庇先人餘蔭之下,整日裘馬輕狂、虛度年華,故而一時自傷,先生莫怪。」

  陳郁松面色稍和,笑道:「天下碌碌者眾,老兄出身富貴之家,已是勝過千萬人了,大丈夫何必無事悲秋?」祝酋道:「貧何足羞,貴何足喜?一個人過不了自己心裡這道坎,便是坐擁金山銀山也不快活,老先生這話就落了下乘了。」陳郁松搖頭道:「空身不覺挑擔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爾。」

  李竹良不耐煩道:「你同這書痴多說些甚麼,走罷!」陳郁松微微一笑,正要抬步,驀地里青影一閃,也不知從哪裡鑽出一人,橫身攔住二老去路。駱玉書月光下瞧見那人面龐,險些驚出聲來,原來竟是「歲寒三友」中的梅潛。

  松竹二老一臉錯愕之色,兩人對望一眼,皆未開口說話。梅潛見狀嘆道:「二位老友,咱們許久不見,今日故人重逢,兩位何以默然相對?」陳郁松皺眉道:「梅老弟,你是奉宮主之命來對付我二人的麼?」梅潛搖頭道:「『歲寒三友』武功相若,我一人怎是你兩個對手?況且我三人當年歃血而盟、義同生死,賣友求榮之事,梅某做不出來。」

  二老素知他淡泊功名,當年自己二人叛教出走,梅潛便因不願奉命追拿,寧可撒手教務、獨身隱退,否則以三友之知心交厚,無為宮恐不會數年來連二老半點影跡都難摸到。陳郁松嘆道:「梅老,我師兄弟能交到你這個朋友,這輩子是不枉的了。宮主率領教眾在河南大肆搜捕我二人,你身為護教長老,怎不在彼坐鎮指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