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心動
河北柱國會議還在進行,與此同時,河南第一重鎮宜陽城也在進行會議。
「父親,雲州購買的糧食已經全部運到,我已經命人開始分發給受災嚴重的百姓們了。」一個面容滄桑的中年對坐在主位的業州刺史周防說道。
「這裡沒有什麼父親,我是業州刺史,你是宜陽郡丞,城內的軍糧補充好了嗎?」一個威嚴的老者問到。
「稟刺史大人,城內軍糧已經全部補足,足夠我全軍將士一年半之用,算上所有存糧足夠宜陽全城軍民一年之用。」中年趕緊答道。
「很好,陳長史,各種守城器械準備的如何了?」周防又問。
「回刺史大人,大部分已經準備完畢,弓箭和火油等還在製作籌集。」業州長史陳祥回道。
「務必抓緊時間準備。」周防說道。
「遵命,屬下已經命人日夜督造,並且從外購買。」陳祥答道。
「業西通道修整的怎麼樣了?」周防又問。
「回刺史大人,已經修整完畢,但無論如何修整,想大軍通過也不可能。」州司馬答道。
「修整好了就行,希望它沒有發揮用處的時候吧。」周防有些感慨道。
「刺史大人,河北會強攻宜陽嗎?」陳祥問道。
「河北對我宜陽就三個策略:一,強攻,只要河北不惜一切代價,憑他們的戰力,我宜陽堅守不了一個月;二,圍點打援,圍困宜陽,吸引我河南三州援兵,然後利用他們的騎兵優勢打擊我軍;三,繞過,以一部分兵力圍困一樣,然後突擊我河南三州,我河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周防道。
「那河北會採用哪個策略呢?」陳祥問道。
「天知道,這取決於河北的決心。但無論如何,宜陽大戰也是必然,大家同舟共濟保我宜陽。」周防道。
眾人紛紛表決心。
宜陽城北就是華洲母親河衛河,宜陽城對岸就是河北重鎮河陽城。
河陽城是單純的軍事堡壘,所以歸河北左龍武衛直接管轄,左龍武衛指揮使趙繼遷正在外開會,所以河陽城的事務現在由左龍武衛前營指揮使於洪江處理。
「啟稟大人,這是河南的我軍細作剛送來的密信。」一個兵士道。
於洪江接過密信,揮手讓兵士下去。
然後打開密信看了起來。
看了好一會。
「去請左營魏大人,右營姬大人和後營王大人來。」於洪江對侍衛說道。
「遵命。」門外的侍衛聽令而去。
兩刻鐘後,三位龍武衛各營的指揮使先後到來。
等三人都到了,於洪江把密信遞給三人。
「一起看看。」
左營指揮使魏光接過信來,和兩外兩位一起看了起來。
三人看罷。
「看來河南也感受到了大戰將至的氣氛,也在抓緊備戰,諸位怎麼看?」於紅江問道。
「公爵大人不在,我們也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不正在從外地運送弓箭火油等物品嗎?我看可以派人找機會燒它一燒,反正擾敵也算正事。」左龍武衛右營指揮使姬達說道。
「哈哈,還是老姬你小子陰險。」左營指揮使魏光大笑道。
「我看行,派些精幹細作去破壞,至少讓河南三州神經都緊張起來。」左龍武衛後營指揮使王松說道。
「那好,看來大家意見一致,那我們具體商量下如何破壞,哈哈。」於洪江也笑道。
四人就開始了和諧的商量。
衛河沿太岳山東麓南下,進入河南又一路向東奔入大海。
河北代州和河西的安州隔河相望,這時大河兩岸的良田都陸續進入收割季節。
安州的核心是武安郡的武安城。
這時河西李家的三位重要人物也正在武安城開會議事。
「父親,夏收在即,為什麼現在要大規模調動兵馬呢?河北代州方向並無異常。」安州刺史李成正和自己的父親,河西李家之主,武安王李元說話。
「現在河北兵強馬壯,我們河西雖然不是他們的第一目標,但他們一定會對我河西有所動作。」河西李家之主武安王李元說道。
