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賣蘿蔔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的,母親趙梅的手倒是好了。
可是科偉還想給母親趙梅做些好吃。
「媽媽,你想吃什麼,你就直接地說好了?」
科偉這麼的一說,趙梅想了一會兒之後,然後就說她現在的話,沒有心思在這吃的上面。
因為田地裡面的蘿蔔現在,已經成熟了。
科偉聽了母親的話,然後就問她是不是要收蘿蔔。
「不是的,我是想什麼法子,把這蘿蔔賣掉?這麼多的蘿蔔,咱們也吃不完。」
「好的。但是咱們在賣這蘿蔔以前,是不是先把田地里的蘿蔔給收了。」
「那是肯定的。」母親答道。
第二天,他們兩個人就收了滿滿的一院子的蘿蔔。
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燈光下,一邊整理著蘿蔔,一邊輕聲對科偉說:「科偉啊,明天你跟媽媽去集市上賣蘿蔔吧?」
科偉聽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這對他來說是一件既新鮮又興奮的事情。他連忙點頭,脆生生地回答:「好呀,媽,我肯定能幫上忙!」
一大早,天還沒完全亮,科偉就被母親輕輕叫醒。
他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迅速穿好衣服,簡單洗漱後,就跟著母親來到院子裡。
月光下,母親已經把兩大筐蘿蔔搬到了板車上,每一個蘿蔔都被母親仔細地擦拭過,看起來水靈靈的,十分誘人。
「科偉,來,幫把這筐蘿蔔抬到車上。」母親說道。
科偉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蘿蔔筐,用力往上抬。可是筐太重了,他的小臉憋得通紅,費了好大的勁才和母親一起把蘿蔔筐抬上了板車。
「媽,我能拉得動嗎?」科偉有些擔心地看著板車。
母親笑著摸了摸他的頭說:「沒事兒,科偉,媽和你一起拉,你要是累了,咱就歇會兒。」
就這樣,母親在前面拉,科偉在後面推,母子倆沿著鄉間的小路,向著集市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除了板車車輪滾動的聲音,就是母子倆的喘息聲。
科偉雖然覺得有些累,但一想到能幫母親的忙,心裡就充滿了力量。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他們終於來到了集市。
集市上已經非常熱鬧了,各種攤位琳琅滿目,有賣蔬菜的、賣水果的、賣日用品的,還有賣小吃的。
空氣中瀰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母親找了一個空位,把板車停好,然後開始擺放蘿蔔。
科偉也學著母親的樣子,把蘿蔔一個個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
不一會兒,他們的攤位就布置好了,鮮紅的蘿蔔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
「媽,怎麼賣呀?」科偉看著擺放好的蘿蔔,問母親。
「一毛錢一斤,咱這蘿蔔又大又新鮮,肯定好賣。」母親回答道。
一開始,並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攤位。
科偉有些著急,他看著周圍的攤主都在大聲吆喝,便也鼓起勇氣,學著喊道:「賣蘿蔔啦,新鮮的大蘿蔔,一毛錢一斤!」他的聲音有些稚嫩,但在嘈雜的集市中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這時,一位老奶奶走了過來,她彎下腰,仔細地挑選著蘿蔔。
「大媽,您看看,我們家的蘿蔔可好了,都是自己種的,沒有打農藥。」母親熱情地介紹道。
老奶奶拿起一個蘿蔔,看了看,又摸了摸,說:「這蘿蔔看著是不錯,就是有點貴了,便宜點吧。」
母親笑著說:「大媽,這已經很便宜了,您再看看別家,肯定沒有我們家這麼好的蘿蔔,還這個價。」
老奶奶猶豫了一下,說:「那我少買點吧,給我稱兩斤。」
母親連忙拿起秤,稱了兩斤蘿蔔,遞給老奶奶。
科偉在一旁看著母親熟練地收錢、找錢,心裡暗暗佩服。
第一單生意做成了,科偉和母親都很高興。
接下來,陸續又有幾個人來買蘿蔔,可生意並不是特別好。
科偉有些氣餒,他坐在攤位前,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心想:怎麼才能讓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蘿蔔呢?
