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陳邵邀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關平負責把刺客三人帶過來之外,廖化還派人專程去找申儀。

  申儀比刺客更早進入營帳。

  看到廖化,申儀的臉上帶著笑容,只不過,這個笑容比較難看。

  故作輕鬆,申儀:「我剛剛下達了幾條軍令,還沒顧得上喝口熱水,什麼事情這麼急?」

  廖化表現的很平靜,「申將軍應該也猜到了吧,刺客開口了。」

  「他不僅交代了刺殺詹將軍的全部經過,還說打算刺殺我。」

  申儀仍舊在辯解,「這中間是不是有誤會,刺客自知無路可退,只能誣陷他人,我跟將軍無冤無仇,為什麼要刺殺你?」

  廖化搖搖頭:「申將軍,我可從沒說過,是你想殺我。」

  「你說的問題,我也很好奇,咱倆無怨無仇,你為什麼要殺我?」

  申儀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營帳外傳來了關平的聲音,「人我已經帶到了。」

  廖化:「把刺客一個人帶進營帳,其他人暫時留在營外,等待我的召見。」

  過了一會兒,關平帶著一名青年,進入營帳中。

  青年必然是那個落網的刺客。

  申儀態度也很冷靜,「就因為這個人的一面之詞,你就認為,是我策劃了行刺詹將軍的行動?」

  「除了刺客之外,我這還有兩個你的人」,稍作停頓,廖化補充說道:「那兩個本打算滅口的人。」

  申儀嘆了口氣,「真是好手段,你是什麼時侯開始懷疑我的?」

  沒等廖化回答,申儀繼續補充,「你又準備怎麼處置我?」

  廖化卻沒有正面回答問題,「我會給你公正的對待,現在,我需要申將軍幫忙解惑,無冤無仇的,你為什麼要殺我?」

  申儀:「我不是要殺你,我需要這幾千人的兵權。」

  通過申儀的供述,廖化了解到,申儀沒有等廖化,已經提前派人前往上庸,聯繫過申耽。

  士兵帶回了申耽的口信,曹軍正在邊境集結,似乎有進攻上庸的意思,希望申儀能夠儘快返回上庸,共同遇敵。

  擔心上庸兵力不足,難以抵抗曹軍的進攻,所以,申儀想把熊山的廖化軍一併帶回上庸。

  廖化並不信申儀的說法,從時間上看,士兵去上庸,又帶回了上庸的消息,這根本就來不及,但他沒有戳破申儀的謊言。

  申儀的表情很認真,「咱們丟掉了荊州,現在輸不起上庸,荊州的戰事雖然重要,但是,上庸的事情更緊急。」

  「你聽我一句勸,咱們帶隊撤回上庸,如果曹軍真的進攻上庸,被咱們打退了,你我都是功臣。」

  廖化:「申儀,你做了這麼多事情,你覺得,我還會讓你留在軍中嗎?」

  「這樣吧,你現在立即離開,返回上庸,熊山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申儀很不滿,「萬一上庸出現情況,你能擔負的起,我需要在山裡募兵。」

