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叛亂又起
深夜,懋勤殿中。
劉邦半躺在椅子上,仔細閱讀著手中的奏章。
在他對面,鄺埜坐在座位上面色凝重,看向劉邦的眼神中滿是擔憂。
良久,劉邦終於放下奏章,閉目輕聲道:「今年四月,廣東都司斷事獄一百七十多人越獄。
結果到現在,五個月過去了,人犯不僅沒抓回去,又死了個伯爵,還是酒後溺死的。」
劉邦說著失笑搖頭,淡淡道:「現在可好,那一百七十多人變成了十萬多人,領頭的變成了順民天王,連年號都打出來了,還封了一百多個爵位。
大手筆啊,都快趕上乃公了。」
「陛下息怒。」鄺埜起身嚴肅道;「當務之急,還請陛下選將出征,平息叛亂。
若拖延日久,恐生變故。」
「朕沒有生氣。」劉邦擺擺手,示意鄺埜坐下,「朕只是想知道,四月份的事,為何要等到九月才能擺在乃公的桌案上?
究竟是他沈衡的問題,還是急遞的問題?
堂堂一省巡按,連知情上奏這四個字都做不到麼?
非要拖到捂不住,才要乃公來幫他擦屁股?
傳朕旨意,命沈衡進京,乃公想問問他,知不知道什麼叫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若天下御史都如他這般,那等有一天大明四分五裂,估計乃公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劉邦的聲音很平靜,像是在聊家常一般隨意。
但鄺埜突然感覺有些不寒而慄,連忙起身道:「陛下,事有輕重緩急,沈衡失職已成定局,眼下最關鍵的,是如何將此事影響降到最低。」
劉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又拿起奏章,眉頭緊皺,腦中卻是在想另外一件事。
這大明的叛亂......未免有些太多了?
感覺這情況,有些像當年始皇帝死後的場面。
群雄競起,逐鹿中原。
麓川一地,三次征戰,勉強算是平定。
北地瓦剌,若非自己到來,恐怕大明京城現在已經被包圍了。
還有...記憶中,那個叫什麼葉宗留起兵叛亂,當時造出的聲勢甚至要比如今的苗亂還大,幾十萬人肆虐數省,雖然最終被平定,但也讓大明損了不少運氣。
現如今又冒出個順民天王,還有尚未解決的嶺南叛亂......等等,記憶中這個舊港宣威司是怎麼回事?
被滿者伯夷國吞併了是什麼意思?怎麼說大小也是塊土地...一年三熟?!
特娘的,敗家子!說不要就要不要了?!
那本該是乃公的地啊!
見劉邦突然咬牙切齒站在身,鄺埜嚇了一跳,趕忙安慰道:「還請陛下稍安勿躁,賊兵雖眾,但不過土雞瓦狗,當不得陛下動怒。」
劉邦沒有回應,而是在原地來回踱步了好幾圈,才憤憤坐下,最終所有怒火,都化為了一道悠長的嘆息。
打仗容易,錢糧難湊。
現在不比當年起兵反秦,沒錢沒糧搶官倉就是。
如今要搶的話......好像也不是不行?反正都是乃公的東西。
從自己家拿,怎麼能叫搶呢?
鄺埜一直緊張的盯著劉邦,見他終於平靜下來,本以為能鬆口氣,可當注意到他若有所思的眼神時,沒來由的感到一陣惡寒,下意識道;「陛下,萬萬不可!」
劉邦愣了下,奇怪道:「朕還什麼都沒說呢。」
鄺埜也愣住了,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只能話鋒一轉道:「陛下,老臣提議,召六部尚書懋勤殿議事,即刻決定出兵人選。」
聽到這話,劉邦就有些頭疼。
他實在不想和那幫文官費口舌了。
何況這件事爭論到最後,一定是要派兵出征的,無非是多少兵馬,從哪裡擠出一些錢糧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錢的事。
想到這,劉邦靠在椅子上,無奈的揉了揉眉心。
他現在很想伸手將蕭何從千年之前揪過來,好好問問他出征那些錢糧是怎麼變出來的?
還有這大明,怎麼疆域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這錢反而越來越少了呢?
所以不只是文官的問題麼......
