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送站,看外交展手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十一章

  老外交站在那裡,走也不是,進也不是。他想了想,推開門房的門,笑著臉問那門衛道:「請問,你們衛站長什麼時間能回來」?那門衛躺在床上,看著門房頂棚,看都不看老外交一眼,冷冷地說:「不知道」。

  老外交把自行車推到遣送站對面的樹涼下面,坐在那裡休息了一會兒,他抬頭看了看太陽,心裡想;丶今天不早了,衛站長也不知道什麼時間才能回來,不如明天在來一次′。想到這裡,他起來推上自行車,準備回家。這會兒,他覺得有些餓,肚子在咕咕叫,今天出門時,忘記了帶饃饃。他摸了摸囗袋,裡面有零錢,他想著,去吃碗羊肉泡饃吧,素的,才一毛五分錢。、

  他剛騎上自行車,又想了想;丶還是回家吧,每天出差費才三毛錢,吃一碗羊肉素泡饃就得一毛五分錢,半天的補助就沒有了丶。

  下午天快黑的時候,老外交才回到家裡。他家裡大隊長姚潤雨、一隊隊長姚過生、還有二隊隊長都在他家等他。他放下自行車,和他們打了招呼。然後,對站在一旁的老伴說道:「趕快給我盛飯,我餓的受不了」。他的老伴是一個小腳老太太,聽得老外交的吩咐,連忙彎

  著腰,舞動著那雙尖尖的小腳,給老外交盛來了飯。她的腳太尖太小了,不能在隊裡幹活,只能在家裡做做飯,幹些家務。

  飯馬上盛了上來,炒波菜,一個白面和玉米面摻半的饃饃,還有一碗麵湯。老外交招呼眾人道:「你們也吃些吧」。幾個人搖了搖頭,他便吃起來。吃著飯,對幾個人說道:「一天沒吃飯,餓壞了」。大隊長姚潤雨笑著說道:「你每天出去有三毛錢的補助嗎,怎麼不在城裡面吃點」?老外交邊吃邊答道:「捨不得」。

  吃罷飯,老外交對二隊隊長姚衛青說道:「貸款我給你隊辦好了,到時侯我通知你,到城裡生產資料公司拉肥料就行了」。二隊隊長姚衛青聽罷,高興地對老外交說:「弄好就行,我等你的通知」。說罷站起來,對姚潤雨和姚過生說道:「你倆在坐會兒,我先走了」。說罷,他告別了大家。

  老外交送走二隊隊長姚衛青,回到房間,對坐在那裡的大隊長姚潤雨和一隊隊長姚過生說道:「我在城裡找到遣送站了,就在城裡西南方向的城外,和收審站是隔著一堵牆。是公安局領導的。我是先到的公安局,找到公安局的一個熟人,政審科的馬科長,他給我指的地方。他問我找遣送站有什麼事,我就給他講了你們辦窯的事。馬科長告訴我,遣送站歸公安局管,他告訴我,遣送站的站長姓衛,叫衛東星,是個年青小伙。馬科長告訴我,讓我給衛站長報他的名子就行。臨走時,馬科長告訴我,窯場千萬別收留犯過法的人」。

  姚過生聽罷,連忙肯定的說道:「人沒有問題,老油頭親自帶的」。老外交聽罷,說道:「這就好,只要人沒有問題。明天我再去,今天我到遣送站,沒有見到衛站長」。他停了停,又問姚過生道:「有被抓去的人沒有」?

  姚過生回答道:「沒有,你見到衛站長,千萬別讓他們來咱們窯場就行。他有啥條件,讓他儘管說,我都答應」。

  姚潤雨和姚過生從老外交家裡出來,天己經很黑了,在大巷,姚潤雨高興地對姚過生說:「我說的對吧,外面的事,找老外交准沒有錯,他本事大熟人多。去年,老書記姚偉義看看老外交老了,想找個人把老外交換下來,我就沒有同意。這跑外的事,不是每個人就能幹了的。你得跟著干幾年,還得會拉關糸才行,還得會看人說話」。

  姚過生看事情有了眉目,也很高興,他點點頭承認道:「老外交有這方面的才能,這不是說的。早上,我聽老油頭告訴了我,窯上出了這麼大的事,我的頭都大了。真是老虎吃天,沒法下爪。我想著這事凶多吉少,不想老外交一天就把事情弄出了眉目,真佩服佩服」。

