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鄶國夫人葬禮成契機,三兄妹凝聚護鄭國
母子之間的爭執愈演愈烈,武姜的怒火幾乎讓整個屋子都變得窒息。
「絕不可能!」武姜再次厲聲說道,眉頭緊蹙,臉上滿是怒火。
姬陶盡力壓抑著心中的不安,母親的憤怒如同炙熱的火焰,幾乎要吞噬他的耐心。
「母親,」姬陶放緩語氣,儘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和而理性,「我理解您的感受,鄶國夫人的確是父親妾室,但她曾經是鄶國夫人,為父親生下大哥大姐,又撫養了大姐多年,功勞不小。如今她去世,大哥和大姐心中已有怨氣。如果我們不能妥善安葬她,恐怕大哥大姐會心生不滿,甚至影響宗親的看法。」
「你竟為了那女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顧了嗎?」武姜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冰冷的憤怒。「你父親當年已經將她的身份封鎖,她不過是個僕從!現在你卻要抬舉她?難道你忘了,誰才是正妻,誰才是你真正的母親?」
「母親,這不是單純為了鄶國夫人,」姬陶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的聲音更有力量,「而是為了鄭國的未來!大哥大姐的支持對我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情感糾葛而影響國家的安穩!」
「鄭國的未來?」武姜的眼神如刀,直直刺向姬陶。「你父親早已將她封鎖在宮中,連她的孩子都是由我撫養的。現在你居然要為她翻案?你可知道,若是讓她與我同葬,外人怎麼看我?怎麼看你?我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姬陶深知母親的憤怒和難以平復的怨恨,心情沉重。他沉默片刻,努力壓下內心的煩躁。
「母親,」姬陶終於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懇求與堅持,「我從未想過要傷害您,但現在是大局為重的時候。如果我不能安撫好大哥和大姐,宗親們可能會心生疑慮,甚至影響到我對鄭國的統治。」
「你……你居然為了這些,寧可冒犯我?」武姜的聲音變得尖銳,情緒幾乎要失控。
「不是冒犯,」姬陶低聲道,神情愈發堅定,「而是為了整個家族的未來。如果我們處理不當,這將不僅僅是家族的事,它可能會動搖國家的根基。」
武姜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狠狠地瞪著姬陶,雙拳緊握。母子二人的目光相遇,激烈的情感碰撞在空氣中形成了無形的火花。
見到母親無法被說服,姬陶的心中隱隱有些無力感,但他知道,自己必須維持冷靜。
在與母親的爭執無果之後,姬陶意識到,必須依靠宗家的權威才能解決這場紛爭。於是,他召集了宗親,特別是讓叔父姬呂作為裁決人,主持這場至關重要的家族會議。
會議在宗廟內舉行,氣氛莊嚴而肅穆。各位宗親齊聚一堂,眾人都知道,鄶國夫人的去世引發了家族內部的爭議,而如何安葬她,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鄭國的未來。
姬陶首先起身,向眾人道明了鄶國夫人的身份和去世的經過。他提出了叔父的建議,表示鄶國夫人撫養大姐勞苦功高,理應被提升為國夫人,葬於鄭武公的身旁。
然而,宗親們對此看法不一。一些支持姬陶的宗親認為,提升鄶國夫人的身份不僅是對她功勞的認可,也能安撫大哥大姐的心情。但也有宗親提出反對,認為如此抬舉一位妾室,是對正妻武姜的不敬。
「鄶國夫人雖為妾室,但她確實為鄭國立下了功勞。尤其在撫養大姐一事上,她盡心盡力。」姬陶的聲音穩重,字字鏗鏘。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關於喪葬的爭論,而是對他執政威信的一次考驗。
就在議論紛紛之時,叔父姬呂站起身,輕聲咳嗽了一下,吸引了眾人的注意。身為宗家的領袖,他的態度將決定最終的結局。
「鄶國夫人雖身份低微,但她的確為鄭國付出了許多。如今鄭國疆土多由鄶國和胡國所得,我們不可忽視這一點。」叔父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他的目光掃視全場,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
