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九蓮承天
血月攀上八卦殿的飛檐時,李妙真的赤足正踩在王硯的影子上。她祭袍的暗香混著硫磺氣息鑽進他後頸,冰涼指尖忽然划過他掌心的火藥灼痕:「天工堂主這雙手,倒是比淨世蓮池的硃砂還要紅。「王硯手背青筋一跳,磁石匕首險些脫手——那毒蒺藜上的青蚨淚,分明沾著她袖口的胭脂色。
「焚!「
大長老的鳩杖擊地聲里,李妙真廣袖翻卷如血蝶,腕間銀鈴擦過王硯耳垂。他嗅到鈴舌里藏的曼陀羅粉,那是昨夜她替他包紮箭傷時用過的迷香。「看好了,「她突然貼近他後背,龜甲星圖紋身隔著衣料烙在他脊樑,「艮位長老袖中的黑雕骨牌...最怕硫磺火。「
鉛水沸騰的青霧中,王硯的磁石匕首嗡嗡震顫。李妙真染著蔻丹的指甲突然掐進他虎口,引著刀鋒偏轉半寸。滾燙的鉛水澆在巽位長老蒲團上時,她發間的鋼弩細弦勾住王硯衣帶,將人拽入樑柱陰影:「堂主方才手抖,莫不是怕燒著妾身的裙裾?「溫熱的吐息拂過他喉結,下方正傳來巽位長老皮肉焦化的滋滋聲。
艮位長老墜落的剎那,李妙真旋身將王硯壓在經幡之後。絞絲鋼弩擦著他耳際射出,她赤蓮紋抹額的金線在他頸側勒出血痕:「後金的狼頭箭可眼熟?「她指尖捻起那支鑲著東珠的箭矢,在他鎖骨處劃出細痕,「就像你今晨...在軍械庫劃破我腰帶的那把銼刀。「
大長老的鳩杖炸裂時,王硯正盯著她後頸的碎發——那裡沾著巽位長老的黑血,卻比淨世蓮池的金光更灼目。齒輪嵌入她脊背「坤「位卦象的瞬間,她突然仰頭悶哼,汗濕的脊背弓成瀕死的鶴,龜甲紋裂縫中滲出的硝酸鉀結晶,正順著王硯指縫淌成熒藍的溪流。
「滌罪要淨根...「
李妙真在三百具屍首顯露時忽然輕笑,染血的唇幾乎貼上他顫抖的喉結。她扯斷自己一縷青絲,纏住他正往火藥桶灌注硫磺的手:「堂主可知,今晨那批黑火藥里,我混了巽位長老心頭血煉的蠱?「
黎明前的爆炸聲里,王硯在刑房鐵門前抓住她破碎的祭袍。大長老灰袍上的化學方程式還在冒煙,她卻將滾燙的天工鐵券按進他掌心:「這鐵券要烙在心口才作數。「鐵券邊緣的齒輪咬破她指尖,血珠滴落時竟燃起青白的火,「就像你在暗渠里...為取硫磺劃破我裹胸布的那夜...「
血月褪成魚肚白時,有教眾看見聖女赤足走過焚屍爐。她背後星圖紋身新補的「艮「位卦象,正與天工堂主袖中暗藏的佛郎機撞針嚴絲合縫。灰燼里半枚未燃盡的黑雕骨牌上,赫然刻著巽位長老與葡萄牙商船的密約日期——正是王硯穿越那日的黃道凶時。
泰山玉皇頂的夜風裹著香灰盤旋,七十二峰鐵索懸起三千盞蓮花燈,燈油里混著遼東貂髓與南海龍涎,照得星月黯然。女弟子們素紗襦裙外罩著金絲軟甲,腕間銀鈴隨著禹步輕搖,在青石板上敲出《白蓮降世經》的節律。
「恭迎彌勒轉世!「
九聲景陽鐘響徹雲霄,潭中升起玄鐵祭壇。李妙真赤足踏在鎏金蓮台上,褪去的雪紗外袍下,金絲胸甲嵌著七十二顆東珠,正是當年三寶太監從西洋帶回的貢品。最扎眼的是心口懸著的副教主令牌——青銅澆鑄的蓮紋間滲著硃砂,暗合教中「血染金蓮「的繼位古訓。
大長老舉起洪武年間的九環錫杖,杖頭鑲嵌的夜明珠突然迸裂。潭水毫無徵兆地沸騰,十八尊鎮水銅牛接連傾覆。王硯嗅到鐵鏽味,瞥見銅牛斷頸處的裂痕——那分明是後金鍛刀特有的雪花紋。
「坎位水龍翻身!「李妙真厲喝未落,祭壇第三層轟然塌陷。女弟子們腰間的銀鈴突然炸響,十二名紫衣侍從暴起,袖中弩箭直指蓮台。王硯抓起祭壇邊的銅爵擲去,酒液潑在弩機上騰起青煙——竟是摻了砒霜的雄黃酒。
混戰中,李妙真胸甲金絲忽被流矢挑斷。王硯扯下祭旗裹住她時,發現旗面蘇繡的北斗七星竟錯了兩顆方位。這面嘉靖皇帝親賜的聖旗,原來早被人動了手腳。
「禮成!「
大長老錫杖重重頓地,崩塌的祭壇下升起漢白玉石台。三千女弟子齊刷刷褪去外衫,露出背後用鴿血刺出的《九蓮經》全文。李妙真染血的指尖按在王硯掌心,帶著他划過石台刻紋——那根本不是經文,而是薊州軍鎮布防圖!