  姚過生和姚潤雨在大巷口那裡分了手,姚過生沒有回家,他要把這喜訊告訴老油頭和幹活的工人,安定一下他們的心。

  張玉萍這幾天心情特別的好,董小四和董小二就住在她家的西房裡。雖然,隊裡幹活的女人們,路過她家門的時候,總有那麼幾個多舌的女人,要指指點點。有一次,張玉萍在大門口的照壁那裡站著,也聽見了,她裝作沒聽見。她心裡想;丶反正過幾天,我就要請客了,董小四就能正大光明的成了我的男人′。

  到了做飯的時間,張玉萍往鍋里加了水後,她到西房門口那裡,喊董小四起來燒火,董小四應了一聲。聽到董小四答應,張玉萍便又回到灶房,把鐵籠節在鍋上架好,又從那面盆里取出饃饃,裝了大半籠節。這時侯,董小四進來,便坐在灶頭,燒進火來。燒著火,董小四的眼睛總是盯著張玉玉萍的臉上看,滿臉的笑意。張玉萍被他看的不好意思,笑著問他:「看我幹什麼,我臉上有花嗎」?


  董小四往灶里加了些柴,看著火又旺起來,他望著忙著切菜的張玉萍的側身,高興地傻傻說道:「姐,有個家就是好,家裡有個女人更好」。張玉萍被他傻傻的話逗笑了,說:「你淨說一些傻話,家不就是男人、女人、孩子嗎」。

  火灶上燒柴的火很旺,不多會兒,飯就熟了。張玉萍又在後鍋那個小鍋里,炒好了菜,又忙著用麵包布包好了仨個人的饃,還用水桶裝了麵湯,又用小菜盆裝好了菜,準備送到老油頭家裡去。大門傳來聲響,老油頭走了進來,看見張玉萍裝好了飯,便說道:「今天我來取飯,你都送了兩天了,怪辛苦的」。

  第四十二章

  張玉萍把湯桶用另一塊面布包好,交給老油頭,笑著說:「那就謝謝老油叔啦。今天有消息嗎」?老油頭接過張玉萍替過來的飯,對她說道:「昨天是星期日,老外交去了遣送站,又沒有見到人,白去了一躺。今天是星期一,老外交又去了。下午他回來就知道消息」。張玉萍嘆息了一聲說:「國家為啥要成立這麼一個機構,沒有它多好」。老油頭笑著說:「不這樣,全亂了」。張玉萍又嘆息了一聲,說:「不都是為了生活嗎」。

  今天是星期一,老外交是第三次走進了遣送站的大門,開門的那個中年人,看見又是那個面目和善的老人,又來找衛站長,他口氣和緩了許多。當老外交問他衛站長的時候,他用手指了指會議室,說:「星期一早上是例會,在會議室」。老外交看見他還沒有轉身回門房,趕緊問道:「會議得多長時間」?「下班」。那中年人只說了兩個字,便回門房裡去了。

  老外交推著自行車,走到遣送站的院子裡,院子不大,北面有一排的平房,平房看起來是辦公的地方,每個房間門口,都掛著一個牌子。老外交在第三個房間門口,看見門旁的的牌子上,寫著幾個字「衛站長辦公室」。他便在衛站長房間的門前的台階那裡,支好自行車,在台階上坐了下來。他心裡想著:「你開完會,總要回房間,我就在你的房門口等你」。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於,會議室那邊的門開了,有十多個人從會議室出來,其中一個手拿著筆記本、三十歲上下的年青人,經直走向老外交這裡。他走到門口,看見剛站起來的老外交,問道:「大叔,你找誰」?老外交看了這個年青人一眼,猜出來,這大概就是衛站長了,連忙滿臉堆笑地說道:「我找衛站長」。那年青人看了他一眼,說:「我就是,房間裡說吧」。

  衛站長開了門,把老外交讓進房間後,又給老外交倒了一杯開水,問道:「大叔,你找我有什麼事」?老外交仔細看了一眼眼前這個年青人,長的很英俊,一身黑色的中山服,與他很般配。便說道:「公安局的馬科長讓我找你」。

  衛站長站在那裡,看著老外交,奇怪地問道:「那個馬科長」?