見劉邦陷入沉思,鄺埜雖心急如焚,也不敢出言打擾。
良久,劉邦才開口問道:「昔日平葉鄧二人叛亂的,是金濂和張鍇吧?」
「回陛下的話,正是這二人。」鄺埜想了想道:「陛下班師之後,因要舉行獻俘儀式,所以將金濂召還。
據他所說,如今亂軍仍有餘黨在尤溪山中遊蕩,但已不成氣候,不足為慮。」
劉邦緩緩坐起身,平靜道:「朕記得張鍇如今正在浙江一帶討寇,戰果如何?」
「回陛下,一切順利,不日張鍇便能班師回朝。
但臣以為,張鍇一軍已征戰多時,或成疲敝之師,不易再戰,應從京城或當地衛所再召精銳,方為上策。」
劉邦聞言拿起鄺埜事先準備好的地圖,打開找到叛軍的位置,快速心算了一番,輕聲道:「路途不算近,由京城運輸輜重損耗太多,讓沿途府縣供應軍資如何?」
鄺埜想了想,有些為難道:「臣以為此為上策,但......」
「但又有人會不同意對吧?」劉邦盯著地圖,喃喃道:「乃公都能想到他們會說什麼,不過...這其實也不是上策。」
提出問題的剎那,劉邦就想到了關鍵之處。
倒不是因為所謂的勞民傷財,而是因為中間可以鑽的空子太多了。
民夫的僱傭,錢糧的數額,事後的賦稅減免......只要有心,輕易便能撈上一筆油水。
他可不想派出的軍隊剛剛平叛,緊跟著後方又起火了。
除非......
劉邦扭頭看向鄺埜,平靜道;「鄺尚書,你說乃公親自去一趟如何?」
鄺埜如遭雷擊,張著嘴巴呆呆站在原地,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這是親征上癮了麼?
這才過去多久,怎麼又要親征啊!
「鄺尚書既然沒有意見,那此事就這麼決定了。」劉邦起身拍拍手,快速道:「傳朕旨意,三大營各抽調三千精銳,金吾衛抽調一千,隨朕親征。
此次出征,郭懋、井源、商輅、彭時四人隨軍,余者勿用,各司其職便是。
至於監國人選,由於......」
劉邦突然一頓,腦海中浮現出于謙買菜時的模樣,想了想改口道:「依舊由郕王監國,六部輔佐。
有什麼大事,派急遞送至軍中。
至於怎麼和六部解釋...就有勞鄺尚書了。」
說罷,快步離開了懋勤殿,獨留鄺埜在殿中失魂落魄......
劉邦半躺在椅子上,仔細閱讀著手中的奏章。
在他對面,鄺埜坐在座位上面色凝重,看向劉邦的眼神中滿是擔憂。
良久,劉邦終於放下奏章,閉目輕聲道:「今年四月,廣東都司斷事獄一百七十多人越獄。
結果到現在,五個月過去了,人犯不僅沒抓回去,又死了個伯爵,還是酒後溺死的。」
劉邦說著失笑搖頭,淡淡道:「現在可好,那一百七十多人變成了十萬多人,領頭的變成了順民天王,連年號都打出來了,還封了一百多個爵位。
大手筆啊,都快趕上乃公了。」
「陛下息怒。」鄺埜起身嚴肅道;「當務之急,還請陛下選將出征,平息叛亂。
若拖延日久,恐生變故。」
「朕沒有生氣。」劉邦擺擺手,示意鄺埜坐下,「朕只是想知道,四月份的事,為何要等到九月才能擺在乃公的桌案上?
究竟是他沈衡的問題,還是急遞的問題?
堂堂一省巡按,連知情上奏這四個字都做不到麼?
非要拖到捂不住,才要乃公來幫他擦屁股?
傳朕旨意,命沈衡進京,乃公想問問他,知不知道什麼叫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若天下御史都如他這般,那等有一天大明四分五裂,估計乃公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劉邦的聲音很平靜,像是在聊家常一般隨意。
但鄺埜突然感覺有些不寒而慄,連忙起身道:「陛下,事有輕重緩急,沈衡失職已成定局,眼下最關鍵的,是如何將此事影響降到最低。」
劉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又拿起奏章,眉頭緊皺,腦中卻是在想另外一件事。
這大明的叛亂......未免有些太多了?
感覺這情況,有些像當年始皇帝死後的場面。
群雄競起,逐鹿中原。
麓川一地,三次征戰,勉強算是平定。
北地瓦剌,若非自己到來,恐怕大明京城現在已經被包圍了。
還有...記憶中,那個叫什麼葉宗留起兵叛亂,當時造出的聲勢甚至要比如今的苗亂還大,幾十萬人肆虐數省,雖然最終被平定,但也讓大明損了不少運氣。
現如今又冒出個順民天王,還有尚未解決的嶺南叛亂......等等,記憶中這個舊港宣威司是怎麼回事?
