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擦,大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煊方才就注意到了。

  旁邊桌對飲的兩人。

  腳下堆了七八個酒罈子。

  桌子上更是摞起了許多個黑瓷碗。

  中間就剩下半盤下酒菜。

  或者說只剩下擺一盤菜的空當。

  酒店賣酒大多是客人喝一碗再斟酒一碗。

  免得客人喝多了不認帳。

  武松打虎前喝了十八碗酒,用的就是十八個碗來計數用,不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如此是對店家與客戶減少爭執,計數都方便。

  施耐庵連描寫殺人都是極其真實的,一看酒是非常有生活閱歷的。

  「來了,來了。」

  方才伺候局的酒博士,立馬就端著新碗過來。

  宋煊看向對面的張亢:

  「這二位酒蒙子是常客?」

  張亢輕微頷首,指了指他同側坐的人:

  「此人喚作石延年,乃是太常博士石補之的兒子,石敬瑭把幽州割讓給契丹後,石家先祖便離開幽州遷徙到宋城。

  說句官宦世家也不為過,只是到了他這一輩,此人屢次科舉皆是不中,故而經常從早喝到晚。」

  張亢與石延年也是同屆考過的,他屬於是一次就上榜。

  石延年比他歲數還大,屬於是老落榜生了。

  可惜他只是個書法家並不是個畫畫的。

  「哦,原來如此。」

  宋煊點點頭,石家與石敬瑭大概是沒有親戚關係的。

  至於另外一個沒有介紹,那就是張亢不認識。

  不是說大宋的酒水度數不夠,光是喝這麼多酒,下酒菜就一盤的神人。

  體內的分解酒的酶指定挺多的。

  尤其是在這酒樓喝酒,家中又有人當官,無需為酒錢發愁。

  宋煊便收回打量的目光,繼續別的話題。

  包拯確是出聲提醒:

  「我記得真宗皇帝選三舉不中進士者,授三班奉職啊,他完全可以去當官。」

  「他不恥為之。」

  張亢也理解石延年的心態。

  相比於大唐世家子弟皆以參加科舉為恥,但大宋的學子不一樣,皆以參加科舉中進士做官自豪。

  像是尋常蔭補當官之類的,豈不是跟武將一個地位了?

  那如何能抬得起頭來?

  尤其是有了進士的身份,不僅獲得周遭人的認同,還有一個潛規則,那便是容易被提拔,升官也比尋常人快。

  石延年即使喝了那麼多酒,但並沒有多少醉意。

  他眼睛瞥過來,便明白宋煊這些個陌生臉是來書院考試的,便伸手招呼:

  「小友,碰到就是緣分,來一起喝點?」

  宋煊夾起慶樓的招牌菜:「多謝,俺不善於飲酒。」

  石延年便不在邀請,反倒是與對桌的劉潛:

  「仲方,且滿飲此杯。」

  劉潛同樣是來書院考試,與石延年在街上撞了一下,便攀談起來,屬於一見如故,便相約前來飲酒。

  相比於石延年這個酒友,劉潛也同樣是好酒的,但是人家不耽誤考中進士。

  只不過待到他任滿離開,路過石延年當官的轄區,他又與石延年暴飲。

  突然得知母親去世,一路急忙回家奔喪見到他母親的屍體,驚厥過去就再沒醒過來。

  然後他的媳婦見他如此,也是一口氣沒喘上來,抱著他的屍體哭死了。

  張亢極為高興,時不時的與石延年劉潛兩個酒蒙子舉杯。

  包拯默默吃菜,他腦子裡依舊再回憶著今天的指點,妄圖全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宋煊則是細細品味這家酒樓廚子的水平,回頭叫焦明帶著人來吃一吃,改進一二回家自己做。

  張方平則是饒有興趣的想要數清楚旁邊這兩位到底喝了八罈子酒外,又喝了多少碗。

  他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見如此能喝的。


  「十二哥,我數過了,足足超過一百二十個碗了。」

  「哦。」

  宋煊面無表情,方平就是沒被龐雜的信息洗禮過,這算啥

  他看擦,大哥那倆兄弟,純純酒蒙子,一百二十碗,還是倆人分的,人家直接呼叫半掛車來卸酒。

  文喝三天武喝三個月,眼前這倆酒蒙子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

  張方平瞧著宋煊如此處變不驚的神色,倒是也理解。

  十二哥是練射箭的,還能百步穿楊。

  即使面對千軍萬馬,都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當然了,這話也是宋煊告訴張方平的。

  畢竟如今的蘇洵還沒有寫出來這本權書。

  待到吃飽喝足之後,宋煊站起來瞥了一眼兩個酒蒙子,倒是沒再多說什麼。

  有這麼一個屢次都沒有考中進士的例子存在,宋煊覺得自己學習的動力更足了。

  眾人情緒都很高,如此也算是見了世面。

  「諸位,其實那石延年也是有才華之人,奈何總是在科舉一道上無法發揮自己的長處。」

  張亢頗為感慨的道:「這種人絕不是孤例,雖然大宋優待讀書人,但更多的讀書人都是考不上進士的。

  道阻且長,你們三個還是要珍惜機會,絕不要半途而廢,要不然石延年便是你們的榜樣。」

  宋煊等人道謝,待到與張亢分別後,張方平才開口詢問:

  「十二哥,我倒是覺得他們心中愁苦,縱然是飲酒買醉,心中的苦澀也無法與他人訴說。」

  「這種人遇到的打擊太多了,興許再遇到一次大的打擊,極其容易繃斷那根弦,從此一蹶不振。」

  「是這個麼道理。」宋煊也表示贊同。

  包拯突然插過話題,開口道:「依照十二郎的天賦,縱然真的屢試不中,做個富家翁那也足以。」

  張方平眉頭微皺,你與其擔心十二哥,不如擔心擔心你自己能不過考上應天府書院吧!

  「哈哈哈。」宋煊對於這些話倒是無所謂:

  「包兄說的也有道理,也許在家做富家翁沒什麼不好,但在大宋官場上廝混更加海闊天空嘛。」

  張方平撫掌大笑:「如此才對嘛,富家翁什麼時候做都行,可是年老了再當官,又有什麼用呢!」

  包拯也深以為然的認同這話,相比於宋煊,他自己還是太沒有野望了。

  考取進士,也是為了讓年邁的父母臉上有光,他自己在官場一道上並沒有太大的追求。

  三人說話之間,便回到房間,各自挑燈夜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