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有槽
疑心一旦生出,便再也止不住,連風也卷不走半分。最終它是被任天富響亮的腳步聲和失了穩重的驚叫打斷的。
「波哥!12點的衛星數據來了!」
任天富扒在門框上沖陳相喊,兩手濕漉漉的,還在滴水,顯然他這廁所上了不止一次。
兩人一同回到值班室,除趙棟樑以外,所有人都圍在陳波的座位前,連椅子都被拉好了。
陳相仔細查看那張雲圖,但關注點不在颱風的位置上,而在湛江北部上空的水汽分布上。水汽圖的對比度並不如可見光和紅外圖那樣高,純黑底圖上總是彌散著絲絲縷縷的灰色痕跡,那是波長7微米左右的電磁波穿透整層大氣時,在路徑上測得的水蒸氣含量的總和。
他所關注的地方,在這個時刻還沒有被颱風外圍雲系影響到,所以在紅外圖象上顯示為黑色,代表該地區上空無明顯雲層。而水汽圖上,當地被灰白色占據,與西北方的大團白色連成片。
湛江及北部地區的水汽在12點的時候就已經不少了,來源為西北方向的暖濕氣團,這和天氣圖對不上。在天氣圖上,這裡盤踞著一個局地高壓系統,大氣低層持續吹東北風,而東北方向很乾,乾冷暖的空氣平流過來,應該把當地的水汽驅散才對。
天氣形勢和衛星圖像對不上,二者之間必有一個是錯的。如果放在一年以前或者更早的時候,陳相一定會本能地認為是天氣圖在出錯。因為在計算機仍未普及的年代,天氣圖由人工手繪。那時,氣象台里最重要的崗位不是預報員,而是填圖員。
填圖員坐在與報務室一牆之隔的填圖室內,從一個互通的小窗口接來報務員遞來的報文,把它們填在寫在底圖上。底圖上繪有各城市、觀測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脈等等地理標誌,本就令人眼花繚亂,標註好數據後,更是複雜得像捅了螞蟻窩。
而填圖員則要操著藍色的蘸水筆,一氣呵成地在上面按規則畫出光滑的線。這既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十分繁重。報文每三個小時接收一次,一次填圖過程就需要一兩個小時。所以填圖員們需要像打仗一樣,不敢有絲毫放鬆,否則一旦填錯、繪錯、繪慢,就會給後續的預報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永遠不出錯。在那時,繪圖快出錯少的填圖員會被授予「優秀填圖員」的稱號。這是一種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的至高榮譽,其餘的,則只能在腰酸背疼和眼睛乾澀中掙扎幾年,帶著一手老繭默默退場。
1995年起,名為MICAPS的氣象信息綜合處理系統徹底解救他們。新型電報機自動解碼,地面、高空和衛星數據全部被集成在一起,利用網絡統一分發給各單位。填圖員的業務歸併在預報員的工作中,從繁重到連部隊轉業人員都吃不消,變得輕鬆到只需要輕輕點擊一下滑鼠。在算法的加持下,無論多複雜的場景,計算機都能夠瞬間把圖繪製出來,並且總能完美無瑕。
所以,在計算機統治一切的當下,天氣圖和衛星圖像這兩份產品都值得信賴。陳相無法憑藉主觀經驗輕易判斷,於是把求救的眼光投向任天富,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用有限的腦力和脆弱的肉身,審判踔絕的機器之力。
自從颱風登陸這一事實被認可之後,任天富那副自信果敢的神態完全消去了。他眼神慌張,臉上有掩飾不住的焦慮,聲音依然急促洪亮但明顯是在強撐。陳相把各個氣壓層上有疑點的天氣圖鋪滿界面,用滑鼠在關注的地方畫圈圈,引導任天富在其上尋找錯誤。
這是一種高級版的「我們來找茬」遊戲,既考驗眼力又考驗腦力,從線條密匝得要放大才能看清的圖像上,找到幾條連錯的線或者一個不合群的點,在沒有參考答案的前提下。誰也想不到,在填圖員徹底消失的半年後,有兩個人開始不自量力地體驗他們的過往。
凌晨1點10分,雨已落下。時緩時急的雨滴砸在腐朽的門板上,發出脆響,聽起來像是頭腦中的零件正在斷裂。圍在電腦前的所有人都屏氣凝神,連一向話癆的張勇都安靜得像入定的老和尚。
趙棟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陳相的隔壁,面對聚精會神的人們的背影,嘩啦啦翻書,口中念念有詞,念著只有他自己才能聽懂的話,像夏日夜晚的蚊蟲,吵得人心神不寧。
不知過去多久,那隻不安分的蚊子終於覓到滿意的食物,安靜下來。他放下書,站起身,也湊到電腦前,抿著嘴唇,像在醞釀著什麼話。下一秒,任天富驚叫出聲:「這條線不對!」
任天富手指500hPa圖上,廣西貴州湖南的交界處,畫了一個圈,「這個地方,看起來像均壓場,但其實有個冷中心沒給圈出來。588線既可以從這地方北邊一條線貫穿到南亞去,也可以走海口站從南邊繞。在第二種情況下,這裡應該有個又小又弱的冷渦,是深厚系統,低空肯定有槽!」
算法永不出錯的高光一旦被抹除,千瘡百孔便盡數顯現,像被食肉動物破解保護色的斑馬群,在光天化日之下無處遁形。任天富和陳相兩人開始操著各色鉛筆,在屏幕上塗抹,把有問題的天氣圖盡數修正。這個過程十分簡單順暢,連張勇都能提出一兩個有見地的想法。不稍一會兒,極限平鋪在窗口上的6張天氣圖全部修改完畢。
淺淺的筆痕懸在光滑通透的屏幕面板上,危若朝露,好像馬上就能被空氣里彌散的水汽潤開、洗掉。擺脫既往認知的桎梏之後,面對眼前這台解放無數枯槁靈魂的機器,陳相第一次感到煩心,煩心精心設計的算法也終有失誤;煩心無論再用力,筆痕也無法穿透面板與底圖融為一體。面板和其下整齊排列的液晶分子相距不足毫米,微不足道卻無法跨越,就像橫在人類智慧和機器智能之間的那道溝渠。
時間指向凌晨1點30分,名為Sally的惡魔如期把這棟立在山頭、四周毫無遮擋的下樓吞入口中,細細咀嚼。風噪貫穿一切,廝磨在耳邊,令人心顫,但陳相的心境卻格外明晰。任天富正拿著修正後的天氣圖,向張援朝匯報。模式也已被重新驅動上,使用最新接收的衛星數據和重新插值突出冷渦形態的觀測資料。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20分鐘後,陳相便可以得到一份完整的模式結果,在其上,颱風的登陸路徑與現實相差不大,強降水中心會出現在瑞雲湖附近。接著,在風暴潮席捲一切之前,他有機會用這份結果說服張援朝炸堤,救下數萬人的性命。除了張瑾玥的。
