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借令計
待劉備二人走遠,縣丞站在高階之上,目視著夜色中遠去的一抹火把光亮,縣丞突然冷哼一聲。
二八分帳?由不得你。
縣丞譏諷他李孟羲區區一個娃娃,還想玩弄手段,終叫你作繭自縛。
李孟羲或許的確稚嫩,但縣丞既然已欲征糧,糧食徵得,有多少糧食能用於招撫黃巾之事,能不能如李孟羲所願,還是兩可之間。
劉備一介白身,無權有勢,李孟羲欲為下棋之人,劉備雖有為棋手之力,然,劉備氣薄,實難有與上官爭究之心。
趁著夜色,劉備拉著李孟羲的手,一起回張飛家。
張飛家中,關張二人喝酒吃肉,好不痛快,邊喝邊等劉備和李孟羲二人回來。
關羽邊喝,邊一隻手攔著小磚,小磚手裡拿著跟肉骨頭在啃,他坐在關羽懷裡,邊啃,邊時不時問,「俺哥咋還木有回來嗎?」
關羽放下酒碗,「快了快了。」關羽笑著安撫。
正說話間,腳步聲傳來,關張抬頭一看。
「哥哥!」未等關張開口,小磚便飛快的從關羽懷中跑出,飛快的朝李孟羲跑來。
小磚噔噔噔噔的跑過來,舉著手裡的骨頭,踮著腳把骨頭想遞給李孟羲,「哥哥,給,肉肉!」
李孟羲嫌棄的捏了捏弟弟小臉蛋,笑著,「呀!你吃吧。」
說著,李孟羲把手裡的鴨腿亮了出來,彎腰遞給弟弟,「看,哥哥給你帶的啥?」
弟弟眼睛都亮了。
「拿去吃吧。」李孟羲拍拍小弟腦袋。
弟弟見了鴨腿,就忘記把骨頭給哥哥吃的事情了。
他開心的結果肥鴨腿啊嗚一口開心的吃著。
張飛不是太喜歡守規矩的人,此時廳堂中,張飛把矮几搬到正中了,兩張矮几合在一起,上放四五個酒罈,兩大盤肉,可見,沒回來這會兒,關張二人也吃的痛快。
劉備落座,李孟羲也落座,小弟在李孟羲回來之後,也不黏著關羽了,乖乖的和李孟羲坐一起。
只是,李孟羲跪坐,小弟嫌跪著膝蓋疼,毫無形象的盤腿坐著。
因為小弟年紀小,眾人都不管他,任由他去。
關張二人,對大哥前去赴宴,知道往例如此,但因為此晚李孟羲也去了,兩人因此便更感好奇宴間談了什麼。
又何止關張,劉備也未來得及問,李孟羲去和縣丞密談了些什麼,為何就讓縣丞同意了征糧。
劉關張三人目光聚來,李孟羲沉吟片刻,「縣丞不願給糧,我便教了縣丞盤剝之法。」
「何為盤剝之法?」劉備迫不及待的問。
李孟羲便把何為官府的糧,如數奉還,豪強大族的糧,二八分帳,說與三人。
李孟羲話說完,劉備三人面面相覷。
「唉,」劉備撓頭,「羲兒啊,你實不知,官府與豪強盤根錯節,官府征糧,如何能徵到豪強頭上。
我看,糧食還要落在百姓頭上。」
李孟羲愕然不已,而後,沉默了,自知把問題想簡單了,李孟羲未預料到,漢末的社會構架。
縣丞能當縣丞,又豈是無權無勢孤零零一人,其本身,便肯定出身於一縣頂尖豪族之中。
豪強之間,往往通過聯姻等手段加強聯繫,故盤根錯節,一榮俱榮。
再者,皇權尚不能下鄉,一個小小縣丞,又有如何能耐去征豪強之糧。
錯了,全然錯了。
李孟羲眉頭緊皺。
「禍事了,如今年景,百姓無糧者,早投黃巾求活去了。少有糧者,雖不至投賊,亦勉強苟活。
如今征糧令將下,糧稅加身,到時,黃巾未定,百姓逼反者眾。
涿州局勢,已危在旦夕。」
劉關張三人面露也都面色沉重。
「羲兒,我等再去,勸縣丞收回成命……」
李孟羲搖頭,「涿州如今之局,我等所求為何?
是清掃黃巾?