  申儀雖然說了假話,但他說的並不全是假話,曹軍確實對上庸有野心。

  在廖化模糊的記憶中,丟失荊州之後,劉備又失去了上庸。

  但是,上庸失守是在曹丕篡漢之後進行的。

  申儀雖然把事情說的很嚴重,但是,在廖化看來,這不過是申儀為自己博取同情的藉口。

  申儀鐵了心不走,還想分裂隊伍,廖化已經沒有辦法使用常規手段驅趕了。

  廖化嘆了口氣,「你違反了軍法,需要按照軍法從事。」

  申儀怒極反笑,「廖化,我真沒想到,你這麼猖狂,你沒資格殺我。」

  廖化點點頭,「沒錯,我沒資格殺一位將軍,但是,我可以誅殺叛賊。」

  看向關平身邊的那名刺客,廖化大聲喊道:「刺殺失敗之後,申儀派你下山,尋找陳邵是為了什麼,想清楚之後再告訴我。」

  看看廖化,刺客又瞥了一眼申儀,他的大腦反應很快,「建信將軍讓我聯合陳邵,偷襲咱們熊山大營。」

  誣陷申儀謀反,這就是廖化想到的最有效辦法。

  申儀雖然死有餘辜,但是,廖化沒有辦法使用正規手段殺死對方。

  刺客是關平從藏身地點救出來的,然而,知道這件事的人並不多。


  反倒是廖化和馬良做下的那個圈套更加深入人心,不少人會認為刺客在下山的時候被抓了,經受不住酷刑才招供。

  只要刺客是真的,那些無法證明真假的事情,都會變成真的。

  申儀露出了怨恨的表情,他突然取出藏在身上的短刀,朝著刺客沖了過去。

  不論是刺客,還是帳篷里的其他人,都沒能立即做出反應。

  申儀的行動很迅速,刀子命中了刺客心臟,對方當場死亡。

  殺了人,申儀沒有逗留,抬腿準備逃跑。

  只要離開營帳,進入到將士們的視野中,廖化就沒有辦法殺他。

  但是,關平把申儀絆倒在地,並且,在申儀起身之前,控制住對方。

  申儀艱難的轉過頭,看向廖化,表情猙獰,「你不是想讓刺客冤枉我嗎,現在刺客死了,你沒有任何證據,我倒想看你準備怎麼辦。」

  「我會讓全軍將士都知道,你廖化熱衷權柄,想要謀害我。」

  看向關平和馬良,申儀的語氣惡狠狠,「你們兩個都是幫凶。」

  廖化沒有理會申儀,來到刺客身邊。

  檢查過刺客,確認對方已經死透了,廖化從屍體上拔出了刀子,擦乾血跡。

  來到申儀的身邊,刀尖瞄準對方胸口,廖化用力按了下去。

  申儀立即死亡,眼睛裡透著不甘心。

  馬良有些不解,「你該不會真的想用那套說辭矇混過關吧。」

  盯著馬良看了一會兒,廖化聳了聳肩,「咱們跟申儀審問刺客,沒成想,刺客掙脫了束縛,突然暴起,襲擊了申儀,申將軍不幸被殺。」

  「申將軍忠誠為國,死於王業,我會下令厚葬。」

  在殺申儀之前,廖化也曾想放對方一馬,但是,申儀不識好歹拒絕了。

  申儀一死,當然就阻止了軍中的分裂。

  維護申儀的形象,也會保證軍心不會出現太大動盪。

  廖化神色很嚴肅,「希望季常可以在漢中王面前,替我作證。」

  馬良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一切都是為了興復漢室。」

  ……

  殺死申儀的晚上,馬良離開了。

  廖化確實履行了承諾,給馬良提供了不少糧食和銀錢。

  同時,廖化還給馬良配備了幾名經驗豐富的老兵。

  為了幫助馬良說服五溪蠻,廖化親筆寫了一封信。

  和廖化預料的一樣,申儀之死雖然引起了軍中的議論,但終究沒有影響軍心。

  畢竟,刺客已經死了,將領們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全,士兵們也可以停止搜索任務。

  申儀死去,詹晏受傷,重要軍務全都壓在廖化的身上。

  廖化正準備處理這兩天積攢下的軍務,斥候帶回消息,陳邵來了。

  陳邵似乎帶出了巴東城裡所有聽指揮的部隊,大軍已經到達郭村,依託村莊,布下大營。

  根據斥候的匯報,山下的敵軍規模龐大,人數至少在三千以上。

  斥候判斷,敵軍的精銳不到一千人,都是陳邵的老兵。

  其餘的部隊則是巴東大牢釋放的囚徒,以及,從巴東城街道上抓到的青壯男子。

  陳邵勇氣可嘉,但是,他這一次孤軍北上,並沒有得到巫縣和秭歸兩地的援軍。

  命令斥候們去打探更詳細的情報,廖化下令全軍將士開始備戰。

  斥候還沒有報回消息,關平興沖沖的來到廖化面前,手裡還拿著一封書信。

  關平:「陳邵派人送來戰書,邀請咱們下山決戰,我觀察過,敵人沒有埋伏,這仗可以打。」

  「陳邵的兵力比不上咱們,他已經走頭無路了,如果咱們下山對決,必然會獲勝。」

  「我願意帶領一千人擔任先鋒,如果條件成熟,戰鬥很可能在前鋒戰里就結束。」

  看到躍躍欲試的關平,廖化苦笑了起來。

  關平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既然他說能打,那麼,作戰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帶兵下山,和陳邵對決,對廖化軍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哪怕取得大勝,這個勝利也對廖化毫無意義。

  陳邵主動邀戰,並不是從呂蒙軍整體戰略上考慮的。

  陳邵在巴東城裡的表現太差,傷害到了呂蒙軍的威望。

  等到陸遜返回,陳邵大概率會被追責。

  跟廖化軍決戰,拼贏了,至少還能減輕罪責。

  對於廖化來說,這場決戰除了勝利之外,對全軍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依靠陳邵自己的能力,是攻不上熊山的。

  所以,廖化根本沒有必要為了自衛,出山迎戰。

  即使決戰獲勝,重創了這支巴東部隊,廖化也不可能冒著後路被截斷的風險,進攻巴東。

  萬一大獲全勝,抓捕了大量俘虜,吃飯的人多了,糧食問題將會更加緊張。

  一旦戰事不利,決戰打輸了,廖化軍不僅損兵折將,還折了銳氣。

  廖化當然不會做虧本買賣。

  為了避免關平再次衝動,擅自下山,廖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

  關平接受了廖化的說法,放棄了出山作戰的打算。

  雖然不準備決戰,但是,廖化也不會放任陳邵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安營紮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