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施粥
齊衡剛剛的話對於那些還有些理智的饑民是有用的,可對於那些已經餓極了的人是毫無用處的。
可當這些人看到齊衡抽出來的長劍時,似乎被那長劍的鋒芒所懾,暫時忍住了心中的衝動。
齊衡靜靜等著女娃吃完饃,又掏出一壺水交給她。
僅僅這麼一會兒,女娃的眼眸中便漸漸有了神采。
「你的親人都不在了嗎?」
女娃搖搖頭,可看了看身邊的奶奶,又點點頭。
「那你願意跟哥哥走嗎?哥哥那裡有很多你剛剛吃的饃。」
身在這亂世,還是饑荒年,災禍年。
女娃哪裡吃過這麼好吃的白面饃饃,想要跟齊衡走,卻又看著身邊奶奶的屍體猶豫。
齊衡也不著急,緩緩說道:「奶奶已經死了,哥哥會叫人幫她的屍體埋了立碑的。」
聽到這話,女娃低下了頭。
齊衡伸出手在女娃面前,女娃猶豫了下,還是將自己的小手遞了過去。
戀戀不捨的看著奶奶的屍體,與齊衡走了。
一路上。
齊衡到處可以看到無處安放的屍骨,說這裡不是城鎮而是亂葬崗一點不為過。
街道兩側的房子,也都倒的倒,塌的塌。
幾顆樹杆,樹皮也都被扒光吃掉。
齊衡不是聖母,儘管眼見這場景也有些不是滋味,但這樣的景象也不是第一次見了。
如今這年月,哪裡又是世外桃源。
只是,身邊這個女娃實在讓他心疼。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對於小孩子,尤其是長相乖巧的,齊衡都無法忍受他們受到傷害。
都說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但縱使這世上所有人都有錯,錯在沒有選個好主子,沒有抵抗元軍的入侵。
可小孩子是無辜的啊。
他們又有什麼錯。
但現實是,他也只能儘量的幫助到眼前的,至於這天下,實在太大了.......
當晚,在齊衡來到大軍駐紮的大營後,便與朱元璋商議了施粥的事宜。
雖然這次大軍出城也沒有多少糧食,如果沒有收益可能自己都要餓著,但朱元璋還是答應了齊衡的提議,將隨軍押運來的一部分糧食拿出來施粥。
黃崗這座城裡的百姓不是很多,具體的人數早已沒有了記載的文書。
之前的縣衙也和外面的破屋一樣。
趁著這個機會,正好也將城中百姓的信息記錄在案。
既然來了,就不能像之前的孫德崖他們似的,任由這裡再落魄下去。
而且,這裡接下來將是他們大軍的根據地,不管未來如何,最起碼短時間內將會在這裡生活下去。
一支軍隊,不管是義軍還是元軍,都是無法擺脫百姓的。
只有兵力武器,無論多少,都只是無根之草,只有跟腳下的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的百姓牢牢綁定在一起,才能成為一方勢力。
夜晚。
一眾兄弟再次聚在了一起,這是他們離開濠州城後第一次聚在一起吃飯,但一個個這心情都不咋樣。
經歷了濠州城這麼一遭,處境竟然還不如當初在定遠縣城時。
最起碼那裡的大多數百姓還能勉強的餬口,吃不飽,但也不至於餓死。
比這裡是要強的太多了。
進城時,所有人都看到了城中那一副景象,很難想像,未來他們要跟這些人一同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多久。
當然,大伙兒也不是看不起他們,大家都是農民出身,相比於其他人,更能理解這些百姓的處境。
只是這裡對於他們而言,實在不是一個什麼好的棲息之地。
也不利於他們大軍的發展。
看著大伙兒的模樣,朱元璋對大家心裡的想法都心知肚明,但作為主帥,他還是一如往常,說道:「兄弟們不要一個個這般模樣,想想當初我們第一次從濠州城中出來時,風餐露宿,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可不是照樣打出來了嗎?」
「這黃崗雖然確實破舊,但這頭頂總算還有一片遮雨的瓦片。」
