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這女孩膽子有點小
張寬不作聲,只看著對面的人。
「我沒去過。」楊景明先是皺眉,接著抿了抿嘴,又閉上眼作回憶狀,「你們盡可以去查。」
「好。」張寬收拾好資料,起身。
楊景明突然出聲:「你們是因為書房裡的指紋,今天才讓我來的這裡?」
張寬不理會他,接著往外走。
楊景明眼皮一撩,有意無意地掃過攝像頭:「你們對江熙知道多少?」
江熙?劉萬裡面色一沉。
「老周死後,銅業事事不順。很多人說是江熙克周家。捕風捉影嘛,一開始我也這麼想。可事實擺在那裡,讓人不得不信。你看,江熙去周家第一天,老周心臟病突發死了。她嫁給周硼之後,銅業原本的效益大打折扣,周硼還斥巨資建了個只進不出的實驗室。再後來,ENTV節目播出,礦里更被責令停產。現在,周硼也死了。」
「然後?」
「我覺得不對勁。於是去問了她的養父母。最後發現,她很可能是十幾年前老周一個死對頭的女兒。」
也就是說,周硼和江熙是有仇的。
張寬:「噢。」
小趙麻了。話頭怎麼又回江熙身上了?江熙跟周硼的上一輩還有恩怨?呼——,不是說今天把楊景明帶到局裡來只是做做樣子,順便看看楊景明是個什麼樣的人,怎麼信息量這麼大……
得虧是張寬來了。
「汪汪汪」,正當他暗自慶幸時,電話響了。
——
8月1日,星期三。金山子弟高中復讀班上午的英語課停了,同學們議論紛紛。
楊老師是最受歡迎的老師。
他不僅說話溫柔,人還很酷。
年近五十,頭髮挑染了黑色,加上他身形高瘦,戴一副時髦的金絲眼鏡,這讓他看上去是一個成功而儒雅的藝術工作者,而非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
他總是帶最好的應屆班和復讀班。
他教英語,而不是化學,這也是家長們對他評價頗高的原因之一。
剛當老師時,他選了化學任教。人們以為他會一直教擅長的化學。沒想到幾年後,楊景明忽然能給學生補習外語了,補著補著,學生們的成績飛速提升。
不久後,楊景明轉了科目,後來,又成了優秀教師。從這以後,楊老師才真正叫開了。有人問他為什麼轉教外語。
他說化學對他來說太簡單,英文他是自學成材,教起來才有意思。從此,學生家長更將他當作榜樣,激勵孩子努力學習。
實際上,楊老師的教學方法像他這個人一樣,相當不傳統,絲毫不值得學習。
他教書不需要教材,只需要試卷。
他的課堂只有兩個字,
做題。做題、做題,做無數個題,然後考高分。
三年下來,楊景明每天講解一張試卷,有時候是兩張。高一的第一堂英文課開始,學生開始做高考卷,到高考前的最後一堂課,學生仍然在做高考卷。
做到最後,學生都納悶,他哪兒來這麼多既不重複又與時俱進的英語卷,書店裡也買不著。
別的老師也納悶,我也這麼教,怎麼教不好?有了這層對比,楊景明的不走尋常路便成了務實和有魄力。他本人成了有能耐的符號,教學的壓力自然從老師轉至家長和學生——成績不好,或是沒有提高,一定不是老師的問題。
如此一來,楊景明渾身輕快,很樂意對學生說別的老師不敢說的話,比如分數不是一切啦,要學會跟隨自己內心的感受啦,要發揚個性,不要埋頭做題啦一類的。
學業壓力沉重的學生愛聽這樣的話,因而,楊景明在學生中人氣也高。
復讀班學生比應屆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要更大,遲鈍如林恩華時不時也能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然而,每次上楊景明的課時、同學們鬆一口氣時,她反倒更緊繃。一部分原因是她知道自己是走後門進的青谷高中,後門是楊景明——這不道德,她心虛。
更多的是害怕——她藏了一個關於楊景明的秘密,她答應過爸爸媽媽,不對外人說,更不能被楊景明發現。
因為媽媽的事,林恩華已經好幾天沒回學校了。
不過今天,她聽同學們說,楊景明被帶到警察局配合調查了。
猶豫再三,她把媽媽託付給了方卓仔哥哥,自己出了醫院。
從醫院到回巷子的路上,徘徊再三,不敢走近青谷市警察局的大門。她繞著那條小鎮的中軸線走了又走,終於找到了一個不氣派的後窩窩。
守門的那大爺瞧著一個臉生的小姑娘背著書包站在門口,出來問她:「小孩,有什麼事?」
