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鄧愈!
仔細在心裡盤算了一下後,齊衡看著眾人說道:「我倒是有個辦法能在三個月內得到不少的食物,數量的話,應該不至於讓我們這幾千人餓肚子。」
「不過,我需要大帥給我調五百人用,也不用多久,幾天的功夫。」
「就是這三個月內,還需眾位兄弟想想辦法。另外,城中饑民的粥棚如果糧食緊張,可以改成兩天一施,總之餓不死就是了,短時間內以他們的身體也幫不到我們什麼忙。」
聽到齊衡的話,眾人都有些疑惑。
三個月內搞到一批足以幾千人過冬的食物,還只要五百人幾天的時間......
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不過,既然是齊衡說出來的,眾人對他還是有些信任的。
朱元璋看著齊衡說道:「恩公,你真當有辦法?」
齊衡點頭:「應該沒什麼問題。」
得到齊衡的確認,朱元璋突然鬆了口氣。
笑道:「既然恩公都說了要給咱們解決過冬的食物,兄弟們,咱們也不能閒著,別的不敢說,咱三個月的時間還不給恩公爭取到嗎?」
「湯和徐達,你們明天就派人到四周的城池打聽查探消息,既然已經從濠州城出來了,咱們就不能閒著,他元軍吃肉,咱們也不能餓著肚。」
聽到朱元璋的話,徐達湯和立刻領命。
與此同時。
黃崗低矮的城牆外,突然有人對著裡面喊道:「有沒有人,開門!」
正在城內值守的士兵,急忙跑到城牆上,看著外面的士兵,緊張的詢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只聽外面士兵為首的將領說道:「我乃李昌平,濠州城孫部千總,今率手下兩千兄弟投靠朱大帥,還望稟報!」
城牆上的士兵聽到這話,心中一怔,不過這城門開關不是他能決定,便喊道:「你們稍等,待我回稟之後再來放行。」
說完,便朝著城內的帥府當中而去。
府中正在與眾兄弟商議之後策略的朱元璋,面前突然跑來一名士兵,說道:「大帥,城外有人自稱濠州孫部的舊將,率領兩千士兵想要前來投靠大帥。」
聽到士兵的話,朱元璋先是一愣,轉念便已明白,平靜的說道:「放他們進來。」
說完,又覺得不妥:「算了,我跟你們去一趟。」
城門樓上。
朱元璋借著火把的光照,立馬看到了來人為首的李昌平。
頓時朗聲大笑道:「原來是昌平兄弟!」
「來人,快開門!」
隨著朱元璋的一聲令下,黃崗城門打開,李昌平引兩千弟兄進入了城內。
朱元璋與李昌平一陣含蓄後,便安排人將他們帶到了自家大軍駐紮的地方,讓他們暫且先委屈一晚。
不過,看著準備離開的朱元璋,李昌平卻神神秘秘的說道:「大帥,你先別急著回去,你到城門那等一會兒。」
朱元璋一愣。
「等什麼?」
李昌平笑道:「我剛走沒多久,濠州城裡便有人與我的想法相同,都想來投靠朱大帥,我與他們先後沒多久,此時大帥過去估計正好。」
聽到這話,朱元璋一陣意外:「好,那你們先休息,我去看看。」
來到城門口,正如那李昌平所言,又有一隊人馬緩緩而來。
也是那濠州城孫部的千總,手下士兵近千人。
「劉闞兄弟!」
朱元璋一臉高興的看著門外的千總。
那劉闞也是急忙來到朱元璋的面前,拱手道:「大帥,劉闞率兵而來,大帥不會不收留吧。」
朱元璋大笑道:「怎麼會,快,進來。」
一邊走,那劉闞一邊說道:「本以為我是第一個來投靠大帥的,沒曾想被那李昌平給搶了先,實在可恨。」
朱元璋哪裡在乎這些,說道:「來了就是兄弟。」
「不過咱也是剛來這黃崗,自己也沒個住所,就先委屈大家暫居軍營,等天亮後再想辦法。」
劉闞道:「大帥說的哪裡話。對了,大帥,我剛剛來時恰好碰見一大批人馬朝這裡來,可是你的兵馬?」
正方朱元璋疑惑的想說什麼時,那城門外再次響起一道喊聲。
「朱元璋!朱重八!!」
聽到這聲音,朱元璋頓時一愣。
疑惑間便返身而去,只見這小小的黃崗外,此時已經聚滿了人。
軍隊前後連綿數百米,烏壓壓的一片。
光是瞧這一瞧,朱元璋便估算出這些人幾乎有近萬。
看著為首那身披戰甲的年輕將領,朱元璋疑惑道:「你是?」
可對面這人卻不答反問:「閣下可是朱元璋,濠州城義軍副帥?」
朱元璋點點頭,正要說什麼,只見對面這將領突然單膝跪地,拱手對著朱元璋說道:「在下鄧友德,虹縣龍鬚里人士,出生後便與家父舉義抗元,前些日子突遭元廷大軍襲擊,家父鄧順興,家兄鄧友龍皆死在了元軍手中。」
「如今城池被元軍攻陷,無處可去,聽聞大帥乃紅巾軍安徽副帥,為人忠義,還以疑兵之計退去元軍十萬,友德敬佩,故來此投靠,還望大帥收納!」
聽著鄧友德的話,一旁的眾人都沒有什麼表情,只是角落中的齊衡卻在回憶著什麼。
鄧友德......