「放心,咱朱元璋跟大家承諾,不出半年,咱依舊是這淮西的一方豪強!」
這時,湯和開口說道:「大哥,其實對於以後我們也不是太擔心,咱都是刀山火海過來的人,大不了就重頭再來一次,而且如今我們還有五千兵馬。」
「只是,這次我們隨軍帶來的糧食不多,手下還有這麼多弟兄要吃飯,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出路,可能就吃不上飯了。我想,那濠州城裡的郭大帥肯定是不會好心的給我們送糧食了。」
其實對於湯和的憂慮,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
在提到這個問題後,朱元璋的臉上也有些焦慮。
尤其是在給外面的百姓施粥後,糧食的壓力更大了。
畢竟,施粥這事不是一頓兩頓的事情。
在給百姓找到飯轍前,你得天天施。
一天不施他們就得餓一天。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孫德崖等人在來到這裡後並沒有管的原因。
你沒辦法管。
而這次朱元璋之所以同意,也是因為齊衡開口了。
湯和的話雖然沒有指責齊衡的意思,但顯然對於施粥的事情還是有些不滿意的。
這時,徐達也許是看大家的心情都不是太好,直接粗著嗓門說道:「這算什麼大事了?不就是糧食嘛,急什麼,咱先吃,不夠了,咱大不了就去搶元軍的。再不濟,咱直接打回濠州去!」
原本只是為了緩和氣氛的徐達,卻突然被朱元璋給瞪了一眼。
顯然,朱元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主動對濠州動手的。
這時,一直都沒有說話的齊衡突然對湯和問道:「湯大哥,咱們現在還有多少糧食?」
湯和想了想,說道:「如果明天就停止施粥的話,還夠咱們大軍吃二十多天,省一點,一個月吧。」
「如果還繼續施粥的話,就算按照每天一頓的量,頂多也就半個月。不光是這些,如今已快入秋了,馬上到了冬天這糧食更是一個問題。」
聽到湯和的話,齊衡點了點頭,心中也開始盤算起來。
原本齊衡是不想開口的,少立點功,少表現一點,以後識點數,或許日後還能留條命。
可是,這次施粥是他的主意,讓大軍少了一些糧食,也確實有點過意不去。
可當這些人看到齊衡抽出來的長劍時,似乎被那長劍的鋒芒所懾,暫時忍住了心中的衝動。
齊衡靜靜等著女娃吃完饃,又掏出一壺水交給她。
僅僅這麼一會兒,女娃的眼眸中便漸漸有了神采。
「你的親人都不在了嗎?」
女娃搖搖頭,可看了看身邊的奶奶,又點點頭。
「那你願意跟哥哥走嗎?哥哥那裡有很多你剛剛吃的饃。」
身在這亂世,還是饑荒年,災禍年。
女娃哪裡吃過這麼好吃的白面饃饃,想要跟齊衡走,卻又看著身邊奶奶的屍體猶豫。
齊衡也不著急,緩緩說道:「奶奶已經死了,哥哥會叫人幫她的屍體埋了立碑的。」
聽到這話,女娃低下了頭。
齊衡伸出手在女娃面前,女娃猶豫了下,還是將自己的小手遞了過去。
戀戀不捨的看著奶奶的屍體,與齊衡走了。
一路上。
齊衡到處可以看到無處安放的屍骨,說這裡不是城鎮而是亂葬崗一點不為過。
街道兩側的房子,也都倒的倒,塌的塌。
幾顆樹杆,樹皮也都被扒光吃掉。
齊衡不是聖母,儘管眼見這場景也有些不是滋味,但這樣的景象也不是第一次見了。
如今這年月,哪裡又是世外桃源。
只是,身邊這個女娃實在讓他心疼。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對於小孩子,尤其是長相乖巧的,齊衡都無法忍受他們受到傷害。
都說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但縱使這世上所有人都有錯,錯在沒有選個好主子,沒有抵抗元軍的入侵。
可小孩子是無辜的啊。
他們又有什麼錯。
但現實是,他也只能儘量的幫助到眼前的,至於這天下,實在太大了.......
