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第一章>
開卷
天色陰沉,冷風如刀,割在人臉上生疼。北嶺村外,那片凍的硬邦邦的土地上,張虎子、姚君虎和姚金鐘,還有十多個五十多歲的老社員,正圍著那一大堆肥,準備將其敲碎翻勻。
張虎子雙手緊握鎬頭,高高舉起,使足了勁,朝著肥堆猛地砸下,只聽」咔」的一聲,鎬頭被彈了起來,只在肥堆上刨出了一個小小的白白的小坑,卻震的他手掌的虎口發麻,他咬咬牙,又用鎬頭刨了一下,又一撬,一塊被凍的結實的牲口糞被刨了下來。張虎子呵出一口氣,嘟囔了一句:「這鬼天氣,糞凍的像鐵似的「。
姚君虎見狀,也輪起了手中的鎬頭,用力輪了下去,也刨下了一小塊,姚金鐘在那邊,也使勁地用鎬頭在刨著。那十多個老年的社員,站在肥堆的外面,看著他們三人在刨糞。寒風中,他們站在那裡不停地跺腳,看看他們仨人刨下了不少。那十多個人中,一個叫老康頭的社員,叫他們仨人出來,他們十多個人進去,用鐵鍬把刨下來的糞翻到另一邊去。
太陽終於出來了,起初只是淡淡的金色,慢慢的,光芒變強,照亮了整個田野,也驅散了眾人身上的寒意。陽光灑在翻起的肥堆上,那些被敲碎的牲口糞,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邊。
張虎子停下手中的鎬頭,看了看手掌中的虎口,被震得咧了幾道小口子,還滲出血來,他有些氣惱,扔掉鎬頭,高聲對眾人說」凍的這麼硬,歇歇吧,等太陽曬曬再干」。說完,他不等眾人回應,一個人出了肥堆,來到肥堆的南邊,靠在肥堆上,躺在那裡,曬起了太陽。眾人看見張虎子在那裡曬太陽。也紛紛停了下來,坐在原地休息。姚君虎和姚金鐘他倆也來到了張虎子身邊,躺在肥堆那裡。冬末初春的太陽下,覺得溫暖舒服極了。
姚君虎曬了一會兒太陽,側過身子,看著張虎子問道:「虎子,聽說你昨天和姑娘見面,成了嗎?″張虎子臉朝上躺在那裡,這會兒,正被太陽曬的舒服,眼睛都不睜開一下,漫不經心地說道:「我沒有去和姑娘見面。」姚金鐘躺在張虎子的另一邊,他聽張虎子這麼說,坐了起來,有些不解地問:」這是喜事,你為什麼不願意見人家姑娘呀?「張虎子坐了起來,看了看兩人,說:「沒錢,我想結婚遲些。再說,我也見這刨大糞的活,夠了,想找個掙錢的路「。
姚君虎和姚金鐘笑起來,姚君虎笑著說:「你才刨了幾天呀,你就夠了。″張虎子有些不服氣的看了姚君虎一眼,說:」咱們仨個是同學,從十四歲初中畢業干起,現在,咱三個都二十歲了,六年,那一年不刨大糞?你說刨夠了沒有?反正我是夠了″。他停了停,又躺了下去。漫不經心地說道:」算了吧″。
三個人又躺了下去,張虎子的話,深深震憾了姚君虎的心,他沒有說話,躺了一會兒,又坐了起來,望著遠方,明媚的陽光下,能看的很遠,連遙遠的南山,那一條一條的山溝,都能隱隱約約的看的見。張虎子半會兒不見姚君虎和姚金鐘說話,他睜開眼睛,看了姚君虎一眼,看見他坐在那裡出神,便慢吞吞地認真地說道:」君虎,你沒有我這麼好的運氣了,你得努力,「姚君虎微笑著,看著張虎子說道:」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只要你認認真真,我就知道你要說胡話了,你說吧,我聽著。″你已經和王紅梅戀愛了,遲早要結婚,然後生個下一代。」姚金鐘躺在那邊,聽張虎子這麼一說,」撲哧″一聲笑出來:」接著刨大糞″。說罷,他和張虎子哈哈大笑起來。
姚君虎微微笑著,看了倆人一眼,沒有說什麼。他們三人關糸最好,只要到了一塊兒幹活,張虎子總要和姚金鐘編排他幾句,開心開心。只是,今天這個玩笑他覺的不好笑,有些沉甸甸。
姚君虎望著姚金鐘,問道:」你呢?怎麼沒聽說你相親呀?」姚金鐘坐了起來,往遠方望了一下,嘆口氣說:」你知道,我家成份不好,上門提親的本來就少,有了一個提親的,姑娘一聽我家的成份,就不願意見面了」。姚君虎看見姚金鐘情緒有點低落,安慰道:」你釘掌能掙到錢,只是婚姻沒到,遲早會有姑娘看上你。」聽罷姚君虎的安慰,姚金鐘自嘲道:」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姑娘能和我好好過日子就行。」張虎子剛想說姚金鐘幾句,姚金鐘連忙用手捂住張虎子的嘴,看著他,笑著說:」你千萬別開囗,開口我就知道你要放屁了」。三個人又大笑起來。
每年到冬天的時候,北嶺村三個生產隊的幹部,就像侯鳥一樣,紛紛辭職,好似這寒冷的季節,也凍住了他們繼續管事的熱情。大隊幹部,北嶺村革委會主任姚潤雨,無奈之下,接過了臨時記工員這一攤子事。雖然各隊沒有了隊長,因為還有些社員,為了多掙幾個工分,在這農閒的季節也不歇著,便會自覺組織起來,去地里幹些農活。冬天的地里,天寒地凍的能有什麼農活?只有翻大肥堆。各隊都有這麼一個大肥堆,是隊裡幾十頭牲口一年拉的糞,和上百大車的糞土組成的。農閒的時侯翻上一遍,讓它里外熟透。每年到農閒的時候,那些想幹活的社員,便被姚潤雨派去翻各隊的這個大肥堆。他得每天下半天的時候,騎上他那輛破舊的自行車,三個隊跑跑,給幹活的社員記工。
今天,他看了看太陽,覺得時間差不多到了,便騎上那輛舊自行車,來到村子的東南方,一隊的地里,那個叫百畝棉田那裡,那裡有一隊的大肥堆,一隊幹活的社員都在那裡。遠遠地,姚潤雨望見,在大肥堆的中間,有十多個人在低著頭幹活。他騎到了近前,看見除了十多個和他同令的老年社員外,還有姚君虎、張虎子和姚金鐘三個年青人。他笑著說道:」三個隊幹活的人,就你們三個是年青人,從去年冬天干到現在。你們三個人是我們村年青人的榜樣,熱愛勞動,將來一定有出息。」聽完姚潤雨的話,姚君虎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老康頭和那十多個社員,看見大隊主任姚潤雨來了,便互相招呼著,從肥堆中間,幹活的地方走出來,各自從囗袋裡,掏出自己的記工本,讓姚潤雨記工蓋章。記工本是統一印製好的一個小冊子,分成六張十二頁,每個月記一頁。姚潤雨記著工,嘴裡還念著:」二月五日翻肥一天」。記完工,姚潤雨看了看太陽,說:」再干一會兒,差不多了,你們就收工,我得到二隊、三隊那裡記工,今晚還得開個會」。
第二章
大清早,姚過生還沒有起來,他在院子裡養的那頭小花豬,開始在豬圈裡亂叫起耒。他只好慢慢起來,生怕驚醒了老伴,悄悄地穿好衣服,下了炕,來到桌子那裡看了看檯曆:一九七五年二月六日。老伴還在睡覺,他輕手輕腳地來到院子裡,四九天的清早,還是特別的冷。院子牆角那裡,那棵十幾年的老棗樹,光禿禿的樹枝上,掛滿了白色的霜。院子裡,地面上也有一層薄薄的白白的一層霜。他覺得那冰冷的霜氣,直往衣服里鑽,低聲自言自語道:」這麼冷,怪不得豬在叫食」。他來到灶間,看到水桶里的水被凍的結結實實,便用切菜刀的背,使勁打了幾下水桶裡面的冰,才把冰打破,從裡面舀了幾瓢帶冰的水,倒在煮豬食的專用的鍋里。然後用火石打著硝棉,引著灶里的乾柴。他看著灶里的火慢慢旺了起來,便在灶房的角落裡,找來一個小板凳,坐在灶前燒起火來。他看看灶里的火漸漸小了下去,又往裡面加了一把棉花柴,這才從旱菸袋裡,裝出一鍋煙,用灶里的柴火,點著了煙,慢慢地抽了起來。
姚過生五十多歲,由於長年在陽光下暴曬的原故,他的臉顯現出古銅色,額頭上留下了深深的歲月的印記,他的眉毛濃密,眉梢上揚,透著幾分堅毅與果敢。雙眼深邃,眼眸中閃爍著歷經滄桑後的沉穩與睿智,偶爾流露出的凌歷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讓人不敢輕易懈怠。高挺的鼻樑下,是一張總是緊抿的嘴唇,周圍一圈灰白的胡茬,顯得有些不修邊幅,卻也增添了幾分豪邁之氣。
說起姚過生的性格,那就像這黃土地一般,樸實、堅毅且重情重義。年青時,他參加過抗日游擊隊,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在生死邊緣徘徊,這段經歷鍛造了他鋼鐵般的意志與無畏的勇氣。現在,雖然是平凡的勞動生活,那份深入骨髓的堅強從未消失。
說起姚過生樣樣精通的各種農活,還是當年游擊隊被打散後,日本兵到處搜捕游擊隊員,他不得不逃亡在外,在外地干長工的時侯,學會了春種秋收,犁樓耙耘麼各種農活。
鍋里的水開了,姚過生站了起來,從旁邊的草面袋子裡舀了兩碗草面,倒進鍋里。他又在灶里加了些柴,看火旺了起來,便慢慢在鍋里攪拌起來。煮了一會兒,他看見鍋里的汽泡越冒越多,看看有八成熟了,便端起熱氣騰騰的豬食,快步走向豬圈。那頭養了一年才三四十斤的小花豬,聽見腳步聲,早立起兩隻大耳朵,仰著頭,瞪著兩隻不大的眼睛,看著主人把豬食倒進食槽里,便用長鼻子聞了聞,開始吃了幾口,然後又用長鼻子在裡面聞來聞去。
姚過生在一旁看著,苦笑了一下。用草面餵豬,還是他發明的。去年,公社號召社員一家養一頭豬,這是硬任務,他給社員開了幾個晚上的會,會上,大夥議論紛紛,說人還吃不飽肚子,拿什麼餵豬?這是個實際問題,他思來想去,便給大夥發明了這個用草面養豬的方法。這樣,豬有了吃的,任務就完成了。不過,草面實在沒有營養,大部分社員的豬,一年多了,都才幾十斤重。他是隊長,也帶頭養了這麼一個寶貝,一頭黑頭白身的花豬。公社幹部一年要下來幾次,檢查社員養豬的情況,社員家家都養著,只是賣大豬的社員很少。
餵完了豬,天才放亮。姚過生看了一眼睡覺的房間,房間裡,傳來了老伴陣陣的呵嗽聲和翻身的聲音。他停下了腳步,聽了一會兒,老伴再沒有呵嗽,他才放下心來。幾年前,兒子在部隊上犧牲後,老伴思子心切,便得了慢性呵嗽,一直看不好。使得他常常發愁,才五十多歲,身體就這樣,這可如何是好,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他輕輕開了大門,走了出去,想到地裡面看看,這是他幾十年的習慣。寒冷的大清早,大巷裡沒有一個人,他站在那裡,左右看看,然後沿著大巷向村外走去。
村外,田野上有些白茫茫的霧,姚過生站在村邊的路旁,這裡的兩旁都是麥田、在初春寒冷與霜霧的肆意塗抹下,那一片連著一片的麥苗田,像是大地上冒出的細密針芒,頑強地刺透著嚴寒料峭的寂靜。天空是一片白茫茫的景像,包裹著天地間的一切,似要將這初生的春意再度冰封。太陽在白霧後瑟縮著,偶爾灑下幾縷微光,卻也被凜冽的寒風撕扯地七零八落,毫無暖意地鋪在原野上。
姚過生走近那片麥田,方能看清麥苗的模樣,它們纖細的葉片上,凝著一層薄薄的白色的霜花,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水晶飾品,每一片都閃爍著清冷的光。麥苗尖兒上掛著的露珠,被凍成了微小的冰粒,如同細碎的鑽石,點綴著這片嫩綠的田野。麥葉在微風中瑟瑟發抖,互相摩挲著,發出沙沙的細響,似在彼此安慰,又似在共同抵抗這徹骨的寒冷。
<未完待續>
第三章
他看了看這片白霜復蓋下的麥田後,又繼續沿著大路往前走,前方不遠處,是一條南北向的土溝,土溝不深,有三尺多深,卻很寬,溝里是一條大路,是通往北面十里外帝陵村的路。他沿著路,上了溝東,這裡是一隊主要的麥田。他站在地頭,這會兒,陽光從白茫茫的大霧中穿透了下來,明亮了許多。他放眼望去,深綠色的麥田,連著麥田,向北望去,看不到頭。
這會兒,白茫茫的濃霧又蓋了過來。剛才,還能望見的麥田,這會兒,又隱入了白茫茫的霧中,什麼也看不見,也分不清東西南北。
姚過生站在那裡,回頭望去,村莊也隱入了大零中,他裝了一鍋旱菸,用火石打著了硝棉,慢慢吸著煙,看見吐出的煙和大霧化作了一起。他不急,他在等大霧散去,他用腳踢了踢田埂,田埂上的泥土被凍的硬邦邦的,裂開了一道道的縫隙,像是大地乾涸的嘴唇,渴望著春雨的滋潤。偶爾有幾株去年的乾枯的狗尾草,從土縫中探出枯黃的身子,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著殘軀,像是堅守陣地的老兵,見證著歲月的更迭與季節的輪迴。而在前面的不遠處,麥苗上還殘留一些未化盡的積雪,它們像是大地被遺忘的棉被,固執地蜷縮在那裡,遲遲不願融入春的懷抱。
姚過生站在那裡,抽完了一袋旱菸,接著又抽了起來,思緒在慢慢展開。年前,臘月二十五那天,大隊書記姚偉義和主任姚潤雨來他家看望軍烈屬的時候,倆人和他談過話,想讓他今年繼續干隊長,他還沒有答應他們。他覺得他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精力有些不濟。加上前幾年,他的獨生子,又在部隊上,因為意外事故犧牲,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這幾年,雖然還幹著隊長,他是硬著頭皮,咬著牙乾的。去年,他雖然給姚偉義和姚潤雨提出了辭職,可是,姚偉義和姚潤雨沒有答應。
吸著煙,他想著這幾年當隊長,有些費勁,生產隊裡的人口越來越多,他們隊又是個大隊,占了半個村子,五百多口人,吃喝拉撒,全靠他一個人操心,交公糧,上農業稅,還有公社時不時布置的任務,雖然他盡心盡力了,可是多年了,社員的日子還是過的緊巴巴的。再說,現在的年青人,越來越不好指揮。
他吸著煙,想道;」自己也許就這個能力吧,盡心了」。這會兒,大霧漸漸地退去,陽光又照耀了下來。他放眼望去,遠處,幾棵光禿禿的樹突兀地立在原野上,樹枝、瘦骨嶙峋的手臂,指向蒼茫的天空。樹上掛著的冰凌,在微風中叮噹作響,宛如大自然奏響的冷冽的樂章。樹下,是一片斑駁的陰影,與周圍明亮的綠色麥田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增添幾分寒意與孤獨。
望著眼前的一切,姚過生的心情開郎起來。昨天,書記姚偉義從公社回來,在大巷碰到他,又給他說了讓他當隊長的事,姚偉義還講了他也想退下來的事,只是還沒有培養好接班的人。姚偉義告訴他,大隊看中了一隊的姚君虎,想讓他再干兩年,把姚君虎帶一帶,這使他有些為難,不干吧,姚偉義說出來了,帶人這是大事。干吧,他心累身累,沒有精神。
茫茫的大霧散盡,陽光明媚。姚過生彎下腰,扒拉了幾下濕濕的麥苗,陽光下的麥苗,格外的有精神。他心裡想著;」看這苗情,清明時節有一場好雨的話,畝產三百多斤,應該沒有問題。
孩子們還沒有開學,現在,村莊那裡,傳來了孩子們的嬉戲的歡鬧聲,奔跑的腳步聲和大呼小叫的聲音,還加雜著公雞的打鳴聲和狗的狂叫聲。姚過生抬頭看了看太陽,快到了吃早飯的時間,他整理了一下心情,心想;」干吧,不就是兩年嗎。自己還想給隊裡打一面深井″。其實,他還想帶帶姚君虎,他也覺得他不錯。
姚過生往村里走著,又回頭看了一眼背後的麥田,那綠色的望不到頭的麥田似是在等他回歸。他也捨不得今年長勢這麼好的麥苗,便下了決心,「干吧,才五十多歲,再干兩年沒問題」。
第四章
