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咸陽在建一所醫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醫宮,位於咸陽北城。

  這裡本該是老奉常嬴俍的府邸,老奉常一門被滅,治戶令公輸楠正好將此地,利用起來。

  像是這樣的府邸,在咸陽城還有很多。

  嬴俍,嬴姓秦氏,乃秦國公族,聲威顯赫,其府邸可以堪稱臣子之最,做這太醫宮是綽綽有餘,可饒是如此,齊國蘇代卻還說這裡簡陋,也許他是在和齊國的稷下學宮相比。

  齊國之強,乃是從古至今,不管是春秋霸主,還是田氏代齊,齊國都是戰國一等一的強國。

  諸國通過變法圖強,唯有齊國,就只有一個鄒忌,進行過一陣改革,其規模之小,一次稱不上變法,就強到了今日。

  今日。

  秦國王駕,離了咸陽宮,正停於太醫宮跟前。

  抬頭,門匾之上,醫者仁心四個大字。

  醫者,乃是治病救人,仁心必不可少。

  屠夫可以不仁義,車夫可以不仁,軍卒可以不仁,祭祀可以不仁,但唯有這醫者,必須得仁,因為在關鍵時刻,只有醫者懷有仁心,才能夠救命,救人害人,也在其一念之差也。

  可這樣一來,就與秦國所行的法家有相悖之處,法家歷來都是認為人性本惡,要想歸樹人性,就需得以法為約束,至於這仁義道德,則並非是法家所重,相反,他們認為法令嚴苛,人心也會仁,仁來自於外,而並非內也。

  秦王所書醫者仁心,乃內也,相信人之本善。

  自古以來,君王若要統治天下,就需得要控制人心,其宗教可用,儒家可用,相比宗教,秦王更覺得儒家會好一些。

  如今,太醫宮的宮主,乃是宋卓,他正攜太醫宮一眾秦吏,迎接王駕。

  宋卓,醫家弟子,秦國河西人,當日秦王採用金針,救治孟賁,宋卓就在一旁觀看,後來秦王在洛陽創戰地醫宮,因沒有可用人選,便是以他為戰地醫宮宮主。

  沒想到他這一干,乾的還能湊活,索性這太醫宮的宮主,也就讓他來做了。

  說來慚愧,太醫宮乃秦王倡議,如今立下快有兩月,就連齊國使者都去過了,可他這個秦王,卻一次都沒有去過。

  「臣太醫宮宋卓,拜見大王!」

  宋卓在前,其後一眾臣子行禮,秦王高喊起身,才盡皆起來。

  「太醫宮立下,已有一月之餘,寡人還未曾一觀,今日觀之,果真頗有氣象,此乃諸位之功!」

  秦王看過眾人,當先幾位名醫,個個氣勢恢宏,看來真是辦得不錯。

  宋卓年紀約在三十多歲,模樣周正,在其衣裳之外,又套了半件白色的褂子在身,褂子的左胸處,還繡著一柄黑色的鋤頭。

  這便是秦國所有醫者、醫宮、護醫,及其所有醫務人員的標誌。

  至於那紅色的十字架,是受到了基督教的直接影響,可秦王是什麼人,是堂堂正正的華夏人,可以用西醫,但這標誌,卻一定不能是十字架了。

  華夏醫者,最早記載,乃是神農嘗百草,神農用的是什麼,可不就是這鋤頭,還有醫者,每隔一段時日,不也得上山採藥,所以這黑色的鋤頭,也可以寓意治病救人,主要還比那十字架順眼一些。

  其後眾人,盡皆都是這副模樣,他們有男有女,分成了兩撥,分列而站,一撥是醫者,另外一撥,則是護醫。

  男女皆可為醫者,但這護醫,暫時只有女子,當然,洛邑王宮的天子宦者,也客串過一段時日。

  「回大王,這太醫宮所立,一切都按大王所思,傳授大王新式醫術,教授弟子,招納天下醫者,研習治病救人之道,到了如今,共有醫者一千兩百七十一人,護醫九百六十三人,共計兩千兩百三十四人。」