姓鄧.....
「不會是鄧愈吧?」
齊衡隱隱記得,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所冊封的勛貴功臣中,姓鄧的應該不多,而最出名的自然就是鄧愈。
鄧愈在投靠朱元璋前,也不叫鄧愈。
鄧愈乃是朱元璋賜名。
如今這鄧友德率領近萬軍兵來此投靠,如此大功勞,絕不可能籍籍無名。
想到這裡,齊衡基本可以確認,這鄧友德應該就是後世的鄧愈了。
與此同時,朱元璋看著神情鄭重的鄧友德,見他神情不似作假,立馬親身將其扶起,說道:「鄧兄弟節哀,元軍視我等南人如豬狗,我等義軍雖名不同,卻行的是同一件事,你父親和兄長都是好樣的。」
「咱朱元璋剛剛被趕出濠州,發配到了這黃崗,正愁日後該如何抗元,如今鄧兄弟引兵來投,咱朱元璋感激,既然鄧兄弟你看的起咱,日後咱便是一家人,不逐元賊,咱朱元璋誓不為人!」
「不過,我需要大帥給我調五百人用,也不用多久,幾天的功夫。」
「就是這三個月內,還需眾位兄弟想想辦法。另外,城中饑民的粥棚如果糧食緊張,可以改成兩天一施,總之餓不死就是了,短時間內以他們的身體也幫不到我們什麼忙。」
聽到齊衡的話,眾人都有些疑惑。
三個月內搞到一批足以幾千人過冬的食物,還只要五百人幾天的時間......
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不過,既然是齊衡說出來的,眾人對他還是有些信任的。
朱元璋看著齊衡說道:「恩公,你真當有辦法?」
齊衡點頭:「應該沒什麼問題。」
得到齊衡的確認,朱元璋突然鬆了口氣。
笑道:「既然恩公都說了要給咱們解決過冬的食物,兄弟們,咱們也不能閒著,別的不敢說,咱三個月的時間還不給恩公爭取到嗎?」
「湯和徐達,你們明天就派人到四周的城池打聽查探消息,既然已經從濠州城出來了,咱們就不能閒著,他元軍吃肉,咱們也不能餓著肚。」
聽到朱元璋的話,徐達湯和立刻領命。
與此同時。
黃崗低矮的城牆外,突然有人對著裡面喊道:「有沒有人,開門!」
正在城內值守的士兵,急忙跑到城牆上,看著外面的士兵,緊張的詢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只聽外面士兵為首的將領說道:「我乃李昌平,濠州城孫部千總,今率手下兩千兄弟投靠朱大帥,還望稟報!」
城牆上的士兵聽到這話,心中一怔,不過這城門開關不是他能決定,便喊道:「你們稍等,待我回稟之後再來放行。」
說完,便朝著城內的帥府當中而去。
府中正在與眾兄弟商議之後策略的朱元璋,面前突然跑來一名士兵,說道:「大帥,城外有人自稱濠州孫部的舊將,率領兩千士兵想要前來投靠大帥。」
聽到士兵的話,朱元璋先是一愣,轉念便已明白,平靜的說道:「放他們進來。」
說完,又覺得不妥:「算了,我跟你們去一趟。」
城門樓上。
朱元璋借著火把的光照,立馬看到了來人為首的李昌平。
頓時朗聲大笑道:「原來是昌平兄弟!」
「來人,快開門!」
隨著朱元璋的一聲令下,黃崗城門打開,李昌平引兩千弟兄進入了城內。
