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入相府(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葛亮話音落地,議事廳頓時安靜了下來,原先議論紛紛的眾人就近坐了下來。

  諸葛亮環視一周,點了西曹掾李邵站出來,將最新得到的密探消息告知眾人。

  李邵面色有些蒼白,站了起來對眾人說道:「據我們派往洛陽的密探回報,逆魏頻繁調動大軍,派遣使者出使各地,意圖進犯蜀中,所舉兵馬甚眾,據說還說動了東吳,鮮卑藩王柯比能和南蠻王孟獲等。」

  李邵剛一說完,原先才安靜下來的議事廳,此時此刻又喧吵了起來。

  先帝駕崩不久,大漢國體未穩。

  他們作為相府屬吏自然是清楚的,如今管理大漢諸部府衙的有兩套班子。

  一套是當今陛下的尚書台,另一套便是相府。

  先帝賜予諸葛丞相開府治事之權,但如今臨朝的天子劉禪卻在此事上遲遲未表態。

  讓朝廷的各部府衙,不知道該聽命於尚書台,還是歸從於丞相府。

  左右逡巡中,即便是相府屬吏,還是尚書台的郎官,都不敢輕易越過那條紅線,保持著一種奇怪的對峙狀態。

  不知道領頭的是誰,各部府衙的行政效率,自然就停滯了下來。

  先帝駕崩之後,丞相染病許久,商討國事的大朝議也就此停了。

  如今整個大漢朝廷,幾乎陷入到了停滯的狀態。

  若是逆魏說動諸方兵馬,齊來攻蜀,大漢又如何拒之呢!

  與諸葛亮一向交好的胡濟主動問道:「依丞相高見,逆魏將舉多少兵馬?」

  諸葛亮輕搖羽扇,目光落到了張裔身後的衛弘身上,輕輕笑道:「衛弘,你就此事談談你的看法。」

  眾人有所詫異,不知道諸葛丞相在這個緊急時候,問策於一年輕後生,究竟是什麼用意。

  被諸葛亮眼神盯的有些發毛的衛弘,自然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更何況諸葛丞相心中已有應對。

  自己無論是多說了什麼,還是少說了什麼,都極有可能犯了場中眾人的忌諱。

  想通了這一點的衛弘,豈會將自己落入被動之中,故而對諸葛亮答道:「卑職愚鈍,聽聞這等國之要事,已經是慌了心神,哪裡能有什麼看法呢……」

  眾人聞言,皆是哂笑,不過瞧著衛弘年歲也不大,其中倒也沒有什麼譏諷的意味。

  「呵!」

  諸葛亮瞧著衛弘,搖了搖頭意味深長的苦笑了一聲,然後目光掃向眾人,頓了一會兒說道:「罷了,吾來說吧,此番逆魏所舉兵馬,其被堅執銳之卒,絕不下於五十萬之數!」

  「五十萬被堅執銳之卒?」

  眾人一聽到這個數字,頓覺駭然!

  先帝東征孫吳時,稱七十萬兵馬伐吳,但自家人知自家事。

  這七十萬大軍之中,能被稱為被堅執銳的正卒只在十萬左右,余者儘是五兵卒、火頭兵、護糧民卒這些雜卒,水分極大。

  若是能舉五十萬正卒,負責其糧草輜重運輸的雜卒總數絕不少於兩百萬人。

  逆魏縱然獨占天下的三分之二,想要召集如此之多的兵馬進犯蜀地,眾人聽來只感覺是危言聳聽。

  但這番話乃是諸葛丞相所說,倒是讓人十分慎重地琢磨起這個數字了。

  近來被諸葛丞相所看重的鄧芝,則是主動問道:「還請丞相明示,這五十萬正卒的數字,如何而來?」

  眾人聞言,皆是沉靜下來,看著諸葛亮翹首以待,想要聽聽諸葛丞相會作何解釋。

  諸葛亮的目光掃視了一圈眾人,咳嗽了兩聲後,徐徐說道:「據密探得來的消息,逆魏此番說動五路大軍進犯蜀地,除了其治下的關中曹真、東三郡孟達兩部以外,東吳孫權、鮮卑蕃王柯比能、南蠻王孟獲三路,皆是逆魏可以說動伐蜀的兵馬。」

  如此一說,眾人皆是明了,仔細一想,逆魏如此行事的可能性極大。

  如此一來的話,僅僅占據益州一地的大漢王朝來說,豈不是舉世皆敵?!

  廳堂中,除了胸壑中早有謀劃的極少數人,余者皆是面如土色,面面相覷,不知道心底在盤算著什麼。

  鄧芝向前幾步,語氣略有些慌亂地問道:「敢問丞相,逆魏伐來,何以拒之?」

  諸葛亮凝眉如川,搖了搖頭道:「永南,你將這封情報呈送尚書台。公琰,你持吾書信,入皇宮一趟交給陛下,擇日行大朝議,商討退敵一事。」


  李邵、蔣琬二人聞言,皆是上前應下。

  蔣琬瞧了瞧面色有些蒼白的諸葛亮,十分關切地問道:「丞相,你的身體還未痊癒,若是這時上朝受了風寒,又該如何是好啊。」

  諸葛亮搖了搖頭,對著眾人說道:「吾身體有恙,朝堂就不去了,爾等士卿之臣,當此之時,正要為陛下分憂矣,大朝議上,當為陛下建言獻策。聖心獨斷後,爾等當盡心王命,勤懇做事,不得懈怠!」

  眾人聞言,頓時明了諸葛丞相的話外之意,是還政於當今天子了!

  廳中不乏有胡濟、鄧芝這些在先帝白帝城託孤的臣僚在,永安宮內的先帝音容猶在跟前,卻沒有想到,到底是諸葛丞相辜負了先帝的重託。

  可能在此事上責咎丞相嗎?

  怕是不能吧。

  廳下眾人皆是蜀中的實職官吏,可近來朝廷各部府衙究竟是什麼糟糕狀況,他們如何不清楚呢?

  究其原因,唯「政令難以一出」來解釋。

  這場自先帝駕崩後的權利更迭中,受託孤之重的諸葛丞相與躍躍欲試政權歸一的新天子劉禪,終歸是前者做出了退讓。

  眾人不能勸,也不敢勸。

  逆魏舉五十萬兵馬,堪稱舉世伐蜀的橫山推陣容來進犯,若大漢朝廷還像現在這幅鬼樣子,又怎麼可能有半點保全的機會呢!

  諸葛丞相雖和新天子劉禪乃是父子相稱,但在此之前,他們還是君臣。

  君與臣的針鋒相對中,只能是臣退步了。

  就怕諸葛丞相這一退,丟掉的可是大漢僅剩下的這一州河山啊!

  「唉……」

  眾人似乎聽見了一聲嘆息,來自他們的心底,又像是來自愁容滿面的諸葛丞相臉上,仿佛在哀嘆著……

  今歲的大漢,又是一個多事之秋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