他並不知曉張瑾玥現在身處何處。按照過往輪迴的記憶,這個時候她應該已經從裁縫鋪返回,打著傘。可那把孱弱的綢布傘並不能為她帶來任何庇護,災難面前的驚心也將讓溫暖羊水裡的東西失了安穩。如此這般,承載著兩條生命的脆弱之軀遲早要倒在疾風冷雨里。
她也許會堅持、會呼救,但卻無法逆轉註定死亡的未來。因為按照第一次輪迴的經歷,要不了多久,他便可以接到人民醫院的電話。
在風雨來臨前見到張瑾玥並把她送到人民醫院,是救下她的唯一方式。可在當下的情境下,這顯然不可能實現。因此,在等待模式運行的20分鐘內,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要把凌晨一點多才能傳送過來的衛星數據記下,這樣,在下一次輪迴中,便可以在晚間11點前讓模式正確地運轉起來。最多晚間12點,他就可以安排好台里,搭上陳德球的順風車,把張瑾玥接到人民醫院,默默等待到凌晨2點,徹底結束這荒謬的一切。
完成這樣的設想並非一件容易事。衛星數據的空間解析度是0.1度。要想描述颱風對當地的影響,模式模擬的域至少要設置為20度×20度,即便使用嵌套,最內層的域也要覆蓋住整個雷州半島,至少有2度×2度。意味著他需要在剩下的10多分鐘內,精準記下400個浮點數。這著實是一種挑戰。
在結束被試卷支配的五年後,他重拾起學生時代的瘋狂。滿屏數字擺在面前,目光貼在上面,像蠕蟲一樣從左上角吃到右下角,咽進肚子裡,刻在腦子裡。
聚精會神之下,感官變得混亂,風雨的嗚咽變得模糊,苔蘚的潮土味和遙飄來的魚湯香氣卻格外清晰,仿佛置身於二橫巷老房子內,在一個陰鬱的下午,坐在臥室里,大敞著窗,廚房裡咕咕嘟嘟冒著熱氣,張瑾玥馬上就要推門而入,喊他吃飯。
目光掃到屏幕右下角時,他被推門聲打斷,有人喊他的名字,粗厚的嗓音,以焦急的語氣。
「陳波!模式結果拷貝好給我,水文站要據此計算洪水路徑。」
張援朝話音剛落下,模式結果輸出。在標有0701 01:00 BJT的圖像里,白色年輪的中心如願出現在霞山區海岸,但降水中心錯誤地出現在遂溪縣,北橋河上游。一瞬間,心中的安然與篤定被擊破。
通常,這是一份優秀的預報結果,因為遂溪縣和瑞雲湖相距不足10公里,不比模式的水平空間解析度大多少。但在眼下的情況下,卻再糟糕不過。
霞山區在赤坎河南邊,赤坎區在赤坎河北邊,遂溪縣在赤坎區西北方。預報結果把強降雨中心錯放在遂溪縣,水文隊就會把防洪的焦點放在北橋河沿岸和整個赤坎區,不可能按陳相的心愿把赤坎河北岸的堤壩炸掉,不炸南岸的就不錯了。這樣一來,最好的情況是霞山區北部的居民被捎帶著撤離,最差的情況依然是赤坎河以南汪洋一片。
即便按好的方向想,考慮到風暴潮潮鋒會出現在霞山區,把海邊的居民撤離,也完全來不及了。已經凌晨1點50分了,就算是神仙也不能在短短20分鐘內把上萬人從涼蓆上、毛巾被下抽出,攆他們上高樓上高山。
無力回天的絕望下,陳相離開坐位,默默注視張援朝迅速瀏覽一遍結果後,把一張已經貼好標籤的光碟塞進光碟機。張援朝不光拷貝了結果,還拷貝了模式的參數和初始場,也許是要拿去水文站那邊跑耦合模型,預報海浪。
在這個年代,市話的帶寬是128kbps,即便是專線,也最多提高三五倍,把張援朝的數據傳送到幾公里十幾公里以外的地方,至少要十幾分鐘。也許,在另外一個燈火通明的地方,也有一群人正在度過無眠之夜。他們焦急地等待數據,利落地把它們塞進計算機里,在算法推演的未來中,只看到一片死亡。
「叮鈴鈴鈴鈴……」
紅木桌上,大紅色話機如期響起鈴聲。響到第5下時,任天富剛好濕著全身衝進來,把電話接起,邊聽邊把臉轉向陳相的方位,面色驚恐。
任天富的那張臉,淌著水漬,被忽明忽暗的燈光映得汪亮。陳相聽到有人叫喊他的名字,卻動彈不了,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捉到半空中,從這個世界中抽離,成為一個毫不相干的旁觀者。
他看到任天富的嘴一張一合,接著所有人都把驚愕的目光投向他。趙棟樑把手中那本無比珍愛的書扔到地上,跑到話機旁,搶走任天富手中的話筒,很快又放下,衝出值班室,連門都不關。
雨絲和水汽不斷入侵室內,把一切都變得氤氳。眼前的光影開始變得模糊不清、變得沒有邊界,像無限膨脹的白色氣球,擠在臉上,擠得人窒息。
2020年,陳相升為首席預報員的第一年。
俗話說,人的一生,就是和社會磨合的過程,磨掉毛刺,磨掉稜角,才不至於傷到自己,才能從鬱郁不得志中擺脫,逐漸發現自己的真正價值。
陳相的磨合過程很成功,短短三年多的時間,依靠出色的預報水平和在氣象服務類業務中的突出貢獻,順利評上中級職稱,並被授予首席預報員稱號。而他那位可有可無的父親則更加厲害,調動到省台後,盡心盡力卷了五年,被光速提拔為台長。可謂是雙喜臨門。
在消息放出之後,每個認識陳相的人,都瘋狂恭祝他,好像他的未來註定飛黃騰達。但陳相非常清楚,那些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的人,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恭喜他,實則是在恭喜趙棟樑。畢竟,台長是實權實職,而首席,一個地級市氣象台的首席,只是一個榮譽稱號而已,象徵性的漲幾百塊錢工資,業務上說話的分量重一些,連一虛職都算不上。
不過他還是開心的。趙棟樑的工資漲幅可觀,能讓名義上的三口之家全然擺脫拮据的狀態。這樣一來,陳相自己工資里補貼家用的部分便可以被攢下來,儘早攢出10萬元。10萬,是陳相這個崗位的離職違約金,只要付了,就能幹乾淨淨離開,再無人能阻撓半分,無論於公還是於私。
早在年少時,陳相就替趙棟樑擔起了畜妻之責。如果早年間趙棟樑能以工作忙為緣由逃避家庭責任,那麼現在,他再無藉口。
台長的工作主要是上傳下達,組織協調,維護和農業、應急和水利部門的良好關係,除汛期以外的日子裡,根本沒有不著家的理由。更何況,趙棟樑50多歲一把年紀了,這個時候被提拔肯定是因為人事變動青黃不接。最多一兩年,他就會被調往辦公室或人事這種純行政部門,無論職級多高,都不會忙到腳打後腦勺。
如果到那個時候,趙棟樑繼續對張瑾玥不管不顧不著家,那麼陳相打算揪起他的衣領,忍著嫌惡直視那張冰山老臉,質問他當初是不是為了房子才和張瑾玥結婚,是不是把妻子當服務員,把孩子當冤家?