「父親說的對,馬上進入一個月的夏收秋播時間了,就是為了騷擾我們河北也會有動作。兄長,我們還是應該提前做出部署。」安州河西郡太守李旻說道。
「現在衛河水大,河北豈能渡河西進?」李成說道。
「那河北要做出渡河準備呢?」李元說道。
「不用理會,反正河西那些地都是安州士族們的,河北過河至多就是幾百人規模,讓他們自己應付,我李家樂得清閒。」李成笑道。
「兄長,我們還是要和士族們搞好關係,不然一旦和河北全面開戰,我們就麻煩了。」李旻道。
「不錯,還是要和士族搞好關係,我們提前準備,不然士族找上門來就麻煩了。老大去準備吧,老二留下,我還有些事交代。」李元道。
「遵命。父親,孩兒告退。」李成說罷起身行禮離開。
出了房門,李成臉上微微一笑,但馬上恢復平靜,安排調兵去了。
太陽慢慢升高,天氣越來越熱,好像華洲的人心也越來越熱。
河北的柱國會議一直開到正午,大家一起吃飯,飯後安排好休息,下午繼續。
王成吃完飯,回到住處。
走進房門,紫霄和黃鶯趕緊伺候王成更衣,稍微擦洗了一下,王成穿著短褲,坐在了躺椅上。
「鶯兒,去通知王妃,天氣太熱,我就不過去打擾她了,晚上去看她。」王成道。
「遵命。」鶯兒說完出門而去。
紫霄過來幫王成輕輕按頭。
「王爺,累了吧。」紫霄溫柔的問道。
「主要是有些煩。」王成閉上眼摸了摸紫霄的手。
「王爺是河北之主也煩啊。」紫霄打趣道。
「哼哼,我是河北共主,不是河北的主人,好好按,我想點事。」王成閉眼不在說話,心裡不知想著什麼,紫霄在旁邊小心的按著頭,也不在說話。
好大一會兒,黃鶯回來,見到二人這樣,到也司空見慣,衝著紫霄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就回臥房去了。
不一會兒,王成睜開眼,說道:「紫霄,去門口接一下,兩位兄長來了。」
「遵命。」
紫霄剛打開房門,就聽院子裡有人說道:「王爺就是王爺,五十步外就聽到了我倆的腳步聲。」
「父親,雲州購買的糧食已經全部運到,我已經命人開始分發給受災嚴重的百姓們了。」一個面容滄桑的中年對坐在主位的業州刺史周防說道。
「這裡沒有什麼父親,我是業州刺史,你是宜陽郡丞,城內的軍糧補充好了嗎?」一個威嚴的老者問到。
「稟刺史大人,城內軍糧已經全部補足,足夠我全軍將士一年半之用,算上所有存糧足夠宜陽全城軍民一年之用。」中年趕緊答道。
「很好,陳長史,各種守城器械準備的如何了?」周防又問。
「回刺史大人,大部分已經準備完畢,弓箭和火油等還在製作籌集。」業州長史陳祥回道。
「務必抓緊時間準備。」周防說道。
「遵命,屬下已經命人日夜督造,並且從外購買。」陳祥答道。
「業西通道修整的怎麼樣了?」周防又問。
「回刺史大人,已經修整完畢,但無論如何修整,想大軍通過也不可能。」州司馬答道。
「修整好了就行,希望它沒有發揮用處的時候吧。」周防有些感慨道。
「刺史大人,河北會強攻宜陽嗎?」陳祥問道。
「河北對我宜陽就三個策略:一,強攻,只要河北不惜一切代價,憑他們的戰力,我宜陽堅守不了一個月;二,圍點打援,圍困宜陽,吸引我河南三州援兵,然後利用他們的騎兵優勢打擊我軍;三,繞過,以一部分兵力圍困一樣,然後突擊我河南三州,我河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周防道。
「那河北會採用哪個策略呢?」陳祥問道。
「天知道,這取決於河北的決心。但無論如何,宜陽大戰也是必然,大家同舟共濟保我宜陽。」周防道。
眾人紛紛表決心。
宜陽城北就是華洲母親河衛河,宜陽城對岸就是河北重鎮河陽城。
河陽城是單純的軍事堡壘,所以歸河北左龍武衛直接管轄,左龍武衛指揮使趙繼遷正在外開會,所以河陽城的事務現在由左龍武衛前營指揮使於洪江處理。
