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鄭國公子巧施美男計,獲鄶國國土
在寧靜的書房中,燭光微弱地搖曳著,氣氛顯得異常凝重。姬陶坐在叔父姬呂對面,耳邊依舊迴響著他對父親過去的描述。父親生前那些複雜的政局與感情糾葛,似乎漸漸揭開了謎團的一角。
姬呂的目光深沉而悠遠,仿佛回到了幾十年前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他慢慢地抬起頭,輕聲道:「陶兒,你或許不知道,我跟隨你的父親去向虢國與鄶國借地的那一次,實際上遠比你想像的複雜。」他說到這裡,目光微微閃爍,顯然即將揭開一段隱秘的往事。
「當時我還比較小,對這些政務知之甚少,只知道我們鄭國要擴展勢力。你父親姬掘突當時風采卓然,深得祖父的信任。因此,祖父讓他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與虢、鄶二國交涉,爭取借地擴展鄭國的疆土。」姬呂輕嘆一聲,眼中似乎透露出一絲悔意與無奈。
「你父親年輕有為,英俊瀟灑,行事果斷,又頗有風度,虢國與鄶國的國君都對他十分欣賞。而鄶國君的夫人……卻對他另有一番感情。」
姬陶聽到這裡,不由得心中一緊,忍不住問道:「鄶國夫人?她……是對父親有情?」
「是的,」姬呂點頭,語氣中帶著些許苦澀,「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鄶國夫人對你父親的感覺,直到事情變得不可收拾。最初,你父親只是作為使者,帶著禮物去與鄶國國君商談。鄶國君因為禮物豐厚,加之鄭國的地位與權勢,便同意出借五座城池給鄭國。」
「誰曾想,鄶國夫人在見到你父親後,竟對他一見鍾情。」姬呂說道,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感。
「鄶國夫人是何等身份?」姬陶問道,感到事情的轉折有些難以置信。
「鄶國夫人出身高貴,姿色非凡,是毛國公女。然而,她在見到你父親之後,便深深為他的風采吸引。你父親當時年輕氣盛,又是鄭國的世子,英俊威武,自然難免引起她的注意。」姬呂繼續說道,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回憶。
「當時我也在你父親身邊,卻並未察覺到鄶國夫人對他產生了如此濃厚的感情。直到後來,事情逐漸失控。」
「失控?」姬陶感到好奇,同時也意識到這段往事必定有更多波折。
「是的,」姬呂輕聲嘆息,「你父親與鄶國夫人的感情逐漸升級,開始暗中往來。鄶國夫人常常趁鄶國君不在的時候,偷偷與他見面。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密,這最終引起了鄶國君的懷疑。」
「鄶國君自然不是愚昧之人。」姬呂的聲音忽然低沉了幾分,透出幾分警覺的意味。
「他發現了鄶國夫人與掘突的秘密,於是他開始採取行動,將你父親的行為告到了周天子那裡。」
「周天子?」姬陶瞪大了眼睛,事情遠比他想像的複雜。
「不錯。」姬呂點頭,「當時,鄶國君無法忍受你父親與他的夫人私下來往,於是直接向周王上訴,控告你父親違背倫理,觸犯了天子的法度。周天子並不是昏庸無道,但他必須維持王朝的秩序,尤其是在這樣敏感的權力鬥爭中。他當然要站在鄶國君的立場上,以示周王朝的威嚴。」
姬陶深吸一口氣,腦海中浮現出父親在王宮內接受周幽王責問的場景。那時的父親,是如何面對這樣棘手的局面呢?