朱元璋與李昌平一陣含蓄後,便安排人將他們帶到了自家大軍駐紮的地方,讓他們暫且先委屈一晚。
不過,看著準備離開的朱元璋,李昌平卻神神秘秘的說道:「大帥,你先別急著回去,你到城門那等一會兒。」
朱元璋一愣。
「等什麼?」
李昌平笑道:「我剛走沒多久,濠州城裡便有人與我的想法相同,都想來投靠朱大帥,我與他們先後沒多久,此時大帥過去估計正好。」
聽到這話,朱元璋一陣意外:「好,那你們先休息,我去看看。」
來到城門口,正如那李昌平所言,又有一隊人馬緩緩而來。
也是那濠州城孫部的千總,手下士兵近千人。
「劉闞兄弟!」
朱元璋一臉高興的看著門外的千總。
那劉闞也是急忙來到朱元璋的面前,拱手道:「大帥,劉闞率兵而來,大帥不會不收留吧。」
朱元璋大笑道:「怎麼會,快,進來。」
一邊走,那劉闞一邊說道:「本以為我是第一個來投靠大帥的,沒曾想被那李昌平給搶了先,實在可恨。」
朱元璋哪裡在乎這些,說道:「來了就是兄弟。」
「不過咱也是剛來這黃崗,自己也沒個住所,就先委屈大家暫居軍營,等天亮後再想辦法。」
劉闞道:「大帥說的哪裡話。對了,大帥,我剛剛來時恰好碰見一大批人馬朝這裡來,可是你的兵馬?」
正方朱元璋疑惑的想說什麼時,那城門外再次響起一道喊聲。
「朱元璋!朱重八!!」
聽到這聲音,朱元璋頓時一愣。
疑惑間便返身而去,只見這小小的黃崗外,此時已經聚滿了人。
軍隊前後連綿數百米,烏壓壓的一片。
光是瞧這一瞧,朱元璋便估算出這些人幾乎有近萬。
看著為首那身披戰甲的年輕將領,朱元璋疑惑道:「你是?」
可對面這人卻不答反問:「閣下可是朱元璋,濠州城義軍副帥?」
朱元璋點點頭,正要說什麼,只見對面這將領突然單膝跪地,拱手對著朱元璋說道:「在下鄧友德,虹縣龍鬚里人士,出生後便與家父舉義抗元,前些日子突遭元廷大軍襲擊,家父鄧順興,家兄鄧友龍皆死在了元軍手中。」
「如今城池被元軍攻陷,無處可去,聽聞大帥乃紅巾軍安徽副帥,為人忠義,還以疑兵之計退去元軍十萬,友德敬佩,故來此投靠,還望大帥收納!」
聽著鄧友德的話,一旁的眾人都沒有什麼表情,只是角落中的齊衡卻在回憶著什麼。
鄧友德......
姓鄧.....
「不會是鄧愈吧?」
齊衡隱隱記得,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所冊封的勛貴功臣中,姓鄧的應該不多,而最出名的自然就是鄧愈。
鄧愈在投靠朱元璋前,也不叫鄧愈。
鄧愈乃是朱元璋賜名。
如今這鄧友德率領近萬軍兵來此投靠,如此大功勞,絕不可能籍籍無名。
想到這裡,齊衡基本可以確認,這鄧友德應該就是後世的鄧愈了。
與此同時,朱元璋看著神情鄭重的鄧友德,見他神情不似作假,立馬親身將其扶起,說道:「鄧兄弟節哀,元軍視我等南人如豬狗,我等義軍雖名不同,卻行的是同一件事,你父親和兄長都是好樣的。」
「咱朱元璋剛剛被趕出濠州,發配到了這黃崗,正愁日後該如何抗元,如今鄧兄弟引兵來投,咱朱元璋感激,既然鄧兄弟你看的起咱,日後咱便是一家人,不逐元賊,咱朱元璋誓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