姚君虎今天剛吃完早飯,他洗完鍋碗,又把洗鍋水餵了羊喝,他又喊大弟姚君厚給羊餵了草,正拿上鎬頭,準備出門去幹活,只見大隊書記姚偉義和大隊主任姚潤雨邁著大步走進來。他連忙把倆人迊進正屋,父親睡的房間,那裡有爐子。姚偉義和姚潤雨進了正房,在正房內走走看看,又抬頭看看房子上的屋架和木料,大隊主任姚潤雨邊看邊讚嘆道:」新房子就是不錯,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姚偉義也在正房內轉了一圈看了看,微笑著問站在一旁的姚君虎:」去年蓋房子能花多少錢?」
姚君虎站在那裡,心中有些不安和緊張,老父親吃完飯,就到隊裡的飼養場去了,晚上才能回來,他說隊裡一頭母牛快要生產了,大概就在這幾天,他得和另一個飼養員喜哇換班照看著。父親剛走,姚偉義和姚潤雨就進了門。平時,大隊幹部很少到他家來,今天,姚偉義和姚潤雨同時來到他家,他還沒見過,他有些忐忑不安。去年秋天,他家為了蓋房,從大隊磚場借了五千塊磚和一萬片瓦,還欠在大隊帳上,到上樑的時候,錢不夠,他父親又從大隊借了一百塊錢。現在,兩人的到來,是不是要錢來的吧?他見姚偉義動問,便緊張不安地回答:」五間房下來花了七百多元,都是借的,糧食吃了六百多斤」。姚潤雨有些驚呀,說:」吃這麼多糧食,那你得借多少呀?」」姚君虎看著他說:」幾乎多半糧食都是借的。我三個姐姐家,舅舅家、姨家,都借遍了。」姚偉義看見姚君虎身子有些輕微在抖,又看見他穿的單薄,以為姚君虎有些冷,便提議說:」太陽出來了,咱們坐在房門口說會兒話吧。」
姚君虎家東面的圍牆很低,牆外,就是生產隊的麥田,現在,太陽出來有一桿高,滿院裡陽光明媚,新蓋的北房門口,更是溫暖如春。姚君虎搬來兩個小板凳,放在北房門囗,讓姚偉義和姚潤雨坐下。又從父親的房間裡,拿出暖水瓶,倒了兩碗開水,放在倆人面前,。這時候姚君厚從西頭小房間裡出來,上羊圈那裡,看羊吃草,姚偉義關心地問姚君虎道:」君厚還經常犯病嗎?」姚君虎點點頭,答道:」還是老樣子,天熱的時侯好一些。」大隊長姚潤雨滿臉堆笑地問道:」你和紅梅的婚事定了嗎?」姚君虎聽見姚潤雨問他的婚事,有些不好意思,紅了臉,微微笑著說:」
沒有。去年秋天剛蓋了房,現在還沒有能力定婚」。
姚偉義和姚潤雨倆人,東拉西扯地問些閒話,這更讓姚君虎心情緊張。他心裡不安地想到;」看樣子,兩個大隊幹部怕是不走了,大概是想等父親回來要帳。可家裡那有錢呀,去年冬天年終分紅的時候,他家的錢,除了小隊扣除的口糧錢和二斤棉籽油錢外,剩餘的幾十塊錢,被大隊扣去全部還了帳。現在,姚偉義和姚潤雨又來要帳,父親肯定拿不出來錢,莫不是……,莫不是想拿一點東西頂帳?」他看了看空蕩的新房內一眼,裡面除了他睡的那個板櫃床外,連一把椅子也沒有,唯一值錢的,就是羊圈裡那三隻母羊。他看了羊圈那裡一眼,三隻母羊靜靜的站在羊圈裡,盯著他們看。那三隻母羊是姚君厚每天割草餵養的,父親每年都會留下小羊,賣掉一隻母羊,賣的錢,除了給姚君厚看病外,再還上姐姐們一點錢。想到這裡,他橫下了心;」怎麼著,也不能讓他把羊拉走」。
姚偉義和姚潤雨互相看了一眼,姚偉義口氣誠懇地說:」你父親不在家,我就直接給你說吧」。姚君虎聽姚偉義這麼說,心中沉重了下去,冷冷地想道:」終於明說了,不就欠那麼幾百塊錢嗎,我父子倆人還在生產隊幹活頂帳,還怕還不了你大隊不成,還用得著你兩位大人今天親自上門討要」。想到這裡,他臉帶寒霜,說道:」有什麼話,直說吧」。
老書記姚偉義看見姚君虎的臉色,由紅變白,由白髮黑,語氣生硬,心裡不安的想道;」壞了,這小子怕是不答應當幹部」。姚偉義年青時有這方面的經歷。土改時,他還年青,有又小學文化。那時候,他整天想著出去,給公家干,到那裡都會搶著要他。要是當年出去的話,現在,最少也是公家的幹部了。想到這裡,姚偉義用同情的囗氣說:」我知道你家困難…」
姚君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囗氣越越冷:」不用,你說吧」。
姚潤雨坐在一旁,聽著聽著暗笑了起來,他想:」姚偉義平時開會,都是快人快語,今天是怎麼了,說話吞吞吐吐地,肯定讓姚君虎想到欠大隊的磚瓦錢上去了,他連忙接過話茬,說:」是這樣,君虎,昨晚大隊開會研究決定,覺得你這個人實在,幹活又踏實,還熱心腸,想讓你當小隊幹部,職務還沒有決定。等你一隊班子定好後,再決定你的職務,怎麼樣?」
姚君虎聽完姚潤雨的話,緊張的心情放了下來,臉上也漸漸地紅潤了起來。他用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細細的汗,想了想,微笑著說:」兩位伯伯,我沒有當過幹部,文化又低,怕不行」。
姚潤雨拍了拍姚君虎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你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不低了。要知道,我們這一茬五十多歲的幹部,有個小學畢業的,那就叫文化人。我十歲才上小學,只上了一年學,不也當幹部當的好好的嗎?關鍵是大家都信得過你,覺得你有責任心。這小隊幹部就是為本隊社員服務的,幾個隊幹部帶著大家能把日子過好就行」。
姚君虎還是有些猶豫,他皺著眉頭說:」我怕干不好耽誤了隊裡的事,再說,我沒有母親,我家裡這一攤子事兒,也怕顧不過來。」
」君虎,大隊也考慮過你的實際情況,大家會一起幫著你,你家裡有困難,我們也會想辦法解決。這是個機會,也是一份責任,你好好考慮考慮吧」。姚潤雨說完,看見姚君虎還想推脫,連忙說道:」君虎,不著急,我們給你時間,過幾天咱們再說」。
姚偉義坐在那裡,半會沒有言語,心裡啞然暗笑道:」今天是怎麼了,半會說不到點子上。本來想給年青人說些熱情話,客氣的話,卻不想,成了反話」。現在,他坐在那裡,想著剛才自已說的話,讓姚君虎誤以為他倆是來要帳來了。他想到這裡,自己都覺的好笑。
倆人從姚君虎家出來,姚潤雨望著姚偉義,一直想笑,姚偉義看看他,失聲笑著說道:」我昨天晚上沒睡好覺,頭腦有些不清醒」。
姚偉義和姚潤雨走後,姚君虎也沒有心思幹活去。他看看鍋里的剩飯,夠父親和姚君厚中午吃了。他心中煩亂,想出去走走。出了大門,他左右看看,除了巷口那裡,有幾個小腳老太太在說話外,再沒有一個人影。他想起了自己的戀人王紅梅,他想讓她幫自己拿個主意。剛走了幾步,又轉了回來,尋思著這事,得自己拿定主意才行。
姚君虎本不想當幹部,他想出去干臨時工。這幾年,公社企業、城裡公家的工廠,公社每年都有一兩個招臨時工的指標,放到村里,這幾年,村裡有十多個人都出去了,他也想有機會出去。只是每年,公社下來的指標,
<未完待續>
第五章
在書記姚偉義的手中,只有姚偉義點頭,才能拿到招工指標。本來,他想把新房收拾好,和王紅梅商量一下,把婚事往後推一推,設法從姚偉義手上弄個臨時工指標出去再說。不想,今天姚偉義和姚潤雨倆人找他,談他當幹部的事,這讓他左右為難,又恨又怕。他有心不答應當幹部,又怕得罪了姚偉義,這輩子甭想出去了。有心答應當幹部吧,只怕姚偉義和姚潤雨的目的,不是讓他噹噹小隊幹部這麼簡單,他只怕當個一兩年的小隊幹部,倆人又讓他當大隊幹部,這下子他更出不去了。現在,他從心裡恨起了姚偉義和姚潤雨;」村里還有那麼多的年青人,幹嗎非要看中我」
。恨歸恨,現在,得要決定這件事。這讓他站在十字路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他家的巷底,是一排不高的圍牆,在拐角處,有一個缺口,平時,常有人從這裡跳進跳出。姚君虎走到那缺口處,雙手扶住土牆,輕輕的一躍,便上了土牆,又輕輕地向下一跳,便跳到了牆外。牆外,是隊裡的麥田,麥苗兒現在還沒有甦醒,看上去,是一大片的暗綠色。陽光下,好像還在睡懶覺。沿圍牆邊,是一條羊腸小路,直通村外。姚君虎沿著小路向北走去,路過他家低矮的圍牆的時侯,他還站在那裡,向自家院子裡看了看,看見大弟姚君厚在北房門口那裡曬太陽。
村北處,有一條大路往東,通往另一個村子,東嶺村。姚君虎上了那條大路往東走了沒有多遠,便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往北通往不遠處的一個大土堆,姚君虎拐上了羊腸小道,向那大土堆走去。
那個土堆很大,那個大土堆原來是個烽火台,是個很高很大的烽火台。後來,也不知道什麼年代塌了下來,便成了一個大土堆。後來,有好事的人們,又把它修的方方正正地,看上去就像一個點將台,下面有三丈長,三丈寬,八尺高,上面小一些。村裡的人們,小的時候,都在這裡玩過,長大後,有事沒事,還是喜歡來這裡,站在上面望望白雲藍天,還有那遠方隱隱約約的高山險峰。或者幾個人坐在上面,吹吹牛皮。為了方便上下這個大土堆,後來,又有好事的人,在大土堆的北面,沿土堆斜著修了一條兩個腳寬的小路,通往堆頂。在土堆的南邊,從上往下,被磨得很光滑,連草也不長。那是那些頑皮的小朋友,從土堆下面,一遍又一遍的從這裡往上爬,又從這裡溜下來,把土堆磨出來的。就連那些大人們,還常常說起,小時候,在這裡磨破了褲子,回家挨打的場景。
姚君虎沿著土堆北面的小道,上到了土堆頂上。昨晚,不知道誰在這裡坐過,還燒了很大的柴灰。這會兒,起了些微風,大土堆頂上,那些低矮枯黃的狗尾草,在寒冷的微風中,不住的抖動著,似乎在抗擊著寒冷。姚君虎筆直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地望向前面那裡,那塊百畝棉田那裡。遠遠的望見,那個大肥堆旁,十幾個人影在那裡晃動,他知道是張虎子他們還在翻糞堆。那個肥堆很大,是隊裡幾十頭牲囗,一年拉的糞,還有上百車的墊圈的土肥,得十幾個人幾個月才能翻動一次。
他又極目向東南方向、太陽升起的那個方向望去,陽光下,縣城那裡,能隱隱約約望得見有幾座高樓的輪廓。在那高樓的不遠處,有不少的高大的煙囪,正在冒出團團的灰白色濃煙,沖入高空。
姚君虎站在那裡,一頭漂亮的黑髮,被微風輕輕的吹動著,他仍然一動不動,就像一頭雄獅的雕像一樣,立在大土堆上,又像似山林中的一隻孤獨的猛虎,在靜靜地等待著風嘯山林的那一刻。
這會兒,天空飄過來幾片烏雲,遮擋住了太陽,視野的盡頭,那座城市,像是被一幅薄紗輕掩,隱約出現,又隱約全無。烏雲下,薄霧又如縹緲的輕紗,模糊了天地的界線,也讓那座城市的輪廓變的如夢似幻。
城市的高樓在霧氣中,只露出朦朧的身影,像是巨人在沉睡中露出的脊背,影影綽綽,看不真切。姚君虎呼吸好似有些急促,他的思緒似那無處不在的輕霧,湧來又漂向遠方;」城市的背後,是那座美麗的群山,山的那邊是什麼?是連綿不斷的農田,還是另一個美麗的城市呢?」思緒中,他極目望去,他仿佛看見了,山的那邊,那些錯落有致的建築,像是用積木隨意搭建起來的模型,被柔和的霧賦予了一種不真實的美感。玻璃幕牆在微光下,閃爍著迷離的光點,似是星辰在人間灑下的碎屑,隱隱地昭示著城市的凡華。
隨著陽光逐漸穿透雲層,霧氣開始慢慢地消散,姚君虎仿佛覺得他的身體迷漫在了那霧的空氣中,在那城市的上空,慢慢地漂落了下來,他的眼睛似乎看的見;那城市裡,蜿蜒的街道似那神經的脈絡,在樓群間穿梭著,行人,如同忙碌的螞蟻,在這脈絡上緩緩爬行。偶爾有汽車馳過,閃爍的車燈,在霧中暈染出一團團模糊的光暈。公園裡的樹木鬱鬱蔥蔥,像是一片片綠色的雲朵,浮在城市之中。偶爾有幾聲鳥鳴傳來,卻尋不見鳥兒的蹤跡,仿佛是這城市發出的輕柔夢囈。
城市邊緣的工廠區,煙囪林立,那團團的煙霧,形成了一片片的灰色的幕布,巨大的廠房在煙霧中沉默著,機器的轟鳴聲隱隱地傳來,如同城市低沉的心跳。而與之相臨的居民區,則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陽台上,晾曬的衣物,灰、藍、綠、粉各種顏色,像是百面旗幟在風中招展,偶爾有人影在窗前走動,為這座朦朧的城市增添了幾分人間煙火的溫度。
第六章
又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姚君虎用手輕輕理了理頭髮,他還想飛,他不想回到地面。正當他在空中絕望之際,在天際處,在太陽升起的地方,仿佛有一個隱隱約約的光,一點點的光,他極目想看清那點微弱的光,好像又不見了。這會兒,烏雲布滿了天空,天色暗了下來。微風中,空氣似乎有些寒冷,他一點也沒有覺得。他的腦海里,似有千軍萬馬在奔騰。他在尋找,他焦急地在尋找剛才那一點點的光。他一回頭,看到了那光,那光似乎明亮了起來,越來越明亮,他興奮了起來,迎著那光,飛了過去……。
光明下,有一條彎彎的小河,河邊的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少女的髮絲。河面被霧氣割裂成無數的、細碎的鏡子,倒映著岸邊模糊的景致,分不清那是真實,那是虛幻。
在小河的盡頭,有一灣澄澈的湖,湖水在微風的輕撫下,泛起層層的漣漪,那是風與水的私語,是自然的呢喃。陽光傾灑,湖面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似有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耀人眼目。
湖的岸邊,一座美麗的大學靜靜矗立,校園的建築錯落有致,風格各異,卻又和諧統一。
校園裡,湖岸旁。傍晚,夕陽的餘輝,將校園染成了一片金黃。湖面上,波光粼粼,大學生們,在湖邊散步聊天,分享著彼此的喜樂。那邊的草坪上,男男女女的大學生們在讀書,那郎郎的讀書聲與清脆的鳥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美妙的合唱。
他無聲地流淚了,他胸膛起伏著,他閉上眼睛,仿佛他置身在他們的中間,和心儀的紅梅,交流著那道他心中的解題的方法……
他頭痛的歷害,慢慢的坐了下來,身邊只有乾枯的狗尾草在陪伴著他。
夜幕早降臨了,王紅梅悄悄地來到了他的身旁,他也不知道,直到王紅梅把一件女式灰色的棉大衣披在他的身上,他才清醒過來。他回頭仰望著他的戀人王紅梅,冷靜地問道:」哦,天黑了,這大冷的天,你怎麼來了?」王紅梅依偎著他坐了下來,看著他關心地問道:」你怎麼了?一天都沒有回家,也不吃飯,大伯到我家找你,我才知道你出去了。你在想什麼呢?」
姚君虎望著夜幕中,周圍,那遠遠近近點點如星星的燈火,遠處,東南方向縣城那裡,他用手指給王紅梅看,那裡,一大片光明。他若有所思地對王紅梅說:」前方總是那樣的光明,我們能奔向那裡嗎?」王紅梅笑了,她知道姚君虎喜歡幻想,她輕輕地用她溫暖的少女的手,準備在姚君虎被凍的、冰涼的額頭上摸摸,準備說幾句激勵的話,她卻驚叫著站了起來:」哎呀,你在發燒,燒的燙手」。她雙手拉著姚君虎的胳膊,想把他拉起來:」走,到衛生室,讓胡醫生給你看看,打上一針」。他沒有起來,卻反把王紅梅拉到他的身邊坐下,說:」沒事的,過兩天就好了。陪我一會兒好嗎」?