想到這裡,陳相不禁心中暗爽。礙於維持生活的溫飽,礙於父權的威嚴和張瑾玥的慈心,他從未表露過自己的這番揣測。他已花費小半生的時間按捺自己的疑慮,如果趙棟樑連表面功夫都不願意做,那麼他定將順勢撕破臉面。
至於眼下這份做得還算順利的工作,打一開始,就不是他想要的,未來也不可能是。羨煞旁人的首席名頭,對於他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壓力。
首席預報員將成為台內天氣預報的決策人,在和上級部門會商時的話語權重也很大,發表任何意見都要深思熟慮,否則就有牽動到他人財產和性命的可能。
他向來不是心懷大愛之人,不會聽到救護車警鈴後虔誠祈禱,更不會對素未謀面之人產生沒來由的牽掛。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他堅信身處混沌世界,沒有誰能干涉到誰的因果,但首席的名頭硬是讓他成為耗散系統中的一個吸引子,和百萬人的生命軌跡產生密切聯繫。
他不是擔不起這個壓力,也不是不享受指點江山帶來的滿足感。他只想要生活得更加輕鬆自由,更加有滋味一些。他擅長做這一行沒錯,但把一個熱愛奔跑的孩子束縛在輪椅上,是對靈魂的殘忍剝奪。
所以,在還能勉強被稱為孩子的年紀,他打算拋卻一切放手一搏。幾年的大膽追逐,成則給予張瑾玥紅紅火火的生活,敗則治癒自己因心智早熟而創傷不堪的童年。橫豎不虧。
他在心中規劃好一切,連台里的「後事」都安排好了。把科研項目和預報業務都委託給林姐,再把小謝教出來輔佐她。高梵頭腦靈光細心認真也是干預報的料,但和自己一樣心思不在這行上,就讓她去接任天富的班,放氣球。
至於任天富,他打算走之前向領導美言幾句,把任天富調到預報崗上來。那位總是耷拉著眼角神情畏縮的老大哥,基礎特別紮實,是個深藏不漏的人才。在被羅誠漢折磨的那幾個月里,他總是拿著羅誠漢給出的變態習題,偷摸向任天富求救,沒有一道是任天富答不上來的。這讓陳相不禁懷疑,這種驚世駭俗的人才放了一輩子氣球,鐵定是得罪了哪位小心眼的領導。
預報是一門科學,一個技術活,只依靠經驗和腦力。而這兩者和所謂的綜合素質、辦事能力等等抽象的東西不一樣,是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預報得准就是准,不准就是不准,不會有任何內耗和惡行競爭,誰也搶不走誰的果實。哪怕是任天富這種木訥老實的人,也定能輕鬆嶄露頭角。任天富本不該被埋沒如此之久。
在被悉心培養三年,成為精密儀器上的核心零件後立刻離開,這看起來確實有些不忠和負義。但俗話說得好,不是離了誰地球就不轉了。付出事先約定的代價,安排好具體的工作,讓一切錯位的人和事都回歸正軌,沒有誰會因此變得不幸。
想到這裡,陳相的心情變得格外輕鬆。早秋的風被清晨的陽光煨出一絲暖意,落在身上溫和又乾爽。太陽東升,叫醒一切,玻璃窗隨風振動的咯噔聲和遙遠的鳥鳴混合在一起,像一首調子輕快的圓舞曲,讓人想要踮起腳尖跟隨節奏轉圈。
無數次,他在夜班的末尾,在疲憊的盡頭,來到這個僻靜角落思考人生,卻從未有心欣賞這幅活力之景。
早上八點半,陳相吃掉食堂第一籠出鍋的小籠包,一邊用紙巾擦嘴角的辣椒油,一邊往乘車點走。
卸掉心中的包袱之後,原本黯淡的一切都被重塗上色彩,一些生活中的細小之景一下子變得格外有趣。食堂的小籠包他吃了三年,今天第一次發現窗口上除了擺著醋壺以外,還立著一瓶自製辣椒油。蘸辣椒油是二橫巷包子鋪的專屬吃法,沒想到也能傳到這裡。
路過觀測場時,正值每天早八點氣球施放工作收尾。二次測風雷達的矩形枝椏下,坐落著一間簡易貨櫃房,任天富夾著一本厚厚的冊子從中走出,身後跟著高梵。這是高梵第一次放氣球,顯得十分興奮,一蹦一跳的,老遠看見陳相,用力揮手。
陳相併沒有給出什麼反應,只裝作沒看見。高梵自進到台里的第一天起,就對他有著獨一份的熱情。今天給零食明天給水果,一有機會就要湊上來聊幾句,比對她的同級同學謝家錚都要熱情。不知道的,還以為陳相才和她是老熟人呢。
對於高梵的做法,陳相從沒往積極的一面想過。如果換作他人,可能會順其自然開啟一段朦朧的感情之旅,但陳相從未懷有類似的期望,只維持普通同事的關係,不冷不淡,不虧不欠,甚至有時還會心生反感。
