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姬陶安排出行,武姜隨行洛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春末的鄭國,雪已悄然消融,大地一片新綠。朝見周天子的日子將至,各方事務繁忙,鄭國朝堂內的氣氛也愈加緊張。身為國君,姬陶清楚這一行不僅是向天子報告國事,更是他即位以來對鄭國與周王朝關係的一次重要表態。眼下正值關鍵,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各方猜忌,因此籌備事宜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姬陶召集臣僚,細細交代各項出行細節,並挑選合適的隨行人員。他安排了叔父姬呂守衛鄭國,以安撫朝野之心,確保後方穩固。大哥原繁、大姐姬璇也將各司其職,以免有變。至於留守的家人,姬陶仔細考慮後,將獵風和小草安排在鄭國留守,輔助姬呂看守府內事務。至於隨行,除去阿磊護衛外,他還決定帶上蔡利和其機靈的兒子蔡足同行。蔡足年少聰穎,靈活機智,姬陶隱隱感覺此次朝見恐不簡單,多一人相助,便多一分安心。

  蔡利得知自己和兒子將隨國君前往洛邑,心中既緊張又興奮。他對蔡足叮囑道:「足兒,此次前往洛邑,是我們蔡家的榮耀,也是難得的機遇。你一定要謹言慎行,盡心盡力為國君辦事。」蔡足用力點頭,眼神中滿是期待:「父親放心,我定會把握這次機會,不辜負國君的信任。」父子倆開始收拾行囊,準備踏上這重要的旅程。

  正當安排完畢,姬陶獨自思索行程時,母親武姜遣人傳話,提出要隨行洛邑拜見周天子。姬陶微微一怔,片刻後將人招入宮中詢問。姬陶自從決定以國夫人名義舉辦鄶國夫人葬禮,知道武姜對自己有很大怨氣,也久未見過母親,如今聞母親有此請求,心頭不由有些複雜。

  當天午後,武姜緩緩步入堂中,衣著端莊而不失威嚴,目光含笑地向姬陶說道:「陶兒,聽說你將去洛邑拜見天子。我多年未曾見過你外祖父申侯,如今他病重,我想著趁此機會隨你一道去洛邑,也好探望申太后與你外祖父。」

  姬陶聽到母親的請求,心中略感猶疑。他知道,自父親在世起,便極少允許母親外出,尤其是去申國。聽聞鄭武公曾擔心母親與申太后連結一氣,以申國力量干涉鄭國內政,便長期阻隔二人往來。如今母親請求前往申國,確有些出人意料。

  「母親,」姬陶遲疑著問道,語氣中透出一絲謹慎,「您隨行至洛邑,探望申太后,乃是大禮。只是外祖父病重,您這一去或許路途勞累,再加上我等行程繁多,恐怕會有所不便……」

  武姜聞言,面色微微變冷,眼神中浮現出一絲不悅。她輕哼一聲道:「陶兒,為母何時見得如此勞累?外祖父病重,身為人子我已多年未見,如今你父親不在,難道我連探望自己親人都無權了嗎?」

  姬陶見母親神色堅定,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內心思忖,自己身為鄭國之君,雖須顧及母親心愿,但也不能忽略周王朝和申國之間的關係。不過,武姜言語中既然提到父親之事,他便知此事已難以拒絕。

  「母親既然執意如此,那便隨我同去吧。」姬陶嘆息一聲,稍作停頓後才繼續說道,「只是到了洛邑,還請母親謹守禮數,莫要引人非議。」

  武姜輕輕一笑,目光深邃:「陶兒,母親隨行只是為探望家人,何來非議?你儘管安心便是。」

  姬陶面帶微笑,實則心中不安,知母親與申國關係密切,若此行稍有不慎,恐怕會引發外界諸多揣測。但礙於孝道,他仍然答應了母親的請求。

  臨行之際,姬陶再次來到叔父姬呂的府邸,囑託守國事務。姬呂年長穩重,是鄭國宗族中最為德高望重的長者。姬陶知道,這位叔父不僅是他權力的支持者,更是他在政務上的導師。

  「陶兒,此行洛邑,需小心謹慎。」姬呂語重心長地叮囑道,「你母親隨行雖是出於孝道,但她畢竟與申國關係特殊。你要兼顧鄭國大局,切莫因小失大。」

  姬陶點頭應道:「叔父放心,陶兒定不辱使命。此行有叔父守國,陶兒心安。」

  兩人相互致意,姬呂知道姬陶的困境,眼中含有一絲憂色,最終揮手讓他離去。隨行隊伍終於整裝待發,姬陶一面承受母親武姜與家族的複雜關係,一面帶著對未來的擔憂踏上了通向洛邑的路。

  為確保順利出行,姬陶與母親、弟弟段生一道啟程。隨行的阿磊、蔡足也在出發之列,蔡足見此行鄭國重臣皆以恭敬禮待,心中不免興奮。他回頭望了望姬陶,輕聲說道:「國君,蔡足隨您同去洛邑,日後您但有所需,蔡足必竭力相助。」

  姬陶聽了蔡足的話,心中微微一笑,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勿需過慮。然而,武姜的表情卻從一開始便未曾完全舒展。她的目光不時落在弟弟段生身上,眼中滿是關切。蔡足自小機靈聰慧,察言觀色,發現母子之間不和,便暗自留意著每個細節。

  途中,蔡足不禁回頭看向身後的武姜與段生,默默感到鄭國內部似乎並不如他最初以為的那般和睦無爭。蔡足悄悄拉住父親蔡利的袖子,低聲說道:「父親,國君對母親的安排似有不同之意,您可曾留意到嗎?」

  蔡利面露警戒之色,輕輕搖頭:「少說話,多看便是。」蔡足點了點頭,心中卻將這一切都記在心中。

  蔡利看著周圍的景色,心中感慨萬千。他對蔡足說道:「足兒,我們一定要好好表現,為蔡家爭取更好的未來。這一路上,要多留意周圍的情況,說不定能為國君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蔡足認真地聽著父親的教導,眼睛不時觀察著路上的行人與環境。

  一路上,姬陶不斷感受到武姜對段生的偏愛。母親時不時言談間提及段生的前程,似乎暗示著希望姬陶能將更多的權力或責任分予弟弟。姬陶心頭雖有不快,但面對母親,他儘量克制自己的情緒。畢竟,鄭武公的權力交接才剛剛完成,他作為新君需保持穩定,處理好與家族的關係,絕不可因小失大。

  蔡足機靈地察覺到母子間的微妙關係,他見姬陶神色微凝,便機智地緩和氣氛,向武姜笑著說道:「夫人,您看國君身為新君,才上任不久便要承擔諸多事務,實在辛苦。要不是國夫人您多次助力,國君也不能輕鬆完成這些事務。」

  武姜聞言,眉目舒展了一些,微微一笑道:「蔡足果然聰慧。」言下之意,對蔡足的體察頗為滿意。蔡足巧妙地轉移了話題,使得母子間的對話得以平和繼續。

  「段生是我的親弟,自然也是我身邊最得力的助手。」姬陶微笑著接口,心中暗自感謝蔡足的靈活應對。蔡足適時的言辭不僅讓他在母親面前留下好印象,還使母親對段生的期許平和了幾分,這也讓姬陶對蔡足越發信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