「至於安葬問題,」他繼續說道,「我們不能因私怨而影響國家大局。依我之見,鄶國夫人理應以國夫人的身份葬在鄭武公身旁,以表彰她對鄭國的貢獻。」
叔父的一錘定音讓原本還在爭論的宗親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雖然有些人心中仍有疑慮,但面對叔父的權威,沒有人敢公開反對。
在宗家會議之後,武姜雖然心有不甘,但面對宗家的裁決,也只能選擇妥協。她知道,自己再反對下去,只會激化矛盾,動搖姬陶的王位。儘管她心中對鄶國夫人仍充滿了敵意,但不得不承認,局勢已經不允許她再繼續爭執。
鄶國夫人最終以「國夫人」的身份,得以安葬在鄭武公的身旁,宗親們對姬陶的決策逐漸開始刮目相看,而原繁和姬璇,作為鄶國夫人的親生子女,對姬陶的這一安排更是充滿了感激與認同。
鄶國夫人的葬禮當天,天空陰沉,微風夾雜著絲絲寒意。
葬禮肅穆而莊重,參加者皆穿著素衣,低頭默哀。禮畢之後,眾人逐漸散去,堂內只剩下姬陶、原繁、姬璇三兄妹。氣氛寧靜中夾雜著一絲未曾言明的複雜情感。
原繁站在靈位前,目光久久停留在鄶國夫人的牌位上。他的臉上沒有流露出太多情緒,平靜如常,但眼中的隱隱淚光卻顯示出內心深處的波動。
片刻之後,原繁轉過身,走到姬陶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平日裡沉穩冷靜的大哥,此時聲音微微有些哽咽:「陶弟,我欠你一句感謝。」他深吸一口氣,定定地看著弟弟,語氣中帶著真誠與感激,「你不僅為母親正了名,也讓我們兄妹之間沒有了芥蒂。沒有你的努力,這一切都不會成真。」
姬陶望著大哥,輕輕搖了搖頭,眼中同樣充滿了複雜的情感:「大哥,您不必道謝。鄶國夫人的身份不該被掩埋,這樣的決定不僅是為了你們,也是為了我們這個家,為了鄭國。」
原繁點了點頭,深感欣慰。他微微側身,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你處理得很好。這不僅僅是一個葬禮,更是你作為國君的第一次大考驗。宗親們都在看著你的決策,而你的選擇讓我看到了你能扛起鄭國的未來。」
姬陶低頭,不由感到一陣釋然。他從未期待兄長會如此坦率地表達感激,更未曾想到自己的一次決策竟能讓大哥如此信任。
此時,姬璇走上前來,眼中噙著淚水,嘴唇微微顫抖。
「陶弟……」她輕聲喚道,語氣中滿是複雜的情感。她慢慢地走近,雙手輕輕握住了姬陶的手,聲音哽咽:「謝謝你,謝謝你為母親爭得了這份榮耀。多年來,我從未想過能夠以這種身份認回她,我竟從未叫過她一聲母親……」說到這裡,淚水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般滑落。
姬陶看到大姐如此傷心,心中同樣五味雜陳。
他輕輕拍了拍姬璇的手,柔聲道:「大姐,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母親若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你們感到自豪。你們是她最重要的孩子,今天能還她一個公正的名分,也是她應得的。」
姬璇擦了擦淚水,緩緩點頭,隨後輕輕依靠在姬陶的肩頭,低聲道:「陶弟,從今日起,你不再是一個人。無論將來面對何種風雨,我和大哥都會站在你身邊,與你共同守護鄭國。」
原繁走上前,拍了拍兩人的肩膀,語氣沉穩而堅定:「不錯,母親的遺願已了,從此我們三兄妹必須團結一心,鄭國的未來就在我們的手中。鄭國是父親打下的江山,我們不能讓它因為內亂而毀於一旦。」
姬陶看著自己的兄長和姐姐,心中充滿了溫暖與力量。
他緩緩點頭,堅定道:「大哥、大姐,我會盡力守護鄭國,絕不辜負父親和母親的期望。我們是兄弟姐妹,更是鄭國的希望,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共同面對未來的風雨。」
三兄妹相視一笑,雖然剛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情感波瀾,但此刻的他們心中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
鄶國夫人的葬禮不僅是她的安息之所,更成為了三兄妹重新凝聚的契機。他們心中都明白,未來無論多麼艱難,他們都必須並肩而行,共同守護這個家族,守護鄭國。