「啟稟大人,這是河南的我軍細作剛送來的密信。」一個兵士道。
於洪江接過密信,揮手讓兵士下去。
然後打開密信看了起來。
看了好一會。
「去請左營魏大人,右營姬大人和後營王大人來。」於洪江對侍衛說道。
「遵命。」門外的侍衛聽令而去。
兩刻鐘後,三位龍武衛各營的指揮使先後到來。
等三人都到了,於洪江把密信遞給三人。
「一起看看。」
左營指揮使魏光接過信來,和兩外兩位一起看了起來。
三人看罷。
「看來河南也感受到了大戰將至的氣氛,也在抓緊備戰,諸位怎麼看?」於紅江問道。
「公爵大人不在,我們也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不正在從外地運送弓箭火油等物品嗎?我看可以派人找機會燒它一燒,反正擾敵也算正事。」左龍武衛右營指揮使姬達說道。
「哈哈,還是老姬你小子陰險。」左營指揮使魏光大笑道。
「我看行,派些精幹細作去破壞,至少讓河南三州神經都緊張起來。」左龍武衛後營指揮使王松說道。
「那好,看來大家意見一致,那我們具體商量下如何破壞,哈哈。」於洪江也笑道。
四人就開始了和諧的商量。
衛河沿太岳山東麓南下,進入河南又一路向東奔入大海。
河北代州和河西的安州隔河相望,這時大河兩岸的良田都陸續進入收割季節。
安州的核心是武安郡的武安城。
這時河西李家的三位重要人物也正在武安城開會議事。
「父親,夏收在即,為什麼現在要大規模調動兵馬呢?河北代州方向並無異常。」安州刺史李成正和自己的父親,河西李家之主,武安王李元說話。
「現在河北兵強馬壯,我們河西雖然不是他們的第一目標,但他們一定會對我河西有所動作。」河西李家之主武安王李元說道。
「父親說的對,馬上進入一個月的夏收秋播時間了,就是為了騷擾我們河北也會有動作。兄長,我們還是應該提前做出部署。」安州河西郡太守李旻說道。
「現在衛河水大,河北豈能渡河西進?」李成說道。
「那河北要做出渡河準備呢?」李元說道。
「不用理會,反正河西那些地都是安州士族們的,河北過河至多就是幾百人規模,讓他們自己應付,我李家樂得清閒。」李成笑道。
「兄長,我們還是要和士族們搞好關係,不然一旦和河北全面開戰,我們就麻煩了。」李旻道。
「不錯,還是要和士族搞好關係,我們提前準備,不然士族找上門來就麻煩了。老大去準備吧,老二留下,我還有些事交代。」李元道。
「遵命。父親,孩兒告退。」李成說罷起身行禮離開。
出了房門,李成臉上微微一笑,但馬上恢復平靜,安排調兵去了。
太陽慢慢升高,天氣越來越熱,好像華洲的人心也越來越熱。
河北的柱國會議一直開到正午,大家一起吃飯,飯後安排好休息,下午繼續。
王成吃完飯,回到住處。
走進房門,紫霄和黃鶯趕緊伺候王成更衣,稍微擦洗了一下,王成穿著短褲,坐在了躺椅上。
「鶯兒,去通知王妃,天氣太熱,我就不過去打擾她了,晚上去看她。」王成道。
「遵命。」鶯兒說完出門而去。
紫霄過來幫王成輕輕按頭。
「王爺,累了吧。」紫霄溫柔的問道。
「主要是有些煩。」王成閉上眼摸了摸紫霄的手。
「王爺是河北之主也煩啊。」紫霄打趣道。
「哼哼,我是河北共主,不是河北的主人,好好按,我想點事。」王成閉眼不在說話,心裡不知想著什麼,紫霄在旁邊小心的按著頭,也不在說話。
好大一會兒,黃鶯回來,見到二人這樣,到也司空見慣,衝著紫霄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就回臥房去了。
不一會兒,王成睜開眼,說道:「紫霄,去門口接一下,兩位兄長來了。」
「遵命。」
紫霄剛打開房門,就聽院子裡有人說道:「王爺就是王爺,五十步外就聽到了我倆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