當晚,在齊衡來到大軍駐紮的大營後,便與朱元璋商議了施粥的事宜。
雖然這次大軍出城也沒有多少糧食,如果沒有收益可能自己都要餓著,但朱元璋還是答應了齊衡的提議,將隨軍押運來的一部分糧食拿出來施粥。
黃崗這座城裡的百姓不是很多,具體的人數早已沒有了記載的文書。
之前的縣衙也和外面的破屋一樣。
趁著這個機會,正好也將城中百姓的信息記錄在案。
既然來了,就不能像之前的孫德崖他們似的,任由這裡再落魄下去。
而且,這裡接下來將是他們大軍的根據地,不管未來如何,最起碼短時間內將會在這裡生活下去。
一支軍隊,不管是義軍還是元軍,都是無法擺脫百姓的。
只有兵力武器,無論多少,都只是無根之草,只有跟腳下的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的百姓牢牢綁定在一起,才能成為一方勢力。
夜晚。
一眾兄弟再次聚在了一起,這是他們離開濠州城後第一次聚在一起吃飯,但一個個這心情都不咋樣。
經歷了濠州城這麼一遭,處境竟然還不如當初在定遠縣城時。
最起碼那裡的大多數百姓還能勉強的餬口,吃不飽,但也不至於餓死。
比這裡是要強的太多了。
進城時,所有人都看到了城中那一副景象,很難想像,未來他們要跟這些人一同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多久。
當然,大伙兒也不是看不起他們,大家都是農民出身,相比於其他人,更能理解這些百姓的處境。
只是這裡對於他們而言,實在不是一個什麼好的棲息之地。
也不利於他們大軍的發展。
看著大伙兒的模樣,朱元璋對大家心裡的想法都心知肚明,但作為主帥,他還是一如往常,說道:「兄弟們不要一個個這般模樣,想想當初我們第一次從濠州城中出來時,風餐露宿,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可不是照樣打出來了嗎?」
「這黃崗雖然確實破舊,但這頭頂總算還有一片遮雨的瓦片。」
「放心,咱朱元璋跟大家承諾,不出半年,咱依舊是這淮西的一方豪強!」
這時,湯和開口說道:「大哥,其實對於以後我們也不是太擔心,咱都是刀山火海過來的人,大不了就重頭再來一次,而且如今我們還有五千兵馬。」
「只是,這次我們隨軍帶來的糧食不多,手下還有這麼多弟兄要吃飯,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出路,可能就吃不上飯了。我想,那濠州城裡的郭大帥肯定是不會好心的給我們送糧食了。」
其實對於湯和的憂慮,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
在提到這個問題後,朱元璋的臉上也有些焦慮。
尤其是在給外面的百姓施粥後,糧食的壓力更大了。
畢竟,施粥這事不是一頓兩頓的事情。
在給百姓找到飯轍前,你得天天施。
一天不施他們就得餓一天。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孫德崖等人在來到這裡後並沒有管的原因。
你沒辦法管。
而這次朱元璋之所以同意,也是因為齊衡開口了。
湯和的話雖然沒有指責齊衡的意思,但顯然對於施粥的事情還是有些不滿意的。
這時,徐達也許是看大家的心情都不是太好,直接粗著嗓門說道:「這算什麼大事了?不就是糧食嘛,急什麼,咱先吃,不夠了,咱大不了就去搶元軍的。再不濟,咱直接打回濠州去!」
原本只是為了緩和氣氛的徐達,卻突然被朱元璋給瞪了一眼。
顯然,朱元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主動對濠州動手的。
這時,一直都沒有說話的齊衡突然對湯和問道:「湯大哥,咱們現在還有多少糧食?」
湯和想了想,說道:「如果明天就停止施粥的話,還夠咱們大軍吃二十多天,省一點,一個月吧。」
「如果還繼續施粥的話,就算按照每天一頓的量,頂多也就半個月。不光是這些,如今已快入秋了,馬上到了冬天這糧食更是一個問題。」
聽到湯和的話,齊衡點了點頭,心中也開始盤算起來。
原本齊衡是不想開口的,少立點功,少表現一點,以後識點數,或許日後還能留條命。
可是,這次施粥是他的主意,讓大軍少了一些糧食,也確實有點過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