就在這時,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過來。他穿著一身整潔的衣服,看起來像是城裡人。
他在攤位前停下,看了看蘿蔔,問道:「這蘿蔔怎麼賣?」
「一毛錢一斤,您要多少?」母親回答道。
中年男子皺了皺眉頭,說:「我要的多,能不能便宜點?」
母親想了想,說:「您要多少?要是要得多的話,可以便宜點,八分錢一斤。」
中年男子說:「我要一百斤,你這有這麼多嗎?」
母親一聽,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連忙說:「有有有,我們家種了好多蘿蔔呢!」
科偉在一旁也興奮起來,他沒想到一下子會有這麼大的生意。
中年男子和母親商量好價格後,便開始幫忙把蘿蔔搬到他的車上。
科偉也不甘示弱,他一趟趟地往車上搬蘿蔔,雖然累得氣喘吁吁,但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一百斤蘿蔔很快就搬完了,母親收了錢,高興地對科偉說:「科偉,今天多虧了你,要不是你幫忙,媽一個人可忙不過來。」
科偉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笑著說:「媽,想不到,我能通過賣蘿蔔的方式幫家裡掙錢!」
賣完這一百斤蘿蔔後,他們的攤位上還剩下一些蘿蔔。
這時,已經快中午了,集市上的人漸漸少了起來。母親看著剩下的蘿蔔,說:「科偉,咱把剩下的蘿蔔便宜賣了吧,早點賣完早點回家。」
於是,他們把蘿蔔的價格降到了八分錢一斤。不一會兒,剩下的蘿蔔就被幾個附近的居民買走了。
蘿蔔終於賣完了,科偉和母親都鬆了一口氣。
母親把賣蘿蔔的錢數了數,一共是二十多塊錢。
雖然錢不多,但這是他們辛苦勞動的成果,母子倆都感到無比的滿足。
回家的路上,母親拉著板車,科偉坐在車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暖融融的。
科偉看著母親疲憊的身影,心中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多幫母親做些事情,讓母親不再這麼辛苦。
可是科偉還想給母親趙梅做些好吃。
「媽媽,你想吃什麼,你就直接地說好了?」
科偉這麼的一說,趙梅想了一會兒之後,然後就說她現在的話,沒有心思在這吃的上面。
因為田地裡面的蘿蔔現在,已經成熟了。
科偉聽了母親的話,然後就問她是不是要收蘿蔔。
「不是的,我是想什麼法子,把這蘿蔔賣掉?這麼多的蘿蔔,咱們也吃不完。」
「好的。但是咱們在賣這蘿蔔以前,是不是先把田地里的蘿蔔給收了。」
「那是肯定的。」母親答道。
第二天,他們兩個人就收了滿滿的一院子的蘿蔔。
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燈光下,一邊整理著蘿蔔,一邊輕聲對科偉說:「科偉啊,明天你跟媽媽去集市上賣蘿蔔吧?」
科偉聽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這對他來說是一件既新鮮又興奮的事情。他連忙點頭,脆生生地回答:「好呀,媽,我肯定能幫上忙!」
一大早,天還沒完全亮,科偉就被母親輕輕叫醒。
他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迅速穿好衣服,簡單洗漱後,就跟著母親來到院子裡。
月光下,母親已經把兩大筐蘿蔔搬到了板車上,每一個蘿蔔都被母親仔細地擦拭過,看起來水靈靈的,十分誘人。
「科偉,來,幫把這筐蘿蔔抬到車上。」母親說道。
科偉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蘿蔔筐,用力往上抬。可是筐太重了,他的小臉憋得通紅,費了好大的勁才和母親一起把蘿蔔筐抬上了板車。
「媽,我能拉得動嗎?」科偉有些擔心地看著板車。
母親笑著摸了摸他的頭說:「沒事兒,科偉,媽和你一起拉,你要是累了,咱就歇會兒。」
就這樣,母親在前面拉,科偉在後面推,母子倆沿著鄉間的小路,向著集市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除了板車車輪滾動的聲音,就是母子倆的喘息聲。
科偉雖然覺得有些累,但一想到能幫母親的忙,心裡就充滿了力量。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他們終於來到了集市。