「你父親被傳召入宮,接受了周天子的責問。」姬呂繼續說道,目光中透出一絲沉痛,「周天子對你父親的行為十分不滿,並下令鄭國歸還借地。他甚至暗示,要讓鄭桓公,也就是你的祖父,廢掉你父親的世子之位,以示懲戒。」
「廢掉世子之位?」姬陶心頭猛然一震,沒想到事情竟然已經到了這般地步。
「是的。你祖父得知此事後,雷霆震怒。他一向將家族的聲譽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你父親的舉動不僅損害了鄭國的形象,更威脅到了鄭國未來的地位。」姬呂的眼中透露出深深的無奈。
「祖父大發雷霆,當時便要廢除你父親的世子之位,以此來向周天子和鄶國君交代。」姬呂嘆息道,「他對你父親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那父親當時是如何應對的?」姬陶急切地問道,他不敢想像,若祖父真的廢掉了父親的世子之位,鄭國的命運會如何發展。
「你父親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了極大的決斷力。」姬呂語氣中帶著一絲欽佩,「他並沒有為自己辯解,而是選擇迅速行動。他知道,若繼續與鄶國糾纏下去,不僅會毀掉自己的未來,還會讓鄭國陷入不可挽回的危機。」
「於是,你父親冷靜地與祖父進行了長談。」姬呂回憶道,目光中透露出當年的影像,「他承認自己的錯誤,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計劃?」姬陶愣了一下。
姬呂回憶的聲音愈發低沉,但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股沉重的壓迫感,擊打在姬陶的心頭。他的語調平穩,然而話語間卻隱含著無盡的風波和權謀鬥爭的暗流。
「是的,你父親提出,不如趁此機會將借地變為占領。他認為,既然鄶國君已經對鄭國心生不滿,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徹底奪取鄶國的城池。」姬呂的目光閃爍,像是在回憶那些驚心動魄的往事。
姬陶聽到這裡,心中震動。這個計劃聽起來大膽無比,但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似乎又合情合理。鄶國君既然已經心生不滿,反倒不如搶占先機,將鄶國徹底納入鄭國版圖。然而,這個想法還是讓姬陶感到不可思議。
「他竟然敢提出這樣的計劃?」姬陶不禁出聲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姬呂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這正是你父親的膽識所在。他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他知道,要想讓鄭國在這片動盪的土地上生存下來,就必須敢於冒險。他的計劃是直接控制鄶國的城池,這樣一來,鄭國的地位將大大提升,疆域也得以擴展。」
姬陶緊皺眉頭,心中感到複雜。父親姬掘突的確是個膽識過人的人,但這樣的計劃無疑極具冒險性,更重要的是——
「祖父是周朝的司徒,擔任了這樣的重要職務,他會同意父親的計劃嗎?」姬陶冷靜地問道。
姬呂冷笑了一聲,眼中浮現出一絲複雜的情感。「怎麼可能?」他說道,「你祖父一直是維護王朝正統的代表,遵守周禮,堅守規則。他認為周天子和諸侯的分封制度是不可動搖的。你父親的計劃在他看來,簡直就是背離了周禮,是違背君臣之道的大逆不道。」
姬陶輕輕點頭,父親的想法與祖父的立場之間的確是無法調和的。
「你祖父震怒,嚴厲責令你父親斷絕與鄶國夫人的關係,」姬呂繼續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悲哀,「你父親與鄶國夫人的關係發展得太深了,甚至已經影響到了兩國的外交事務。你祖父作為司徒,不可能允許這種個人情感影響到國家的利益。」
姬陶的心頭微微一沉。這個決策雖然有理,但也意味著父親和祖父之間的關係因這件事徹底裂開。
「那父親……他同意了嗎?」姬陶遲疑地問道,心中隱隱擔憂。
姬呂搖了搖頭,眼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沉重,「你父親年輕氣盛,自然不願意輕易放棄他與鄶國夫人的情感。更何況,他當時已經認為,掌控鄶國對鄭國至關重要。若放棄這段關係,便等於失去了對鄶國的控制權。」
就在兩代人之間的這場權力與情感的博弈中,天命忽然發生了變化。
「就在這時,申侯勾結犬戎,突然發動了對鎬京的襲擊,」姬呂的聲音愈發低沉,語氣中帶著不可抑制的沉痛與憤怒,「犬戎大鬧鎬京,不僅將王宮一掠而空,還殺死了周幽王一家,放火焚燒了鎬京的城池。」
姬陶的心猛然一緊。犬戎入侵鎬京的事件,他在史書中曾經讀到過,現在親耳聽到,也是相當振驚的。
「鎬京當時已經變成了一片狼藉,」姬呂的聲音沙啞,眼中透露出無盡的悲痛,「堂堂周朝國都,竟然在蠻夷的屠刀下化為灰燼。城中的王子王孫,包括周幽王和他的家人,幾乎都在這場劫難中喪生。」
「可怖的是,那時你祖父也在鎬京,」姬呂的聲音低得幾乎不可聽,仿佛回憶著那段讓他痛心的往事,「當時,你祖父也在王宮當中,為護周王被犬戎的箭射殺。而鄶國國君也不幸死在了這場劫難中。」