  這麼多人,著實讓嬴盪一驚。

  許久沒過問,短短一月多,就從七百多到了兩千多,也難怪蘇代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做得不錯!」

  秦王首肯,宋卓自是欣喜,又領了秦王,進到裡面一一參觀。

  前面是授課的地方,其後還有研習論道的地方,再往後面,則是醫者們的居所,至於護醫們居所,則在旁邊的一處府邸,中間有一通道,兩處打通,通道處有人看守,可謂是涇渭分明。

  簡單來說,前面是教室,後面是宿舍,宿舍又分了男生和女生。

  這儼然就是一處學堂,看來他這個秦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現在有了紙張,他所知道的那些醫學知識,也要一一寫出來,以後或許還要抽出時間,來給這些護醫們上幾堂課。


  等參觀完了太醫宮,秦王屏退眾人,只留宋卓一人在身前。

  他來此,並未只是巡視一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要給宋卓去做。

  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醫學一門,更要如此,何況將這麼多人養活在這裡,這得要多少糧食,多少錢財,可不都是白吃秦國的。

  秦王有意,打算以這太醫宮的醫療資源,開一所咸陽醫院,形成一套良性的產業循環。

  醫院給人看病,適當地收點費用,有了錢,那秦國國庫的負擔必會減輕,而且也不至於讓醫者脫離實踐,尤其是護醫,更須得要實踐。

  醫院做的大了,也需要大量的採藥,那些個砍柴的農夫,在空閒之餘也可以上山採藥,賣給醫院,醫院收了藥,看病再收錢,錢用之醫院,醫院可以用錢擴充分院,這不就是形成了產業。

  唯一不好的是,秦國沒有鑄幣,山東的商人拿著各國的錢財,買走了我秦國的物資,這不相當於美帝收割嗎,以後這件事情,也要好好合計合計。

  「自大王招賢令以來,每日都有不少醫者前來,其中不乏有濫竽充數之輩,臣都令人先行考核,再行納入。」

  宋卓向秦王一一做著匯報。

  秦王的心思,早就不在這上面了。

  「嗯……嗯……醫術,乃治人術,從何得來,從人身得來,唯有以人身為據,再行研習,才能無錯。

  如今太醫宮頗有成就,宮主功勞不下,寡人意欲在這太醫宮之下,再立一咸陽醫院,所謂院,在其宮之下,當由宮主所領。

  咸陽醫院,需得有醫者和護醫,就如戰地醫宮那般,其不出門巡診,只等病人上門,一一診治後,開出藥方抓取,若有病重者,還可住於醫院,日夜診治,這咸陽城上至丞相,下至黔首,若有治病,盡可來我咸陽醫院上門診治。

  記住,醫院為商,病人醫治,可收其金銀,這些錢財,可做醫院之用,若有餘留,則上交國庫,醫者能醫病人,方才有用,醫院能謀其利,醫者方才有利,醫院為商,不為學也,只有太醫宮,才為學也。」

  宋卓是秦最早戰地醫宮的宮主,當時,醫宮位於洛邑王宮一宮殿,專門收治傷員,這咸陽醫院,無非就是一家超大的戰地醫宮罷了,也可以住院醫治,唯一不同之處,就是病患從傷員變成了庶民。

  「大王,臣遵令!」

  對於這些,宋卓最是熟悉,他思慮了半天,才點頭應承下來。

  「你暫且去做,凡有難處,可報於寡人,寡人令治戶令協助你!」

  見他有些猶豫,秦王又派了公輸楠協助,宋卓聽到由國務大臣領著,當即應承下來。

  當初洛陽有了戰地醫宮,其後戰卒六軍,皆在興建其戰地醫宮,雖因戰事影響,斷斷續續,但總算是開了頭。

  後面又有了太醫宮,集合諸國醫者,這又是一大進步,現在咸陽醫院的設立,便是嬴盪醫療事業的又一個開始。

  秦王本計劃,待外事安定,一心主導內部變法改革,強大秦國,強大秦軍,再行滅國之戰,怎奈紛爭不斷,眼下只好內外雙修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