  「就是政審科的馬科長」。衛站長馬上明白過來,臉上帶著笑容,囗氣也熱情了起來,說:「你說吧,找我有什麼事,我能做到的,儘量辦」。

  老外交習慣性的摸了一下頭,說:「我是北嶺村的外交,我們村新開了一個窯,招了幾個外省的工人,才幹了沒有幾天。就在前幾天的晚上,你們的工作人員去了那裡,我們現在不得不停工。你看,能不能放過我們村?我們的錢投進去了,還沒有一毛錢的收益呢」。

  衛站長微笑了一下,說:「我知道這件事,那倆個工作人員都給我匯報了」。他停了停,做出為難的樣子,說:「按理說,你是馬科長介紹過來的,又是村幹部,我應該儘量體量你們的困難。可是,大叔」。衛站長在辦公桌前坐了下來,他看著老外交,說:「我們的工作也得干呀。你知道,我們的工作,就是遣送流竄人員的。其它的事,我儘量幫助你,這件事,怕是不好辦」。衛站長說到這裡,雙手一攤,表示愛莫能助的樣子。

  老外交不虧是久經外交場面的人,這樣的回答,他見的多了。只見他笑著奉承道:「馬科長讓我找你,知道你肯定能辦了這件事」。然後,他把頭奏到衛站長耳朵前,小聲地說:「我知道你們機關生活清苦,送你們二十斤棉籽衛生油,改善改善生活,怎麼樣」?

  衛站長低頭不語,老外交看看他的話打動了衛站長,便又小聲說道:「這油,你們機關人員都吃,誰會往外說?再說,生活改善,手下的人還會誇你關心他們的生活」。衛站長翻看著辦公桌上的日曆,又抬頭看了看窗戶的外面,微笑了一下,小聲的說道:「工作上的事,總得干呀」。老外交乘勢小聲說道:「日後你們缺個油、面什麼的,到北嶺村找我就行了。你說呢?再說,就是幾個干苦力活的人,你們多抓幾個人,少抓幾個人,沒有多大關糸」。

  衛站長下了決心,他平靜地對老外交說道:「看在馬科長的面子上,我就幫你這一次。日後工作緊張了,我也沒有辦法」。老外交聽罷,高興地說道:「衛站長是個聰明人,日後工作緊張的話,提前給我傳個信,保證不會給你出露洞。棉籽衛生油,我明天就給送過來。衛站長,你還需要點什麼」?


  衛站長連忙搖了搖頭,他很高興,心裡想道:「這個老頭,又會說話又會辦事。日後我要是有什麼事的話,興許還會用到他′。

  衛站長親自送老外交出了大門,那個看大門的中年人,大瞪著眼晴,他不知道這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是什麼來路。老外交出了遣送站的大門,和衛站長告別後,騎著自行車,從城中穿過,準備回家。他今天非常的高興,心中暗暗想道:丶今天這事辦的順利,又多了一條門路。日後,大隊窯場要是開乾的話,今天算是鋪好了路′。

  大街上,這會兒自行車多了起來,老外交怕別人碰到他,他便下了自行車,推著自行車慢慢走著,心中想著剛才的事;丶看上去衛站長這麼年輕,辦事果斷,這小伙子說不定那會兒就會調回公安局裡。有馬科長這層關糸,我平常應該多和他聯繫聯繫,說不定日後還會用得著他′。

  老外交低頭想著心思,不知不覺就走到北郊。在北郊的十字街口旁邊,有一家工農兵飯店,他平時進城,吃飯總在這裡,他往飯店裡看了看,裡面吃飯的人很多。

  未完待續

  第四十三章

  老外交心裡想:丶現在到了吃飯點,何不在這裡吃一碗羊肉泡饃,來慶祝慶祝自己。

  北郊這家國營的工農兵飯店,招牌飯便是羊肉泡饃,在鳳城,非常的有名。城裡的人有事沒事的要到這裡吃一碗,那些三二十里進城辦事的村裡的人,也總要到北郊這裡,吃一碗這裡的羊肉泡饃,然後才回家。這羊肉泡饃可是方圓百里這一帶,人們喜愛的美食。好多外地的人,到鳳城出差幹什麼的,他看見人們排隊買這種飯,出於好奇,他們便想嘗一下這種飯的味道。他們會對主廚的大師說:「師傅,也給我來一碗洗饃飯」。大師傅會笑著給他說,這是羊肉泡饃,不是洗饃飯。