趙棟樑的存在,仿佛在他額頭上戳了一個台長兒子的印章,別人老遠看到他,都立刻戴上名為勢力的面具,讓他無法分清哪些人本就真誠,而哪些人在刻意演繹。所以,在那兩個朝氣蓬勃的年輕血液之間,他更看好不善言辭的小謝,即便他清楚小謝的資質遠不如高梵。
陳相不曾想到,終有一日,自己也會戴著扭曲的眼鏡看人。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最為安全和省力的做法。
任天富和高梵立在觀測場附近的林蔭地下,熱烈討論著。陳相走近時,高梵立刻跳到他面前,神情激動。
「任老師說,那個氣球,升到3萬米高空的時候,在爆炸之前,能膨脹到100倍的大小。」高梵指著天,語氣感慨:「100倍誒!它在我手裡的時候都有1米見方了,100倍就是100米,太大了吧!真的假的?」
高梵這番言論讓陳相哭笑不得。眼前這姑娘,真是應了她的名字,一身多餘的藝術細胞,放個氣球不關注回傳的數據,反而在意它在天上是什麼樣子。
「你任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沒人比他更了解氣球。」陳相連忙把話題轉到專業上,「地面氣壓和高空氣壓你都測到了,氣球胚子的延展性,你往裡面沖了多少氦氣,你也都知道。不信的話自己算一算就是了。」
「我當然知道怎麼計算。」高梵仰著頭,眼裡滿是神往,「就是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心情。幾萬米的高空,下面是粉藍色的曙光,上面是淡綠色的氣輝層,一個柔軟的白色氣球懸浮在兩層之間,像一朵離群的雲彩,不斷生長和蒸騰。這多震撼啊。」
一時間,陳相不知道怎樣接話。這種過於濃重的感性和浪漫,不是每個人都能領會的。不過他並不討厭這些。能在苟延殘喘的生活里,保持對美好事物的感知,這樣的人,大多擁有一顆柔軟的心。就像張瑾玥那樣。
任天富顯然很崩潰,他讓高梵回到貨櫃房裡監視數據回傳的情況,然後拉著陳相到僻靜的角落,壓低聲音講話,一臉無可奈何。
「她是被招到預報崗上的吧,在我這邊輪崗體驗一下就會跟著你和林芳了吧。我真招架不住她。」
「她勝任不了?」陳相心裡十分認同任天富的感受,但還是這麼問了。
「不是不勝任。她手眼利索能幹肯吃苦,記性頂格好,說讓背手冊一會兒就背完了。」任天富焦慮地望著貨櫃的方向,抓耳撓腮,「但她太跳脫了。我讓她至少每隔10分鐘看一眼回傳數據的情況,檢查到異常值,及時匯報,看情況申請補測。結果她問我,不能寫個程序自動檢查嗎?」
任天富露出一副不可理喻的神情,「機器把事都做了,還要人幹什麼?機器能有人細緻?她思想有問題。骨子裡依賴機器的話,總有一天會被蒙蔽雙眼,看不到故障。咱們這裡現在是基準站了,觀測出問題那可是不小的事故。」
面對任天富的吐槽,陳相沒做聲。他的想法和高梵反而是一樣的,但在三年前,被現實毒打後,他再也沒向任何人表露過。
「你願不願意去預報崗?」陳相問。看到任天富露出一臉錯愕的神情時,又補充道:「我也覺得她不靠譜,想讓她接你的班,把你調去預報崗。」
任天富的臉色沒變,一點都不像陳相想像得那樣驚喜,這讓陳相有些意外。到預報崗後,職級工資不變,再多拿一份績效工資,完全能把任天富的生活質量提高一截。
一線核心業務多,素材也多,做做科研,發發論文,以任天富的能力,絕對能帶著正研高工的名頭退休,退休工資比他現在在職還要高。辛苦一輩子,好歹安享個晚年。
這種好事落到誰頭上都要樂開花,任天富是在糾結什麼?
正當陳相打算把滿腹疑惑吐出時,任天富的臉色變了。從驚訝,到轉瞬一逝的神往,再到無法掩飾的失落。眼裡是不甘和委屈,但臉上寫得卻是認命和自甘墮落,像棕櫚樹光潔又滄桑的樹幹一樣,令人矛盾。
「那我的觀測業務誰來接手,高梵嗎?她做不了這個的。」
這下輪到陳相驚訝了。任天富直接錯開話題,問出了一個本不該他操心的問題。
陳相想不通,就算任天富再木訥,也能意識到,正在提出這個絕好機會的人,是在預報業務上擁有極大話語權的首席,更是省台台長的兒子。
雖然陳相從未想要和趙棟樑在工作上有任何交集,更不可能為任何事情去求趙棟樑什麼,但外人並不清楚二人之間的關係。
在外人眼裡,相比於「我是首席」,「台長是我爸」顯然更能給陳相的提議背書。面對唾手可得的機會,任天富不緊緊抓住,反而顧左右而言他,究竟是什麼意思?