隨著鄶國夫人的葬禮落下帷幕,家族的紛爭也逐漸平息。接下來就要準備去洛邑朝見周天子了。
「絕不可能!」武姜再次厲聲說道,眉頭緊蹙,臉上滿是怒火。
姬陶盡力壓抑著心中的不安,母親的憤怒如同炙熱的火焰,幾乎要吞噬他的耐心。
「母親,」姬陶放緩語氣,儘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和而理性,「我理解您的感受,鄶國夫人的確是父親妾室,但她曾經是鄶國夫人,為父親生下大哥大姐,又撫養了大姐多年,功勞不小。如今她去世,大哥和大姐心中已有怨氣。如果我們不能妥善安葬她,恐怕大哥大姐會心生不滿,甚至影響宗親的看法。」
「你竟為了那女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顧了嗎?」武姜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冰冷的憤怒。「你父親當年已經將她的身份封鎖,她不過是個僕從!現在你卻要抬舉她?難道你忘了,誰才是正妻,誰才是你真正的母親?」
「母親,這不是單純為了鄶國夫人,」姬陶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的聲音更有力量,「而是為了鄭國的未來!大哥大姐的支持對我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情感糾葛而影響國家的安穩!」
「鄭國的未來?」武姜的眼神如刀,直直刺向姬陶。「你父親早已將她封鎖在宮中,連她的孩子都是由我撫養的。現在你居然要為她翻案?你可知道,若是讓她與我同葬,外人怎麼看我?怎麼看你?我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姬陶深知母親的憤怒和難以平復的怨恨,心情沉重。他沉默片刻,努力壓下內心的煩躁。
「母親,」姬陶終於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懇求與堅持,「我從未想過要傷害您,但現在是大局為重的時候。如果我不能安撫好大哥和大姐,宗親們可能會心生疑慮,甚至影響到我對鄭國的統治。」
「你……你居然為了這些,寧可冒犯我?」武姜的聲音變得尖銳,情緒幾乎要失控。
「不是冒犯,」姬陶低聲道,神情愈發堅定,「而是為了整個家族的未來。如果我們處理不當,這將不僅僅是家族的事,它可能會動搖國家的根基。」
武姜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狠狠地瞪著姬陶,雙拳緊握。母子二人的目光相遇,激烈的情感碰撞在空氣中形成了無形的火花。
見到母親無法被說服,姬陶的心中隱隱有些無力感,但他知道,自己必須維持冷靜。
在與母親的爭執無果之後,姬陶意識到,必須依靠宗家的權威才能解決這場紛爭。於是,他召集了宗親,特別是讓叔父姬呂作為裁決人,主持這場至關重要的家族會議。
會議在宗廟內舉行,氣氛莊嚴而肅穆。各位宗親齊聚一堂,眾人都知道,鄶國夫人的去世引發了家族內部的爭議,而如何安葬她,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鄭國的未來。
姬陶首先起身,向眾人道明了鄶國夫人的身份和去世的經過。他提出了叔父的建議,表示鄶國夫人撫養大姐勞苦功高,理應被提升為國夫人,葬於鄭武公的身旁。
然而,宗親們對此看法不一。一些支持姬陶的宗親認為,提升鄶國夫人的身份不僅是對她功勞的認可,也能安撫大哥大姐的心情。但也有宗親提出反對,認為如此抬舉一位妾室,是對正妻武姜的不敬。
「鄶國夫人雖為妾室,但她確實為鄭國立下了功勞。尤其在撫養大姐一事上,她盡心盡力。」姬陶的聲音穩重,字字鏗鏘。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關於喪葬的爭論,而是對他執政威信的一次考驗。
就在議論紛紛之時,叔父姬呂站起身,輕聲咳嗽了一下,吸引了眾人的注意。身為宗家的領袖,他的態度將決定最終的結局。
「鄶國夫人雖身份低微,但她的確為鄭國付出了許多。如今鄭國疆土多由鄶國和胡國所得,我們不可忽視這一點。」叔父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他的目光掃視全場,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