姬陶只覺得一股冷意從腳底直衝上心頭,令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那是個亂世,陶兒。」姬呂沉痛地說道,「你的祖父雖然一心忠誠於王朝,但最後卻沒能逃過這場浩劫。至於鄶國,在這場災難之後,幾乎失去了抵抗的力量。此後,你父親便順勢徹底控制了鄶國的城池,將它併入鄭國版圖。」
姬陶久久無言,他感受到父親的野心與祖父的忠誠之間的巨大衝突,也意識到鄭國的崛起之路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在血與火的洗禮之中的。
「所以,父親藉助這場動盪吞併了鄶國?」姬陶低聲問道,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姬呂輕輕點頭,「是的,犬戎的入侵讓原本借地的局面徹底改變。鄶國失去了它的君主,而你父親則利用這個機會,成功地將鄶國納入了鄭國的版圖。」
「難怪,鄶國的舊貴族對鄭國充滿敵意……」姬陶喃喃自語,腦海中浮現出一連串的線索,「或許,父親的死,和這些舊貴族有關係。」
姬呂的目光深沉而悠遠,仿佛回到了幾十年前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他慢慢地抬起頭,輕聲道:「陶兒,你或許不知道,我跟隨你的父親去向虢國與鄶國借地的那一次,實際上遠比你想像的複雜。」他說到這裡,目光微微閃爍,顯然即將揭開一段隱秘的往事。
「當時我還比較小,對這些政務知之甚少,只知道我們鄭國要擴展勢力。你父親姬掘突當時風采卓然,深得祖父的信任。因此,祖父讓他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與虢、鄶二國交涉,爭取借地擴展鄭國的疆土。」姬呂輕嘆一聲,眼中似乎透露出一絲悔意與無奈。
「你父親年輕有為,英俊瀟灑,行事果斷,又頗有風度,虢國與鄶國的國君都對他十分欣賞。而鄶國君的夫人……卻對他另有一番感情。」
姬陶聽到這裡,不由得心中一緊,忍不住問道:「鄶國夫人?她……是對父親有情?」
「是的,」姬呂點頭,語氣中帶著些許苦澀,「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鄶國夫人對你父親的感覺,直到事情變得不可收拾。最初,你父親只是作為使者,帶著禮物去與鄶國國君商談。鄶國君因為禮物豐厚,加之鄭國的地位與權勢,便同意出借五座城池給鄭國。」
「誰曾想,鄶國夫人在見到你父親後,竟對他一見鍾情。」姬呂說道,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感。
「鄶國夫人是何等身份?」姬陶問道,感到事情的轉折有些難以置信。
「鄶國夫人出身高貴,姿色非凡,是毛國公女。然而,她在見到你父親之後,便深深為他的風采吸引。你父親當時年輕氣盛,又是鄭國的世子,英俊威武,自然難免引起她的注意。」姬呂繼續說道,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回憶。
「當時我也在你父親身邊,卻並未察覺到鄶國夫人對他產生了如此濃厚的感情。直到後來,事情逐漸失控。」
「失控?」姬陶感到好奇,同時也意識到這段往事必定有更多波折。
「是的,」姬呂輕聲嘆息,「你父親與鄶國夫人的感情逐漸升級,開始暗中往來。鄶國夫人常常趁鄶國君不在的時候,偷偷與他見面。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密,這最終引起了鄶國君的懷疑。」
「鄶國君自然不是愚昧之人。」姬呂的聲音忽然低沉了幾分,透出幾分警覺的意味。
「他發現了鄶國夫人與掘突的秘密,於是他開始採取行動,將你父親的行為告到了周天子那裡。」
「周天子?」姬陶瞪大了眼睛,事情遠比他想像的複雜。
「不錯。」姬呂點頭,「當時,鄶國君無法忍受你父親與他的夫人私下來往,於是直接向周王上訴,控告你父親違背倫理,觸犯了天子的法度。周天子並不是昏庸無道,但他必須維持王朝的秩序,尤其是在這樣敏感的權力鬥爭中。他當然要站在鄶國君的立場上,以示周王朝的威嚴。」
姬陶深吸一口氣,腦海中浮現出父親在王宮內接受周幽王責問的場景。那時的父親,是如何面對這樣棘手的局面呢?
「你父親被傳召入宮,接受了周天子的責問。」姬呂繼續說道,目光中透出一絲沉痛,「周天子對你父親的行為十分不滿,並下令鄭國歸還借地。他甚至暗示,要讓鄭桓公,也就是你的祖父,廢掉你父親的世子之位,以示懲戒。」
「廢掉世子之位?」姬陶心頭猛然一震,沒想到事情竟然已經到了這般地步。
「是的。你祖父得知此事後,雷霆震怒。他一向將家族的聲譽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你父親的舉動不僅損害了鄭國的形象,更威脅到了鄭國未來的地位。」姬呂的眼中透露出深深的無奈。
「祖父大發雷霆,當時便要廢除你父親的世子之位,以此來向周天子和鄶國君交代。」姬呂嘆息道,「他對你父親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那父親當時是如何應對的?」姬陶急切地問道,他不敢想像,若祖父真的廢掉了父親的世子之位,鄭國的命運會如何發展。
「你父親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了極大的決斷力。」姬呂語氣中帶著一絲欽佩,「他並沒有為自己辯解,而是選擇迅速行動。他知道,若繼續與鄶國糾纏下去,不僅會毀掉自己的未來,還會讓鄭國陷入不可挽回的危機。」