「不需要誰來做。」陳相忍著疑慮推進話題,「放氣球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事,遲早也要全面自動化,就像被淘汰的人工觀測那樣。也許幾年,也許十幾年,碩大的觀測場甚至不需要任何人來維護,機器自查報警後,會自動把廠家叫過來維修。」
「至於高梵,你不用擔心她。她的心不在這裡,遲早要走的。」陳相說完這句話後,在心裡補上一句:和我一樣。
太陽已高照,逐漸增大的天頂角讓光線褪去3000K色溫特有的柔和,艷白的光把一切景物的輪廓變得銳利。任天富站在棕櫚樹枝葉的陰影下,始終沉默,直到嗡嗡的引擎聲從半山腰的發車點傳來。
「算了。」任天富以兩個字終結漫長的思想鬥爭,長長吐出一口氣,像是卸下了巨大的包袱,「沒用的。」
「你不怕未來有一天被機器淘汰掉嗎,那樣的話,就只能去後勤管理礦泉水和列印紙了。」陳相不假思索地追問。在他看來,一個技術人員去做是個人都能做的工作,是一種殘忍的流放。
「我已經被淘汰了。」任天富一臉釋然地輕搖下頭,接著捂起肚子慢慢走向主樓,只留陳相一人愣在原地。
「哧——」
客車氣墊門的放氣聲傳到耳畔,那是發車的最後信號,但陳相併沒有追趕班車的衝動。他死死盯著任天富的背影,任由藍白塗裝的大客車消失在自己的餘光里。
任天富在人前永遠是一幅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姿態,像被狠狠打壓過的、沒自信的孩子。但剛才,他卻展現出陳相從未見過的篤定,像是以非神之身上達天意,一眼洞穿自己的未來。
陳相看不懂他。
「波哥!12點的衛星數據來了!」
任天富扒在門框上沖陳相喊,兩手濕漉漉的,還在滴水,顯然他這廁所上了不止一次。
兩人一同回到值班室,除趙棟樑以外,所有人都圍在陳波的座位前,連椅子都被拉好了。
陳相仔細查看那張雲圖,但關注點不在颱風的位置上,而在湛江北部上空的水汽分布上。水汽圖的對比度並不如可見光和紅外圖那樣高,純黑底圖上總是彌散著絲絲縷縷的灰色痕跡,那是波長7微米左右的電磁波穿透整層大氣時,在路徑上測得的水蒸氣含量的總和。
他所關注的地方,在這個時刻還沒有被颱風外圍雲系影響到,所以在紅外圖象上顯示為黑色,代表該地區上空無明顯雲層。而水汽圖上,當地被灰白色占據,與西北方的大團白色連成片。
湛江及北部地區的水汽在12點的時候就已經不少了,來源為西北方向的暖濕氣團,這和天氣圖對不上。在天氣圖上,這裡盤踞著一個局地高壓系統,大氣低層持續吹東北風,而東北方向很乾,乾冷暖的空氣平流過來,應該把當地的水汽驅散才對。
天氣形勢和衛星圖像對不上,二者之間必有一個是錯的。如果放在一年以前或者更早的時候,陳相一定會本能地認為是天氣圖在出錯。因為在計算機仍未普及的年代,天氣圖由人工手繪。那時,氣象台里最重要的崗位不是預報員,而是填圖員。
填圖員坐在與報務室一牆之隔的填圖室內,從一個互通的小窗口接來報務員遞來的報文,把它們填在寫在底圖上。底圖上繪有各城市、觀測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脈等等地理標誌,本就令人眼花繚亂,標註好數據後,更是複雜得像捅了螞蟻窩。
而填圖員則要操著藍色的蘸水筆,一氣呵成地在上面按規則畫出光滑的線。這既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十分繁重。報文每三個小時接收一次,一次填圖過程就需要一兩個小時。所以填圖員們需要像打仗一樣,不敢有絲毫放鬆,否則一旦填錯、繪錯、繪慢,就會給後續的預報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永遠不出錯。在那時,繪圖快出錯少的填圖員會被授予「優秀填圖員」的稱號。這是一種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的至高榮譽,其餘的,則只能在腰酸背疼和眼睛乾澀中掙扎幾年,帶著一手老繭默默退場。
1995年起,名為MICAPS的氣象信息綜合處理系統徹底解救他們。新型電報機自動解碼,地面、高空和衛星數據全部被集成在一起,利用網絡統一分發給各單位。填圖員的業務歸併在預報員的工作中,從繁重到連部隊轉業人員都吃不消,變得輕鬆到只需要輕輕點擊一下滑鼠。在算法的加持下,無論多複雜的場景,計算機都能夠瞬間把圖繪製出來,並且總能完美無瑕。
所以,在計算機統治一切的當下,天氣圖和衛星圖像這兩份產品都值得信賴。陳相無法憑藉主觀經驗輕易判斷,於是把求救的眼光投向任天富,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用有限的腦力和脆弱的肉身,審判踔絕的機器之力。
自從颱風登陸這一事實被認可之後,任天富那副自信果敢的神態完全消去了。他眼神慌張,臉上有掩飾不住的焦慮,聲音依然急促洪亮但明顯是在強撐。陳相把各個氣壓層上有疑點的天氣圖鋪滿界面,用滑鼠在關注的地方畫圈圈,引導任天富在其上尋找錯誤。
這是一種高級版的「我們來找茬」遊戲,既考驗眼力又考驗腦力,從線條密匝得要放大才能看清的圖像上,找到幾條連錯的線或者一個不合群的點,在沒有參考答案的前提下。誰也想不到,在填圖員徹底消失的半年後,有兩個人開始不自量力地體驗他們的過往。
凌晨1點10分,雨已落下。時緩時急的雨滴砸在腐朽的門板上,發出脆響,聽起來像是頭腦中的零件正在斷裂。圍在電腦前的所有人都屏氣凝神,連一向話癆的張勇都安靜得像入定的老和尚。
趙棟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陳相的隔壁,面對聚精會神的人們的背影,嘩啦啦翻書,口中念念有詞,念著只有他自己才能聽懂的話,像夏日夜晚的蚊蟲,吵得人心神不寧。
不知過去多久,那隻不安分的蚊子終於覓到滿意的食物,安靜下來。他放下書,站起身,也湊到電腦前,抿著嘴唇,像在醞釀著什麼話。下一秒,任天富驚叫出聲:「這條線不對!」
任天富手指500hPa圖上,廣西貴州湖南的交界處,畫了一個圈,「這個地方,看起來像均壓場,但其實有個冷中心沒給圈出來。588線既可以從這地方北邊一條線貫穿到南亞去,也可以走海口站從南邊繞。在第二種情況下,這裡應該有個又小又弱的冷渦,是深厚系統,低空肯定有槽!」
算法永不出錯的高光一旦被抹除,千瘡百孔便盡數顯現,像被食肉動物破解保護色的斑馬群,在光天化日之下無處遁形。任天富和陳相兩人開始操著各色鉛筆,在屏幕上塗抹,把有問題的天氣圖盡數修正。這個過程十分簡單順暢,連張勇都能提出一兩個有見地的想法。不稍一會兒,極限平鋪在窗口上的6張天氣圖全部修改完畢。
淺淺的筆痕懸在光滑通透的屏幕面板上,危若朝露,好像馬上就能被空氣里彌散的水汽潤開、洗掉。擺脫既往認知的桎梏之後,面對眼前這台解放無數枯槁靈魂的機器,陳相第一次感到煩心,煩心精心設計的算法也終有失誤;煩心無論再用力,筆痕也無法穿透面板與底圖融為一體。面板和其下整齊排列的液晶分子相距不足毫米,微不足道卻無法跨越,就像橫在人類智慧和機器智能之間的那道溝渠。