被滿者伯夷國吞併了是什麼意思?怎麼說大小也是塊土地...一年三熟?!
特娘的,敗家子!說不要就要不要了?!
那本該是乃公的地啊!
見劉邦突然咬牙切齒站在身,鄺埜嚇了一跳,趕忙安慰道:「還請陛下稍安勿躁,賊兵雖眾,但不過土雞瓦狗,當不得陛下動怒。」
劉邦沒有回應,而是在原地來回踱步了好幾圈,才憤憤坐下,最終所有怒火,都化為了一道悠長的嘆息。
打仗容易,錢糧難湊。
現在不比當年起兵反秦,沒錢沒糧搶官倉就是。
如今要搶的話......好像也不是不行?反正都是乃公的東西。
從自己家拿,怎麼能叫搶呢?
鄺埜一直緊張的盯著劉邦,見他終於平靜下來,本以為能鬆口氣,可當注意到他若有所思的眼神時,沒來由的感到一陣惡寒,下意識道;「陛下,萬萬不可!」
劉邦愣了下,奇怪道:「朕還什麼都沒說呢。」
鄺埜也愣住了,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只能話鋒一轉道:「陛下,老臣提議,召六部尚書懋勤殿議事,即刻決定出兵人選。」
聽到這話,劉邦就有些頭疼。
他實在不想和那幫文官費口舌了。
何況這件事爭論到最後,一定是要派兵出征的,無非是多少兵馬,從哪裡擠出一些錢糧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錢的事。
想到這,劉邦靠在椅子上,無奈的揉了揉眉心。
他現在很想伸手將蕭何從千年之前揪過來,好好問問他出征那些錢糧是怎麼變出來的?
還有這大明,怎麼疆域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這錢反而越來越少了呢?
所以不只是文官的問題麼......
見劉邦陷入沉思,鄺埜雖心急如焚,也不敢出言打擾。
良久,劉邦才開口問道:「昔日平葉鄧二人叛亂的,是金濂和張鍇吧?」
「回陛下的話,正是這二人。」鄺埜想了想道:「陛下班師之後,因要舉行獻俘儀式,所以將金濂召還。
據他所說,如今亂軍仍有餘黨在尤溪山中遊蕩,但已不成氣候,不足為慮。」
劉邦緩緩坐起身,平靜道:「朕記得張鍇如今正在浙江一帶討寇,戰果如何?」
「回陛下,一切順利,不日張鍇便能班師回朝。
但臣以為,張鍇一軍已征戰多時,或成疲敝之師,不易再戰,應從京城或當地衛所再召精銳,方為上策。」
劉邦聞言拿起鄺埜事先準備好的地圖,打開找到叛軍的位置,快速心算了一番,輕聲道:「路途不算近,由京城運輸輜重損耗太多,讓沿途府縣供應軍資如何?」
鄺埜想了想,有些為難道:「臣以為此為上策,但......」
「但又有人會不同意對吧?」劉邦盯著地圖,喃喃道:「乃公都能想到他們會說什麼,不過...這其實也不是上策。」
提出問題的剎那,劉邦就想到了關鍵之處。
倒不是因為所謂的勞民傷財,而是因為中間可以鑽的空子太多了。
民夫的僱傭,錢糧的數額,事後的賦稅減免......只要有心,輕易便能撈上一筆油水。
他可不想派出的軍隊剛剛平叛,緊跟著後方又起火了。
除非......
劉邦扭頭看向鄺埜,平靜道;「鄺尚書,你說乃公親自去一趟如何?」
鄺埜如遭雷擊,張著嘴巴呆呆站在原地,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這是親征上癮了麼?
這才過去多久,怎麼又要親征啊!
「鄺尚書既然沒有意見,那此事就這麼決定了。」劉邦起身拍拍手,快速道:「傳朕旨意,三大營各抽調三千精銳,金吾衛抽調一千,隨朕親征。
此次出征,郭懋、井源、商輅、彭時四人隨軍,余者勿用,各司其職便是。
至於監國人選,由於......」
劉邦突然一頓,腦海中浮現出于謙買菜時的模樣,想了想改口道:「依舊由郕王監國,六部輔佐。
有什麼大事,派急遞送至軍中。
至於怎麼和六部解釋...就有勞鄺尚書了。」
說罷,快步離開了懋勤殿,獨留鄺埜在殿中失魂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