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陽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個議題很簡單,所以大家都很輕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陸平姬月不在,就有勞德王介紹一下糧食情況了。」王成說。

  「遵命。我先說下我們的儲糧,我們儲存的軍糧現有一百八十萬石,各州郡縣的官倉存糧一百五十萬石,這是上個月的數量。馬上夏收,我們計劃在籌集一百萬石軍糧。」河北上柱國,河北學院院長張明德說道。

  「南安公爵。」王成說。

  「在。」於凡應道。

  「給各州郡收購夏糧的銀錢都運到了嗎?」

  「稟長史大人,昨日已收到各州郡回文,已經全部到位,馬上就會運往各縣。」於凡說道。

  「此事是我們現階段的第一要務,各位刺史大人一定要親力親為,完成任務。」王成道。

  「遵命。」各位刺史紛紛答道。

  「糧食問題等把夏糧徵集收購完以後再討論。叔父,談一下出兵戰略吧。」王成對河北上柱國衛將軍梁王王始說道。

  「我們南征的目標是奪取河南三州,那宜陽必須攻克,它扼守水路要道,又是河南第一堅城,只要拿下宜陽,我河北騎兵半月即可踏破河南三州,宜陽守軍有八萬精銳,城內糧草足以供應一年以上,所以我們要強攻宜陽會損失巨大,我建議重兵圍困宜陽,我主力騎兵繞過宜陽南下。」王始道。

  「梁王的方案也是一種辦法,可我們一旦分兵南下,就怕首尾難顧,更怕被切斷後路。」清河公爵韓夜道說。

  「按梁王的方案,我河北最少要二十萬精銳南下,這樣代州就危險了,要抵禦北面的遊牧騎兵,還要防備河西李家東進,難免顧此失彼。」代州刺史魏昂道。

  「梁王爺的方案可使我河北大大減少傷亡,一旦繞過宜陽攻克了河南三州,我們可以勸降宜陽。」寧州刺史陳博道。

  「兄長,強攻宜陽可有把握?」王成問趙繼遷。

  「若集中我左右龍武衛主力全力攻城,一月內必然破城,可我軍至少損失過半。」趙繼遷回道。

  「韓兄怎麼看?」王成問韓夜道。

  「我認可兄長的看法,但這個損失我們恐怕承受不了,左右龍武衛一旦損失過半,我們短期內將無力再戰,一統華洲的時間會大大推遲。」韓夜答道。

  「高刺史。」王成道。

  「在。」濟州刺史高明道。

  「你統一訓練的幽州濟州十二萬步卒怎麼樣了?」王成問道。

  「回長史大人,已經達到了預期要求,完成後勤和糧草護送工作沒有問題。」高明答道。

  「好,夏收播種以後,繼續嚴加訓練。」王成說。

  「遵命。」高明回道。

  「衡王,你的齊州兵怎麼樣?」王成問道。

  「回長史大人,齊州兩萬騎兵,五萬步卒枕戈待旦。」齊州刺史劉文答道。

  「舅舅辛苦了。」王成笑道。

  「哈哈,謝王爺誇獎。」劉文高興應道。

  「父親,我們需要多少騎兵防備河西李家呢?」王成問道。

  「至少要兩萬,這只是防禦的最低標準,一旦我們全力進攻河南,李家必然東渡衛河,威脅我代濟兩州,所以河東地區的守衛要馬上安排。」王生答道。

  「那我們以進為退,叔父五天後您率代州一萬鐵騎兵臨衛河東岸,讓河東郡太守發一萬步卒打造浮橋,修復渡口,準備各種器械。兩位大柱國以為可否?」王成道。「郡王此策看似簡單,實際一箭三雕,我完全同意。」姬大柱國說道。

  「確實良策,可以實行。」王大柱國微微點頭說道。

  眾人紛紛同意。

  寧州刺史陳博欲言又止。

  「陳刺史,有話請講。」王成道。

  「回王爺,此策有三好處,一,正值夏收秋種可以影響河西正常生產;二,可以暫時解除河西對我濟代兩州的威脅;三,可以聲東擊西,讓河南三州也風聲鶴唳。可長史大人,我軍若到了河東,河西李家毫不在意,我軍豈不是空耗錢糧?」陳博道。

  「你認為李家會不動嗎?」王成笑道。

  「衛河現在水勢正大,我騎兵無法渡河,李家不動,我們也無可奈何啊。」陳博言。

  「你覺得李家自己能做的了主嗎?」王成道。


  「請長史大人明示。」陳博言道。

  「河西之地不比我河北,軍令如山,上下一心,衛河之西的大片良田都是安州士族之地,正值夏收,我軍兵臨渡口,他們豈能不急,騎兵不能大規模渡河,但就是小股騎兵過河也能讓他們損失慘重,所以士族必定要求李家出兵保衛,李家就是知道我軍騷擾,他也不敢不出兵,還不敢應付,不然叔父必定擇機渡河襲擊,那時候他李家就被動了。」王成道。

  「果然是陽謀無解,卑職佩服。」陳博道。

  「兄長,我們一旦進攻宜陽,李家順流而下支援,兄長能擋住嗎?」王成問道。

  「回長史大人,我已經在河陽城上游打造了防禦工事,河西水軍基本上就是乘船的步兵,擋住他們支援不成問題,但我軍也切不斷他們支援宜陽的陸路通道,我們要圍困宜陽,這也是個問題。」趙繼遷道。

  「叔父,一旦圍困宜陽,能切斷西,南兩面的支援嗎?」王成問。

  「南面河南三州就是支援也敵不過我騎兵,但未必能切斷糧道,再就是雲州楚州的支援我們也不得不妨;西面雖然陸路通道被李家掌握,但他們想運糧,那是痴人說夢,數百里山路他們只夠援軍自用,我用騎兵可以封鎖住西面。」王始言道。

  「如何奪取宜陽或者圍困宜陽,現在也不好定下來,等秋收後,我們再做決定。」王成說。

  眾人稱是。

  「陳刺史,寧州三關防衛如何?」王成問。

  「回長史大人,由於我們和黑州貿易越來越多,商人也越來越多,現在來看黑州的遊牧部族不會對我們有威脅,但秋收後,他們也存在襲擾我邊關的可能,所以寧州三關防衛我覺得還應該加強,以防萬一,畢竟我軍南下,幽州會前所未有的空虛,而幽州是我河北的命脈,必須萬無一失。」陳博說道。

  「幽州馬上進行學院比試,到時候再安排寧州防衛問題。」王成言道。

  「遵命。」陳博回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