時間指向凌晨1點30分,名為Sally的惡魔如期把這棟立在山頭、四周毫無遮擋的下樓吞入口中,細細咀嚼。風噪貫穿一切,廝磨在耳邊,令人心顫,但陳相的心境卻格外明晰。任天富正拿著修正後的天氣圖,向張援朝匯報。模式也已被重新驅動上,使用最新接收的衛星數據和重新插值突出冷渦形態的觀測資料。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20分鐘後,陳相便可以得到一份完整的模式結果,在其上,颱風的登陸路徑與現實相差不大,強降水中心會出現在瑞雲湖附近。接著,在風暴潮席捲一切之前,他有機會用這份結果說服張援朝炸堤,救下數萬人的性命。除了張瑾玥的。
他並不知曉張瑾玥現在身處何處。按照過往輪迴的記憶,這個時候她應該已經從裁縫鋪返回,打著傘。可那把孱弱的綢布傘並不能為她帶來任何庇護,災難面前的驚心也將讓溫暖羊水裡的東西失了安穩。如此這般,承載著兩條生命的脆弱之軀遲早要倒在疾風冷雨里。
她也許會堅持、會呼救,但卻無法逆轉註定死亡的未來。因為按照第一次輪迴的經歷,要不了多久,他便可以接到人民醫院的電話。
在風雨來臨前見到張瑾玥並把她送到人民醫院,是救下她的唯一方式。可在當下的情境下,這顯然不可能實現。因此,在等待模式運行的20分鐘內,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要把凌晨一點多才能傳送過來的衛星數據記下,這樣,在下一次輪迴中,便可以在晚間11點前讓模式正確地運轉起來。最多晚間12點,他就可以安排好台里,搭上陳德球的順風車,把張瑾玥接到人民醫院,默默等待到凌晨2點,徹底結束這荒謬的一切。
完成這樣的設想並非一件容易事。衛星數據的空間解析度是0.1度。要想描述颱風對當地的影響,模式模擬的域至少要設置為20度×20度,即便使用嵌套,最內層的域也要覆蓋住整個雷州半島,至少有2度×2度。意味著他需要在剩下的10多分鐘內,精準記下400個浮點數。這著實是一種挑戰。
在結束被試卷支配的五年後,他重拾起學生時代的瘋狂。滿屏數字擺在面前,目光貼在上面,像蠕蟲一樣從左上角吃到右下角,咽進肚子裡,刻在腦子裡。
聚精會神之下,感官變得混亂,風雨的嗚咽變得模糊,苔蘚的潮土味和遙飄來的魚湯香氣卻格外清晰,仿佛置身於二橫巷老房子內,在一個陰鬱的下午,坐在臥室里,大敞著窗,廚房裡咕咕嘟嘟冒著熱氣,張瑾玥馬上就要推門而入,喊他吃飯。
目光掃到屏幕右下角時,他被推門聲打斷,有人喊他的名字,粗厚的嗓音,以焦急的語氣。
「陳波!模式結果拷貝好給我,水文站要據此計算洪水路徑。」
張援朝話音剛落下,模式結果輸出。在標有0701 01:00 BJT的圖像里,白色年輪的中心如願出現在霞山區海岸,但降水中心錯誤地出現在遂溪縣,北橋河上游。一瞬間,心中的安然與篤定被擊破。
通常,這是一份優秀的預報結果,因為遂溪縣和瑞雲湖相距不足10公里,不比模式的水平空間解析度大多少。但在眼下的情況下,卻再糟糕不過。
霞山區在赤坎河南邊,赤坎區在赤坎河北邊,遂溪縣在赤坎區西北方。預報結果把強降雨中心錯放在遂溪縣,水文隊就會把防洪的焦點放在北橋河沿岸和整個赤坎區,不可能按陳相的心愿把赤坎河北岸的堤壩炸掉,不炸南岸的就不錯了。這樣一來,最好的情況是霞山區北部的居民被捎帶著撤離,最差的情況依然是赤坎河以南汪洋一片。
即便按好的方向想,考慮到風暴潮潮鋒會出現在霞山區,把海邊的居民撤離,也完全來不及了。已經凌晨1點50分了,就算是神仙也不能在短短20分鐘內把上萬人從涼蓆上、毛巾被下抽出,攆他們上高樓上高山。
無力回天的絕望下,陳相離開坐位,默默注視張援朝迅速瀏覽一遍結果後,把一張已經貼好標籤的光碟塞進光碟機。張援朝不光拷貝了結果,還拷貝了模式的參數和初始場,也許是要拿去水文站那邊跑耦合模型,預報海浪。
在這個年代,市話的帶寬是128kbps,即便是專線,也最多提高三五倍,把張援朝的數據傳送到幾公里十幾公里以外的地方,至少要十幾分鐘。也許,在另外一個燈火通明的地方,也有一群人正在度過無眠之夜。他們焦急地等待數據,利落地把它們塞進計算機里,在算法推演的未來中,只看到一片死亡。
「叮鈴鈴鈴鈴……」
紅木桌上,大紅色話機如期響起鈴聲。響到第5下時,任天富剛好濕著全身衝進來,把電話接起,邊聽邊把臉轉向陳相的方位,面色驚恐。
任天富的那張臉,淌著水漬,被忽明忽暗的燈光映得汪亮。陳相聽到有人叫喊他的名字,卻動彈不了,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捉到半空中,從這個世界中抽離,成為一個毫不相干的旁觀者。
他看到任天富的嘴一張一合,接著所有人都把驚愕的目光投向他。趙棟樑把手中那本無比珍愛的書扔到地上,跑到話機旁,搶走任天富手中的話筒,很快又放下,衝出值班室,連門都不關。
雨絲和水汽不斷入侵室內,把一切都變得氤氳。眼前的光影開始變得模糊不清、變得沒有邊界,像無限膨脹的白色氣球,擠在臉上,擠得人窒息。
2020年,陳相升為首席預報員的第一年。
俗話說,人的一生,就是和社會磨合的過程,磨掉毛刺,磨掉稜角,才不至於傷到自己,才能從鬱郁不得志中擺脫,逐漸發現自己的真正價值。
陳相的磨合過程很成功,短短三年多的時間,依靠出色的預報水平和在氣象服務類業務中的突出貢獻,順利評上中級職稱,並被授予首席預報員稱號。而他那位可有可無的父親則更加厲害,調動到省台後,盡心盡力卷了五年,被光速提拔為台長。可謂是雙喜臨門。
在消息放出之後,每個認識陳相的人,都瘋狂恭祝他,好像他的未來註定飛黃騰達。但陳相非常清楚,那些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的人,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恭喜他,實則是在恭喜趙棟樑。畢竟,台長是實權實職,而首席,一個地級市氣象台的首席,只是一個榮譽稱號而已,象徵性的漲幾百塊錢工資,業務上說話的分量重一些,連一虛職都算不上。
不過他還是開心的。趙棟樑的工資漲幅可觀,能讓名義上的三口之家全然擺脫拮据的狀態。這樣一來,陳相自己工資里補貼家用的部分便可以被攢下來,儘早攢出10萬元。10萬,是陳相這個崗位的離職違約金,只要付了,就能幹乾淨淨離開,再無人能阻撓半分,無論於公還是於私。
早在年少時,陳相就替趙棟樑擔起了畜妻之責。如果早年間趙棟樑能以工作忙為緣由逃避家庭責任,那麼現在,他再無藉口。
台長的工作主要是上傳下達,組織協調,維護和農業、應急和水利部門的良好關係,除汛期以外的日子裡,根本沒有不著家的理由。更何況,趙棟樑50多歲一把年紀了,這個時候被提拔肯定是因為人事變動青黃不接。最多一兩年,他就會被調往辦公室或人事這種純行政部門,無論職級多高,都不會忙到腳打後腦勺。
如果到那個時候,趙棟樑繼續對張瑾玥不管不顧不著家,那麼陳相打算揪起他的衣領,忍著嫌惡直視那張冰山老臉,質問他當初是不是為了房子才和張瑾玥結婚,是不是把妻子當服務員,把孩子當冤家?