集市上已經非常熱鬧了,各種攤位琳琅滿目,有賣蔬菜的、賣水果的、賣日用品的,還有賣小吃的。
空氣中瀰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母親找了一個空位,把板車停好,然後開始擺放蘿蔔。
科偉也學著母親的樣子,把蘿蔔一個個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
不一會兒,他們的攤位就布置好了,鮮紅的蘿蔔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
「媽,怎麼賣呀?」科偉看著擺放好的蘿蔔,問母親。
「一毛錢一斤,咱這蘿蔔又大又新鮮,肯定好賣。」母親回答道。
一開始,並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攤位。
科偉有些著急,他看著周圍的攤主都在大聲吆喝,便也鼓起勇氣,學著喊道:「賣蘿蔔啦,新鮮的大蘿蔔,一毛錢一斤!」他的聲音有些稚嫩,但在嘈雜的集市中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這時,一位老奶奶走了過來,她彎下腰,仔細地挑選著蘿蔔。
「大媽,您看看,我們家的蘿蔔可好了,都是自己種的,沒有打農藥。」母親熱情地介紹道。
老奶奶拿起一個蘿蔔,看了看,又摸了摸,說:「這蘿蔔看著是不錯,就是有點貴了,便宜點吧。」
母親笑著說:「大媽,這已經很便宜了,您再看看別家,肯定沒有我們家這麼好的蘿蔔,還這個價。」
老奶奶猶豫了一下,說:「那我少買點吧,給我稱兩斤。」
母親連忙拿起秤,稱了兩斤蘿蔔,遞給老奶奶。
科偉在一旁看著母親熟練地收錢、找錢,心裡暗暗佩服。
第一單生意做成了,科偉和母親都很高興。
接下來,陸續又有幾個人來買蘿蔔,可生意並不是特別好。
科偉有些氣餒,他坐在攤位前,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心想:怎麼才能讓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蘿蔔呢?
就在這時,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過來。他穿著一身整潔的衣服,看起來像是城裡人。
他在攤位前停下,看了看蘿蔔,問道:「這蘿蔔怎麼賣?」
「一毛錢一斤,您要多少?」母親回答道。
中年男子皺了皺眉頭,說:「我要的多,能不能便宜點?」
母親想了想,說:「您要多少?要是要得多的話,可以便宜點,八分錢一斤。」
中年男子說:「我要一百斤,你這有這麼多嗎?」
母親一聽,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連忙說:「有有有,我們家種了好多蘿蔔呢!」
科偉在一旁也興奮起來,他沒想到一下子會有這麼大的生意。
中年男子和母親商量好價格後,便開始幫忙把蘿蔔搬到他的車上。
科偉也不甘示弱,他一趟趟地往車上搬蘿蔔,雖然累得氣喘吁吁,但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一百斤蘿蔔很快就搬完了,母親收了錢,高興地對科偉說:「科偉,今天多虧了你,要不是你幫忙,媽一個人可忙不過來。」
科偉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笑著說:「媽,想不到,我能通過賣蘿蔔的方式幫家裡掙錢!」
賣完這一百斤蘿蔔後,他們的攤位上還剩下一些蘿蔔。
這時,已經快中午了,集市上的人漸漸少了起來。母親看著剩下的蘿蔔,說:「科偉,咱把剩下的蘿蔔便宜賣了吧,早點賣完早點回家。」
於是,他們把蘿蔔的價格降到了八分錢一斤。不一會兒,剩下的蘿蔔就被幾個附近的居民買走了。
蘿蔔終於賣完了,科偉和母親都鬆了一口氣。
母親把賣蘿蔔的錢數了數,一共是二十多塊錢。
雖然錢不多,但這是他們辛苦勞動的成果,母子倆都感到無比的滿足。
回家的路上,母親拉著板車,科偉坐在車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暖融融的。
科偉看著母親疲憊的身影,心中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多幫母親做些事情,讓母親不再這麼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