夜風捲起殘燈,王硯在晃動的光影里看見駭人一幕:大長老法衣內襯的絹帛上,赫然印著建州女真的海東青圖騰。而李妙真正在焚燒的繼位詔書灰燼中,半片未燃盡的紙角露出「恭順侯「字樣——那是朝廷招安反王的密函抬頭。
子時的山霧漫過祭壇,吞沒了三千盞殘燈。王硯握緊令牌,青銅稜角刺得掌心生疼。這哪裡是什麼彌勒降世,分明是群狼環伺的修羅場。他望向正在接受九蓮聖水洗禮的李妙真,她鎖骨處的金印在霧氣中泛著妖異的紅,像極了當年王恭廠大爆炸前夜的天象。
玄武洞的青玉丹爐裂著蜈蚣狀的舊痕,爐底積著天啟六年雷擊留下的硃砂灰。大長老癱坐在龜背寒玉上,每次咳嗽都震落壁龕里的西洋鍾齒輪。當他扯開浸透汗水的法衣,王硯看見半枚佛郎機炮彈片嵌在左胸,彈片邊緣已與肋骨長成珊瑚狀,蝕刻的遼東軍徽在爐火下泛著幽光。
「妙真七歲便能解四元術……「長老嘔出的黑血在寒玉面凝成霜花,指尖剖開小腿舊傷時,膿血里裹著徐光啟信箋的殘角。李妙真突然奪過染血的《幾何原本》,書頁間抖落的不是算題,而是她幼時戴的銀鈴腳鐲——如今熔在王硯的青銅遊標卡尺里,鈴舌上還沾著當年師父餵她湯藥時燙傷的疤。
洞頂鐘乳石的水珠突然急墜如漏刻,王硯認出這是自己改良的擒縱機關失控的徵兆。長老枯手猛然掐住他命門,三枚生死符隨葡萄牙語《玫瑰經》刺入經脈:「里斯本鑄炮廠的銅……咳……比澳門……「最後的字句化作血冰碴,瞳孔里映著天啟年間與湯若望調試紅夷大炮的往事。
李妙真咬斷的青絲纏上長老手腕剎那,磷火自屍身騰起。她抓起丹砂抹在唇上,艷色比大婚時的口脂更烈:「師父總嫌我妝濃……「染著硫化汞的唇印烙在冰涼額間,左袖突然撕裂,露出臂彎十七道「正「字疤——最深的刻痕是崇禎元年為護她擋下的苗疆蠱毒。
三十六盞長明燈轟然爆燃,燈油混著長老血液特有的暹羅龍腦香。王硯按住李妙真顫抖的肩,鎏金抹胸突然解體,三千金絲在她胸前遊走成山東布政司輿圖。當最後一道金線指向登州衛所,她突然將染血的銀簪刺入自己鎖骨:「那年師父背著我逃出詔獄……簪頭的毒本該要他的命……「
子夜寒風灌入丹房,吹散案頭未燒盡的靛藍信箋。王硯拾起殘片時,海東青圖騰紙下露出半幅澳門炮台圖。李妙真忽然扯過他的手掌按在胸口,融化的金絲將二人血脈相連:「從今往後……「她染著丹砂的指甲劃開他掌心,血珠滴在寒玉面竟凝成硝酸鉀結晶,「這副教主的枷鎖,我要你與我同鑄。「
洞外忽然傳來女弟子的金鈴示警,混著三眼銃特有的硝煙味。李妙真反手將長老的九環錫杖插入丹爐,爐底炸開的火焰里竟顯出徐光啟批註的《泰西水法》真跡。王硯望著她浴火的背影,忽然明白那些鎏金軟甲下的傷疤,早將白蓮教與大明江山焊成了同一條鐵鎖鏈。
「焚!「
大長老的鳩杖擊地聲里,李妙真廣袖翻卷如血蝶,腕間銀鈴擦過王硯耳垂。他嗅到鈴舌里藏的曼陀羅粉,那是昨夜她替他包紮箭傷時用過的迷香。「看好了,「她突然貼近他後背,龜甲星圖紋身隔著衣料烙在他脊樑,「艮位長老袖中的黑雕骨牌...最怕硫磺火。「