非也,清掃黃巾易如反掌,然恐拖延日久,四境百姓遭禍。
故用招撫之法,故,宴間問縣丞要糧。」
「而糧食,必從豪強得,而不能剝削百姓,此為癥結。
此結解之也易。」
李孟羲目視劉備,「早前,某與玄德公論及天下大事,某言漢將亡,天下亂局已定。
亂世者,兵強馬壯者王。
玄德公手下兵馬強悍,涿州無能抗者。」
「他縣丞欲向百姓征糧,此招禍之舉,如何能任其施為?」
「玄德公說勸其收回成命,此其一者。」
「然,或可不必。」
「縣丞即要征糧,若令出只征百姓之糧,百姓必大有怨言。」
「我料縣丞必從我計,出令曰豪強大族與百姓皆出糧,而後,豪強之糧如數奉還,百姓之糧,他等必剋扣一番,再與我兩三成。」
「彼借招撫之名,中飽私囊。」
「然,我正欲藉此令一用。」
「不知玄德公,領兵勢壓縣衙,逼縣丞就範之事,可敢為?」李孟羲目視劉備。
「啊?這……」劉備震驚,「羲兒,且勿胡言,此舉等同謀反。」
「非也!」李孟羲笑著搖頭,「我等若無兵,手無寸鐵,縱是良善,他等若欲奪我糧,他等說我等謀反,我等不反也是反。」
「然,我軍數百強兵,我等縱是真反,縣丞懼我等之勢,還會幫著說項,說一時衝動,非是謀反,生怕我等一怒之下,真箇反他。」
「故,勢壓縣衙,不應是我等是怕背上謀反之名,應是縣丞懼怕逼反我等。」
李孟羲面帶笑意,臉色如常。
然於劉備看來,看著李孟羲,突然心中升起一陣懼意。
羲兒他……他竟如此大膽……
良久之後,劉備猶豫再三,嘆氣,「羲兒,此事從長計議,莫要激偏。」
李孟羲不為所動,因為他此時,已有了對策。
「關鍵在於,由縣丞之手,所頒征糧之令。
我之策,便借他之令,奪豪強之糧。
如此,名正言順,再加以兵威,逼迫豪強,招撫之糧可得。
而後,玄德公,你便把百姓之糧,盡還之百姓。」
「如此,黃巾安撫,百姓免兵災,不征百姓之糧,一石三鳥。」
李孟羲謀劃,和盤托出。
這是對先前謀劃的補救。
功成可十分,就看,劉備有無膽魄,為百姓計,與豪強作對。
若劉備不敢,那沒辦法。
糧不夠,只能用下策,去砍黃巾了。
早有狐假虎威之策,今李孟羲有假借政令之策,就看能有成效多少。
二八分帳?由不得你。
縣丞譏諷他李孟羲區區一個娃娃,還想玩弄手段,終叫你作繭自縛。
李孟羲或許的確稚嫩,但縣丞既然已欲征糧,糧食徵得,有多少糧食能用於招撫黃巾之事,能不能如李孟羲所願,還是兩可之間。
劉備一介白身,無權有勢,李孟羲欲為下棋之人,劉備雖有為棋手之力,然,劉備氣薄,實難有與上官爭究之心。
趁著夜色,劉備拉著李孟羲的手,一起回張飛家。
張飛家中,關張二人喝酒吃肉,好不痛快,邊喝邊等劉備和李孟羲二人回來。
關羽邊喝,邊一隻手攔著小磚,小磚手裡拿著跟肉骨頭在啃,他坐在關羽懷裡,邊啃,邊時不時問,「俺哥咋還木有回來嗎?」
關羽放下酒碗,「快了快了。」關羽笑著安撫。
正說話間,腳步聲傳來,關張抬頭一看。
「哥哥!」未等關張開口,小磚便飛快的從關羽懷中跑出,飛快的朝李孟羲跑來。
小磚噔噔噔噔的跑過來,舉著手裡的骨頭,踮著腳把骨頭想遞給李孟羲,「哥哥,給,肉肉!」
李孟羲嫌棄的捏了捏弟弟小臉蛋,笑著,「呀!你吃吧。」
說著,李孟羲把手裡的鴨腿亮了出來,彎腰遞給弟弟,「看,哥哥給你帶的啥?」
弟弟眼睛都亮了。
「拿去吃吧。」李孟羲拍拍小弟腦袋。
弟弟見了鴨腿,就忘記把骨頭給哥哥吃的事情了。
他開心的結果肥鴨腿啊嗚一口開心的吃著。
張飛不是太喜歡守規矩的人,此時廳堂中,張飛把矮几搬到正中了,兩張矮几合在一起,上放四五個酒罈,兩大盤肉,可見,沒回來這會兒,關張二人也吃的痛快。
劉備落座,李孟羲也落座,小弟在李孟羲回來之後,也不黏著關羽了,乖乖的和李孟羲坐一起。
只是,李孟羲跪坐,小弟嫌跪著膝蓋疼,毫無形象的盤腿坐著。