王紅梅依偎在姚君虎的身旁,她的身上特有的熱烈的少女的氣息,直衝姚君虎的心靈,倆個人靜靜地仰望著、夜空中那點點的凡星,在說著悄悄話,不時傳來愉快的笑聲。過了好大一會兒,王紅梅抬起頭,興奮地看著姚君虎說:」哎,君虎,下午人們在大巷裡,都在議論說,大隊準備讓你當幹部了,是真的嗎」?姚君虎點點頭。王紅梅很高興,說:」你這麼年青,當幾年小隊幹部,再當大隊幹部,然後,嗯,然後……。你怎麼平靜的像沒有這回事似的」。姚君虎望著王紅梅明亮的眼睛,他想說:」你想在這裡干一輩子嗎?」可是,他沒有說出來。點點的星空下,他能看清王紅梅美麗的輪廓,他沒有回答她的話,他知道王紅梅說不出來的」然後」是什麼,只有他心裡清楚他的結局,像姚偉義和姚潤雨一樣,在這個村子裡干一輩子。然後像這大土堆上的狗尾草一樣,春天在這裡發芽,夏天在這裡生長開花,秋天,把種子又種在自己的身邊,然後像這大土堆上乾枯的狗尾草一樣,沒有了生命,完成了一個生死輪迴的循環,再等待來年種子發芽。他拉著王紅梅的手,用火熱的目光,望著對面的王紅梅說:」你想在村子裡待一輩子嗎?」王紅梅搖了搖頭說:」誰想在這裡待一輩子呀,每天太陽出來就上工,天黑就收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忘了春夏秋冬,我現在就干夠了,還別說一輩子,」。她停了停,接著說:」你說現在不干有什麼法。」姚君虎接過話,感嘆了一句,說:」是呀,有什麼法,知道我為什麼不願意乾乾部了吧」。他說完,用手往東南方向那裡指了指。黑暗的夜空下,縣城那裡,顯出一片光明。在這黑暗中,給姚君虎和王紅梅點亮了心中的希望。他說:」親愛的,我天天都在夢想著能在城裡生活,你願意在那裡生活嗎」?王紅梅高興地望著姚君虎說:」那個年青人不嚮往呀」。
倆個人呆呆地坐在那裡,望著遠方的那片似朝霞般的光明,心,早以越過了眼前這條寬寬的、卻只有二尺多深的土溝,飛向了那裡的空中。
停了一會兒,姚君虎喃喃自語道:」聽說城裡都有人推薦上大學了,我也想上大學,我們能有指標嗎?萬一有了指標,姚偉義能給我嗎」?
王紅梅仰起頭,看著姚君虎,她覺得,她的戀人心胸好大,像那夜空中的夜鷹一樣,隨時會展起那雄姿飛向高空,飛向那光明。
姚君虎呆呆地望著那光明,一臉剛毅,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道;」城市,才是我人生的地方,這裡的黃土地,雖然我很愛它,我遲早會再見的。
第七章
雖然,我像極了那個大土堆上的弱小的狗尾草,隨時會被狂風連根撥起,把它吹向未知的地方,我願意,我願意隨風起午,或死,或生。」
他心中的那朵蒲公英花開了,春日的明媚的陽光已經輕柔地灑下,溫暖了漫山遍野的蒲公英,那朵朵黃色的小花,如同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夢幻的金色絨毯。他知道,總有一天,那黃色的小花,會變成一個個小小的小傘,飛向那山川大海,河谷平原,飛向那他心中嚮往的城市。
姚君虎今天走馬上任當幹部,隊長姚過生給他安排了出納、保管、記工員、民兵排長的職務。姚過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讓姚君虎接管隊裡的財務,糧食和給社員記工,是想讓他知道隊裡一年的收入情況和社員家裡的收入情況,為兩年後把隊長這個職務交給姚君虎做準備,他可不想讓姚君虎到大隊當幹部去。
在村口社員上工集中的那棵大槐樹下,隊長姚過生把社員都派走後,對站在一旁的姚君虎說:」走,到大隊部去,今天給你交結出納和倉庫的事,老外交在大隊等著」。
大隊部里,老處交姚福善拿著一串鑰匙,在大隊部院子裡等的心急,說好的今天和姚君虎辦交結的事,這麼長時間了,也不見姚過生和姚君虎到來。他只好從會計室搬了一把椅子出來,放在院子裡,坐在那裡曬太陽,一邊望著那一排倉庫出神。這一排十五間的大倉庫,是一九五八年那會兒建的,房頂是四坡五橫二架梁,風包沿。外表看不出什麼,進到裡面,那裡面可寬了,足足有五丈八尺進深,方園幾十里的村子都沒有這樣的倉庫。那會兒,蓋這大房子是用做吃飯的飯廳用的。當時,是大食堂吃飯,全村幾百囗人都在裡面吃飯,!地方還富餘的很呢。後來,大食堂不辦了,便改做了倉庫。現在,三個大倉庫,一隊占了兩個。東面的一個是一隊的雜物庫,裡面是一隊的一些雜東西,還有棉花籽、、、玉米籽、西瓜子、萊籽什麼的。中間的大倉庫是一隊的小麥庫。西邊是三隊的糧庫,二隊的糧庫不在這裡。老外交姚福善看著這是排倉庫覺的很自豪,這是當年,他們幾個大隊幹部主持蓋的,質量很好。幾十年了,房子一點也不露雨。
只聽得自行車響,姚過生和姚君虎騎著自行車進來,老外交姚福善看他倆人下了自行車,便站在糧庫門口對姚過生說:「你看,這是去年,你們交結時的封條,現在還封的好好的」。然後,他用鑰匙打開了倉庫的門,馬上,一股麥子淡淡的麥香味傳了出來。倉庫里,一人多高的麥子,一直堆到倉庫門口,看上去足足有一萬多斤。打開了門,老外交姚福善對姚過生說道:「過稱吧,交結得過稱」。姚過生搖了一下頭說:」把鑰匙交給君虎就行了。雜物庫你得和他清點清楚」。老外交姚福善笑了,說:「你這倉庫敢過稱的話,最少能多出兩千斤糧食。你真滑得很,從不讓大隊清點你隊的糧食」。姚過生笑著,沒有回答,姚君虎站在一旁,有些懷疑,問姚過生道:「不過稱,以後要是少了怎麼辦?」姚過生看著姚君虎,笑著說:「你不懂,少了我負責」。姚君虎只好半信半疑地地接過鑰匙。老外交姚福善拿出帳本,準備和姚君虎清點雜物庫里的東西,姚過生對倆人說道,:「你倆慢慢清點,隊裡剛開工,事情雜亂,我得先走了」。不等倆人答話,姚過生又對姚君虎說道:「你要是交結完早的話,到咱們建窯那裡去一躺,告訴付隊長馬有財,讓他有空到旁邊的菜地,招呼招乎那裡幹活的人」。
姚過生慌急忙地出了大隊部的門,連忙走進他的家,他家就在大隊部北面,只隔著一條大巷。他今天光想著隊裡的事,把他家的寶貝小花豬忘記餵了。他推開門,看見老伴坐在院子裡,一臉怒氣地盯著他。他也不說話,連忙到豬圈那裡一看,看見槽里有食,知道老伴餵過了,這才放下心來。他看見老伴還在生氣,便陪笑說道:「我給咱做飯去」。
傍晚,姚君虎去姚過生家裡匯報今天交結的情況,姚過生倆口子正在吃飯,看見姚君虎進來,姚過生的老伴急忙拿出一塊熱氣騰騰的紅芙給姚君虎,姚君虎也不客氣,他接過來就吃,他卻實餓壞了。
姚過生一邊吃著飯,一邊對姚君虎說:「那一倉庫小麥我知道有餘頭。你說,自己的麥子入自己的倉庫,自己過稱,自己記帳,那個不想多餘點?進一百斤,只記九十九,知道了吧。老外交年年想讓各隊過稱清點倉庫,大隊想把多出來的小麥沒收去,變成大隊的,沒有一個隊聽他們的話。大隊想用小麥,只能從三個隊調,沒有一個隊多給大隊一斤糧食」。姚君虎第一次聽隊長姚過生講這些話,他瞪大著眼睛,有些不太相信。姚過生看見姚君虎的表情,又給他講道:「去年,公社張書記想從咱們隊,給馬營村借五千斤麥子,姚偉義和姚潤雨都同意了,到了我這裡,不行,氣的公社張書記走了。聽我的,好好干,我教你兩年,我再給隊裡打眼深井,你就能好干多了,就能保證咱們隊年年分紅在一塊錢以上。別聽姚偉義說,讓你當大隊幹部。到時候當這個生產隊長好了,有實權。大隊有什麼好?空架子。」他的老伴在一旁吃著飯,笑了,說:「你呀,不教君虎學好,淨教些私心」。姚過生回敬了老伴一句:「看你說的,各隊分各隊的糧,各隊分各隊的紅,誰不想給自己的社員多分點?」
第八章
「一隊開磚窯了,」這件事快速在村里傳開了。姚偉義和姚潤雨也知道了這件事,這件事非同小可。
這天傍晚,姚過生剛吃完晚飯,坐在大門口,一袋煙還沒抽完,大隊的廣播裡,傳來了叫他晚飯後,去大隊部開會。他心裡格蹬一下,想道:「八成和開窯有關糸」。他滅掉煙火,尋思著,得和付隊長馬有財商量一下,怎麼應付。他便起身往付隊長馬有財家走去。
付隊長馬有財家就在西小巷最後一家。西牆外,就是三隊的空白地,準備四月份種棉花的。這個小巷只有三家人家,前兩家人家,男人都在城裡工作,只有女人帶著孩子在家裡。由於男人們不在家,每天天剛黑,兩家便早早關了門。
馬有財的家,門樓破舊,上面的邊瓦掉了十多片,邊木都露了出來,風吹雨淋,那邊木都有些腐了。牆上的泥皮也掉了一大塊,整個門樓顯得有些破舊。姚過生剛走近馬有財家的門口,大門「吱」的一聲開了,付隊長馬有財探出半個身子,正要出門,看見姚過生站在門口,笑了一下,說:「我正想找你去,不想你過來啦,進來吧」。他把大門又開開,讓姚過生進了院子。
北上房內,傳來了孩子們的打鬧聲和馬有財老婆涮洗鍋碗的聲音。馬有財不好意思讓姚過生進屋,便搬來了兩個小板凳過來,對姚過生說:「咱們就在院子裡談吧」。姚過生沒有坐,他站在院子中間,對馬有財說道:「就站這裡吧,和你說幾句話。大隊部廣播裡叫我了,我看八成和咱們建窯有關糸。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怎麼應付」。
馬有財指了指小板凳,倆人分別坐下,他見姚過生說話直奔主題,馬有財想了想說:「前兩天咱們在隊委會上不是商量過嗎,大隊肯定不讓干,咱按咱們的即定方針辦,只要公社不擋,大隊咱們應付著,然後咱們繼續幹著」。他又想了想說:「大隊長姚潤雨好對付,只是書記姚偉義不好對付。你設法先把大隊長姚潤雨說通,這事就好辦。我想著這是好事,姚潤雨心裡肯定有譜,我想他會合稀泥的。他主抓生產,咱們要是有了收入,打了井,生產搞好了,成績還是他們大隊的,他那能不願意?我想,只要姚潤雨向著咱們說話,咱們就過關了。你說呢」?