「我,我想找人。」
「找誰呀?」
「我想找一個、一個姓趙的警察。」
林恩華還是怕的。
「我們這兒姓趙的警察多了,你找哪一個?」
「好看的那個。」
那大爺笑著逗她:「我們這兒的都好看,你說哪一個?」
林恩華回憶了一下:「新來的那個,他跟著一個住在老巷裡的劉警官。」
那大爺是本地人,忽然明白她說的是劉萬里:「你等著,我給你叫他們。」
林雨涵說:「不不不,我只想見趙警官。」
那大爺納悶:「只找他?什麼事啊?」
「我只跟趙警官說。」
那大爺問了林恩華的名字,當著她的面撥通了趙可頌的電話。趙可頌在電話中說讓林恩華跟著他直接進去。
那大爺看了林恩華一眼,這女孩膽子有點小,說:「恐怕不行,你不露面,她不敢進來。」
趙可頌說了句話,那大爺把電話遞給林恩華:「恩華你好,我是趙可頌,你記得我的聲音嗎?」
林恩華認出了他的聲音:「記得。」
趙可頌說:「我現在走不開。等一會兒讓劉警官來接你,你跟著進來好嗎?」
「好。」
林恩華跟著江萬里進去,看到趙可頌。
她得確認一下:「我……我聽同學說,你抓了楊老師,是真的嗎?」
「是真的。你來找楊老師?」趙可頌有點後悔,學生找老師?早知道就不放她進來了。
「不,不是。我是來作證的!」林雨涵聲線不穩,透著緊張,卻語出驚人。
趙可頌問她:「你多大了?知道作證是什麼意思嗎?」
像是怕被攆回家,林恩華迫不及待地接著說:「我滿十八周歲了,滿十八周歲做筆錄不需要監護人陪同。我知道的。」
趙可頌想起,林恩華給他基金會線索時的情形,說——媽媽經常拿這張卡取錢,這裡面可能有你需要的東西。
他正是通過這張銀行卡的轉帳記錄,找金山基金會,從而知道了蔡曉福。
「是周叔叔告訴我的。」她的語速很快,一不小心就會從耳邊溜走。
「周硼叔叔。」她補充道。
聽她又一次說出周硼的名字。小趙的腦海里升起一個荒唐的猜想——那條基金會的線索,莫非只是林恩華的試探嗎?
劉萬里說,帶楊景明來局裡,主要目的是讓怕他的人不怕,只有這樣,他們才可能站出來提供線索。
此時,楊景明被帶走的消息應該傳了半天了吧。
站在他面前要提供線索的,是個學生氣很重的小姑娘呢。
「我沒去過。」楊景明先是皺眉,接著抿了抿嘴,又閉上眼作回憶狀,「你們盡可以去查。」
「好。」張寬收拾好資料,起身。
楊景明突然出聲:「你們是因為書房裡的指紋,今天才讓我來的這裡?」
張寬不理會他,接著往外走。
楊景明眼皮一撩,有意無意地掃過攝像頭:「你們對江熙知道多少?」
江熙?劉萬裡面色一沉。
「老周死後,銅業事事不順。很多人說是江熙克周家。捕風捉影嘛,一開始我也這麼想。可事實擺在那裡,讓人不得不信。你看,江熙去周家第一天,老周心臟病突發死了。她嫁給周硼之後,銅業原本的效益大打折扣,周硼還斥巨資建了個只進不出的實驗室。再後來,ENTV節目播出,礦里更被責令停產。現在,周硼也死了。」
「然後?」
「我覺得不對勁。於是去問了她的養父母。最後發現,她很可能是十幾年前老周一個死對頭的女兒。」
也就是說,周硼和江熙是有仇的。
張寬:「噢。」
小趙麻了。話頭怎麼又回江熙身上了?江熙跟周硼的上一輩還有恩怨?呼——,不是說今天把楊景明帶到局裡來只是做做樣子,順便看看楊景明是個什麼樣的人,怎麼信息量這麼大……
得虧是張寬來了。
「汪汪汪」,正當他暗自慶幸時,電話響了。
——
8月1日,星期三。金山子弟高中復讀班上午的英語課停了,同學們議論紛紛。
楊老師是最受歡迎的老師。
他不僅說話溫柔,人還很酷。
年近五十,頭髮挑染了黑色,加上他身形高瘦,戴一副時髦的金絲眼鏡,這讓他看上去是一個成功而儒雅的藝術工作者,而非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
他總是帶最好的應屆班和復讀班。
他教英語,而不是化學,這也是家長們對他評價頗高的原因之一。
剛當老師時,他選了化學任教。人們以為他會一直教擅長的化學。沒想到幾年後,楊景明忽然能給學生補習外語了,補著補著,學生們的成績飛速提升。
不久後,楊景明轉了科目,後來,又成了優秀教師。從這以後,楊老師才真正叫開了。有人問他為什麼轉教外語。
他說化學對他來說太簡單,英文他是自學成材,教起來才有意思。從此,學生家長更將他當作榜樣,激勵孩子努力學習。