鉛水沸騰的青霧中,王硯的磁石匕首嗡嗡震顫。李妙真染著蔻丹的指甲突然掐進他虎口,引著刀鋒偏轉半寸。滾燙的鉛水澆在巽位長老蒲團上時,她發間的鋼弩細弦勾住王硯衣帶,將人拽入樑柱陰影:「堂主方才手抖,莫不是怕燒著妾身的裙裾?「溫熱的吐息拂過他喉結,下方正傳來巽位長老皮肉焦化的滋滋聲。
艮位長老墜落的剎那,李妙真旋身將王硯壓在經幡之後。絞絲鋼弩擦著他耳際射出,她赤蓮紋抹額的金線在他頸側勒出血痕:「後金的狼頭箭可眼熟?「她指尖捻起那支鑲著東珠的箭矢,在他鎖骨處劃出細痕,「就像你今晨...在軍械庫劃破我腰帶的那把銼刀。「
大長老的鳩杖炸裂時,王硯正盯著她後頸的碎發——那裡沾著巽位長老的黑血,卻比淨世蓮池的金光更灼目。齒輪嵌入她脊背「坤「位卦象的瞬間,她突然仰頭悶哼,汗濕的脊背弓成瀕死的鶴,龜甲紋裂縫中滲出的硝酸鉀結晶,正順著王硯指縫淌成熒藍的溪流。
「滌罪要淨根...「
李妙真在三百具屍首顯露時忽然輕笑,染血的唇幾乎貼上他顫抖的喉結。她扯斷自己一縷青絲,纏住他正往火藥桶灌注硫磺的手:「堂主可知,今晨那批黑火藥里,我混了巽位長老心頭血煉的蠱?「
黎明前的爆炸聲里,王硯在刑房鐵門前抓住她破碎的祭袍。大長老灰袍上的化學方程式還在冒煙,她卻將滾燙的天工鐵券按進他掌心:「這鐵券要烙在心口才作數。「鐵券邊緣的齒輪咬破她指尖,血珠滴落時竟燃起青白的火,「就像你在暗渠里...為取硫磺劃破我裹胸布的那夜...「
血月褪成魚肚白時,有教眾看見聖女赤足走過焚屍爐。她背後星圖紋身新補的「艮「位卦象,正與天工堂主袖中暗藏的佛郎機撞針嚴絲合縫。灰燼里半枚未燃盡的黑雕骨牌上,赫然刻著巽位長老與葡萄牙商船的密約日期——正是王硯穿越那日的黃道凶時。
泰山玉皇頂的夜風裹著香灰盤旋,七十二峰鐵索懸起三千盞蓮花燈,燈油里混著遼東貂髓與南海龍涎,照得星月黯然。女弟子們素紗襦裙外罩著金絲軟甲,腕間銀鈴隨著禹步輕搖,在青石板上敲出《白蓮降世經》的節律。
「恭迎彌勒轉世!「
九聲景陽鐘響徹雲霄,潭中升起玄鐵祭壇。李妙真赤足踏在鎏金蓮台上,褪去的雪紗外袍下,金絲胸甲嵌著七十二顆東珠,正是當年三寶太監從西洋帶回的貢品。最扎眼的是心口懸著的副教主令牌——青銅澆鑄的蓮紋間滲著硃砂,暗合教中「血染金蓮「的繼位古訓。
大長老舉起洪武年間的九環錫杖,杖頭鑲嵌的夜明珠突然迸裂。潭水毫無徵兆地沸騰,十八尊鎮水銅牛接連傾覆。王硯嗅到鐵鏽味,瞥見銅牛斷頸處的裂痕——那分明是後金鍛刀特有的雪花紋。
「坎位水龍翻身!「李妙真厲喝未落,祭壇第三層轟然塌陷。女弟子們腰間的銀鈴突然炸響,十二名紫衣侍從暴起,袖中弩箭直指蓮台。王硯抓起祭壇邊的銅爵擲去,酒液潑在弩機上騰起青煙——竟是摻了砒霜的雄黃酒。
混戰中,李妙真胸甲金絲忽被流矢挑斷。王硯扯下祭旗裹住她時,發現旗面蘇繡的北斗七星竟錯了兩顆方位。這面嘉靖皇帝親賜的聖旗,原來早被人動了手腳。
「禮成!「
大長老錫杖重重頓地,崩塌的祭壇下升起漢白玉石台。三千女弟子齊刷刷褪去外衫,露出背後用鴿血刺出的《九蓮經》全文。李妙真染血的指尖按在王硯掌心,帶著他划過石台刻紋——那根本不是經文,而是薊州軍鎮布防圖!