「那,姚偉義那裡怎麼辦?」姚過生看著馬有財問道。馬有財想了一會兒,說:「姚偉義是管黨`管政治、管咱們的,你管他說什麼,來個一言不發,他不能因為這件事情,讓咱們都停職」。
姚過生想了想,覺得馬有財說的有道理,點點頭說:「你說的也是,姚偉義肯定說路線問題,按你說的辦,一言不發。最後看姚潤雨怎麼辦就行了,。總之,開弓沒有回頭箭,咱們干開了,那有停下來之理」。說完,姚過生站起來又說:「我就去開會」。剛邁步,他用手指了指馬有財家的門樓,說:「我家還有幾根木料,還沒一二百舊瓦片,放在我家裡不用,你有空拉過來,下雨天不幹活的時候,你找幾個人,把你家門樓修修,你那門樓看上去多危險」。馬有財笑著占點點頭說:「行,我改天就把東西拉過來」。
馬有財送姚過生出了門,轉回身走向北上房,北房內,傳來了幾個孩子的吵鬧聲和最小女兒多娜的哭聲。他老婆正在呵罵,他嘆了口氣,心想;「孩子多了真受罪」。馬有財才四十多歲,看上去像五十歲的人,灰白的頭髮,鬍子拉茬的臉。不管春秋冬夏,不管冬棉夏單,他老婆都是給他做的中式衣服,從沒有給他做過中山裝。腳上穿的還是百納底鞋,塑料底鞋都很少穿。
大隊部的會議室內,明亮的電燈下,正中央是一個長條桌子,在桌子橫頭的正上方的牆上,工工正正地掛著五位領袖的畫像。幾個大隊幹部隨便地坐在桌子的兩旁,氣氛很嚴肅。姚過生進來也不說話,隨便找個位置,坐在那裡。又從囗袋裡,拿出旱菸袋,裝了滿滿的一鍋煙,用火石打著硝棉,自顧自地抽起煙來,他微閉著眼睛,誰也不看。
沒有一個人說話,姚偉義看見姚過生進來落了坐,他鐵青著臉,直直地看著姚過生,說道:「你是多年的老幹部,你應該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你到好,辦磚窯,這是你們小隊幹的事」?他停了停,口氣嚴歷地說道:「我們大隊去年辦窯,都讓公社逼停了下來,你不知道麼?你還往槍口上撞?廣播裡,天天講兩條路線鬥爭,難道你不知道?還公開開窯掙錢,虧你能想的出」。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只有大隊長姚潤雨和隊長姚過生抽菸的的聲音。姚偉義停了停,口氣平和了許多,說:「縣辦的工廠,叫縣辦企業,公社辦的工廠,叫社辦企業,大隊辦的企業,叫村辦企業,你辦的這個窯,叫什麼企業?你自己說說。掙錢這個事,那個大隊不想干?又有那個村敢幹?你想上公社的批判會了是不是?」停了停,他看了眾人一眼,繼續說道:「去年,大隊辦窯,我和姚潤雨在全公社各大隊幹部會上,我倆人做了檢查,窯還是被停了。今年剛過年,你又出了這檔子事。聽我勸,把窯停了。你是多年的生產隊長,你知道,咱們就是種地的,把地種好,社員有飯吃,有錢花,就行了。別再幹這種種地以外的事情。這讓公社知道了,你、我、姚潤雨,咱們三個人,挨批判就定了。弄不好,給弄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帽子?你願意戴,我倆還不願意戴。聽我一句話,明天窯停了」。
姚過生沒有說話,坐在那裡只顧抽著旱菸,抽完了一鍋,另裝上一鍋繼續抽,他和大隊長姚潤雨
<未完待續>
第九章
倆個人抽著煙,弄得會議室內煙霧迷浸,讓婦女主任不停地呵嗽。婦女主任叫任親中,一個胖胖的中年女人,她實在聞不了煙味,便坐在了門口那裡,把門開了個縫,這下,她覺的好受多了。
老書記姚偉義暴風雨般的開場白,平常人早有些受不了。姚過生在姚偉義手下幹了多年的生產隊長了,他非常了解姚偉義的做事原則,了解姚偉義的政治立場。在這上面,姚偉義從來不講情面。他知道這件事的風險。開窯前的小隊幹部會議上,他和隊幹部也商量過,路線上的事,全縣還沒有一個生產隊敢做這件事。他們要干,風險肯定很大。弄不好,窯幹不成,還得受批判。好在那天晚上的隊干會上,姚君虎分析的對,今年是一個機會,公社要求北嶺村帶頭過黃河,公社也沒有經驗怎麼過,想拿咱們村做試驗辦法,摸著石頭過河,咱們何不趁此機會,把這件事做成?開始怎麼做,公社肯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咱們有十分的把握,能幹成,掙了錢,打了井,小麥豐收了,這條路走出來了,公社有了經驗,就不會批判咱們了。
隊干會上,姚君虎的分析,促使他下定決心,開干。
會議室內,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是偶爾有一兩聲的呵嗽聲。
過了好大一會兒,姚潤雨看見大家都不說話,他看了姚過生一眼,慢慢地站了起來,用手扶了扶桌子,目光掃了大家一眼,最後,將目光落在姚偉義身上。他低沉著聲音,慢慢說道:「這不是開會嗎,讓過生也說說話,過生他是多年的老生產隊長,路線上的事,他不能不知道。他為什麼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干,咱們大家先聽聽他怎麼說的」。
姚偉義餘氣還未消,聽姚潤雨這麼一說,只好無言地點了一下頭。看見姚偉義同意,姚潤雨回頭對姚過生說道:「說說你的計劃,如果正確,大家幫助想想辦法」。
姚過生呵掉了煙鍋里的菸灰,又從菸袋裡裝了一鍋煙,點著了火,吸了幾口煙。他對姚偉義惡風暴雨般的嚴歷的批評,姚潤雨話裡有話的台階,他都不以為然。他們可是在一起幹了幾十年的幹部了。對這倆個頂頭上司,他也有他的最後的對付辦法。當下,他看見姚潤雨把話替給他,他大大吸了幾囗煙,這才說道:「對於今年我為什麼要辦這個磚窯,只有一個目的,籌備資金,想打一眼深井,想打一眼咱們全縣都還沒有的深井。」。他停了停,看見幾個人都在認真的聽他講話,他又吸了幾口煙,接著說道:「就現在,我們隊三眼五輪井,每天二十四小時全開,每天也只能最多,澆五六畝地。到了三伏天大旱,三眼井一天,保澆不了五畝地。澆棉花地就更少,我們隊,保澆的棉花地就更少,還不到三分之一。缺水,使小麥和棉花的損失不是一般的大。前年,公社組織各村的生產隊長,去外地參觀人家的水井澆地。潤雨你帶我們仨個隊長也去參觀了,在外縣那個什麼地方,我忘了地名。參觀人家的深井水澆地。好傢夥,人家一眼水井,出水量比我們三眼五輪井出的水,多一倍還多。那流水就像一條小河,我問了人家介紹的人,那介紹的人說,一天一夜能澆二十畝地,一眼深井能保澆二百畝地,還是甜水。咱們和人家比起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當時,我就想著我們能有一眼深井多好。問了一下人家幹部,打一眼深井多少錢,好傢夥,把我吃了一驚,得差不多兩萬元」。他說著,伸出了兩根手指。
幾個人聽姚過生說到兩萬元,都吃驚地盯著姚過生看,他們沒有聽說過打一眼井就要兩萬元,也沒有見過兩萬元的深井是什麼樣子。姚過生看見幾個幹部有些吃驚,接著說道:「這可是天文數字。我們隊每年分紅在全公社是第一名,也不過能分一千多元。這還是小麥收入、棉花收入,每年還得多下幾個小牲口賣的收入,私下裡,還從分給社員的瓜菜里再賣一些的收入。這兩萬元錢,得全隊社員不吃不喝,干十幾年,才能有的收入。我當時就在人家的深井旁,想著這件事。他們並不比我們能強多少。說實話,論種地,不是我吹,可以說,幾十里以內,各村的生產隊長,比我強的,沒有幾個人。他們有多大本事,能打起深井?這裡面肯定有額外收入。當時,潤雨你們隨參觀的人,去看人家麥子去了。我悄悄在後面攔住了那位生產隊會計,問他是怎麼弄到這麼多錢打深井的。開始,那位會計只是笑笑不答應我。後來,沒有人了,我把我口袋裡一合羊群牌煙,給了那個會計,他半推半就收了我的羊群煙,這才悄悄給我說了實話,他們開了一個磚場,兩孔窯,只幹了一年,就掙了一個深井的錢。他給我說,這事,你想干,得保密才行」。
會議室內靜的出奇,幾個幹部的呼吸聲,都能分的清。大隊會計姚後哇起身給姚過生倒了一杯溫開水,姚過生接過來一口氣喝完,接著繼續講道:「我是一個小隊的隊長,就像一個家長一樣,幾百口子的男女老少,要靠著我領著他們干吃喝。乾的好了,一年除了上交公糧、農業稅、大隊提留外,大夥生活寬鬆一些。碰到大旱年,咱們都領教過,吃飯都成了問題。有兩年還吃上級給咱們返銷的紅高梁。你們都吃過,那是什麼味?說實話,一輩子都不想吃那東西。自從打了井以後,咱們的生產生活才有了一些保障」。
<第十章>
他停了停,又講道:「咱們這裡十年就有九年旱,有水就能保豐收。還有,咱們這裡,一,沒有河,二,沒有湖,要水,只能打井。要打深井,得上萬元。公社又不給一毛錢,信用社一年只貸種子、化肥、農藥錢,也就千把塊錢。大隊沒錢,社員手裡沒錢。你說,我不另謀生路,那裡來錢打井,這事怎麼才能辦成」?還好,老天助我,我們隊還有一個燒窯大把式。沒有這個人,我也就不會想這事。現在,人也有,隊裡還有幾個錢,我就想開窯,想打井。偉義你講的路線問題,如果能有水流出來,我天天聽你的」。
姚偉義坐在那裡,看著姚過生說:「你好像比我的理由還多,我告訴你。」他說到這裡,提高了聲音說:「不行就是不行,明天必須得停止」。
姚過生他講完了話,便又裝了一袋煙吸了起來,姚偉義的話,他一句也沒有聽進去。他吸著煙,心情好暢快。這幾天,壓在心裡的這塊大石頭,終於搬了出來,放在姚偉義和姚潤雨面前,看他倆位大隊幹部怎麼收拾。讓停下,門都沒有。他又接連吸了幾囗煙,覺的好舒服。他這個人,就這麼一個毛病,旱菸袋從不離口,吸了一鍋又一鍋。會議室內,他和姚潤雨倆人吸著煙,弄得滿屋子煙氣。大隊會計姚後哇只好起身,把兩扇窗戶都打開,把煙氣放放。
姚潤雨用手揮了揮煙霧,對姚過生說道:「咱倆少吸點吧,大夥都受不了了」。姚過生聽罷,只好弄滅了煙火。姚潤雨這才開始講話:「這個」。幾個人在靜靜聽著,聽姚潤雨怎麼講,半會兒,他才接著講道:「過生你把辦窯籌錢這事,先放一放。這不是剛過完年嗎,公社要號召畝產達到四百斤,看公社用什麼辦法來保證產量。再說,全公社十六個大隊,看看人家怎麼幹,咱們再干不遲。不要做出頭鳥,這要是讓公社知道了,我們仨位都要受批判的。你們隊的底子不錯,社員又好領導,就這麼平平常常的干一年,全公社第一還是你們的,你看是不是」?
姚偉義瞪了姚潤雨一眼,快言快語說道:「那有先進看落後的道理?你不要在這裡和稀泥。不行就是不行,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明天讓在窯上幹活的社員,馬上停止」
。
姚偉義的口氣容不得商量,姚潤雨看了姚過生一眼,看見姚過生低頭不語。說實話,姚過生辦窯這件事,他是支持的,他是生產大隊長,生產上的事,是他的責任。
姚過生抬起頭,誰也不看,隨隨便便地大聲說了一句話:「大不了我不幹了,管他公社批判誰去」。
「你。」姚偉義被氣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看看姚過生還想說什麼,姚潤雨連忙出來打園場。他們在一起,從解放後一直干到現在。他對姚過生太了解了,只要姚過生他看準了的事,你一萬頭牛也別想拉回。現在,再讓姚過生講話,過不了一大會兒,他會和姚偉義吵成一團。他站起身,看了看會議室牆上的掛鍾,瞇細著眼睛,看著姚偉義說道:「時侯不早了,明晚再說吧」?