實際上,楊老師的教學方法像他這個人一樣,相當不傳統,絲毫不值得學習。
他教書不需要教材,只需要試卷。
他的課堂只有兩個字,
做題。做題、做題,做無數個題,然後考高分。
三年下來,楊景明每天講解一張試卷,有時候是兩張。高一的第一堂英文課開始,學生開始做高考卷,到高考前的最後一堂課,學生仍然在做高考卷。
做到最後,學生都納悶,他哪兒來這麼多既不重複又與時俱進的英語卷,書店裡也買不著。
別的老師也納悶,我也這麼教,怎麼教不好?有了這層對比,楊景明的不走尋常路便成了務實和有魄力。他本人成了有能耐的符號,教學的壓力自然從老師轉至家長和學生——成績不好,或是沒有提高,一定不是老師的問題。
如此一來,楊景明渾身輕快,很樂意對學生說別的老師不敢說的話,比如分數不是一切啦,要學會跟隨自己內心的感受啦,要發揚個性,不要埋頭做題啦一類的。
學業壓力沉重的學生愛聽這樣的話,因而,楊景明在學生中人氣也高。
復讀班學生比應屆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要更大,遲鈍如林恩華時不時也能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然而,每次上楊景明的課時、同學們鬆一口氣時,她反倒更緊繃。一部分原因是她知道自己是走後門進的青谷高中,後門是楊景明——這不道德,她心虛。
更多的是害怕——她藏了一個關於楊景明的秘密,她答應過爸爸媽媽,不對外人說,更不能被楊景明發現。
因為媽媽的事,林恩華已經好幾天沒回學校了。
不過今天,她聽同學們說,楊景明被帶到警察局配合調查了。
猶豫再三,她把媽媽託付給了方卓仔哥哥,自己出了醫院。
從醫院到回巷子的路上,徘徊再三,不敢走近青谷市警察局的大門。她繞著那條小鎮的中軸線走了又走,終於找到了一個不氣派的後窩窩。
守門的那大爺瞧著一個臉生的小姑娘背著書包站在門口,出來問她:「小孩,有什麼事?」
「我,我想找人。」
「找誰呀?」
「我想找一個、一個姓趙的警察。」
林恩華還是怕的。
「我們這兒姓趙的警察多了,你找哪一個?」
「好看的那個。」
那大爺笑著逗她:「我們這兒的都好看,你說哪一個?」
林恩華回憶了一下:「新來的那個,他跟著一個住在老巷裡的劉警官。」
那大爺是本地人,忽然明白她說的是劉萬里:「你等著,我給你叫他們。」
林雨涵說:「不不不,我只想見趙警官。」
那大爺納悶:「只找他?什麼事啊?」
「我只跟趙警官說。」
那大爺問了林恩華的名字,當著她的面撥通了趙可頌的電話。趙可頌在電話中說讓林恩華跟著他直接進去。
那大爺看了林恩華一眼,這女孩膽子有點小,說:「恐怕不行,你不露面,她不敢進來。」
趙可頌說了句話,那大爺把電話遞給林恩華:「恩華你好,我是趙可頌,你記得我的聲音嗎?」
林恩華認出了他的聲音:「記得。」
趙可頌說:「我現在走不開。等一會兒讓劉警官來接你,你跟著進來好嗎?」
「好。」
林恩華跟著江萬里進去,看到趙可頌。
她得確認一下:「我……我聽同學說,你抓了楊老師,是真的嗎?」
「是真的。你來找楊老師?」趙可頌有點後悔,學生找老師?早知道就不放她進來了。
「不,不是。我是來作證的!」林雨涵聲線不穩,透著緊張,卻語出驚人。
趙可頌問她:「你多大了?知道作證是什麼意思嗎?」
像是怕被攆回家,林恩華迫不及待地接著說:「我滿十八周歲了,滿十八周歲做筆錄不需要監護人陪同。我知道的。」
趙可頌想起,林恩華給他基金會線索時的情形,說——媽媽經常拿這張卡取錢,這裡面可能有你需要的東西。
他正是通過這張銀行卡的轉帳記錄,找金山基金會,從而知道了蔡曉福。
「是周叔叔告訴我的。」她的語速很快,一不小心就會從耳邊溜走。
「周硼叔叔。」她補充道。
聽她又一次說出周硼的名字。小趙的腦海里升起一個荒唐的猜想——那條基金會的線索,莫非只是林恩華的試探嗎?
劉萬里說,帶楊景明來局裡,主要目的是讓怕他的人不怕,只有這樣,他們才可能站出來提供線索。
此時,楊景明被帶走的消息應該傳了半天了吧。
站在他面前要提供線索的,是個學生氣很重的小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