因為小弟年紀小,眾人都不管他,任由他去。
關張二人,對大哥前去赴宴,知道往例如此,但因為此晚李孟羲也去了,兩人因此便更感好奇宴間談了什麼。
又何止關張,劉備也未來得及問,李孟羲去和縣丞密談了些什麼,為何就讓縣丞同意了征糧。
劉關張三人目光聚來,李孟羲沉吟片刻,「縣丞不願給糧,我便教了縣丞盤剝之法。」
「何為盤剝之法?」劉備迫不及待的問。
李孟羲便把何為官府的糧,如數奉還,豪強大族的糧,二八分帳,說與三人。
李孟羲話說完,劉備三人面面相覷。
「唉,」劉備撓頭,「羲兒啊,你實不知,官府與豪強盤根錯節,官府征糧,如何能徵到豪強頭上。
我看,糧食還要落在百姓頭上。」
李孟羲愕然不已,而後,沉默了,自知把問題想簡單了,李孟羲未預料到,漢末的社會構架。
縣丞能當縣丞,又豈是無權無勢孤零零一人,其本身,便肯定出身於一縣頂尖豪族之中。
豪強之間,往往通過聯姻等手段加強聯繫,故盤根錯節,一榮俱榮。
再者,皇權尚不能下鄉,一個小小縣丞,又有如何能耐去征豪強之糧。
錯了,全然錯了。
李孟羲眉頭緊皺。
「禍事了,如今年景,百姓無糧者,早投黃巾求活去了。少有糧者,雖不至投賊,亦勉強苟活。
如今征糧令將下,糧稅加身,到時,黃巾未定,百姓逼反者眾。
涿州局勢,已危在旦夕。」
劉關張三人面露也都面色沉重。
「羲兒,我等再去,勸縣丞收回成命……」
李孟羲搖頭,「涿州如今之局,我等所求為何?
是清掃黃巾?
非也,清掃黃巾易如反掌,然恐拖延日久,四境百姓遭禍。
故用招撫之法,故,宴間問縣丞要糧。」
「而糧食,必從豪強得,而不能剝削百姓,此為癥結。
此結解之也易。」
李孟羲目視劉備,「早前,某與玄德公論及天下大事,某言漢將亡,天下亂局已定。
亂世者,兵強馬壯者王。
玄德公手下兵馬強悍,涿州無能抗者。」
「他縣丞欲向百姓征糧,此招禍之舉,如何能任其施為?」
「玄德公說勸其收回成命,此其一者。」
「然,或可不必。」
「縣丞即要征糧,若令出只征百姓之糧,百姓必大有怨言。」
「我料縣丞必從我計,出令曰豪強大族與百姓皆出糧,而後,豪強之糧如數奉還,百姓之糧,他等必剋扣一番,再與我兩三成。」
「彼借招撫之名,中飽私囊。」
「然,我正欲藉此令一用。」
「不知玄德公,領兵勢壓縣衙,逼縣丞就範之事,可敢為?」李孟羲目視劉備。
「啊?這……」劉備震驚,「羲兒,且勿胡言,此舉等同謀反。」
「非也!」李孟羲笑著搖頭,「我等若無兵,手無寸鐵,縱是良善,他等若欲奪我糧,他等說我等謀反,我等不反也是反。」
「然,我軍數百強兵,我等縱是真反,縣丞懼我等之勢,還會幫著說項,說一時衝動,非是謀反,生怕我等一怒之下,真箇反他。」
「故,勢壓縣衙,不應是我等是怕背上謀反之名,應是縣丞懼怕逼反我等。」
李孟羲面帶笑意,臉色如常。
然於劉備看來,看著李孟羲,突然心中升起一陣懼意。
羲兒他……他竟如此大膽……
良久之後,劉備猶豫再三,嘆氣,「羲兒,此事從長計議,莫要激偏。」
李孟羲不為所動,因為他此時,已有了對策。
「關鍵在於,由縣丞之手,所頒征糧之令。
我之策,便借他之令,奪豪強之糧。
如此,名正言順,再加以兵威,逼迫豪強,招撫之糧可得。
而後,玄德公,你便把百姓之糧,盡還之百姓。」
「如此,黃巾安撫,百姓免兵災,不征百姓之糧,一石三鳥。」
李孟羲謀劃,和盤托出。
這是對先前謀劃的補救。
功成可十分,就看,劉備有無膽魄,為百姓計,與豪強作對。
若劉備不敢,那沒辦法。
糧不夠,只能用下策,去砍黃巾了。
早有狐假虎威之策,今李孟羲有假借政令之策,就看能有成效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