夜風捲起殘燈,王硯在晃動的光影里看見駭人一幕:大長老法衣內襯的絹帛上,赫然印著建州女真的海東青圖騰。而李妙真正在焚燒的繼位詔書灰燼中,半片未燃盡的紙角露出「恭順侯「字樣——那是朝廷招安反王的密函抬頭。
子時的山霧漫過祭壇,吞沒了三千盞殘燈。王硯握緊令牌,青銅稜角刺得掌心生疼。這哪裡是什麼彌勒降世,分明是群狼環伺的修羅場。他望向正在接受九蓮聖水洗禮的李妙真,她鎖骨處的金印在霧氣中泛著妖異的紅,像極了當年王恭廠大爆炸前夜的天象。
玄武洞的青玉丹爐裂著蜈蚣狀的舊痕,爐底積著天啟六年雷擊留下的硃砂灰。大長老癱坐在龜背寒玉上,每次咳嗽都震落壁龕里的西洋鍾齒輪。當他扯開浸透汗水的法衣,王硯看見半枚佛郎機炮彈片嵌在左胸,彈片邊緣已與肋骨長成珊瑚狀,蝕刻的遼東軍徽在爐火下泛著幽光。
「妙真七歲便能解四元術……「長老嘔出的黑血在寒玉面凝成霜花,指尖剖開小腿舊傷時,膿血里裹著徐光啟信箋的殘角。李妙真突然奪過染血的《幾何原本》,書頁間抖落的不是算題,而是她幼時戴的銀鈴腳鐲——如今熔在王硯的青銅遊標卡尺里,鈴舌上還沾著當年師父餵她湯藥時燙傷的疤。
洞頂鐘乳石的水珠突然急墜如漏刻,王硯認出這是自己改良的擒縱機關失控的徵兆。長老枯手猛然掐住他命門,三枚生死符隨葡萄牙語《玫瑰經》刺入經脈:「里斯本鑄炮廠的銅……咳……比澳門……「最後的字句化作血冰碴,瞳孔里映著天啟年間與湯若望調試紅夷大炮的往事。
李妙真咬斷的青絲纏上長老手腕剎那,磷火自屍身騰起。她抓起丹砂抹在唇上,艷色比大婚時的口脂更烈:「師父總嫌我妝濃……「染著硫化汞的唇印烙在冰涼額間,左袖突然撕裂,露出臂彎十七道「正「字疤——最深的刻痕是崇禎元年為護她擋下的苗疆蠱毒。
三十六盞長明燈轟然爆燃,燈油混著長老血液特有的暹羅龍腦香。王硯按住李妙真顫抖的肩,鎏金抹胸突然解體,三千金絲在她胸前遊走成山東布政司輿圖。當最後一道金線指向登州衛所,她突然將染血的銀簪刺入自己鎖骨:「那年師父背著我逃出詔獄……簪頭的毒本該要他的命……「
子夜寒風灌入丹房,吹散案頭未燒盡的靛藍信箋。王硯拾起殘片時,海東青圖騰紙下露出半幅澳門炮台圖。李妙真忽然扯過他的手掌按在胸口,融化的金絲將二人血脈相連:「從今往後……「她染著丹砂的指甲劃開他掌心,血珠滴在寒玉面竟凝成硝酸鉀結晶,「這副教主的枷鎖,我要你與我同鑄。「
洞外忽然傳來女弟子的金鈴示警,混著三眼銃特有的硝煙味。李妙真反手將長老的九環錫杖插入丹爐,爐底炸開的火焰里竟顯出徐光啟批註的《泰西水法》真跡。王硯望著她浴火的背影,忽然明白那些鎏金軟甲下的傷疤,早將白蓮教與大明江山焊成了同一條鐵鎖鏈。