姚偉義被氣的臉色發白,氣乎乎地用力一合筆記本,說:「散會」。
幾個人出了大隊部的大門,各自散去。
十五的月亮掛在空中,銀白色的月光灑下來,大巷裡,十分的明亮。夜深了,大巷裡靜悄悄的。姚潤雨看看姚偉義他們都走遠了,對剛走到家門口的姚過生低聲說道:「到我家坐會兒吧」。
倆個人走到村子的最北口,姚潤雨的家就在村北口的第二家。門樓不大,到門口,姚潤雨慢慢推開門,他的老伴和兩個兒子早睡了。他領著姚過生悄悄進了大門,拐進東房,姚潤雨摸到開關線繩,輕輕一拉,開了電燈,電燈一下亮了起來。這是他家的廚房,不太大,有小間半的樣子。電燈的瓦數小,發出的光線有些暗黃。倆人站在那裡,姚潤雨問姚過生道:「想吃點什麼?我來做」。姚過生搖了搖頭,姚潤雨指著旁邊的一個小板凳說:「那你坐吧」。隨後,他拉過另一個小板凳和姚過生坐了個照面。笑著說:「講實話,讓你吃,是禮數。你真吃,我家今天還沒有饃饃,吃紅芙可以,有現成的」。
「說正事吧」。姚潤雨慢吞吞地說:「開磚窯這件事,我是支持你的。我主抓全村生產。去年,大隊也是剛開了窯場,建了三個窯,開了沒有半年,本錢還沒有回來,就讓公社給停了嗎。我年前就想著怎麼才能再開起來,想不出好辦法。你這一開頭,就是好,公社它又不能隔過我們大隊,直接管你們。公社就是要你停,還得通知我和姚偉義,讓我倆通知你。三拖兩不拖的,半年就過去了,你也乾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再看,公社要管的松,你接著干,我們大隊的窯也順勢幹起來。要管的緊,那就沒辦法了,只好停」。
姚過生在姚潤雨的菸袋裡,裝了一鍋煙,想了想說:「我知道這件事的難度很大,要是不大的話,大隊的窯就停不了。我們幾個隊幹部研究了半夜,再沒有來錢路,只有勞力和土地優勢。還好,前幾年又從城裡下放個老油頭,是個燒窯把式,我才覺得時機成熟,決心大幹它一把。我的目標不大,打一個深井,再買一台手扶拖拉機。只要這些錢掙夠了,窯停了也就停了。我也心安理得的退位,給全隊社員一個交待。也算是我幹了幾十年幫助一隊制了一些家業吧」。
姚潤雨身子向後靠了靠,眯了一會兒眼晴,慢慢地對姚過生說道:
<未完待續>
開卷
天色陰沉,冷風如刀,割在人臉上生疼。北嶺村外,那片凍的硬邦邦的土地上,張虎子、姚君虎和姚金鐘,還有十多個五十多歲的老社員,正圍著那一大堆肥,準備將其敲碎翻勻。
張虎子雙手緊握鎬頭,高高舉起,使足了勁,朝著肥堆猛地砸下,只聽」咔」的一聲,鎬頭被彈了起來,只在肥堆上刨出了一個小小的白白的小坑,卻震的他手掌的虎口發麻,他咬咬牙,又用鎬頭刨了一下,又一撬,一塊被凍的結實的牲口糞被刨了下來。張虎子呵出一口氣,嘟囔了一句:「這鬼天氣,糞凍的像鐵似的「。
姚君虎見狀,也輪起了手中的鎬頭,用力輪了下去,也刨下了一小塊,姚金鐘在那邊,也使勁地用鎬頭在刨著。那十多個老年的社員,站在肥堆的外面,看著他們三人在刨糞。寒風中,他們站在那裡不停地跺腳,看看他們仨人刨下了不少。那十多個人中,一個叫老康頭的社員,叫他們仨人出來,他們十多個人進去,用鐵鍬把刨下來的糞翻到另一邊去。
太陽終於出來了,起初只是淡淡的金色,慢慢的,光芒變強,照亮了整個田野,也驅散了眾人身上的寒意。陽光灑在翻起的肥堆上,那些被敲碎的牲口糞,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邊。
張虎子停下手中的鎬頭,看了看手掌中的虎口,被震得咧了幾道小口子,還滲出血來,他有些氣惱,扔掉鎬頭,高聲對眾人說」凍的這麼硬,歇歇吧,等太陽曬曬再干」。說完,他不等眾人回應,一個人出了肥堆,來到肥堆的南邊,靠在肥堆上,躺在那裡,曬起了太陽。眾人看見張虎子在那裡曬太陽。也紛紛停了下來,坐在原地休息。姚君虎和姚金鐘他倆也來到了張虎子身邊,躺在肥堆那裡。冬末初春的太陽下,覺得溫暖舒服極了。
姚君虎曬了一會兒太陽,側過身子,看著張虎子問道:「虎子,聽說你昨天和姑娘見面,成了嗎?″張虎子臉朝上躺在那裡,這會兒,正被太陽曬的舒服,眼睛都不睜開一下,漫不經心地說道:「我沒有去和姑娘見面。」姚金鐘躺在張虎子的另一邊,他聽張虎子這麼說,坐了起來,有些不解地問:」這是喜事,你為什麼不願意見人家姑娘呀?「張虎子坐了起來,看了看兩人,說:「沒錢,我想結婚遲些。再說,我也見這刨大糞的活,夠了,想找個掙錢的路「。
姚君虎和姚金鐘笑起來,姚君虎笑著說:「你才刨了幾天呀,你就夠了。″張虎子有些不服氣的看了姚君虎一眼,說:」咱們仨個是同學,從十四歲初中畢業干起,現在,咱三個都二十歲了,六年,那一年不刨大糞?你說刨夠了沒有?反正我是夠了″。他停了停,又躺了下去。漫不經心地說道:」算了吧″。
三個人又躺了下去,張虎子的話,深深震憾了姚君虎的心,他沒有說話,躺了一會兒,又坐了起來,望著遠方,明媚的陽光下,能看的很遠,連遙遠的南山,那一條一條的山溝,都能隱隱約約的看的見。張虎子半會兒不見姚君虎和姚金鐘說話,他睜開眼睛,看了姚君虎一眼,看見他坐在那裡出神,便慢吞吞地認真地說道:」君虎,你沒有我這麼好的運氣了,你得努力,「姚君虎微笑著,看著張虎子說道:」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只要你認認真真,我就知道你要說胡話了,你說吧,我聽著。″你已經和王紅梅戀愛了,遲早要結婚,然後生個下一代。」姚金鐘躺在那邊,聽張虎子這麼一說,」撲哧″一聲笑出來:」接著刨大糞″。說罷,他和張虎子哈哈大笑起來。
姚君虎微微笑著,看了倆人一眼,沒有說什麼。他們三人關糸最好,只要到了一塊兒幹活,張虎子總要和姚金鐘編排他幾句,開心開心。只是,今天這個玩笑他覺的不好笑,有些沉甸甸。
姚君虎望著姚金鐘,問道:」你呢?怎麼沒聽說你相親呀?」姚金鐘坐了起來,往遠方望了一下,嘆口氣說:」你知道,我家成份不好,上門提親的本來就少,有了一個提親的,姑娘一聽我家的成份,就不願意見面了」。姚君虎看見姚金鐘情緒有點低落,安慰道:」你釘掌能掙到錢,只是婚姻沒到,遲早會有姑娘看上你。」聽罷姚君虎的安慰,姚金鐘自嘲道:」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姑娘能和我好好過日子就行。」張虎子剛想說姚金鐘幾句,姚金鐘連忙用手捂住張虎子的嘴,看著他,笑著說:」你千萬別開囗,開口我就知道你要放屁了」。三個人又大笑起來。
每年到冬天的時候,北嶺村三個生產隊的幹部,就像侯鳥一樣,紛紛辭職,好似這寒冷的季節,也凍住了他們繼續管事的熱情。大隊幹部,北嶺村革委會主任姚潤雨,無奈之下,接過了臨時記工員這一攤子事。雖然各隊沒有了隊長,因為還有些社員,為了多掙幾個工分,在這農閒的季節也不歇著,便會自覺組織起來,去地里幹些農活。冬天的地里,天寒地凍的能有什麼農活?只有翻大肥堆。各隊都有這麼一個大肥堆,是隊裡幾十頭牲口一年拉的糞,和上百大車的糞土組成的。農閒的時侯翻上一遍,讓它里外熟透。每年到農閒的時候,那些想幹活的社員,便被姚潤雨派去翻各隊的這個大肥堆。他得每天下半天的時候,騎上他那輛破舊的自行車,三個隊跑跑,給幹活的社員記工。
今天,他看了看太陽,覺得時間差不多到了,便騎上那輛舊自行車,來到村子的東南方,一隊的地里,那個叫百畝棉田那裡,那裡有一隊的大肥堆,一隊幹活的社員都在那裡。遠遠地,姚潤雨望見,在大肥堆的中間,有十多個人在低著頭幹活。他騎到了近前,看見除了十多個和他同令的老年社員外,還有姚君虎、張虎子和姚金鐘三個年青人。他笑著說道:」三個隊幹活的人,就你們三個是年青人,從去年冬天干到現在。你們三個人是我們村年青人的榜樣,熱愛勞動,將來一定有出息。」聽完姚潤雨的話,姚君虎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老康頭和那十多個社員,看見大隊主任姚潤雨來了,便互相招呼著,從肥堆中間,幹活的地方走出來,各自從囗袋裡,掏出自己的記工本,讓姚潤雨記工蓋章。記工本是統一印製好的一個小冊子,分成六張十二頁,每個月記一頁。姚潤雨記著工,嘴裡還念著:」二月五日翻肥一天」。記完工,姚潤雨看了看太陽,說:」再干一會兒,差不多了,你們就收工,我得到二隊、三隊那裡記工,今晚還得開個會」。
第二章
大清早,姚過生還沒有起來,他在院子裡養的那頭小花豬,開始在豬圈裡亂叫起耒。他只好慢慢起來,生怕驚醒了老伴,悄悄地穿好衣服,下了炕,來到桌子那裡看了看檯曆:一九七五年二月六日。老伴還在睡覺,他輕手輕腳地來到院子裡,四九天的清早,還是特別的冷。院子牆角那裡,那棵十幾年的老棗樹,光禿禿的樹枝上,掛滿了白色的霜。院子裡,地面上也有一層薄薄的白白的一層霜。他覺得那冰冷的霜氣,直往衣服里鑽,低聲自言自語道:」這麼冷,怪不得豬在叫食」。他來到灶間,看到水桶里的水被凍的結結實實,便用切菜刀的背,使勁打了幾下水桶裡面的冰,才把冰打破,從裡面舀了幾瓢帶冰的水,倒在煮豬食的專用的鍋里。然後用火石打著硝棉,引著灶里的乾柴。他看著灶里的火慢慢旺了起來,便在灶房的角落裡,找來一個小板凳,坐在灶前燒起火來。他看看灶里的火漸漸小了下去,又往裡面加了一把棉花柴,這才從旱菸袋裡,裝出一鍋煙,用灶里的柴火,點著了煙,慢慢地抽了起來。
姚過生五十多歲,由於長年在陽光下暴曬的原故,他的臉顯現出古銅色,額頭上留下了深深的歲月的印記,他的眉毛濃密,眉梢上揚,透著幾分堅毅與果敢。雙眼深邃,眼眸中閃爍著歷經滄桑後的沉穩與睿智,偶爾流露出的凌歷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讓人不敢輕易懈怠。高挺的鼻樑下,是一張總是緊抿的嘴唇,周圍一圈灰白的胡茬,顯得有些不修邊幅,卻也增添了幾分豪邁之氣。
說起姚過生的性格,那就像這黃土地一般,樸實、堅毅且重情重義。年青時,他參加過抗日游擊隊,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在生死邊緣徘徊,這段經歷鍛造了他鋼鐵般的意志與無畏的勇氣。現在,雖然是平凡的勞動生活,那份深入骨髓的堅強從未消失。
說起姚過生樣樣精通的各種農活,還是當年游擊隊被打散後,日本兵到處搜捕游擊隊員,他不得不逃亡在外,在外地干長工的時侯,學會了春種秋收,犁樓耙耘麼各種農活。
鍋里的水開了,姚過生站了起來,從旁邊的草面袋子裡舀了兩碗草面,倒進鍋里。他又在灶里加了些柴,看火旺了起來,便慢慢在鍋里攪拌起來。煮了一會兒,他看見鍋里的汽泡越冒越多,看看有八成熟了,便端起熱氣騰騰的豬食,快步走向豬圈。那頭養了一年才三四十斤的小花豬,聽見腳步聲,早立起兩隻大耳朵,仰著頭,瞪著兩隻不大的眼睛,看著主人把豬食倒進食槽里,便用長鼻子聞了聞,開始吃了幾口,然後又用長鼻子在裡面聞來聞去。
姚過生在一旁看著,苦笑了一下。用草面餵豬,還是他發明的。去年,公社號召社員一家養一頭豬,這是硬任務,他給社員開了幾個晚上的會,會上,大夥議論紛紛,說人還吃不飽肚子,拿什麼餵豬?這是個實際問題,他思來想去,便給大夥發明了這個用草面養豬的方法。這樣,豬有了吃的,任務就完成了。不過,草面實在沒有營養,大部分社員的豬,一年多了,都才幾十斤重。他是隊長,也帶頭養了這麼一個寶貝,一頭黑頭白身的花豬。公社幹部一年要下來幾次,檢查社員養豬的情況,社員家家都養著,只是賣大豬的社員很少。
餵完了豬,天才放亮。姚過生看了一眼睡覺的房間,房間裡,傳來了老伴陣陣的呵嗽聲和翻身的聲音。他停下了腳步,聽了一會兒,老伴再沒有呵嗽,他才放下心來。幾年前,兒子在部隊上犧牲後,老伴思子心切,便得了慢性呵嗽,一直看不好。使得他常常發愁,才五十多歲,身體就這樣,這可如何是好,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他輕輕開了大門,走了出去,想到地裡面看看,這是他幾十年的習慣。寒冷的大清早,大巷裡沒有一個人,他站在那裡,左右看看,然後沿著大巷向村外走去。
村外,田野上有些白茫茫的霧,姚過生站在村邊的路旁,這裡的兩旁都是麥田、在初春寒冷與霜霧的肆意塗抹下,那一片連著一片的麥苗田,像是大地上冒出的細密針芒,頑強地刺透著嚴寒料峭的寂靜。天空是一片白茫茫的景像,包裹著天地間的一切,似要將這初生的春意再度冰封。太陽在白霧後瑟縮著,偶爾灑下幾縷微光,卻也被凜冽的寒風撕扯地七零八落,毫無暖意地鋪在原野上。
姚過生走近那片麥田,方能看清麥苗的模樣,它們纖細的葉片上,凝著一層薄薄的白色的霜花,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水晶飾品,每一片都閃爍著清冷的光。麥苗尖兒上掛著的露珠,被凍成了微小的冰粒,如同細碎的鑽石,點綴著這片嫩綠的田野。麥葉在微風中瑟瑟發抖,互相摩挲著,發出沙沙的細響,似在彼此安慰,又似在共同抵抗這徹骨的寒冷。
<未完待續>
第三章
他看了看這片白霜復蓋下的麥田後,又繼續沿著大路往前走,前方不遠處,是一條南北向的土溝,土溝不深,有三尺多深,卻很寬,溝里是一條大路,是通往北面十里外帝陵村的路。他沿著路,上了溝東,這裡是一隊主要的麥田。他站在地頭,這會兒,陽光從白茫茫的大霧中穿透了下來,明亮了許多。他放眼望去,深綠色的麥田,連著麥田,向北望去,看不到頭。
這會兒,白茫茫的濃霧又蓋了過來。剛才,還能望見的麥田,這會兒,又隱入了白茫茫的霧中,什麼也看不見,也分不清東西南北。
姚過生站在那裡,回頭望去,村莊也隱入了大零中,他裝了一鍋旱菸,用火石打著了硝棉,慢慢吸著煙,看見吐出的煙和大霧化作了一起。他不急,他在等大霧散去,他用腳踢了踢田埂,田埂上的泥土被凍的硬邦邦的,裂開了一道道的縫隙,像是大地乾涸的嘴唇,渴望著春雨的滋潤。偶爾有幾株去年的乾枯的狗尾草,從土縫中探出枯黃的身子,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著殘軀,像是堅守陣地的老兵,見證著歲月的更迭與季節的輪迴。而在前面的不遠處,麥苗上還殘留一些未化盡的積雪,它們像是大地被遺忘的棉被,固執地蜷縮在那裡,遲遲不願融入春的懷抱。
姚過生站在那裡,抽完了一袋旱菸,接著又抽了起來,思緒在慢慢展開。年前,臘月二十五那天,大隊書記姚偉義和主任姚潤雨來他家看望軍烈屬的時候,倆人和他談過話,想讓他今年繼續干隊長,他還沒有答應他們。他覺得他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精力有些不濟。加上前幾年,他的獨生子,又在部隊上,因為意外事故犧牲,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這幾年,雖然還幹著隊長,他是硬著頭皮,咬著牙乾的。去年,他雖然給姚偉義和姚潤雨提出了辭職,可是,姚偉義和姚潤雨沒有答應。
吸著煙,他想著這幾年當隊長,有些費勁,生產隊裡的人口越來越多,他們隊又是個大隊,占了半個村子,五百多口人,吃喝拉撒,全靠他一個人操心,交公糧,上農業稅,還有公社時不時布置的任務,雖然他盡心盡力了,可是多年了,社員的日子還是過的緊巴巴的。再說,現在的年青人,越來越不好指揮。
他吸著煙,想道;」自己也許就這個能力吧,盡心了」。這會兒,大霧漸漸地退去,陽光又照耀了下來。他放眼望去,遠處,幾棵光禿禿的樹突兀地立在原野上,樹枝、瘦骨嶙峋的手臂,指向蒼茫的天空。樹上掛著的冰凌,在微風中叮噹作響,宛如大自然奏響的冷冽的樂章。樹下,是一片斑駁的陰影,與周圍明亮的綠色麥田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增添幾分寒意與孤獨。
望著眼前的一切,姚過生的心情開郎起來。昨天,書記姚偉義從公社回來,在大巷碰到他,又給他說了讓他當隊長的事,姚偉義還講了他也想退下來的事,只是還沒有培養好接班的人。姚偉義告訴他,大隊看中了一隊的姚君虎,想讓他再干兩年,把姚君虎帶一帶,這使他有些為難,不干吧,姚偉義說出來了,帶人這是大事。干吧,他心累身累,沒有精神。