想到這裡,陳相不禁心中暗爽。礙於維持生活的溫飽,礙於父權的威嚴和張瑾玥的慈心,他從未表露過自己的這番揣測。他已花費小半生的時間按捺自己的疑慮,如果趙棟樑連表面功夫都不願意做,那麼他定將順勢撕破臉面。
至於眼下這份做得還算順利的工作,打一開始,就不是他想要的,未來也不可能是。羨煞旁人的首席名頭,對於他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壓力。
首席預報員將成為台內天氣預報的決策人,在和上級部門會商時的話語權重也很大,發表任何意見都要深思熟慮,否則就有牽動到他人財產和性命的可能。
他向來不是心懷大愛之人,不會聽到救護車警鈴後虔誠祈禱,更不會對素未謀面之人產生沒來由的牽掛。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他堅信身處混沌世界,沒有誰能干涉到誰的因果,但首席的名頭硬是讓他成為耗散系統中的一個吸引子,和百萬人的生命軌跡產生密切聯繫。
他不是擔不起這個壓力,也不是不享受指點江山帶來的滿足感。他只想要生活得更加輕鬆自由,更加有滋味一些。他擅長做這一行沒錯,但把一個熱愛奔跑的孩子束縛在輪椅上,是對靈魂的殘忍剝奪。
所以,在還能勉強被稱為孩子的年紀,他打算拋卻一切放手一搏。幾年的大膽追逐,成則給予張瑾玥紅紅火火的生活,敗則治癒自己因心智早熟而創傷不堪的童年。橫豎不虧。
他在心中規劃好一切,連台里的「後事」都安排好了。把科研項目和預報業務都委託給林姐,再把小謝教出來輔佐她。高梵頭腦靈光細心認真也是干預報的料,但和自己一樣心思不在這行上,就讓她去接任天富的班,放氣球。
至於任天富,他打算走之前向領導美言幾句,把任天富調到預報崗上來。那位總是耷拉著眼角神情畏縮的老大哥,基礎特別紮實,是個深藏不漏的人才。在被羅誠漢折磨的那幾個月里,他總是拿著羅誠漢給出的變態習題,偷摸向任天富求救,沒有一道是任天富答不上來的。這讓陳相不禁懷疑,這種驚世駭俗的人才放了一輩子氣球,鐵定是得罪了哪位小心眼的領導。
預報是一門科學,一個技術活,只依靠經驗和腦力。而這兩者和所謂的綜合素質、辦事能力等等抽象的東西不一樣,是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預報得准就是准,不准就是不准,不會有任何內耗和惡行競爭,誰也搶不走誰的果實。哪怕是任天富這種木訥老實的人,也定能輕鬆嶄露頭角。任天富本不該被埋沒如此之久。
在被悉心培養三年,成為精密儀器上的核心零件後立刻離開,這看起來確實有些不忠和負義。但俗話說得好,不是離了誰地球就不轉了。付出事先約定的代價,安排好具體的工作,讓一切錯位的人和事都回歸正軌,沒有誰會因此變得不幸。
想到這裡,陳相的心情變得格外輕鬆。早秋的風被清晨的陽光煨出一絲暖意,落在身上溫和又乾爽。太陽東升,叫醒一切,玻璃窗隨風振動的咯噔聲和遙遠的鳥鳴混合在一起,像一首調子輕快的圓舞曲,讓人想要踮起腳尖跟隨節奏轉圈。
無數次,他在夜班的末尾,在疲憊的盡頭,來到這個僻靜角落思考人生,卻從未有心欣賞這幅活力之景。
早上八點半,陳相吃掉食堂第一籠出鍋的小籠包,一邊用紙巾擦嘴角的辣椒油,一邊往乘車點走。
卸掉心中的包袱之後,原本黯淡的一切都被重塗上色彩,一些生活中的細小之景一下子變得格外有趣。食堂的小籠包他吃了三年,今天第一次發現窗口上除了擺著醋壺以外,還立著一瓶自製辣椒油。蘸辣椒油是二橫巷包子鋪的專屬吃法,沒想到也能傳到這裡。
路過觀測場時,正值每天早八點氣球施放工作收尾。二次測風雷達的矩形枝椏下,坐落著一間簡易貨櫃房,任天富夾著一本厚厚的冊子從中走出,身後跟著高梵。這是高梵第一次放氣球,顯得十分興奮,一蹦一跳的,老遠看見陳相,用力揮手。
陳相併沒有給出什麼反應,只裝作沒看見。高梵自進到台里的第一天起,就對他有著獨一份的熱情。今天給零食明天給水果,一有機會就要湊上來聊幾句,比對她的同級同學謝家錚都要熱情。不知道的,還以為陳相才和她是老熟人呢。
對於高梵的做法,陳相從沒往積極的一面想過。如果換作他人,可能會順其自然開啟一段朦朧的感情之旅,但陳相從未懷有類似的期望,只維持普通同事的關係,不冷不淡,不虧不欠,甚至有時還會心生反感。
趙棟樑的存在,仿佛在他額頭上戳了一個台長兒子的印章,別人老遠看到他,都立刻戴上名為勢力的面具,讓他無法分清哪些人本就真誠,而哪些人在刻意演繹。所以,在那兩個朝氣蓬勃的年輕血液之間,他更看好不善言辭的小謝,即便他清楚小謝的資質遠不如高梵。
陳相不曾想到,終有一日,自己也會戴著扭曲的眼鏡看人。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最為安全和省力的做法。
任天富和高梵立在觀測場附近的林蔭地下,熱烈討論著。陳相走近時,高梵立刻跳到他面前,神情激動。
「任老師說,那個氣球,升到3萬米高空的時候,在爆炸之前,能膨脹到100倍的大小。」高梵指著天,語氣感慨:「100倍誒!它在我手裡的時候都有1米見方了,100倍就是100米,太大了吧!真的假的?」