「於是,你父親冷靜地與祖父進行了長談。」姬呂回憶道,目光中透露出當年的影像,「他承認自己的錯誤,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計劃?」姬陶愣了一下。
姬呂回憶的聲音愈發低沉,但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股沉重的壓迫感,擊打在姬陶的心頭。他的語調平穩,然而話語間卻隱含著無盡的風波和權謀鬥爭的暗流。
「是的,你父親提出,不如趁此機會將借地變為占領。他認為,既然鄶國君已經對鄭國心生不滿,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徹底奪取鄶國的城池。」姬呂的目光閃爍,像是在回憶那些驚心動魄的往事。
姬陶聽到這裡,心中震動。這個計劃聽起來大膽無比,但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似乎又合情合理。鄶國君既然已經心生不滿,反倒不如搶占先機,將鄶國徹底納入鄭國版圖。然而,這個想法還是讓姬陶感到不可思議。
「他竟然敢提出這樣的計劃?」姬陶不禁出聲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姬呂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這正是你父親的膽識所在。他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他知道,要想讓鄭國在這片動盪的土地上生存下來,就必須敢於冒險。他的計劃是直接控制鄶國的城池,這樣一來,鄭國的地位將大大提升,疆域也得以擴展。」
姬陶緊皺眉頭,心中感到複雜。父親姬掘突的確是個膽識過人的人,但這樣的計劃無疑極具冒險性,更重要的是——
「祖父是周朝的司徒,擔任了這樣的重要職務,他會同意父親的計劃嗎?」姬陶冷靜地問道。
姬呂冷笑了一聲,眼中浮現出一絲複雜的情感。「怎麼可能?」他說道,「你祖父一直是維護王朝正統的代表,遵守周禮,堅守規則。他認為周天子和諸侯的分封制度是不可動搖的。你父親的計劃在他看來,簡直就是背離了周禮,是違背君臣之道的大逆不道。」
姬陶輕輕點頭,父親的想法與祖父的立場之間的確是無法調和的。
「你祖父震怒,嚴厲責令你父親斷絕與鄶國夫人的關係,」姬呂繼續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悲哀,「你父親與鄶國夫人的關係發展得太深了,甚至已經影響到了兩國的外交事務。你祖父作為司徒,不可能允許這種個人情感影響到國家的利益。」
姬陶的心頭微微一沉。這個決策雖然有理,但也意味著父親和祖父之間的關係因這件事徹底裂開。
「那父親……他同意了嗎?」姬陶遲疑地問道,心中隱隱擔憂。
姬呂搖了搖頭,眼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沉重,「你父親年輕氣盛,自然不願意輕易放棄他與鄶國夫人的情感。更何況,他當時已經認為,掌控鄶國對鄭國至關重要。若放棄這段關係,便等於失去了對鄶國的控制權。」
就在兩代人之間的這場權力與情感的博弈中,天命忽然發生了變化。
「就在這時,申侯勾結犬戎,突然發動了對鎬京的襲擊,」姬呂的聲音愈發低沉,語氣中帶著不可抑制的沉痛與憤怒,「犬戎大鬧鎬京,不僅將王宮一掠而空,還殺死了周幽王一家,放火焚燒了鎬京的城池。」
姬陶的心猛然一緊。犬戎入侵鎬京的事件,他在史書中曾經讀到過,現在親耳聽到,也是相當振驚的。
「鎬京當時已經變成了一片狼藉,」姬呂的聲音沙啞,眼中透露出無盡的悲痛,「堂堂周朝國都,竟然在蠻夷的屠刀下化為灰燼。城中的王子王孫,包括周幽王和他的家人,幾乎都在這場劫難中喪生。」
「可怖的是,那時你祖父也在鎬京,」姬呂的聲音低得幾乎不可聽,仿佛回憶著那段讓他痛心的往事,「當時,你祖父也在王宮當中,為護周王被犬戎的箭射殺。而鄶國國君也不幸死在了這場劫難中。」
姬陶只覺得一股冷意從腳底直衝上心頭,令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那是個亂世,陶兒。」姬呂沉痛地說道,「你的祖父雖然一心忠誠於王朝,但最後卻沒能逃過這場浩劫。至於鄶國,在這場災難之後,幾乎失去了抵抗的力量。此後,你父親便順勢徹底控制了鄶國的城池,將它併入鄭國版圖。」
姬陶久久無言,他感受到父親的野心與祖父的忠誠之間的巨大衝突,也意識到鄭國的崛起之路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在血與火的洗禮之中的。
「所以,父親藉助這場動盪吞併了鄶國?」姬陶低聲問道,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姬呂輕輕點頭,「是的,犬戎的入侵讓原本借地的局面徹底改變。鄶國失去了它的君主,而你父親則利用這個機會,成功地將鄶國納入了鄭國的版圖。」
「難怪,鄶國的舊貴族對鄭國充滿敵意……」姬陶喃喃自語,腦海中浮現出一連串的線索,「或許,父親的死,和這些舊貴族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