茫茫的大霧散盡,陽光明媚。姚過生彎下腰,扒拉了幾下濕濕的麥苗,陽光下的麥苗,格外的有精神。他心裡想著;」看這苗情,清明時節有一場好雨的話,畝產三百多斤,應該沒有問題。
孩子們還沒有開學,現在,村莊那裡,傳來了孩子們的嬉戲的歡鬧聲,奔跑的腳步聲和大呼小叫的聲音,還加雜著公雞的打鳴聲和狗的狂叫聲。姚過生抬頭看了看太陽,快到了吃早飯的時間,他整理了一下心情,心想;」干吧,不就是兩年嗎。自己還想給隊裡打一面深井″。其實,他還想帶帶姚君虎,他也覺得他不錯。
姚過生往村里走著,又回頭看了一眼背後的麥田,那綠色的望不到頭的麥田似是在等他回歸。他也捨不得今年長勢這麼好的麥苗,便下了決心,「干吧,才五十多歲,再干兩年沒問題」。
第四章
姚君虎今天剛吃完早飯,他洗完鍋碗,又把洗鍋水餵了羊喝,他又喊大弟姚君厚給羊餵了草,正拿上鎬頭,準備出門去幹活,只見大隊書記姚偉義和大隊主任姚潤雨邁著大步走進來。他連忙把倆人迊進正屋,父親睡的房間,那裡有爐子。姚偉義和姚潤雨進了正房,在正房內走走看看,又抬頭看看房子上的屋架和木料,大隊主任姚潤雨邊看邊讚嘆道:」新房子就是不錯,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姚偉義也在正房內轉了一圈看了看,微笑著問站在一旁的姚君虎:」去年蓋房子能花多少錢?」
姚君虎站在那裡,心中有些不安和緊張,老父親吃完飯,就到隊裡的飼養場去了,晚上才能回來,他說隊裡一頭母牛快要生產了,大概就在這幾天,他得和另一個飼養員喜哇換班照看著。父親剛走,姚偉義和姚潤雨就進了門。平時,大隊幹部很少到他家來,今天,姚偉義和姚潤雨同時來到他家,他還沒見過,他有些忐忑不安。去年秋天,他家為了蓋房,從大隊磚場借了五千塊磚和一萬片瓦,還欠在大隊帳上,到上樑的時候,錢不夠,他父親又從大隊借了一百塊錢。現在,兩人的到來,是不是要錢來的吧?他見姚偉義動問,便緊張不安地回答:」五間房下來花了七百多元,都是借的,糧食吃了六百多斤」。姚潤雨有些驚呀,說:」吃這麼多糧食,那你得借多少呀?」」姚君虎看著他說:」幾乎多半糧食都是借的。我三個姐姐家,舅舅家、姨家,都借遍了。」姚偉義看見姚君虎身子有些輕微在抖,又看見他穿的單薄,以為姚君虎有些冷,便提議說:」太陽出來了,咱們坐在房門口說會兒話吧。」
姚君虎家東面的圍牆很低,牆外,就是生產隊的麥田,現在,太陽出來有一桿高,滿院裡陽光明媚,新蓋的北房門口,更是溫暖如春。姚君虎搬來兩個小板凳,放在北房門囗,讓姚偉義和姚潤雨坐下。又從父親的房間裡,拿出暖水瓶,倒了兩碗開水,放在倆人面前,。這時候姚君厚從西頭小房間裡出來,上羊圈那裡,看羊吃草,姚偉義關心地問姚君虎道:」君厚還經常犯病嗎?」姚君虎點點頭,答道:」還是老樣子,天熱的時侯好一些。」大隊長姚潤雨滿臉堆笑地問道:」你和紅梅的婚事定了嗎?」姚君虎聽見姚潤雨問他的婚事,有些不好意思,紅了臉,微微笑著說:」
沒有。去年秋天剛蓋了房,現在還沒有能力定婚」。
姚偉義和姚潤雨倆人,東拉西扯地問些閒話,這更讓姚君虎心情緊張。他心裡不安地想到;」看樣子,兩個大隊幹部怕是不走了,大概是想等父親回來要帳。可家裡那有錢呀,去年冬天年終分紅的時候,他家的錢,除了小隊扣除的口糧錢和二斤棉籽油錢外,剩餘的幾十塊錢,被大隊扣去全部還了帳。現在,姚偉義和姚潤雨又來要帳,父親肯定拿不出來錢,莫不是……,莫不是想拿一點東西頂帳?」他看了看空蕩的新房內一眼,裡面除了他睡的那個板櫃床外,連一把椅子也沒有,唯一值錢的,就是羊圈裡那三隻母羊。他看了羊圈那裡一眼,三隻母羊靜靜的站在羊圈裡,盯著他們看。那三隻母羊是姚君厚每天割草餵養的,父親每年都會留下小羊,賣掉一隻母羊,賣的錢,除了給姚君厚看病外,再還上姐姐們一點錢。想到這裡,他橫下了心;」怎麼著,也不能讓他把羊拉走」。
姚偉義和姚潤雨互相看了一眼,姚偉義口氣誠懇地說:」你父親不在家,我就直接給你說吧」。姚君虎聽姚偉義這麼說,心中沉重了下去,冷冷地想道:」終於明說了,不就欠那麼幾百塊錢嗎,我父子倆人還在生產隊幹活頂帳,還怕還不了你大隊不成,還用得著你兩位大人今天親自上門討要」。想到這裡,他臉帶寒霜,說道:」有什麼話,直說吧」。
老書記姚偉義看見姚君虎的臉色,由紅變白,由白髮黑,語氣生硬,心裡不安的想道;」壞了,這小子怕是不答應當幹部」。姚偉義年青時有這方面的經歷。土改時,他還年青,有又小學文化。那時候,他整天想著出去,給公家干,到那裡都會搶著要他。要是當年出去的話,現在,最少也是公家的幹部了。想到這裡,姚偉義用同情的囗氣說:」我知道你家困難…」
姚君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囗氣越越冷:」不用,你說吧」。
姚潤雨坐在一旁,聽著聽著暗笑了起來,他想:」姚偉義平時開會,都是快人快語,今天是怎麼了,說話吞吞吐吐地,肯定讓姚君虎想到欠大隊的磚瓦錢上去了,他連忙接過話茬,說:」是這樣,君虎,昨晚大隊開會研究決定,覺得你這個人實在,幹活又踏實,還熱心腸,想讓你當小隊幹部,職務還沒有決定。等你一隊班子定好後,再決定你的職務,怎麼樣?」
姚君虎聽完姚潤雨的話,緊張的心情放了下來,臉上也漸漸地紅潤了起來。他用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細細的汗,想了想,微笑著說:」兩位伯伯,我沒有當過幹部,文化又低,怕不行」。
姚潤雨拍了拍姚君虎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你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不低了。要知道,我們這一茬五十多歲的幹部,有個小學畢業的,那就叫文化人。我十歲才上小學,只上了一年學,不也當幹部當的好好的嗎?關鍵是大家都信得過你,覺得你有責任心。這小隊幹部就是為本隊社員服務的,幾個隊幹部帶著大家能把日子過好就行」。
姚君虎還是有些猶豫,他皺著眉頭說:」我怕干不好耽誤了隊裡的事,再說,我沒有母親,我家裡這一攤子事兒,也怕顧不過來。」
」君虎,大隊也考慮過你的實際情況,大家會一起幫著你,你家裡有困難,我們也會想辦法解決。這是個機會,也是一份責任,你好好考慮考慮吧」。姚潤雨說完,看見姚君虎還想推脫,連忙說道:」君虎,不著急,我們給你時間,過幾天咱們再說」。
姚偉義坐在那裡,半會沒有言語,心裡啞然暗笑道:」今天是怎麼了,半會說不到點子上。本來想給年青人說些熱情話,客氣的話,卻不想,成了反話」。現在,他坐在那裡,想著剛才自已說的話,讓姚君虎誤以為他倆是來要帳來了。他想到這裡,自己都覺的好笑。
倆人從姚君虎家出來,姚潤雨望著姚偉義,一直想笑,姚偉義看看他,失聲笑著說道:」我昨天晚上沒睡好覺,頭腦有些不清醒」。
姚偉義和姚潤雨走後,姚君虎也沒有心思幹活去。他看看鍋里的剩飯,夠父親和姚君厚中午吃了。他心中煩亂,想出去走走。出了大門,他左右看看,除了巷口那裡,有幾個小腳老太太在說話外,再沒有一個人影。他想起了自己的戀人王紅梅,他想讓她幫自己拿個主意。剛走了幾步,又轉了回來,尋思著這事,得自己拿定主意才行。
姚君虎本不想當幹部,他想出去干臨時工。這幾年,公社企業、城裡公家的工廠,公社每年都有一兩個招臨時工的指標,放到村里,這幾年,村裡有十多個人都出去了,他也想有機會出去。只是每年,公社下來的指標,
<未完待續>
第五章
在書記姚偉義的手中,只有姚偉義點頭,才能拿到招工指標。本來,他想把新房收拾好,和王紅梅商量一下,把婚事往後推一推,設法從姚偉義手上弄個臨時工指標出去再說。不想,今天姚偉義和姚潤雨倆人找他,談他當幹部的事,這讓他左右為難,又恨又怕。他有心不答應當幹部,又怕得罪了姚偉義,這輩子甭想出去了。有心答應當幹部吧,只怕姚偉義和姚潤雨的目的,不是讓他噹噹小隊幹部這麼簡單,他只怕當個一兩年的小隊幹部,倆人又讓他當大隊幹部,這下子他更出不去了。現在,他從心裡恨起了姚偉義和姚潤雨;」村里還有那麼多的年青人,幹嗎非要看中我」
。恨歸恨,現在,得要決定這件事。這讓他站在十字路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他家的巷底,是一排不高的圍牆,在拐角處,有一個缺口,平時,常有人從這裡跳進跳出。姚君虎走到那缺口處,雙手扶住土牆,輕輕的一躍,便上了土牆,又輕輕地向下一跳,便跳到了牆外。牆外,是隊裡的麥田,麥苗兒現在還沒有甦醒,看上去,是一大片的暗綠色。陽光下,好像還在睡懶覺。沿圍牆邊,是一條羊腸小路,直通村外。姚君虎沿著小路向北走去,路過他家低矮的圍牆的時侯,他還站在那裡,向自家院子裡看了看,看見大弟姚君厚在北房門口那裡曬太陽。
村北處,有一條大路往東,通往另一個村子,東嶺村。姚君虎上了那條大路往東走了沒有多遠,便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往北通往不遠處的一個大土堆,姚君虎拐上了羊腸小道,向那大土堆走去。
那個土堆很大,那個大土堆原來是個烽火台,是個很高很大的烽火台。後來,也不知道什麼年代塌了下來,便成了一個大土堆。後來,有好事的人們,又把它修的方方正正地,看上去就像一個點將台,下面有三丈長,三丈寬,八尺高,上面小一些。村裡的人們,小的時候,都在這裡玩過,長大後,有事沒事,還是喜歡來這裡,站在上面望望白雲藍天,還有那遠方隱隱約約的高山險峰。或者幾個人坐在上面,吹吹牛皮。為了方便上下這個大土堆,後來,又有好事的人,在大土堆的北面,沿土堆斜著修了一條兩個腳寬的小路,通往堆頂。在土堆的南邊,從上往下,被磨得很光滑,連草也不長。那是那些頑皮的小朋友,從土堆下面,一遍又一遍的從這裡往上爬,又從這裡溜下來,把土堆磨出來的。就連那些大人們,還常常說起,小時候,在這裡磨破了褲子,回家挨打的場景。
姚君虎沿著土堆北面的小道,上到了土堆頂上。昨晚,不知道誰在這裡坐過,還燒了很大的柴灰。這會兒,起了些微風,大土堆頂上,那些低矮枯黃的狗尾草,在寒冷的微風中,不住的抖動著,似乎在抗擊著寒冷。姚君虎筆直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地望向前面那裡,那塊百畝棉田那裡。遠遠的望見,那個大肥堆旁,十幾個人影在那裡晃動,他知道是張虎子他們還在翻糞堆。那個肥堆很大,是隊裡幾十頭牲囗,一年拉的糞,還有上百車的墊圈的土肥,得十幾個人幾個月才能翻動一次。
他又極目向東南方向、太陽升起的那個方向望去,陽光下,縣城那裡,能隱隱約約望得見有幾座高樓的輪廓。在那高樓的不遠處,有不少的高大的煙囪,正在冒出團團的灰白色濃煙,沖入高空。
姚君虎站在那裡,一頭漂亮的黑髮,被微風輕輕的吹動著,他仍然一動不動,就像一頭雄獅的雕像一樣,立在大土堆上,又像似山林中的一隻孤獨的猛虎,在靜靜地等待著風嘯山林的那一刻。
這會兒,天空飄過來幾片烏雲,遮擋住了太陽,視野的盡頭,那座城市,像是被一幅薄紗輕掩,隱約出現,又隱約全無。烏雲下,薄霧又如縹緲的輕紗,模糊了天地的界線,也讓那座城市的輪廓變的如夢似幻。
城市的高樓在霧氣中,只露出朦朧的身影,像是巨人在沉睡中露出的脊背,影影綽綽,看不真切。姚君虎呼吸好似有些急促,他的思緒似那無處不在的輕霧,湧來又漂向遠方;」城市的背後,是那座美麗的群山,山的那邊是什麼?是連綿不斷的農田,還是另一個美麗的城市呢?」思緒中,他極目望去,他仿佛看見了,山的那邊,那些錯落有致的建築,像是用積木隨意搭建起來的模型,被柔和的霧賦予了一種不真實的美感。玻璃幕牆在微光下,閃爍著迷離的光點,似是星辰在人間灑下的碎屑,隱隱地昭示著城市的凡華。
隨著陽光逐漸穿透雲層,霧氣開始慢慢地消散,姚君虎仿佛覺得他的身體迷漫在了那霧的空氣中,在那城市的上空,慢慢地漂落了下來,他的眼睛似乎看的見;那城市裡,蜿蜒的街道似那神經的脈絡,在樓群間穿梭著,行人,如同忙碌的螞蟻,在這脈絡上緩緩爬行。偶爾有汽車馳過,閃爍的車燈,在霧中暈染出一團團模糊的光暈。公園裡的樹木鬱鬱蔥蔥,像是一片片綠色的雲朵,浮在城市之中。偶爾有幾聲鳥鳴傳來,卻尋不見鳥兒的蹤跡,仿佛是這城市發出的輕柔夢囈。
城市邊緣的工廠區,煙囪林立,那團團的煙霧,形成了一片片的灰色的幕布,巨大的廠房在煙霧中沉默著,機器的轟鳴聲隱隱地傳來,如同城市低沉的心跳。而與之相臨的居民區,則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陽台上,晾曬的衣物,灰、藍、綠、粉各種顏色,像是百面旗幟在風中招展,偶爾有人影在窗前走動,為這座朦朧的城市增添了幾分人間煙火的溫度。
第六章
又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姚君虎用手輕輕理了理頭髮,他還想飛,他不想回到地面。正當他在空中絕望之際,在天際處,在太陽升起的地方,仿佛有一個隱隱約約的光,一點點的光,他極目想看清那點微弱的光,好像又不見了。這會兒,烏雲布滿了天空,天色暗了下來。微風中,空氣似乎有些寒冷,他一點也沒有覺得。他的腦海里,似有千軍萬馬在奔騰。他在尋找,他焦急地在尋找剛才那一點點的光。他一回頭,看到了那光,那光似乎明亮了起來,越來越明亮,他興奮了起來,迎著那光,飛了過去……。
光明下,有一條彎彎的小河,河邊的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少女的髮絲。河面被霧氣割裂成無數的、細碎的鏡子,倒映著岸邊模糊的景致,分不清那是真實,那是虛幻。
在小河的盡頭,有一灣澄澈的湖,湖水在微風的輕撫下,泛起層層的漣漪,那是風與水的私語,是自然的呢喃。陽光傾灑,湖面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似有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耀人眼目。
湖的岸邊,一座美麗的大學靜靜矗立,校園的建築錯落有致,風格各異,卻又和諧統一。
校園裡,湖岸旁。傍晚,夕陽的餘輝,將校園染成了一片金黃。湖面上,波光粼粼,大學生們,在湖邊散步聊天,分享著彼此的喜樂。那邊的草坪上,男男女女的大學生們在讀書,那郎郎的讀書聲與清脆的鳥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美妙的合唱。
他無聲地流淚了,他胸膛起伏著,他閉上眼睛,仿佛他置身在他們的中間,和心儀的紅梅,交流著那道他心中的解題的方法……
他頭痛的歷害,慢慢的坐了下來,身邊只有乾枯的狗尾草在陪伴著他。
夜幕早降臨了,王紅梅悄悄地來到了他的身旁,他也不知道,直到王紅梅把一件女式灰色的棉大衣披在他的身上,他才清醒過來。他回頭仰望著他的戀人王紅梅,冷靜地問道:」哦,天黑了,這大冷的天,你怎麼來了?」王紅梅依偎著他坐了下來,看著他關心地問道:」你怎麼了?一天都沒有回家,也不吃飯,大伯到我家找你,我才知道你出去了。你在想什麼呢?」
姚君虎望著夜幕中,周圍,那遠遠近近點點如星星的燈火,遠處,東南方向縣城那裡,他用手指給王紅梅看,那裡,一大片光明。他若有所思地對王紅梅說:」前方總是那樣的光明,我們能奔向那裡嗎?」王紅梅笑了,她知道姚君虎喜歡幻想,她輕輕地用她溫暖的少女的手,準備在姚君虎被凍的、冰涼的額頭上摸摸,準備說幾句激勵的話,她卻驚叫著站了起來:」哎呀,你在發燒,燒的燙手」。她雙手拉著姚君虎的胳膊,想把他拉起來:」走,到衛生室,讓胡醫生給你看看,打上一針」。他沒有起來,卻反把王紅梅拉到他的身邊坐下,說:」沒事的,過兩天就好了。陪我一會兒好嗎」?