高梵這番言論讓陳相哭笑不得。眼前這姑娘,真是應了她的名字,一身多餘的藝術細胞,放個氣球不關注回傳的數據,反而在意它在天上是什麼樣子。
「你任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沒人比他更了解氣球。」陳相連忙把話題轉到專業上,「地面氣壓和高空氣壓你都測到了,氣球胚子的延展性,你往裡面沖了多少氦氣,你也都知道。不信的話自己算一算就是了。」
「我當然知道怎麼計算。」高梵仰著頭,眼裡滿是神往,「就是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心情。幾萬米的高空,下面是粉藍色的曙光,上面是淡綠色的氣輝層,一個柔軟的白色氣球懸浮在兩層之間,像一朵離群的雲彩,不斷生長和蒸騰。這多震撼啊。」
一時間,陳相不知道怎樣接話。這種過於濃重的感性和浪漫,不是每個人都能領會的。不過他並不討厭這些。能在苟延殘喘的生活里,保持對美好事物的感知,這樣的人,大多擁有一顆柔軟的心。就像張瑾玥那樣。
任天富顯然很崩潰,他讓高梵回到貨櫃房裡監視數據回傳的情況,然後拉著陳相到僻靜的角落,壓低聲音講話,一臉無可奈何。
「她是被招到預報崗上的吧,在我這邊輪崗體驗一下就會跟著你和林芳了吧。我真招架不住她。」
「她勝任不了?」陳相心裡十分認同任天富的感受,但還是這麼問了。
「不是不勝任。她手眼利索能幹肯吃苦,記性頂格好,說讓背手冊一會兒就背完了。」任天富焦慮地望著貨櫃的方向,抓耳撓腮,「但她太跳脫了。我讓她至少每隔10分鐘看一眼回傳數據的情況,檢查到異常值,及時匯報,看情況申請補測。結果她問我,不能寫個程序自動檢查嗎?」
任天富露出一副不可理喻的神情,「機器把事都做了,還要人幹什麼?機器能有人細緻?她思想有問題。骨子裡依賴機器的話,總有一天會被蒙蔽雙眼,看不到故障。咱們這裡現在是基準站了,觀測出問題那可是不小的事故。」
面對任天富的吐槽,陳相沒做聲。他的想法和高梵反而是一樣的,但在三年前,被現實毒打後,他再也沒向任何人表露過。
「你願不願意去預報崗?」陳相問。看到任天富露出一臉錯愕的神情時,又補充道:「我也覺得她不靠譜,想讓她接你的班,把你調去預報崗。」
任天富的臉色沒變,一點都不像陳相想像得那樣驚喜,這讓陳相有些意外。到預報崗後,職級工資不變,再多拿一份績效工資,完全能把任天富的生活質量提高一截。
一線核心業務多,素材也多,做做科研,發發論文,以任天富的能力,絕對能帶著正研高工的名頭退休,退休工資比他現在在職還要高。辛苦一輩子,好歹安享個晚年。
這種好事落到誰頭上都要樂開花,任天富是在糾結什麼?
正當陳相打算把滿腹疑惑吐出時,任天富的臉色變了。從驚訝,到轉瞬一逝的神往,再到無法掩飾的失落。眼裡是不甘和委屈,但臉上寫得卻是認命和自甘墮落,像棕櫚樹光潔又滄桑的樹幹一樣,令人矛盾。
「那我的觀測業務誰來接手,高梵嗎?她做不了這個的。」
這下輪到陳相驚訝了。任天富直接錯開話題,問出了一個本不該他操心的問題。
陳相想不通,就算任天富再木訥,也能意識到,正在提出這個絕好機會的人,是在預報業務上擁有極大話語權的首席,更是省台台長的兒子。
雖然陳相從未想要和趙棟樑在工作上有任何交集,更不可能為任何事情去求趙棟樑什麼,但外人並不清楚二人之間的關係。
在外人眼裡,相比於「我是首席」,「台長是我爸」顯然更能給陳相的提議背書。面對唾手可得的機會,任天富不緊緊抓住,反而顧左右而言他,究竟是什麼意思?
「不需要誰來做。」陳相忍著疑慮推進話題,「放氣球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事,遲早也要全面自動化,就像被淘汰的人工觀測那樣。也許幾年,也許十幾年,碩大的觀測場甚至不需要任何人來維護,機器自查報警後,會自動把廠家叫過來維修。」
「至於高梵,你不用擔心她。她的心不在這裡,遲早要走的。」陳相說完這句話後,在心裡補上一句:和我一樣。
太陽已高照,逐漸增大的天頂角讓光線褪去3000K色溫特有的柔和,艷白的光把一切景物的輪廓變得銳利。任天富站在棕櫚樹枝葉的陰影下,始終沉默,直到嗡嗡的引擎聲從半山腰的發車點傳來。
「算了。」任天富以兩個字終結漫長的思想鬥爭,長長吐出一口氣,像是卸下了巨大的包袱,「沒用的。」
「你不怕未來有一天被機器淘汰掉嗎,那樣的話,就只能去後勤管理礦泉水和列印紙了。」陳相不假思索地追問。在他看來,一個技術人員去做是個人都能做的工作,是一種殘忍的流放。
「我已經被淘汰了。」任天富一臉釋然地輕搖下頭,接著捂起肚子慢慢走向主樓,只留陳相一人愣在原地。
「哧——」
客車氣墊門的放氣聲傳到耳畔,那是發車的最後信號,但陳相併沒有追趕班車的衝動。他死死盯著任天富的背影,任由藍白塗裝的大客車消失在自己的餘光里。
任天富在人前永遠是一幅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姿態,像被狠狠打壓過的、沒自信的孩子。但剛才,他卻展現出陳相從未見過的篤定,像是以非神之身上達天意,一眼洞穿自己的未來。
陳相看不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