  進了飯店,服務員會給你一個像小盆一樣的大碗。吃飯的人,會把從家裡帶來的冰涼的饃饃,分成小塊塊,放在碗裡,然後放在羊肉泡饃的大鍋邊的案板上排隊,大廚會給每個碗裡澆滿一碗滾燙的羊湯,讓碗裡的饃泡上一小會兒。然後,又把羊湯倒回鍋里,重新給裝上大鍋里的菜,那菜是羊雜、羊血、豆腐、粉條和蔥蒜末。大廚會給每人盛滿滿的一大碗,再放上鹽和調料。最後在澆上鮮紅的辣角羊油,最後,在上面放上十多片羊肉,再放點香菜,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就做成了。你在飯店門外都能聞到羊肉的香味,羊肉是熱性,大補身體。

  老外交在售票台那裡,排上了隊,他從口袋裡摸出錢和糧票。輪到他的時侯,他對那女賣票員說道:「一碗素羊肉泡饃,一個餅子」。那女賣票員給他撕下兩張票,冷冷地說:「一毛七分錢,一兩糧票」。

  老外交沒有說話,他數好了錢和糧票,交給了那個女賣票員,然後,從櫃檯上拿走兩張票,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丶買票吃飯,又不欠你的錢,幹嗎給人個冷臉」。

  這會兒人少了些,老外交打好了飯,就在旁邊的一個空桌子上吃起來。吃著飯,他又想起來還有一件事情沒有辦,他還得到縣生產資料公司去一躺,看看化肥到了沒有。

  傍晚,老外交回到了家,一隊隊長姚過生在他家等他。隊長姚過生看到進門的老外交,一臉高興的樣子,就知道遣送站的事辦的八九不離十了。他笑著問老外交道:「今天辦的怎麼樣」?

  老外交停好自行車後,滿臉高興地對隊長姚過生說道:「成了,只是得給人家送二十斤棉籽衛生油。你明天早上,讓君虎到供銷社買一個能裝二十斤油的鐵油桶,回來把油裝好送到我這裡,我明天就給遣送站送過去。送佛送到西,我看連鐵桶也送了吧」。「能行,隊裡還有一百多斤衛生油,明早我就讓君虎辦這事」。姚過生高興地答應一聲,又問道:「明早工人可以在窯場幹活嗎」?

  老外交點點頭,肯定的答道:「能行,你讓工人幹活就是了」。

  清早,董小四他們又開始整理場地,準備幹活。張玉萍又來到窯場做飯,隊長姚過生給社員派完了活,也騎車來到了窯上,在場地邊,董小四和在灶房做飯的張玉萍,看見了他,便和他打了招呼。

  姚過生今天心情特別的好,他和董小四說著話,還看了一會兒董小四在平場地,!董小四平的很認真,他不時地彎下腰細細地察看著。姚過生心裡想;「總算雨過天晴,想干件事真不容易。遣送站的事算是完結了,說不定以後還會碰上個什麼事」。

  好事多磨

  昨天下午上工的時候,老油頭告訴姚過生,今天要開始裝窯。隊長姚過生按照老油頭的提議,讓姚君虎到窯場那裡,把董小四他們仨個人的干透了的磚坯,清點了數。今天早上,隊長姚過生便把願意在窯上干裝出窯的姚成成、姚鐵旦、還是姚末久,仨人派來窯上見老油頭。隨後,姚過生給社員派完活,讓幾個幹部帶著幹活去了。他不放心窯上的事,便背著鐵鍬朝窯上走來。終於要裝窯了,他想到窯上看看,他還沒有見過裝窯呢。


  窯場,董小四的磚坯架旁,老油頭正在給姚成成、姚鐵旦、還有姚末久講解怎麼背磚坯。隊長姚過生走過來,剛站在他們的身後,還沒有靜靜的聽,被老油頭他們看見,便打了招呼。隨後,老油頭又開始講起來。他拿來一條多餘的做磚坯的凳子,在上面放兩塊磚坯,擺成八字形。然後講道:「你們看,這樣擺磚坯。先在八字磚坯上面,放四塊磚坯,再立放兩塊成八字形,在再上面放四塊,然後兩塊兩塊地十字平放」。老油頭講到這裡,指了指擺好的磚坯的上面說:「在這裡,兩塊磚坯要伸出來三分之一,最後,在上面十字相交放四塊磚坯就行了。這就算成了,很簡單的」。