王紅梅依偎在姚君虎的身旁,她的身上特有的熱烈的少女的氣息,直衝姚君虎的心靈,倆個人靜靜地仰望著、夜空中那點點的凡星,在說著悄悄話,不時傳來愉快的笑聲。過了好大一會兒,王紅梅抬起頭,興奮地看著姚君虎說:」哎,君虎,下午人們在大巷裡,都在議論說,大隊準備讓你當幹部了,是真的嗎」?姚君虎點點頭。王紅梅很高興,說:」你這麼年青,當幾年小隊幹部,再當大隊幹部,然後,嗯,然後……。你怎麼平靜的像沒有這回事似的」。姚君虎望著王紅梅明亮的眼睛,他想說:」你想在這裡干一輩子嗎?」可是,他沒有說出來。點點的星空下,他能看清王紅梅美麗的輪廓,他沒有回答她的話,他知道王紅梅說不出來的」然後」是什麼,只有他心裡清楚他的結局,像姚偉義和姚潤雨一樣,在這個村子裡干一輩子。然後像這大土堆上的狗尾草一樣,春天在這裡發芽,夏天在這裡生長開花,秋天,把種子又種在自己的身邊,然後像這大土堆上乾枯的狗尾草一樣,沒有了生命,完成了一個生死輪迴的循環,再等待來年種子發芽。他拉著王紅梅的手,用火熱的目光,望著對面的王紅梅說:」你想在村子裡待一輩子嗎?」王紅梅搖了搖頭說:」誰想在這裡待一輩子呀,每天太陽出來就上工,天黑就收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忘了春夏秋冬,我現在就干夠了,還別說一輩子,」。她停了停,接著說:」你說現在不干有什麼法。」姚君虎接過話,感嘆了一句,說:」是呀,有什麼法,知道我為什麼不願意乾乾部了吧」。他說完,用手往東南方向那裡指了指。黑暗的夜空下,縣城那裡,顯出一片光明。在這黑暗中,給姚君虎和王紅梅點亮了心中的希望。他說:」親愛的,我天天都在夢想著能在城裡生活,你願意在那裡生活嗎」?王紅梅高興地望著姚君虎說:」那個年青人不嚮往呀」。
倆個人呆呆地坐在那裡,望著遠方的那片似朝霞般的光明,心,早以越過了眼前這條寬寬的、卻只有二尺多深的土溝,飛向了那裡的空中。
停了一會兒,姚君虎喃喃自語道:」聽說城裡都有人推薦上大學了,我也想上大學,我們能有指標嗎?萬一有了指標,姚偉義能給我嗎」?
王紅梅仰起頭,看著姚君虎,她覺得,她的戀人心胸好大,像那夜空中的夜鷹一樣,隨時會展起那雄姿飛向高空,飛向那光明。
姚君虎呆呆地望著那光明,一臉剛毅,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道;」城市,才是我人生的地方,這裡的黃土地,雖然我很愛它,我遲早會再見的。
第七章
雖然,我像極了那個大土堆上的弱小的狗尾草,隨時會被狂風連根撥起,把它吹向未知的地方,我願意,我願意隨風起午,或死,或生。」
他心中的那朵蒲公英花開了,春日的明媚的陽光已經輕柔地灑下,溫暖了漫山遍野的蒲公英,那朵朵黃色的小花,如同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夢幻的金色絨毯。他知道,總有一天,那黃色的小花,會變成一個個小小的小傘,飛向那山川大海,河谷平原,飛向那他心中嚮往的城市。
姚君虎今天走馬上任當幹部,隊長姚過生給他安排了出納、保管、記工員、民兵排長的職務。姚過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讓姚君虎接管隊裡的財務,糧食和給社員記工,是想讓他知道隊裡一年的收入情況和社員家裡的收入情況,為兩年後把隊長這個職務交給姚君虎做準備,他可不想讓姚君虎到大隊當幹部去。
在村口社員上工集中的那棵大槐樹下,隊長姚過生把社員都派走後,對站在一旁的姚君虎說:」走,到大隊部去,今天給你交結出納和倉庫的事,老外交在大隊等著」。
大隊部里,老處交姚福善拿著一串鑰匙,在大隊部院子裡等的心急,說好的今天和姚君虎辦交結的事,這麼長時間了,也不見姚過生和姚君虎到來。他只好從會計室搬了一把椅子出來,放在院子裡,坐在那裡曬太陽,一邊望著那一排倉庫出神。這一排十五間的大倉庫,是一九五八年那會兒建的,房頂是四坡五橫二架梁,風包沿。外表看不出什麼,進到裡面,那裡面可寬了,足足有五丈八尺進深,方園幾十里的村子都沒有這樣的倉庫。那會兒,蓋這大房子是用做吃飯的飯廳用的。當時,是大食堂吃飯,全村幾百囗人都在裡面吃飯,!地方還富餘的很呢。後來,大食堂不辦了,便改做了倉庫。現在,三個大倉庫,一隊占了兩個。東面的一個是一隊的雜物庫,裡面是一隊的一些雜東西,還有棉花籽、、、玉米籽、西瓜子、萊籽什麼的。中間的大倉庫是一隊的小麥庫。西邊是三隊的糧庫,二隊的糧庫不在這裡。老外交姚福善看著這是排倉庫覺的很自豪,這是當年,他們幾個大隊幹部主持蓋的,質量很好。幾十年了,房子一點也不露雨。
只聽得自行車響,姚過生和姚君虎騎著自行車進來,老外交姚福善看他倆人下了自行車,便站在糧庫門口對姚過生說:「你看,這是去年,你們交結時的封條,現在還封的好好的」。然後,他用鑰匙打開了倉庫的門,馬上,一股麥子淡淡的麥香味傳了出來。倉庫里,一人多高的麥子,一直堆到倉庫門口,看上去足足有一萬多斤。打開了門,老外交姚福善對姚過生說道:「過稱吧,交結得過稱」。姚過生搖了一下頭說:」把鑰匙交給君虎就行了。雜物庫你得和他清點清楚」。老外交姚福善笑了,說:「你這倉庫敢過稱的話,最少能多出兩千斤糧食。你真滑得很,從不讓大隊清點你隊的糧食」。姚過生笑著,沒有回答,姚君虎站在一旁,有些懷疑,問姚過生道:「不過稱,以後要是少了怎麼辦?」姚過生看著姚君虎,笑著說:「你不懂,少了我負責」。姚君虎只好半信半疑地地接過鑰匙。老外交姚福善拿出帳本,準備和姚君虎清點雜物庫里的東西,姚過生對倆人說道,:「你倆慢慢清點,隊裡剛開工,事情雜亂,我得先走了」。不等倆人答話,姚過生又對姚君虎說道:「你要是交結完早的話,到咱們建窯那裡去一躺,告訴付隊長馬有財,讓他有空到旁邊的菜地,招呼招乎那裡幹活的人」。
姚過生慌急忙地出了大隊部的門,連忙走進他的家,他家就在大隊部北面,只隔著一條大巷。他今天光想著隊裡的事,把他家的寶貝小花豬忘記餵了。他推開門,看見老伴坐在院子裡,一臉怒氣地盯著他。他也不說話,連忙到豬圈那裡一看,看見槽里有食,知道老伴餵過了,這才放下心來。他看見老伴還在生氣,便陪笑說道:「我給咱做飯去」。
傍晚,姚君虎去姚過生家裡匯報今天交結的情況,姚過生倆口子正在吃飯,看見姚君虎進來,姚過生的老伴急忙拿出一塊熱氣騰騰的紅芙給姚君虎,姚君虎也不客氣,他接過來就吃,他卻實餓壞了。
姚過生一邊吃著飯,一邊對姚君虎說:「那一倉庫小麥我知道有餘頭。你說,自己的麥子入自己的倉庫,自己過稱,自己記帳,那個不想多餘點?進一百斤,只記九十九,知道了吧。老外交年年想讓各隊過稱清點倉庫,大隊想把多出來的小麥沒收去,變成大隊的,沒有一個隊聽他們的話。大隊想用小麥,只能從三個隊調,沒有一個隊多給大隊一斤糧食」。姚君虎第一次聽隊長姚過生講這些話,他瞪大著眼睛,有些不太相信。姚過生看見姚君虎的表情,又給他講道:「去年,公社張書記想從咱們隊,給馬營村借五千斤麥子,姚偉義和姚潤雨都同意了,到了我這裡,不行,氣的公社張書記走了。聽我的,好好干,我教你兩年,我再給隊裡打眼深井,你就能好干多了,就能保證咱們隊年年分紅在一塊錢以上。別聽姚偉義說,讓你當大隊幹部。到時候當這個生產隊長好了,有實權。大隊有什麼好?空架子。」他的老伴在一旁吃著飯,笑了,說:「你呀,不教君虎學好,淨教些私心」。姚過生回敬了老伴一句:「看你說的,各隊分各隊的糧,各隊分各隊的紅,誰不想給自己的社員多分點?」
第八章
「一隊開磚窯了,」這件事快速在村里傳開了。姚偉義和姚潤雨也知道了這件事,這件事非同小可。
這天傍晚,姚過生剛吃完晚飯,坐在大門口,一袋煙還沒抽完,大隊的廣播裡,傳來了叫他晚飯後,去大隊部開會。他心裡格蹬一下,想道:「八成和開窯有關糸」。他滅掉煙火,尋思著,得和付隊長馬有財商量一下,怎麼應付。他便起身往付隊長馬有財家走去。
付隊長馬有財家就在西小巷最後一家。西牆外,就是三隊的空白地,準備四月份種棉花的。這個小巷只有三家人家,前兩家人家,男人都在城裡工作,只有女人帶著孩子在家裡。由於男人們不在家,每天天剛黑,兩家便早早關了門。
馬有財的家,門樓破舊,上面的邊瓦掉了十多片,邊木都露了出來,風吹雨淋,那邊木都有些腐了。牆上的泥皮也掉了一大塊,整個門樓顯得有些破舊。姚過生剛走近馬有財家的門口,大門「吱」的一聲開了,付隊長馬有財探出半個身子,正要出門,看見姚過生站在門口,笑了一下,說:「我正想找你去,不想你過來啦,進來吧」。他把大門又開開,讓姚過生進了院子。
北上房內,傳來了孩子們的打鬧聲和馬有財老婆涮洗鍋碗的聲音。馬有財不好意思讓姚過生進屋,便搬來了兩個小板凳過來,對姚過生說:「咱們就在院子裡談吧」。姚過生沒有坐,他站在院子中間,對馬有財說道:「就站這裡吧,和你說幾句話。大隊部廣播裡叫我了,我看八成和咱們建窯有關糸。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怎麼應付」。
馬有財指了指小板凳,倆人分別坐下,他見姚過生說話直奔主題,馬有財想了想說:「前兩天咱們在隊委會上不是商量過嗎,大隊肯定不讓干,咱按咱們的即定方針辦,只要公社不擋,大隊咱們應付著,然後咱們繼續幹著」。他又想了想說:「大隊長姚潤雨好對付,只是書記姚偉義不好對付。你設法先把大隊長姚潤雨說通,這事就好辦。我想著這是好事,姚潤雨心裡肯定有譜,我想他會合稀泥的。他主抓生產,咱們要是有了收入,打了井,生產搞好了,成績還是他們大隊的,他那能不願意?我想,只要姚潤雨向著咱們說話,咱們就過關了。你說呢」?