「至於安葬問題,」他繼續說道,「我們不能因私怨而影響國家大局。依我之見,鄶國夫人理應以國夫人的身份葬在鄭武公身旁,以表彰她對鄭國的貢獻。」
叔父的一錘定音讓原本還在爭論的宗親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雖然有些人心中仍有疑慮,但面對叔父的權威,沒有人敢公開反對。
在宗家會議之後,武姜雖然心有不甘,但面對宗家的裁決,也只能選擇妥協。她知道,自己再反對下去,只會激化矛盾,動搖姬陶的王位。儘管她心中對鄶國夫人仍充滿了敵意,但不得不承認,局勢已經不允許她再繼續爭執。
鄶國夫人最終以「國夫人」的身份,得以安葬在鄭武公的身旁,宗親們對姬陶的決策逐漸開始刮目相看,而原繁和姬璇,作為鄶國夫人的親生子女,對姬陶的這一安排更是充滿了感激與認同。
鄶國夫人的葬禮當天,天空陰沉,微風夾雜著絲絲寒意。
葬禮肅穆而莊重,參加者皆穿著素衣,低頭默哀。禮畢之後,眾人逐漸散去,堂內只剩下姬陶、原繁、姬璇三兄妹。氣氛寧靜中夾雜著一絲未曾言明的複雜情感。
原繁站在靈位前,目光久久停留在鄶國夫人的牌位上。他的臉上沒有流露出太多情緒,平靜如常,但眼中的隱隱淚光卻顯示出內心深處的波動。
片刻之後,原繁轉過身,走到姬陶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平日裡沉穩冷靜的大哥,此時聲音微微有些哽咽:「陶弟,我欠你一句感謝。」他深吸一口氣,定定地看著弟弟,語氣中帶著真誠與感激,「你不僅為母親正了名,也讓我們兄妹之間沒有了芥蒂。沒有你的努力,這一切都不會成真。」
姬陶望著大哥,輕輕搖了搖頭,眼中同樣充滿了複雜的情感:「大哥,您不必道謝。鄶國夫人的身份不該被掩埋,這樣的決定不僅是為了你們,也是為了我們這個家,為了鄭國。」
原繁點了點頭,深感欣慰。他微微側身,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你處理得很好。這不僅僅是一個葬禮,更是你作為國君的第一次大考驗。宗親們都在看著你的決策,而你的選擇讓我看到了你能扛起鄭國的未來。」
姬陶低頭,不由感到一陣釋然。他從未期待兄長會如此坦率地表達感激,更未曾想到自己的一次決策竟能讓大哥如此信任。
此時,姬璇走上前來,眼中噙著淚水,嘴唇微微顫抖。
「陶弟……」她輕聲喚道,語氣中滿是複雜的情感。她慢慢地走近,雙手輕輕握住了姬陶的手,聲音哽咽:「謝謝你,謝謝你為母親爭得了這份榮耀。多年來,我從未想過能夠以這種身份認回她,我竟從未叫過她一聲母親……」說到這裡,淚水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般滑落。
姬陶看到大姐如此傷心,心中同樣五味雜陳。
他輕輕拍了拍姬璇的手,柔聲道:「大姐,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母親若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你們感到自豪。你們是她最重要的孩子,今天能還她一個公正的名分,也是她應得的。」
姬璇擦了擦淚水,緩緩點頭,隨後輕輕依靠在姬陶的肩頭,低聲道:「陶弟,從今日起,你不再是一個人。無論將來面對何種風雨,我和大哥都會站在你身邊,與你共同守護鄭國。」
原繁走上前,拍了拍兩人的肩膀,語氣沉穩而堅定:「不錯,母親的遺願已了,從此我們三兄妹必須團結一心,鄭國的未來就在我們的手中。鄭國是父親打下的江山,我們不能讓它因為內亂而毀於一旦。」
姬陶看著自己的兄長和姐姐,心中充滿了溫暖與力量。
他緩緩點頭,堅定道:「大哥、大姐,我會盡力守護鄭國,絕不辜負父親和母親的期望。我們是兄弟姐妹,更是鄭國的希望,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共同面對未來的風雨。」
三兄妹相視一笑,雖然剛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情感波瀾,但此刻的他們心中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
鄶國夫人的葬禮不僅是她的安息之所,更成為了三兄妹重新凝聚的契機。他們心中都明白,未來無論多麼艱難,他們都必須並肩而行,共同守護這個家族,守護鄭國。
隨著鄶國夫人的葬禮落下帷幕,家族的紛爭也逐漸平息。接下來就要準備去洛邑朝見周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