  仨個人認真聽完老油頭的講解,便試著擺起來。老油頭攔住他們,又說道:「你們別急,我給你們講講怎麼背」。他說著,從地上拿起一個新買的、帶棉帽子的、厚實的棉馬甲,穿在身上,這種馬甲,是專門為裝出窯背磚特製的。老油頭穿好馬甲,又從地上拿起一付新買的、用小傳送帶做的背帶掛在身上。然後對仨個人講道:「你們看好,背靠後站,後背緊靠磚坯,用雙手把背帶,掛在下面最外面的那一個磚角上。腰要向上伸一伸,抬頭挺胸慢慢背起來就行了。這裡主要要有兩點;在站起立前,一定要先伸一伸腰,不然,背不了幾次,在後腰部那裡,就會磨破。還有,不能低頭。低頭磚準會掉下來,打中自己的腳,現在開始練習吧」。

  老油頭講完,隊長姚過生看姚成成他們仨個人在認真的學擺磚坯。便問老油頭道:「裝窯師傅還沒有來」?

  未完待續

  除夕祝福

  明天就是新年了,感謝近一個月來,幫助過我的尊敬的審核編輯、和關心我的作品的尊敬的讀友,我會銘記於心。在新年來臨之際,謝謝大家。

  人這一生,遇見的人有無數,能了解你的人,是你的知己。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拉你一把的人,是你的貴人。做人,我會記的感恩。

  祝各位新春快樂,恭喜發財。

  二零二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城邊農夫

  第四十四章

  老油頭回答道:「說好的八點開工,他應該快到了」。

  姚過生和老油頭正說著話,只聽得背後,場子那邊的路上,傳來自行車的響聲。姚過生和老油頭回頭一看,看見一個車后座的架子上,捆著行李的年青人,飛塊地騎了過來。老油頭向姚過生用手?一指,說道:「看,他來了」。

  來人騎到了幾個人面前,下了自行車,他看了幾個人一眼,然後微笑著對老油頭說道:「老油哥,你們早到」。老油頭看著這位年青人,說話非常的客氣,說:「常有,路上辛苦了。走,先到灶房喝口水」。說完,老油頭告別了姚過生,幫忙把那年青人的自行車推上,向灶房走去。

  隊長姚過生第一眼看到這位年青人,就對他印象不好,這人三十歲上下,中等的個子,大背頭,吹火的嘴,倒八字眉下,一雙陰沉的眼睛,給人一種不自在的感覺。姚成成、姚鐵旦、姚末久仨個人看見老油頭對這位年青人這麼客氣,有些不解。姚末久便對隊長姚過生說道:「老油頭是一個燒窯的大把式,怎麼對一個裝窯的年青人這麼客氣」。姚過生看了一眼姚末久,笑笑說道:「不知道,窯上這活,門道深著呢,老油頭對這個年青人這麼客氣,自有他的道理」。

  姚過生說的沒有錯,老油頭自有他的道理。他在窯場幹了幾十年,深知新窯裝窯的重要性,這新窯沒有見過火,窯內濕度大,窯壁和砌窯頂的土坯,都還是不結實的黃土,弄不好會磚倒窯毀。這磚坯裝進窯里,底層的過橋磚得和風道煙囪對齊,一排排的磚坯還得留三指寬的縫。攔火圈還得擺緊擺結實。斜度還得留好,從窯底的火灶開始,到窯頂那裡,少說也得有三丈多高,這攔火圈斜度在四尺五寸,有八十多層高。這攔火圈是由只有二十四公分長的土磚坯,一塊一塊地擺上去的,那技術要求是很高的。斜度小了,到窯頂那裡掩不住窯頂中間的氣口。斜度大了,擺不到頂就會倒塌。攔火圈的斜度從下到上,還必須斜的似一條線,中間不能有凸出,有凸出的話,當火燒到磚坯發白的時候,磚坯必然會掉下來,使火灶沒辦法再燒,一窯十多萬的磚坯,全部′會變成次品磚,會少賣多少錢。

  擺好攔火圈後,裡面裝的磚坯還得一正一斜,行是行,樣是樣,挨窯壁的地方,還得記得底下風口的位置,

  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