「那,姚偉義那裡怎麼辦?」姚過生看著馬有財問道。馬有財想了一會兒,說:「姚偉義是管黨`管政治、管咱們的,你管他說什麼,來個一言不發,他不能因為這件事情,讓咱們都停職」。
姚過生想了想,覺得馬有財說的有道理,點點頭說:「你說的也是,姚偉義肯定說路線問題,按你說的辦,一言不發。最後看姚潤雨怎麼辦就行了,。總之,開弓沒有回頭箭,咱們干開了,那有停下來之理」。說完,姚過生站起來又說:「我就去開會」。剛邁步,他用手指了指馬有財家的門樓,說:「我家還有幾根木料,還沒一二百舊瓦片,放在我家裡不用,你有空拉過來,下雨天不幹活的時候,你找幾個人,把你家門樓修修,你那門樓看上去多危險」。馬有財笑著占點點頭說:「行,我改天就把東西拉過來」。
馬有財送姚過生出了門,轉回身走向北上房,北房內,傳來了幾個孩子的吵鬧聲和最小女兒多娜的哭聲。他老婆正在呵罵,他嘆了口氣,心想;「孩子多了真受罪」。馬有財才四十多歲,看上去像五十歲的人,灰白的頭髮,鬍子拉茬的臉。不管春秋冬夏,不管冬棉夏單,他老婆都是給他做的中式衣服,從沒有給他做過中山裝。腳上穿的還是百納底鞋,塑料底鞋都很少穿。
大隊部的會議室內,明亮的電燈下,正中央是一個長條桌子,在桌子橫頭的正上方的牆上,工工正正地掛著五位領袖的畫像。幾個大隊幹部隨便地坐在桌子的兩旁,氣氛很嚴肅。姚過生進來也不說話,隨便找個位置,坐在那裡。又從囗袋裡,拿出旱菸袋,裝了滿滿的一鍋煙,用火石打著硝棉,自顧自地抽起煙來,他微閉著眼睛,誰也不看。
沒有一個人說話,姚偉義看見姚過生進來落了坐,他鐵青著臉,直直地看著姚過生,說道:「你是多年的老幹部,你應該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你到好,辦磚窯,這是你們小隊幹的事」?他停了停,口氣嚴歷地說道:「我們大隊去年辦窯,都讓公社逼停了下來,你不知道麼?你還往槍口上撞?廣播裡,天天講兩條路線鬥爭,難道你不知道?還公開開窯掙錢,虧你能想的出」。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只有大隊長姚潤雨和隊長姚過生抽菸的的聲音。姚偉義停了停,口氣平和了許多,說:「縣辦的工廠,叫縣辦企業,公社辦的工廠,叫社辦企業,大隊辦的企業,叫村辦企業,你辦的這個窯,叫什麼企業?你自己說說。掙錢這個事,那個大隊不想干?又有那個村敢幹?你想上公社的批判會了是不是?」停了停,他看了眾人一眼,繼續說道:「去年,大隊辦窯,我和姚潤雨在全公社各大隊幹部會上,我倆人做了檢查,窯還是被停了。今年剛過年,你又出了這檔子事。聽我勸,把窯停了。你是多年的生產隊長,你知道,咱們就是種地的,把地種好,社員有飯吃,有錢花,就行了。別再幹這種種地以外的事情。這讓公社知道了,你、我、姚潤雨,咱們三個人,挨批判就定了。弄不好,給弄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帽子?你願意戴,我倆還不願意戴。聽我一句話,明天窯停了」。
姚過生沒有說話,坐在那裡只顧抽著旱菸,抽完了一鍋,另裝上一鍋繼續抽,他和大隊長姚潤雨
<未完待續>
第九章
倆個人抽著煙,弄得會議室內煙霧迷浸,讓婦女主任不停地呵嗽。婦女主任叫任親中,一個胖胖的中年女人,她實在聞不了煙味,便坐在了門口那裡,把門開了個縫,這下,她覺的好受多了。
老書記姚偉義暴風雨般的開場白,平常人早有些受不了。姚過生在姚偉義手下幹了多年的生產隊長了,他非常了解姚偉義的做事原則,了解姚偉義的政治立場。在這上面,姚偉義從來不講情面。他知道這件事的風險。開窯前的小隊幹部會議上,他和隊幹部也商量過,路線上的事,全縣還沒有一個生產隊敢做這件事。他們要干,風險肯定很大。弄不好,窯幹不成,還得受批判。好在那天晚上的隊干會上,姚君虎分析的對,今年是一個機會,公社要求北嶺村帶頭過黃河,公社也沒有經驗怎麼過,想拿咱們村做試驗辦法,摸著石頭過河,咱們何不趁此機會,把這件事做成?開始怎麼做,公社肯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咱們有十分的把握,能幹成,掙了錢,打了井,小麥豐收了,這條路走出來了,公社有了經驗,就不會批判咱們了。
隊干會上,姚君虎的分析,促使他下定決心,開干。
會議室內,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是偶爾有一兩聲的呵嗽聲。
過了好大一會兒,姚潤雨看見大家都不說話,他看了姚過生一眼,慢慢地站了起來,用手扶了扶桌子,目光掃了大家一眼,最後,將目光落在姚偉義身上。他低沉著聲音,慢慢說道:「這不是開會嗎,讓過生也說說話,過生他是多年的老生產隊長,路線上的事,他不能不知道。他為什麼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干,咱們大家先聽聽他怎麼說的」。
姚偉義餘氣還未消,聽姚潤雨這麼一說,只好無言地點了一下頭。看見姚偉義同意,姚潤雨回頭對姚過生說道:「說說你的計劃,如果正確,大家幫助想想辦法」。
姚過生呵掉了煙鍋里的菸灰,又從菸袋裡裝了一鍋煙,點著了火,吸了幾口煙。他對姚偉義惡風暴雨般的嚴歷的批評,姚潤雨話裡有話的台階,他都不以為然。他們可是在一起幹了幾十年的幹部了。對這倆個頂頭上司,他也有他的最後的對付辦法。當下,他看見姚潤雨把話替給他,他大大吸了幾囗煙,這才說道:「對於今年我為什麼要辦這個磚窯,只有一個目的,籌備資金,想打一眼深井,想打一眼咱們全縣都還沒有的深井。」。他停了停,看見幾個人都在認真的聽他講話,他又吸了幾口煙,接著說道:「就現在,我們隊三眼五輪井,每天二十四小時全開,每天也只能最多,澆五六畝地。到了三伏天大旱,三眼井一天,保澆不了五畝地。澆棉花地就更少,我們隊,保澆的棉花地就更少,還不到三分之一。缺水,使小麥和棉花的損失不是一般的大。前年,公社組織各村的生產隊長,去外地參觀人家的水井澆地。潤雨你帶我們仨個隊長也去參觀了,在外縣那個什麼地方,我忘了地名。參觀人家的深井水澆地。好傢夥,人家一眼水井,出水量比我們三眼五輪井出的水,多一倍還多。那流水就像一條小河,我問了人家介紹的人,那介紹的人說,一天一夜能澆二十畝地,一眼深井能保澆二百畝地,還是甜水。咱們和人家比起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當時,我就想著我們能有一眼深井多好。問了一下人家幹部,打一眼深井多少錢,好傢夥,把我吃了一驚,得差不多兩萬元」。他說著,伸出了兩根手指。
幾個人聽姚過生說到兩萬元,都吃驚地盯著姚過生看,他們沒有聽說過打一眼井就要兩萬元,也沒有見過兩萬元的深井是什麼樣子。姚過生看見幾個幹部有些吃驚,接著說道:「這可是天文數字。我們隊每年分紅在全公社是第一名,也不過能分一千多元。這還是小麥收入、棉花收入,每年還得多下幾個小牲口賣的收入,私下裡,還從分給社員的瓜菜里再賣一些的收入。這兩萬元錢,得全隊社員不吃不喝,干十幾年,才能有的收入。我當時就在人家的深井旁,想著這件事。他們並不比我們能強多少。說實話,論種地,不是我吹,可以說,幾十里以內,各村的生產隊長,比我強的,沒有幾個人。他們有多大本事,能打起深井?這裡面肯定有額外收入。當時,潤雨你們隨參觀的人,去看人家麥子去了。我悄悄在後面攔住了那位生產隊會計,問他是怎麼弄到這麼多錢打深井的。開始,那位會計只是笑笑不答應我。後來,沒有人了,我把我口袋裡一合羊群牌煙,給了那個會計,他半推半就收了我的羊群煙,這才悄悄給我說了實話,他們開了一個磚場,兩孔窯,只幹了一年,就掙了一個深井的錢。他給我說,這事,你想干,得保密才行」。
會議室內靜的出奇,幾個幹部的呼吸聲,都能分的清。大隊會計姚後哇起身給姚過生倒了一杯溫開水,姚過生接過來一口氣喝完,接著繼續講道:「我是一個小隊的隊長,就像一個家長一樣,幾百口子的男女老少,要靠著我領著他們干吃喝。乾的好了,一年除了上交公糧、農業稅、大隊提留外,大夥生活寬鬆一些。碰到大旱年,咱們都領教過,吃飯都成了問題。有兩年還吃上級給咱們返銷的紅高梁。你們都吃過,那是什麼味?說實話,一輩子都不想吃那東西。自從打了井以後,咱們的生產生活才有了一些保障」。
<第十章>
他停了停,又講道:「咱們這裡十年就有九年旱,有水就能保豐收。還有,咱們這裡,一,沒有河,二,沒有湖,要水,只能打井。要打深井,得上萬元。公社又不給一毛錢,信用社一年只貸種子、化肥、農藥錢,也就千把塊錢。大隊沒錢,社員手裡沒錢。你說,我不另謀生路,那裡來錢打井,這事怎麼才能辦成」?還好,老天助我,我們隊還有一個燒窯大把式。沒有這個人,我也就不會想這事。現在,人也有,隊裡還有幾個錢,我就想開窯,想打井。偉義你講的路線問題,如果能有水流出來,我天天聽你的」。
姚偉義坐在那裡,看著姚過生說:「你好像比我的理由還多,我告訴你。」他說到這裡,提高了聲音說:「不行就是不行,明天必須得停止」。
姚過生他講完了話,便又裝了一袋煙吸了起來,姚偉義的話,他一句也沒有聽進去。他吸著煙,心情好暢快。這幾天,壓在心裡的這塊大石頭,終於搬了出來,放在姚偉義和姚潤雨面前,看他倆位大隊幹部怎麼收拾。讓停下,門都沒有。他又接連吸了幾囗煙,覺的好舒服。他這個人,就這麼一個毛病,旱菸袋從不離口,吸了一鍋又一鍋。會議室內,他和姚潤雨倆人吸著煙,弄得滿屋子煙氣。大隊會計姚後哇只好起身,把兩扇窗戶都打開,把煙氣放放。
姚潤雨用手揮了揮煙霧,對姚過生說道:「咱倆少吸點吧,大夥都受不了了」。姚過生聽罷,只好弄滅了煙火。姚潤雨這才開始講話:「這個」。幾個人在靜靜聽著,聽姚潤雨怎麼講,半會兒,他才接著講道:「過生你把辦窯籌錢這事,先放一放。這不是剛過完年嗎,公社要號召畝產達到四百斤,看公社用什麼辦法來保證產量。再說,全公社十六個大隊,看看人家怎麼幹,咱們再干不遲。不要做出頭鳥,這要是讓公社知道了,我們仨位都要受批判的。你們隊的底子不錯,社員又好領導,就這麼平平常常的干一年,全公社第一還是你們的,你看是不是」?
姚偉義瞪了姚潤雨一眼,快言快語說道:「那有先進看落後的道理?你不要在這裡和稀泥。不行就是不行,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明天讓在窯上幹活的社員,馬上停止」
。
姚偉義的口氣容不得商量,姚潤雨看了姚過生一眼,看見姚過生低頭不語。說實話,姚過生辦窯這件事,他是支持的,他是生產大隊長,生產上的事,是他的責任。
姚過生抬起頭,誰也不看,隨隨便便地大聲說了一句話:「大不了我不幹了,管他公社批判誰去」。
「你。」姚偉義被氣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看看姚過生還想說什麼,姚潤雨連忙出來打園場。他們在一起,從解放後一直干到現在。他對姚過生太了解了,只要姚過生他看準了的事,你一萬頭牛也別想拉回。現在,再讓姚過生講話,過不了一大會兒,他會和姚偉義吵成一團。他站起身,看了看會議室牆上的掛鍾,瞇細著眼睛,看著姚偉義說道:「時侯不早了,明晚再說吧」?
姚偉義被氣的臉色發白,氣乎乎地用力一合筆記本,說:「散會」。
幾個人出了大隊部的大門,各自散去。
十五的月亮掛在空中,銀白色的月光灑下來,大巷裡,十分的明亮。夜深了,大巷裡靜悄悄的。姚潤雨看看姚偉義他們都走遠了,對剛走到家門口的姚過生低聲說道:「到我家坐會兒吧」。
倆個人走到村子的最北口,姚潤雨的家就在村北口的第二家。門樓不大,到門口,姚潤雨慢慢推開門,他的老伴和兩個兒子早睡了。他領著姚過生悄悄進了大門,拐進東房,姚潤雨摸到開關線繩,輕輕一拉,開了電燈,電燈一下亮了起來。這是他家的廚房,不太大,有小間半的樣子。電燈的瓦數小,發出的光線有些暗黃。倆人站在那裡,姚潤雨問姚過生道:「想吃點什麼?我來做」。姚過生搖了搖頭,姚潤雨指著旁邊的一個小板凳說:「那你坐吧」。隨後,他拉過另一個小板凳和姚過生坐了個照面。笑著說:「講實話,讓你吃,是禮數。你真吃,我家今天還沒有饃饃,吃紅芙可以,有現成的」。
「說正事吧」。姚潤雨慢吞吞地說:「開磚窯這件事,我是支持你的。我主抓全村生產。去年,大隊也是剛開了窯場,建了三個窯,開了沒有半年,本錢還沒有回來,就讓公社給停了嗎。我年前就想著怎麼才能再開起來,想不出好辦法。你這一開頭,就是好,公社它又不能隔過我們大隊,直接管你們。公社就是要你停,還得通知我和姚偉義,讓我倆通知你。三拖兩不拖的,半年就過去了,你也乾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再看,公社要管的松,你接著干,我們大隊的窯也順勢幹起來。要管的緊,那就沒辦法了,只好停」。
姚過生在姚潤雨的菸袋裡,裝了一鍋煙,想了想說:「我知道這件事的難度很大,要是不大的話,大隊的窯就停不了。我們幾個隊幹部研究了半夜,再沒有來錢路,只有勞力和土地優勢。還好,前幾年又從城裡下放個老油頭,是個燒窯把式,我才覺得時機成熟,決心大幹它一把。我的目標不大,打一個深井,再買一台手扶拖拉機。只要這些錢掙夠了,窯停了也就停了。我也心安理得的退位,給全隊社員一個交待。也算是我幹了幾十年幫助一隊制了一些家業吧」。
姚潤雨身子向後靠了靠,眯了一會兒眼晴,慢慢地對姚過生說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