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求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應天府書院考試臨近,來宋城的學子也越來越多。

  宋煊也不在外出,而是每日熟悉論語,練習破題,要考四科呢。

  他正是要臨陣磨槍,為自己的排名靠前而努力。

  包拯則是整日思索理解張亢給他提的意見。

  因為下的苦功夫,所以在一些默寫以及經義的理解上,他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是要想短時間拔高策論,還是極為困難的。

  張方平打小就過目不忘,對於記憶這類的根本就沒壓力。

  再加上他長期與宋煊廝混,又有宋授的悉心教導,他對於策論方面也是有著極大的進步。

  相比於安穩複習的學子,來的更慢學子,也多是借宿周遭居民家中,奉獻些許微薄的房租費用。

  而范仲淹除了出題之外,就是圍繞著考場做準備。

  他雖然組織過四萬名民夫修繕運河,但是對於一千多名學子的考試,也是第一次。

  范仲淹一直都在考慮如何更加公平,同時能檢驗出來更多學子的水平,以便後續的教學。

  此時也在命人抓緊打造考試用的書桌,以前每年考書院的學子可沒這麼多。

  按照大宋的規定,應省試舉人於試前須向貢院交納書桌。

  由貢院按各科舉人間隔而坐的原則,排定座次,省試前一天張榜,考試時依榜就座。

  范仲淹也打算如此排位,只是沒料到會來如此多的學子。

  主要還是晏殊發力了,他給不少同僚寫信。

  讓他們鼓勵當地學子來考應天府書院,這裡師資力量強悍,有助於科舉,就算考不上也可以當作遊學一番,增長見識。

  年紀輕輕就穿上紫袍的晏殊,即使他秉承著中庸之道,更是沒有多少政敵,相對而言朋友還是有著不少的。

  人家神童給你寫封信叫你宣揚一下應天府書院,尤其是各地私學還不咋地。

  無論是為了朋友,為了學子的前途,更為了自己的教化之功,幫晏殊吆喝兩句又能咋樣?

  范仲淹忙的焦頭爛額,晏殊過來幫忙。

  這個場子是他熱起來的,也給各級官員打了招呼。

  若是有學子來參加考試,儘量安排在書院周遭民宿當中,暫住幾天,以此來讓他們順利參與考試。

  這是一件大事!

  「十二郎。」

  丁哲對於宋煊這位金主很是客氣,躬身行叉手禮:

  「按照官府要求,特來詢問家裡有沒有可以借宿的地方,學子們就近安排一二。」

  宋煊打量了一下跟在丁哲後面的學子,衣服上的補丁足有七八個,穿著草鞋,面色堅毅。

  他看向宋煊也是率先行禮。

  「丁捕頭,你知道的,俺家裡人口多,房間是有不少,但就剩了一間可以居住的房間,較為簡陋,還望這位同窗不要過於嫌棄。」

  石介連忙開口道:「這位同窗能收留我居住三日,便已經極好了,我並無他求,在下石介,兗州奉符縣人,行十九。」

  「宋煊,寧陵縣勒馬鎮人,行十二。」

  「多謝十二郎。」

  宋煊便親自引著石介往前走,他自是不曉得眼前這個人求師於范仲淹後,走上泰山學派創始人的道路。

  泰山學派是理學開始崛起初期出現的一個學派,這群人都是主治《春秋》的!

  石介比宋煊年長三歲,雖然他長得不如宋煊高,整體也是臉色較黑,捏著包裹的手有繭子,像是長期在田間勞作一樣。

  整個人也顯得極為壯實。

  他一點都不像是只知道死讀書的讀書人。

  石介進入宋煊家中目不斜視,只是到了院子裡,發現有武器架遲疑了一二。

  方才眼前的捕頭對他如此客氣,怕是家中有人當武官吧?

  武人向來跋扈,可不是嘴上吹出來的。

  宋煊在前頭帶路,說自己也是剛搬到此處,準備參與入院考試,說起來大家都是外鄉人來此。

  那勒馬鎮順流而下就到了宋城,離家不超三十里,算什麼外鄉人?


  可石介也沒想到眼前的少年郎會與自己交底說這些,像是很好客的模樣。

  不過宋煊的幾句話,確實拉進了雙方的距離。

  連石介都沒覺得自己因為幾句家常話,心中就放下了不少戒備,輕鬆了許多。

  隨即宋煊喊來陶宏,找一床薄被子來。

  此間屋子不朝陽,半夜怕是有些涼,蓋蓋肚子省的著涼鬧肚子,耽誤了考試。

  宋煊雖然熱情,但也沒有讓自己夥計讓出好房間,供陌生人睡覺的習慣。

  陶宏抱來一床棉薄被,石介接過來連連道謝。

  被子裡充斥著棉花,更是讓石介曉得,絕非尋常人家。

  習文是費錢,但是習武更加費錢。

  丁哲是看出來石介這個年輕人面相老實,才引著他來此碰碰運氣。

  「丁捕頭。」

  宋煊讓陶宏交代一下石介廁所怎麼用,以及明日同去書院外看自己的學號,做好考試前的準備。

  「十二郎有何吩咐?」

  丁哲立馬狗腿子似的小跑過來。

  「如今城內學子變多,怕是有不少小毛賊行動,俺可是兼任著馬弓手一職,有需要幫忙的來喊俺。」

  「哎呦,十二郎說笑了不是。」

  丁哲可不敢使喚宋煊這個馬弓手,瞧著院子裡的武器架子。

  他可是害怕宋煊下手沒輕沒重。

  人家就偷點錢,不至於是要了性命的罪過。

  丁哲可太了解這幫「權貴子弟」了,一丁點都不拿別人的命當條命。

  宋煊隨手扔給丁哲一個竹筒:「巡邏的時候喝。」

  「謝十二郎賞。」

  丁哲拿著冰手的竹筒美滋滋的走了。

  待到晚上吃飯的時候,宋煊差人把石介叫出來,大家一起圍在桌子上準備吃飯。

  石介坐在一旁,瞧著滿桌的炒菜連忙擺手:

  「十二郎如此款待我,我身上沒多少錢,還是整些素麵與我吃吧。」

  「啊?」宋煊舉起筷子自顧自的吃了一口:

  「十九郎安心,就算你不來,俺們也是這種伙食標準,絕不是專門為你準備的,勿要拒人千里之外。」

  包拯知道宋煊說的是真話,他沒想到這個叫石介的竟然比自己還要生活困苦。

  石介卻是站起身來行禮道:

  「多謝十二郎的美意,但早食膏粱,暮厭粗糲,這是人之常情,你邀請的美餐,我不敢受,我寧可貧食粗糲,以繼苦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